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482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文档格式.doc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9.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3.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4.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实践性、科学性【前提】、革命性(阶级性)

【必然结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9.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0.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1.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在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4.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5.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7.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8.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的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9.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10.规律的特点:

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客观性。

1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3.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时间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运动:

三个方向,即水平运动、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

变化:

量变、质变

发展:

指上升运动、前进性运动、质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①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它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

④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

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意义:

同中见异

异中见同

7.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9.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0.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11.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①实践关系;

②认识关系;

(最基本的)

③价值关系;

④审美关系。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五,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作三个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分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机械反映论的区别

5.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通过感官得到

通过思维抽象得到

直接性、生动性、具体性

间接性、概括性、抽象性

外部的、现象的、个别的

内部的、本质的、全体的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低级阶段

高级阶段

7.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本性——客观性。

【辨析题】“有用即真理”

这是错误的。

(1)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2)真理的确是有用的,真理的有用性恰恰是建立在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基础之上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就等于否认了真理,因此,虽然真理是有用的,但不能反过来说有用的就是真理。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

实践现在检验不了的,将来一定能最终检验出认识的真理性。

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不确定性:

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们已有的认识;

实践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对真理的检验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4.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5.价值的特性:

①客观性;

②主体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④多维性。

6.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p9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划分标准: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8.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商品的定义:

用于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use-value,orvalueinuse)

价值(value)

使用价值

2.

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

表现形式

基础

价值

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7.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8.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9.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可能导致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0.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3.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v)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价值量发生了变化,价值增殖了,产生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m)

5.剩余价值率(m,)=——──────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

可变资本(V)剥削程度

6.资本积累的定义:

把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7.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公式:

c:

v

8.产业资本的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9.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

10.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过程。

11.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构成。

12.社会再生产的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4.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5.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