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493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理工政府经济学随堂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下面哪个不是经济手段的功能?

A、监督 

B、激励 

C、稳定 

D、分配 

7. 

下面哪个不是财政政策的手段?

A、税收 

B、国债 

C、购买支出 

D、准备金率 

8.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______是最主要的交易主体。

A、个人 

B、政府 

C、企业 

D、事业型单位 

9. 

下面哪个不是公共管制的内容?

A、制定技术标准 

B、建立许可证制度 

C、课税 

D、制定生产限额 

10. 

一般而言,下面哪个不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A、国家财政拨款 

B、劳动者交纳 

C、战略性投资 

D、用人单位缴纳 

11. 

下面哪个不是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 

B.收入分配政策 

C.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D.金融政策 

12.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下面哪个不是我国通常划分的税类?

A.中央税 

B.流转税类 

C.所得税类 

D.资源税类 

13. 

按编制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

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B.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C.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 

D.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14. 

关于公债,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政府债务收入 

B.不是政府财政活动 

C.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一部分 

D.公债市场通常由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组成 

15. 

政府的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由( 

)予以提供。

A.企业 

B.政府财政 

C.收费 

D.受益方 

16. 

17. 

B、公平性 

C、灵活性 

18. 

下面哪个不是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A、差异性 

B、综合性 

D、协调性 

参考答案:

19. 

一下哪个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

A、调整利率 

B、国家预算政策 

C、国债 

D、税收 

20. 

下列属于准公共物品或者说混合产品的是。

A、收费博物馆 

B、路灯 

D、航标 

21. 

从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财政政策划分为

A、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B、财政政策分为微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C、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22. 

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下面哪个不是其实质内容:

A、集中收入管理 

B、集中账户管理 

C、集中支出审批 

D、集中支出管理 

23. 

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预算外资金不是:

A、各单位自收自支 

B、拨付预算资金 

C、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D、不在政府预算之列 

24. 

B、纳税 

C、建立许可证制度 

25. 

C、外来投资 

26. 

27. 

按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______?

A.价内税和价外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从价税和从量税 

D.资源税类和行为税 

28. 

政府预算是-----

A.具有法律效力 

B.复式预算是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

C.零基预算需要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

D.投入预算是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9. 

A.不可以算成政府收入 

B.是政府财政活动 

30. 

C.收费 

D.受益方 

31. 

市场按在商品的流通地位划分,下面哪个不属于其范围:

A、初级市场 

B、集散市场 

C、终极市场 

D、期权市场 

32. 

A、政策性 

D、时效性 

33. 

D、阶段性 

34. 

经济手段是指那些从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用的调控手段。

哪个不属于经济手段?

A、罚款 

B、补贴 

C、汇率 

D、利率 

35. 

A、路灯 

B、我国的高速公路 

C、制度安排 

D、江海航道上的航标 

36. 

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是----

A、国家预算 

B、税收 

C、提高准备金率 

D、转移支付 

37. 

A、集中支出审批 

C、集中收入管理 

38. 

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下面哪个不属于其特征?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周期性 

D、固定性 

39. 

下面哪个不是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

A、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B、尽量增加国家收入原则

C、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 

40. 

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下面哪个不属于规费?

A.办理结婚证收取的工本费 

B.办理护照收取的工本费 

C.许可执照发给收费

D.公园的门票 

41. 

B.金融政策 

D.收入分配政策 

42. 

按征税的计量单位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______?

A.中央税和地方税 

43. 

A.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B.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C.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D.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4. 

45. 

政府公共事业支出

A.只能是从政府财政支出 

B.不可以由市场提供 

C.政府可以安排企业提供 

D.可以由市场提供 

46. 

金融性的政府企业是超越个别政府机构的职能,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间接起作用,对国民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

47.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48. 

市场按在商品的流通地位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

49. 

非营利性机构主要是指某些事业单位,如学校、文化和体育机构等,它们不像企业那样以营利为目的,只是向社会提供服务,购买和消费商品,因而不是交易主体。

50. 

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

51. 

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2. 

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都是有害的。

53.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的"

免费搭车"

现象。

54. 

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55. 

中位选民理论是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56. 

因特殊利益集团活动的结果,使资源配置向某些特定的人群倾斜,难免损害其他人利益。

57. 

公共定价法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对市场也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并且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到与其它普通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

58.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的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59. 

政府进行财政补贴,实质上是将一部分纳税人的收入无偿地转移给另一部分经济主体。

财政补贴的特点是:

政策性、固定性、时效性。

60. 

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有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税收三性"

61. 

按征税的计量单位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62. 

复式预算是从单式预算组织形式演变而来的。

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参考答案:

63. 

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

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

64.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65. 

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66. 

经济手段是指那些从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而利用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等。

67. 

所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公共部门的行为,集中体现和代表了政府的行为。

68. 

政府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

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全社会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69.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客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70. 

竞争是指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扩张行为。

71. 

某些混合产品属于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72.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是最主要的交易主体,市场上的交易行为绝大部分是由企业进行的。

73. 

"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

指的是政府介入和强制的个人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

74.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的完全供给,二是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三是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75. 

管制系统包括管制指令生成机构、执行机构以及制裁、监督机构。

与收税、排污权交易手段相比,管制在消除外部不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76. 

管制,就是有关当局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直接规定当事人产生外部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

77. 

公共定价法是指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对市场也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并且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到与其它普通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

78. 

政府预算的调整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总额预算发生变化,或者原批准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而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

79. 

预算划转是指由于行政区划或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改变,使预算的隶属关系也发生改变,从而将原预算划归新的领导部门或接管单位的调整办法。

80. 

政府公共事业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各项公共事业发展而安排的支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只能由政府提供。

81. 

按照政府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可以将政府收入划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

在单一制国家中,预算分为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

在联邦制国家中,预算分为联邦预算、州预算和地方预算。

82. 

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

83. 

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以及人们对既发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

84.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客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85. 

市场按照交割方式分为易货市场、现货市场、金融市场、期权市场、信用市场。

86. 

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

87. 

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

88.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

非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行政)管制、法律措施等。

89. 

当存在外部成本时,比如对污染性的企业,政府除了可以对其征收排污费(税)外,还可以向企业提供补贴,鼓励其扩大投入采取消除污染的措施,改进生产工艺,从而达到纠正外部性的目的。

90. 

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91. 

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多数裁定原则还可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92. 

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93. 

政府公共投资是指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94. 

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调控功能。

95.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我国通常将税种分为五大类,即中央税类、地方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

96. 

目前国际上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通常有四个,即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借债率和偿债率。

97. 

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政府通过公共物品服务与成本的比较,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98. 

财政政策的手段:

1、税收2、国债3、购买支出4、降低利率5、国家预算政策。

99. 

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般来讲贸易政策主要包括:

(1)关税政策。

(2)非关税措施。

(3)促进进口的扶持政策。

100. 

外汇管制会导致某些商品的成本增高,国内物价的上涨。

101. 

政府外债可以分为:

(1)外国政府贷款。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3)政府国外公债。

(4)国际商业贷款。

102.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

(1)统筹兼顾,全面安排(2)事权与财权的分离。

103. 

在垄断条件下,无论具体程度如何,都会对市场机制形成扭曲,不能有效调节供给和需求,达不到资源合理配置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