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4986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归纳文档格式.doc

1884年新疆建省。

1885年初,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975~1940)在三线战场中陷入困境:

①马达加斯加。

②埃及。

③北越及中国大陆

天津都统衙门是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成立的临时军政府,由俄、英、日指定三人组成。

1897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侵占胶州湾

1898英国获得新界、威海卫

1899俄国控制辽东半岛

法国获得广州湾

~~~~~~~~~~~~~~~~~~~~~~~~~~~~~~~~~~~~~~~~~~~~~~~~~~~~~~~~~~~~~~~~~~~~~~~~~

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是系统记述鸦片战争史实最早的一部书。

郑复光的《镜镜拎痴》记述制镜原理。

又著文说明了蒸汽轮船的结构原理,为中国研究近代轮船之始。

吴其浚的《植物明实图考》是近代植物学上的重要著作。

丁龚辰的《演炮图说辑要》,全面介绍了西洋火炮的构造。

龚振麟的《铸炮铁模图说》,世界上最早论述铁模铸造法的书籍之一。

李善兰选译的《重学》,第一次将牛顿力学三定律介绍到中国。

并且与英国人伟烈亚历合译《几何原本》后9卷;

所译的《谈天》正确介绍了哥白尼学说;

《方园阐幽》独立地达到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华蘅芳的《决疑数学》,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概率论的著作,他也自制了镪水。

【早期维新思想家】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介绍了西方“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政治制度。

提出按西方资本主义方式建立和发展中国工商业,与洋人商战。

收回澳门和废除列强不平等特权。

薛福成:

《筹洋刍议》。

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议会中的两党制。

马建忠:

《适可斋纪言纪行》。

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

《马氏文通》是中国汉语语法第一部著作。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提出在中国实行议会制的主张。

宋恕最早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

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斗争表面化是由1867年同文馆是否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天文算学而起。

1868年,经蒲安臣之手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明确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条约依据。

1872年,中国(清)派遣第一批留美国幼童,一共4期。

1881年分三批回国。

1877年,中国派遣第一批赴欧海军留学生出国。

1881年第二批。

1886年第三批。

1896年,中国派遣第一批赴日留学生。

1909年,清政府接受美国所退的庚子赔款,并作为留美学生经费,此后出现留学美国热潮。

1863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上海同文馆)。

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1867年由徐寿建议设立。

1868年正式成立,这是洋务派创办的中国最大的翻译机构。

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是由英国人设计的唐胥铁路。

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修建的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

1811年马礼逊在广州出版第一本中文西书。

1874年傅兰雅(英国人)、徐寿(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翻译《化学鉴原补编》)创办上海格致书院。

1876年书院正式开放后,创办《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自办的第一家科学期刊。

1887年,外国一些传教士在上海成立“广学会”,既作宗教宣传,亦介绍西方近代知识。

黄遵宪首先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原则,以冲破旧体诗词形式的束缚,并以自己的实践,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先驱。

康有为变法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民功篇》(约1886)。

《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是康有为上光绪帝第六书。

指出当务之急,凡有三事: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项建议。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第一份刊物《中外纪闻》(原为《万国公报》双日刊)。

1896年停刊。

公车上书(第二次上清帝书)。

1896年,汪康年、黄遵宪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梁启超任主笔。

1898年停刊。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证中国变则存,不变则亡。

只有改良现行腐朽的官僚制度和科举取士办法,确立新式学堂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要刊登国内各省要闻,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

1895年,维新派在北京、上海成立了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

其机关报是《强学报》)。

1896年遭封禁。

1897年,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源于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其宗旨为:

保国、保种、保教)。

谭嗣同、唐才常在长沙成立南学会(带有地方议会的性质。

机关报为湘报)。

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首先提出日本式的二元制君主立宪要求。

1902年,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

1907年停刊。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史学》(从理论上批判旧史,意在创立新史学)。

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宗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在檀香山成立。

1895年,兴中会与香港的辅仁文社合作,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杨衢云任首任会长。

同年策划了在广州的重九起义)。

1903年,军国民教育会(宗旨:

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主义)在东京成立。

1904年,华兴会(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长沙成立;

光复会(宗旨:

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在上海成立(1905年并入同盟会。

1910年部分光复会会员复办光复会);

科学补习所(宗旨:

革命排满)在武昌成立。

1905年,革命派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民报》是其机关报(宗旨:

宣传反清革命理论,配合反清革命。

1908年被日本政府查封)。

1906年,刘静庵在武昌成立日知会。

1907年,焦达峰、孙武等人在东京成立共进会(旗帜为“十八星旗”)。

1909年,南社(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

主张用文学“开民智”、“救民德”、“挽民心”、“振民气”)在苏州成立。

1923年解体。

1910年,宋教仁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旗帜为“五色旗”)。

1906年,张謇、汤寿潜、郑孝胥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武昌起义后停止活动。

1907年,梁启超等立宪派在东京成立政闻社(四大纲领:

a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

b厘定法律,维护司法权的独立;

c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权限;

d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

1908年总部迁上海,不久因国会请愿运动而被清政府查封。

汤化龙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

杨度等人成立宪政公会。

1904年前后成立的革命小团体

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柏文蔚、熊成基、陈独秀)、江苏的强国会、江西的自强会、广东的群智社(胡汉民、汪精卫)

1906年左右成立的立宪团体

湖南的宪政公会(谭延闿)、广东的自治会(丘逢甲)

兴中会计划举行的第一次起义是1895年的广州起义,但最后因事泄未及发动即告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

准备最充分、动员人力和投入财力最多的是黄花岗起义。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清末革命书刊销量第一位)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国民党,1912年,由中国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合组而成。

统一党,1912年,章太炎、程德全、张謇、熊希龄等人,其目的是对抗同盟会

共和党,1912~1913年,黎元洪、张謇、章太炎(后退出)、程德全、伍廷芳等人。

国会第二大党

民主党。

1912~1913年,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等人。

支持袁世凯

进步党,1913,由共和党、民主党合并而成。

以对抗国民党为目标,支持袁世凯。

中国社会党,1911~1913年,江亢虎,国内第一个标榜社会主义的政党。

1924~1927年,江亢虎又成立了中国新社会民主党(以“新民主主义新社会主义”为党纲,支持北洋政府,参加段祺瑞召开的善后会议,积极鼓吹反共)。

1912年,刘师复在广州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无政府组织“晦鸣学社”(机关刊物《晦鸣录》),后又组建“心社”,师复主义形成。

1914年在上海成立“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

1915年,中国科学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成立。

1918年迁回上海。

《新青年》创刊。

1917年总部迁到北京。

中国成立后成为其理论刊物。

1926年停刊。

1918年,陈独秀在北京创立《每周评论》(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

1919年被北洋政府封闭。

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长沙成立新民学会(宗旨:

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中共成立后逐步停止活动;

1919年,少年中国学会(宗旨:

改造少年中国)。

1923年分化。

是五四时期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存在时间最长的社团。

李大钊、蔡元培等人成立北京工读主义互助团(目标:

帮助北京青年实行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相结合的理想。

是创立时间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工读主义团体)

1920年,在李大钊指导下,北大学生邓中夏、高君宇等人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社团之一。

上海机器公会成立,这是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1923年,曾琦、李横在巴黎成立中国青年党(借用五四时期“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鼓吹反苏反共;

强调“全民国家”,否认国家的阶级性;

主张“全民革命”和“阶级合作”,反对阶级斗争)。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成立。

1946年停止活动。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主要刊物《萌芽月刊》、《拓荒者》、《文学月报》)在上海成立。

1936年解散。

1919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成立学生自治会,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学生自治会。

民初比较有名的报纸: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权报》、《国民新闻》

“四大副刊”:

《晨报副刊》、《京报副刊》、《觉悟》、《学灯》

罗家伦、傅斯年创办《新潮》(提倡白话文、反对旧礼教)

许德珩、邓中夏创办《国民》月刊

毛泽东的《湘江评论》

周恩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

还我青岛

《每周评论》是胡适和李大钊进行“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的主战场。

而它也是连续五期用全部或大部分的篇幅报道和评论了五四运动这一伟大运动的杂志。

1918年创刊,1919年停刊。

1904年柳亚子、陈去病创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戏剧杂志。

五四时期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第一部小说集是郁达夫的《沉沦》。

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新诗集。

民国时影响较大的作家团体

文学研究会,1921年沈雁冰、周作人等在北京创立。

提出了文学为人生的目的和要求,在创作方法上提出了写实主义的主张。

《小说月刊》。

创造社,1921年郭沫若、郁达夫等成立。

《创造季刊》。

语丝社,1924年在北京创立。

《语丝》周刊。

新月社,1923年创立。

中国第一部故事电影片是《难夫难妻》(1913)。

梅兰芳的代表作:

《霸王别姬》、《宇宙锋》、《生死恨》。

1904年出版的夏曾佑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史》),是用资产阶级进化论的“新史学”观点来编写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中国史籍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是1899年《万国公报》(基督教广学会,非康有为那个)上登载李提摩太节译《大同学》一文。

早期民族资本企业工业中最大的行业是缫丝业。

近代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最早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

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设立第一家轮船公司旗昌轮船公司。

1877年被轮船招商局收购。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80年代,除经营轮船机器外,还兼营五金,成为当时上海民族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中国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中国最早的机器缫丝厂。

1881年,黄佐卿在上海创办了公和永缫丝厂。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民族资本设立的第一家机制面粉厂。

1882年,徐鸿复、徐润在上海创办了同文书局,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印刷企业。

1898年停办。

1897年,夏粹芳在上海创办了商务印书局(创制了正楷铅字)。

1912年,中华书局成立。

1886年,杨宗濂在天津创办了“自来火公司”。

1897年在无锡创办业勤纱厂。

1887年,严信厚在宁波创办了通久源轧花厂。

1895年,华侨商人张振勋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厂。

1898年,祝大椿在上海创办了源昌碾米厂。

1895年,楼景晖在浙江萧山创办合义和丝厂。

1897年,庞员济在杭州创办通益公纱厂。

1898年,朱幼鸿在上海创办裕通纱厂。

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98年,吴懋鼎在天津创办天津硝皮厂。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中资银行。

1906年,上海的信成银行,中国第一家私营银行。

1900年,孙多森在上海创立阜丰面粉公司。

1905年,简照南、简玉阶在香港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1908年,山西的山西保晋公司,中国民族资本中最大的企业。

1921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中最大的企业。

范旭东创办的久大(1914)、永利(1917)两公司,中国近代最大的私营化工企业。

先施百货公司是中国近代由华侨集资创办的第一家民族资本大型百货公司。

辛亥革命后开办的企业中,以纺织和面粉工业发展最快。

针织业是这一时期的新兴产业。

1903年的拒俄运动,源于俄国强占辽东半岛。

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为了抗议美国虐待华工、迫害华侨、拒不废除期满的限制华工条约而起。

1905年粤汉铁路的收回,开创了“赎路自办”先例。

袁世凯时期的内阁

1912唐绍仪内阁(同盟会中心内阁)

陆征祥内阁(超然内阁)

赵秉钧内阁(国民党内阁)

1913熊希龄内阁(第一流人才内阁)

袁世凯时,在地方任职的将军冠“武”字,在中央任职的将军冠“威”字。

北洋时期司法实行四级三审制,中央设大理院,作为全国诉讼最高机关。

1914年中国设有5个特别行政区:

京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

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后,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1922年,在吴佩孚支持下,王宠惠出任国务总理,号称“好人政府”。

但只存在3个多月就因曹锟的“保派”反对而垮台。

三民主义学说基本成熟的标志,是《建国方略》的撰写和三民主义系统理论的形成。

最后定型是《五权宪法》、《建国大纲》、《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发表。

1925年,邹鲁、谢持等人在北京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称西山会议派。

1928年,陈公博、顾孟余等人在上海成立改组派。

1931年被汪精卫下令解散。

1930年,邓演达、谭平山、章伯钧等人在上海成立第三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分会)。

(1947年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2年,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3年逐步解散(源于杨杏佛被杀)。

乡村建设派,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第一位有系统有理论地维护儒家文化的学者)、晏阳初。

中国托派,1931~1932年,主要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火花》。

1924年广东商团叛乱。

1925年1~6月,广东政府第一次东征;

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

9~11月,第二次东征。

1926年,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全省。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济南惨案

1929年,中东路事件;

蒋桂战争;

蒋冯战争

1930年,中原大战;

约法之争(蒋、胡之争)

1933年,福建事变;

长城抗战;

热河战役;

《塘沽协定》;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

1935年,《何梅协定》;

《秦土协定》;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一二·

九运动;

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

1936年,两广事变;

蒙古军政府成立;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实力派合作抗敌)

民国时,有“押租”这一农业剥削形式。

并且出现了大量的农垦公司。

1920年,共产国际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建议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8年的《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权利,但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这是其不足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

1929年红四军到达兴国后,颁布《兴国土地法》,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中,陈毅传达了中央的《九月来信》。

中共临时中央六届五中全会,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机会主义错误发展到顶点。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

国民政府的五院

1928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

1930考试院

1931监察院(1928年筹置)

部分租界的收回

1927汉口、九江

1929镇江

1930威海卫、厦门

1931天津

1930年上海公共租界司法权完全收回,归江苏省政府管辖。

特别市的设置

1927上海、南京

1928北平、天津、青岛

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包括卷烟、棉纱、火柴、水泥、麦粉,通称“五项统税”。

20世纪30年代主要航运公司:

招商局、三北公司(1914年虞和德创办)、民生公司(1926年卢作孚创办)

20世纪30年代主要航空公司:

中国航空公司(1930年中英合办)、欧亚航空公司(1931年中德合办)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四行二局一库”是: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不是中国农业银行);

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

中央合作金库。

民国时期,对微分几何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苏步青、陈省身;

在函数论有贡献的是陈建功;

在对垒素数论有贡献的是华罗庚(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学研究机构);

许宝騄对数理统计有贡献;

熊庆来对无穷级增函数有贡献。

物理学:

吴有川

化学:

侯德榜《纯碱制造》;

丁绪资《化学史通考》(我国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化学史专著)

地质:

李四光《中国地质学》(中国人写的首部地质学著作),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考古:

北京人遗址、殷墟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山顶洞人化石

中国考古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是黑陶文化遗址。

1937年茅以升建成钱塘江大桥。

1939年玉门油矿开采,揭开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篇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理念

黄炎培提倡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晓庄师范、晓庄中心小学、山海工学团)。

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县政建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倡识字运动)。

梁漱溟提倡乡村建设(“村社派”)。

1933年蒋介石在庐山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国民政府大规模训练军事干部的先河。

《告全国同胞书》第一次提及“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方针。

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打开入侵华北门户的协定是《塘沽协定》(1933)。

1935年的《何梅协定》使国民政府丧失了河北省的大部分主权;

《秦土协定》使日本实际上控制了察哈尔省北部地区。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建立)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由新四军建立的。

1938年初第一次近卫声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威迫国民政府接受伪满、内蒙独立,华北进一步自治的条件。

第二次近卫声明提出建立日、“满”、华“三国”合作的东亚“新秩序”。

12月第三次近卫声明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提携”三原则。

汪精卫叛国前,日本在华北扶植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华中扶植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1938年董道宁、高宗武的访日,是汪精卫集团叛国的开始。

1940年,伪国民政府成立。

1942~1945年整风运动的主要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

1945年中共七大完成了三个历史性任务:

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抗战时期三次反共高潮

1939年底~1940年春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面对军事进攻,“在有理又有利的条件下坚决反击”)

1941年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中共方针:

有理,有利,有节)。

原则:

又联合又斗争;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