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555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解析】【分析】

(1)本题为填空题型,比较简单,从“朝云”可知是早晨。

第二问,考查对词的上阙抒情手法的理解,抒情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借事抒情等。

从“朝云横度,白草黄沙,月照孤村”可知用的是情融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

(2)本题“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就是结合下阙分析诗中蕴含的凄恻之情。

①“飞鸿过也”,写北雁南飞,反衬自己被掳北上,突出了对故乡的留恋。

故答案为:

⑴早晨情融于景(借景抒情)

⑵①“飞鸿过也”,写北雁南飞,反衬自己被掳北上,突出了对故乡的留恋。

【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

第一步:

指出何种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第三步:

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白话译文:

早晨,阴云突然弥漫过来,车声辘辘如流逝的河水。

遍地都是白草和黄沙,月光照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孤村。

看到大雁飞过,我愁肠百结,日夜不能断绝。

眼看着离燕山越来越近,回首遥望故乡,(深叹以后)要想踏上归路便是难如登天。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点绛唇·

高峡流云

[清]王国维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

数峰着雨。

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

人间曙。

疏林平楚。

历历来时路。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写出了一种类似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那种攀登到半山高处所特有的景象。

B. 

“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人在雨里攀登,静静地看着“着雨”的青山,凄苦之情难以言表。

C. 

“历历”,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样子,同时也是对往事和过去的回忆,用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哲理的味道。

D. 

本词前半写景,后半抒发感受,词的境界中都含有对人生之了悟的成分。

(2)词的最后三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意为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黑暗山谷中的景色也渐渐能够看清了,刚才攀登途中所经过的那些高高低低的丛林,如今都已落在自己脚下。

②表达了词人凭高远望的感受,即经过艰苦的攀登穿越乌云见到光明时的回顾和反省。

(1)B项,“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是说因为对面青山一直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人在云雾里攀登,而人却是在穿过半山的云雾之后才注意到这“着雨”的青山。

青山虽然不会说话,却在以雨后的美丽令人惊喜。

故选B。

(2)“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这三句诗意思是:

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黑暗山谷中的景色也渐渐能够看清了,刚才攀登途中所经过的那些高高低低的丛林,如今都已落在自己脚下。

其中“历历”,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样子,同时也是对往事和过去的回忆,用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哲理的味道。

这样可看出深层含义是只有在经过艰苦的攀登穿越乌云彩见到光明时才能够有这种“历历”的回顾和反省。

⑴B;

⑵①意为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黑暗山谷中的景色也渐渐能够看清了,刚才攀登途中所经过的那些高高低低的丛林,如今都已落在自己脚下。

【点评】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内容分析。

译文:

高峻的峡谷中,烟云缭绕活动。

人的眼光随着峡中飞鸟,穿云而去。

几座经历风雨的青峰,相对而立,寂然无语。

朝阳照在峰顶上,深谷中苍烟凝结,云雾缭绕。

随着太阳升起,幽暗的山谷景色渐渐能看清了,刚才攀登过的路径现在都已经在自己的脚下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侯庙古柏

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①。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②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③。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④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⑤。

【注释】①閟(bì

)宫:

深闭的祠庙。

②惠陵:

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③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

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④金刀:

暗指刘家天下。

⑤昭融:

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歌开篇点题,写武侯庙前的古柏,枝拱卫祠堂。

诗歌三四句写古柏枝繁叶茂,向东伸展到刘备惠陵。

诗中“海鹏风”用《逍遥游》典故,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

诗歌后四句盛赞武侯之才,并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2)诗的五、六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用典贴切。

借大树将军与召公的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②运用拟人。

“思”“忆”,运用拟人手法,暗指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表明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

③联想自然。

由大树将军与召公,联想到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羡慕之情。

(1)C项,“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不正确,“海鹏风”一句用典,写树枝开裂,气势如大鹏展翅惊起的风浪,意在表现诸葛亮在衰败的局势中搏风击浪,力挽狂澜。

故选C。

(2)“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结合注释③内容分析可知,运用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结合“思”“忆”“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分析可知,运用拟人手法,暗指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表明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

此联想象自然,尤为警切,乃全篇眼目。

⑴C;

⑵用典贴切。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

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

“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案】

(1)D

(2)相同点:

都遭贬谪;

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

都有依依不舍之情。

不同点:

①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

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②刘诗用“青袍误儒生”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

(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自己的前程。

(1)D选项“‘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错误,应该是虚景,意中之景。

故选D。

(2)由注释“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和“王昌龄,盛唐诗人。

”可知,两首诗的主人公都遭贬谪;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写了如果有相识之人问到我的境遇,请你转告他们,我命途多舛,已是被青袍所误的一介书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

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⑴D;

⑵相同点:

不同点:

(2)本题考查对诗句情感与手法的对比鉴赏能力。

解答时可先分别分析两首词(诗)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比较鉴赏这类题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其四)①

白居易

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注释】①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

首句交待诗人仕途失意的处境,表达他在宦海中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

颔联紧承“功用深”三字,表明诗人修养加深带来了从外到内的改变。

诗人妻儿不过问他,他只管喝酒,勾勒出他在江州时闲适的生活状态。

本诗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即便是运用典故,也浅显易懂不生僻。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2)①意为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

②表达了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以及诗人自己消除忧喜是非之心,乐天知命的旷达。

(或者:

诗人大笑表面上看是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作者贬谪江州的愤懑,以及如同屈原般的高洁情怀。

(1)C项,“闲适的生活状态”错误。

从首句“自从委顺任浮沉”可知作者宦海沉浮,仕途失意;

从颈联“不问”“皆慵”可知无聊和孤寂的生活状态。

“闲适”理解错误。

(2)“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表层意思是,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

结合注释“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可知这首诗作于作者被贬江州之时;

再联系颔联“灭除忧喜色”“消尽是非心”、颈联“唯耽酒”“只抱琴”都是表面上不问世事、故作旷达之语。

据此,本句表面上否定屈原行吟泽畔,不知天命,实则流露出自己被贬的苦闷和仕途的失意。

⑵①意为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

夔州。

杜甫当时流寓于此。

②八月槎:

晋张华《博物志》记载:

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

槎,木筏。

③画省:

指尚书省。

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

④伏枕:

指生病。

⑤山楼粉堞:

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

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

“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

(2)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

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①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

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

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往昔朝中的荣光与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

②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D项,“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中“想象”一说错误,从诗中来看,“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意思是“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

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由“请看”“已映”“洲前”等信息可知,这最后两句写的都是眼前的景物,所以“想象京华的芦获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的理解有误。

(2)“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前一句写眼前之景,“孤城”“落日”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循着北斗遥望那使他魂牵梦萦的长安,于是后一句就联想到“京华”,表达出诗人飘零他乡思念故都的情怀;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前一句写眼前之景,实写诗人独坐孤城望穿孤城,望穿京华而时局变异,世事难料,心事微茫,听到凄楚的猿声不由泪落纷纷,后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他八月份乘船回长安供职的心愿化为泡影,诗人由现实处境想到梦想的破灭,表现出漂泊天涯、欲归不能的无奈;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前一句写朝中的荣光,后一句写今日荒城的寂寥,前一句写诗人慨叹没能入京供职、违离画省香炉,只空挂了一个尚书郎的职衔,辜负了那份工作,伏枕有病的不幸让自己不能回到皇帝身边供职,只能滞留在这荒僻的山城,写出了诗人没有机会报效国家的苦闷心情,后一句从遥想回到现实,远处白帝城的墙外隐隐约约传来的凄咽的笳声更是撩起诗人的愁绪。

再看两相结合的作用,诗人由夔府想到京华,又由京华回到夔府,思绪在故国故园与夔府孤城之间往复,虚实结合,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⑵①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

(2)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

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所用的表达技巧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