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581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文章编号:

1004-874X(2015)16-0143-0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agricultur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nternet+”

CHEN…Hong-chuan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global…Internet…technology,Chinese…agriculture…gears…towards…modernization.…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Internet…and…emerging…technologies…promotes…the…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which…plays…a…leading…role…for…the…whole…society.…This…paper…demonstrates…the…connotation…of…“Internet…+…Agriculture”…and…analyzes…its…present…situation.…Although…“Internet…+…Agriculture”…develops…rapidly…in…China…in…recent…years,it…still…exists…some…problems:

backward…ideas,irrational…industrial…structure,incomplete…commercial…model…and…so…on.…Therefore,this…paper…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path…of…modern…agriculture…advanced…by…“Internet+”:

strongly…develop…smart…agriculture,push…upgrading…of…agricultural…production,actively…promote…rural…electronic…commerce,construct…industrial…chain…of…modern…agriculture,enhance…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of…rural…Internet,establish…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traceability…system…and…improve…agricultural…products…safety…policy.

Keywords:

Internet+;

modern…agriculture;

path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运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互联网+”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发展领域,给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是指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的特性,使有效信息被挖掘和充分应用,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实现财富增长。

作为最传统的产业,农业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潜力最大。

“互联网+农业”指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金融各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重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方式。

“互联网+农业”中的“+”,并非两者直接的拼凑组合,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通信技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的优化调度等,使互联网为农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促进农产品升级换代,创新产业链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以创新驱动农业新业态发展。

“互联网+农业”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

一是在生产领域的智慧农业模式,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的精确生产,使得劳动力、生产资料、土地资源等各种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精确分配,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二是在流通领域的互联网深入营销电商模式,深刻改变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互联网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依靠互联网平台,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分享、获取各种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并且可以得到法律、融资等相关服务[1],改变相对落后状态,提高竞争力。

2“互联网+农业”现状

2.1发展概况

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概念正深刻改变传统农

业,使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管理不断规范,流通

日益快捷。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

农村电子商务为例,2014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

额超过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

当前

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数量超过3…000个,出现快

速增长态势。

电子商务仅是“互联网+”的一个方

面,“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

方面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互联网+农业”,不仅

仅利用互联网改造农业,而且需要改造互联网应用

模式以适应农业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寻

求农业在互联网中的商业逻辑[2],创新思维。

2.2存在问题

当前,“互联网+农业”仍存在观念比较落

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

题。

具体来说,首先是部分农村网络基础不足、通

信设施薄弱。

在我国农村家庭中,计算机普及水平

低,计算机拥有量少、应用能力落后,各地农村之

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边远地区甚至连电话使用尚

且困难,这样的状况严重制约互联网在农村普及,

导致“互联网+农业”推广受阻。

其次,留守在农

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

这些劳动力素质偏

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

更无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再次,农业互联网难

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

信息收集、软件开发、硬

件建设、网络运营资金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现

代农业进程,甚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最后,由于

我国农业市场信息有限,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因此要重视农业网络化

建设,利用互联网为生产和市场构建信息分享平

台,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

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3],改善农民生活。

而面

对众多难题,需要从根源抓起,寻找现代农业发展

路径。

3“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3.1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3.1.1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按传统耕种方式,施肥灌溉的依据是经验和感觉,浪费人力物力,监控不到位,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危害。

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可以使耕种变得更加精准、及时。

互联网技术进入育种、栽培、灌溉、收割、加工等农业生产环节,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专业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2],可提高生产效率。

3.1.2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把端点从人扩展到传感器、控制器等机器物品,实现信息采集、通信,使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智能控制、远程控制、实时控制。

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包含海量资料,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丰富,结构多变,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其价值总量高、价值密度低。

运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理念,搭建物联网平台,开发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环境信息与病虫信息感知监测系统、测土配方施肥平台、信息平台展示中心等,通过物联网及时采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分析,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管理。

利用农业物联网体系,集成应用感知技术、无线网络技术、GIS技术、控制技术,对田间的土壤、作物、病虫、生态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过滤、综合,以此发出预警,自动、实时加以控制,提出处理方案,帮助农业生产者、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

可将这些原始数据或加工数据与各级政府信息采集站、产业链上其他机构数据实现共享,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

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4],提高数据处理智能化技术,优化设计数据共享机制。

3.1.3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

145

应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融合信息化,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有效监测环境,控制生产,追溯质量。

对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的饲料自动饲喂系统,根据畜禽生长周期、进食情况等信息,对畜禽投喂量、投喂时间等进行优化调控;

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传输、控制为一体的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5],提升智能化水平,获得较快发展。

3.2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直接体现是农村电子商务。

但农村电子商务不能简单地将其功能定位为帮助农民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而是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体系,不再是过去的“农民生产什么卖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才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模式[2],因此生产经营者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具有互联网思维。

传统农业营销模式中难免发生“买贵卖难”现象。

由于信息不畅,使得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

互联网可以让供求信息得以充分分享,能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渠道,缩短流通时间,产销精准对接,因此专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已改变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

目前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都看好农村电商,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已被激活,例如,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实施“千县万村”战略,未来3~5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商企业将未受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竞争优势,力推农业精品种植,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迅猛,“淘宝村”、“淘宝县”纷纷在各地涌现。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陆续出现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希望金融等金融平台为农村服务,利多多、宜农贷等垂直金融平台的业务也拓展到农村[5],农村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农村电商不能只把农村当作生产端,同时应当把农村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

通过推广网购消除农村用户抗拒和畏怯心理,在硬件基础、操作技巧上做好准备。

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让物流等社会化资源可以在农村找到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发展农村网购还要做到增强用户体验,提供第三方中介服务。

农村线下流通渠道提供的产品不够丰富,农村消费者并不了解一、二线市场的品牌和商品,如果让他们亲身体验,可以提升消费水平,满足他们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因此应让农村消费者试用和体验,接触新商品和新服务。

设立中介性质的“中转站”是解决用户分散、订单密度低的农村市场的最佳方案,能提高社会化物流效率,满足初始接触网购的农村消费者对中介的需要,返乡农民工、零售商店、邮局代发点也可以作为中介;

可采取佣金分成、返利、收取服务费等商业模式[6],大力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拓展市场。

3.3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互联网能为重塑整个农业产业链提供支撑平台。

目前整个农业产业链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产与销售脱节、合同不完善等。

先生产后销售、口头协议等落后的生产和营销形式仍旧是主流,以消费带动生产、流通环节最优化还处于发展之中,尚未成熟。

目前农产品买卖双方很少签署正式合同,主要靠口头协议,在社会信用监督不健全的大环境下,双方都存在违约风险,纠纷时常发生。

现代农业产业链要求遵循契约精神,本着共赢原则,设计严谨完整的交易条款,避免争执。

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

完整的电商系统不仅仅包含网上买卖功能,还有包含网页设计、产品美工、推广运营等方面,涉及储运、包装、售后等一系列问题,有些还涉及专业培训、支付结算等更多问题。

普通农民开展电商,很难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因此政府要做农村电商的后盾,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让电商企业可以专注于销售,让农户可以专心生产,把精力集中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从而各自做好链条内的分工,提高效率,实现共赢。

过去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凭经验,现在互联网可以传递产销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农民可以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生产的品种和规模。

因此互联网必将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元素和新动力[7],带来新思路,构建产

146

业链。

“互联网+农业”不只是互联网接入农业、农业融合互联网,实现去中间化、提升效率,而是通过互联网与社会资本驱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农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

同时通过智能化、物联化、实时化、感知化等手段,为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农地确权等提供动态、精确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动力。

推进互联网和农业达到真正融合的关键,不仅仅着眼于其中某一环节,应该着眼于整条产业链融合。

同样,“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电商平台,不仅仅将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更应该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创新。

应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联想集团对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造,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生产环节、提升生产水平,并运用互联网技术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以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市场营销,从而打通各个环节,形成完整农业产业链;

阿里巴巴集团将农村电商依托于企业整个生态圈发展,将金融业务与农村挂钩,运用大数据直接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民资金需求。

“互联网+农业”创新出许多新颖的结合模式,不管是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的智慧农业模式,还是互联网营销深入运用的农村电商模式,或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都在实践中检验、完善。

目前大量资本进入,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8],全产业链不断完善,现代农业迎来巨大机遇。

进一步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

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改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

这一政策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2015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加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度,2015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

到2017年底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由此可见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与互联网结合。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实行分类监管,鼓励金融创新。

围绕农业生产,整个农业产业链系统包括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和农业金融等环节。

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其中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环节已取得一些突破进展;

互联网金融运用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将互联网与金融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而农业的人口红利吸引社会资本向农业金融领域不断渗透[8],因此互联网金融将不断开拓新业态,服务现代农业。

3.4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

农业生产环节存在污染,应切实进行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

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互联网资源和数据资源,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

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舌尖”全过程可追溯,强化无线射频识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确保上下游追溯体系无缝对接[2],让消费者放心。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采用标签记录每一个环节数据,消费者通过手机或电脑等扫描终端读取标签,便可以查看该农产品的品种信息、生长的地理位置、生产环境、病虫害防治、肥水投入、采集时间以及储藏环境、质检报告、运输、销售等从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一系列数据。

任何环节出问题,都能准确锁定,找出来源[4],以便迅速解决,防止风险。

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安全法规,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制定追溯实施标准。

制定专门法规和政策,整合相关部门和机构数据资源,建立集成数据库;

在充分研究可追溯深度、广度和精度基础上,制定相应追溯实施标准。

目前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附加值没有完全认可、接纳,政府可以向已建立追溯体系的企业发放补贴,降低追溯成本,引导企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诚实信用的经营理念,同时进一步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宣传[9],普及可追溯农产品安全知识。

加强对可追溯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影响人类健147康的危害物进行常规监测,对可追溯农产品“从种子到舌尖”全过程进行随机抽查,并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10],从而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4结语

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目前“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

部分农村网络基础不足、通讯设施薄弱,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

农业互联网难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

农业市场信息有限。

而面对众多难题,必须寻找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

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农村当作生产端,同时应当把农村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促使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

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

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

[J].…唯实(现代管理),2015(6):

8-10.…

[2]…肖力.…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N].…经济日报,

2015-07-10(11).…

[3]…钱卿.…农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和若干建议[J].…上

海农村经济,2012(7):

17-19.…

[4]…王新伟,龙毅.…贵州农业冲上“云”端[N].…经济日

报,2015-06-23(10).…

[5]…乔金亮.…“网耕”在希望的田野上[N].…经济日报,

2015-07-02(7).…

[6]…安之.…量“入”为“出”破瓶颈[N].…经济日报,

2015-02-07(4).…

[7]…张宁,殷高峰.…陕西:

“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

[N].…中国经济时报,2015-07-07(7).…

[8]…吴文军.…“互联网+农业”须找到最佳接入点[N].…

中国财经报,2015-07-16

(1).…

[9]…沈晓玲.…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理

论研究及经验对策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5

(5):

5-7.…

[10]…魏兴芸.…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现状与发展对

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5

(1):

(责任编辑?

邹移光)

总184期第6期

2015年6月

创新科技

Innov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Vo1.184,No.6

Jun,2015

“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李敏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互联网+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产业结合,必然能够给传统产业以新机遇,给中小企业发展以空间,给农民(农民工)就业以机会。

本文在对“互联网+农业”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农业”视域下的现代农业的应该具备的特征,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

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准则;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塑农业产业链等;

并以这些特征为标准,具体阐述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互联网+;

河南;

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0037(2015)06—17—3

StudyontheModern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HenanProvince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net4-agriculture’’

LiMi“

(SchoolofEconomicsandTradeZho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

“Internet-I-agriculture”combinesinformationeconomywithtraditionalindustries,itwouldbeboundtogi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