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619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拓展训练野外急救手册拓展培训Word下载.docx

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

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要抓住重点,迅速按以下步骤检查患者。

  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

“喂,你怎么啦!

”以试其反应,婴儿采用拍击足跟或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高声呼救

  患者对轻拍、呼唤无反应,表明其已无意识,立即在原地高声呼救:

“快来人呀!

救命啊!

  急救体位

  患者体位应为“仰卧在坚硬平面上”。

如果患者是俯卧或侧卧,在可能情况下应将他翻转为仰卧,放在坚硬平面上,如木板床、地板或背部垫上木板,这样,才能使心脏挤压行之有效。

不可将患者仰卧在柔软物体上,如沙发或弹簧床上,以免直接影响胸外心脏挤压的效果。

注意保护头颈部。

  翻身的方法:

抢救者先跪在患者一侧的肩颈部,将其两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然后将离抢救者远端的小腿放在近端的小腿上,两腿交叉,再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远端的腋下,使头、颈、肩、躯干呈一整体同时翻转成仰卧位,最后,将其两臂还原放回身体两侧。

  打开气道

  抢救者行将患者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将患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清除,以利呼吸道畅通。

  呼吸道是为气体进出肺的必经之道。

由于意识丧失患者舌肌松弛、舌根后坠,会厌下坠,头部前倾造成咽喉部气道阻塞。

仰头举颏法可使下颌骨上举,咽喉壁后移而加宽气道,使气道打开,呼吸得以畅通。

抢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于靠近颏部下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

头部后仰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

婴儿头部轻轻后仰即可。

  注意清除口腔内异物不可占用过多时间,整个开放气道过程要在3-5秒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畅通。

  看、听、感觉呼吸

  患者气道畅通后,抢救者利用看、听、感觉之法3-5秒钟,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

检查方法:

抢救者侧头用耳贴近患者的口鼻,一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

二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

三感觉有无气流吹拂面颊感。

  人工呼吸

  若患者无自主呼吸,抢救者应立即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鼻)吹气2次。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钟。

每次吹气量应为800毫升。

  检查脉搏,判断心跳

  抢救者采用摸颈动脉或肱动脉,观察是否有搏动5-10秒钟,判断患者有无心脏跳动。

检查时应轻柔触摸,不可用力压迫。

为判断准确,可先后触摸双侧颈动脉,但禁止两侧同时触摸,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若没有脉搏搏动,可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术,挤压15次,挤压速度为每分钟60-80次。

  挤压气与吹气之比为15:

2反复进行。

连续做四遍或进行1分钟后,再判断,检查脉膊、呼吸恢复情况和瞳孔有无变化。

  紧急止血

  抢救者对有严重外伤者,还应检查患者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若有,应当采取紧急止血措施。

避免因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死亡。

  保护脊柱

因意外伤害、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外伤,在现场救治中,要注意保护脊柱,并在医疗监护下进行搬动转运。

避免脊髓受伤或受伤脊柱进一步加重,造成截瘫甚至死亡。

户外旅游如何预测天气

1、远山可见,天晴;

近山模糊,天雨。

因为空气干燥,天气晴朗,远山才可看清楚。

  2、可很清楚听到列车的声响,会下雨。

天气阴沉时,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变小,声音容易传远。

  3、看到猫洗脸,会下雨。

猫用前脚洗脸的动作,是因为将下雨时,湿度增高,跳蚤在猫身上活动起来。

(注:

猫很爱清洁,不下雨也会洗脸)

  4、青蛙叫鸣不停,会下雨。

青蛙皮薄,能够敏感到湿度的变化,因此比平常叫得更激烈,表示湿度大,就会下雨。

  5、早晨见蜘蛛网上有水滴,会放晴。

天气好的时候,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就会变大,遇到冷空气的水蒸气,就变为小水滴。

  6、鱼跃出水面,会下雨。

远处天气转坏,迅速传到水中,鱼吃惊而跳跃起来。

  7、燕子低飞,会下雨。

天气转坏时,昆虫多靠地面飞行,燕子想吃昆虫,所以低飞。

燕子低飞及蜻蜓低飞有雨这一说法不一定正确,这一现象只能说明气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

  8、冬天雷鸣,会下雨。

面临海岸,冬天有雷鸣时,西北季风吹来,会降大雨。

  9、春天吹南风,易引起雪崩。

春天南风,是由于海上低气压引起。

温暖的南风,易造成冬去后未解冻的雪崩坍。

  10、蚯蚓钻出地面,会下雨。

天气转坏,湿度增加,地面变暖,蚯蚓就会钻出地面来。

  11、霜受到朝阳照射,发出灿烂光彩,会天晴。

霜的成因是夜晚寒冷,与白天温差大,白天温度高,会天晴。

  12、早晨的雨,容易停。

古时女性,认为早上下雨,下午容易停,便卷袖洗衣服。

如何寻找水源

果有朝一日,当你置身於崇山峻岭之巅,整日穿梭於广阔的森林里,而食水用尽口渴难受,且前是林海,后无水源,你如何冯你的智慧去获得所需之水份?

相信大家可能均无此经验,但如身历其境的话,你是否立刻能找到水源?

何处是水源?

  除非你身在大沙漠,否则水源寻找很容易,而植物代用水亦遍地皆是,只要你对植物有深切认识,敏锐辨别与观察力,都是捶手可得。

首先谈谈普通水源:

  1、地下水:

举凡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唯须注意消毒。

  2、地上水:

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如后:

泥泞水:

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一尺左右的草器,将水例入过滤容,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

雨水收集:

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

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尺许於容器内,雨水及沿雨布条引入。

露水收集:

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

或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三尺左右的浅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料、山芋叶等品)代再用石头在棋上排成高约三尺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於帆布内,代用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然后消毒饮用。

  3、若逢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时,可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其采集方法於后:

  水树:

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

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流出。

但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后,时已黄昏始能得水。

  水藤:

分布於八百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

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泊泊流出,待流尽后,在约其上约一尺年切割一段,水在源源流出。

  仙人掌:

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后捣碎果壳果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

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因可能有毒性。

野生蔗:

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

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儿饮之,为其味生涩,但如无其它方法,则野生蕉亦为最佳植物代用水。

棕榄:

此法收集较费时,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地上,用容器在根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约可得五至八cc之水。

  竹:

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茎风均含少许水份,干裁之竹茎内含更多量水份,成其雨后采取方便,唯须注意筒内水否清洁。

  椰子:

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

可治便秘消化不良诸症。

  野丝瓜:

将茎与根部切断,以容器纳入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约可得五至六cc之水。

  4、另个亦可利用动物之指引而获水,因动物出没处,其附近必有水源。

其次也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普遍监别法是吐口唾液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能聚不散,其水必不洁,必须消毒后方可饮用。

  常用消毒法:

  1、煮沸法。

  2、碘酒消毒法:

以药箱中碘酒以1000cc加入8.2%之比例即可。

  3、药片消毒:

普通急救箱中应具备此类药品,1000cc水中加入二片饮水消毒片。

复杂地形如何行进

山地与雪坡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

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

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山地也是如此。

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

俗话说:

“不怕慢就怕站”。

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

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

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

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

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

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几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

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

当坡度大于30度时,沿直线攀登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两脚腕关节不好伸展,容易疲劳;

坡度大,碎石易滚动,容易滑倒。

因此一般均采取“之”字形上升法。

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

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

通过草坡时,注意不要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断使人摔倒。

在碎石坡上行进,要特别注意脚要踏实,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会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

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

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

如遇雷雨,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

大树常常引来落地雷,使人遭到雷击。

避雷雨时,应把金属物品暂时存放到一个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也可以寻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到。

在山地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

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

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样不容易恢复体力,再走也提不起劲。

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呼吸。

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

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

/P>

P>

  攀登冰川和雪坡要特别谨慎,冰川上裂隙很多,对人威胁最大的是冰瀑区和山麓边缘裂隙,特别是被积雪掩盖的隐裂隙危险。

通过裂隙时,应数人结组行动,彼此用绳子连接,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10~12米。

在前面开路的人,要经常探测虚实。

后面的人一定要踩着前面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安全。

通过裂隙上的冰桥时,要匍匐前进。

  雪坡行进不仅要注意防裂隙,还要注意不要将雪蹬塌。

在冰雪和积雪山坡交界的地方,积雪往往很深,行动时必须结组。

过雪桥时开路者探测雪桥虚实,再行通地过。

如果雪很松软,而又必须由此通过时,应匍匐行进。

攀登坡度很大的雪坡时,一定要两脚站稳后再移动。

向前跨步,要用两脚前掌踏雪,踩成台阶再移动后脚。

如果不慎滑倒,要立即俯卧,防止下滑。

攀登冰川雪坡,要少走有裂缝的地方。

在积雪上行军,要拣雪硬的地方走。

走热了,不要用冰雪解渴,骤然吞食冰雪,易得喉头炎。

实在干渴得历害,可用融化的冰雪漱口,尽量不要咽到肚子里,水会增加人体循环器官的负担,影响体力。

在松软的雪地上长时间行走时,要跨大步,缩短在雪地行走的时间。

行走时要先把脚往后稍退一点,再向上抬脚大步迈向前方。

脚后退是使雪鞋前有活动余地,向前迈出时还可以起到拂去附雪作用。

走陡坡,要用雪鞋内缘踏坡,尽量避免身体偏向外缘。

雪冻结得十分坚硬时,要脱掉雪鞋步行。

在山谷中行进,应靠近山谷中心线,以避免山坡滚石。

不要接近雪檐,更不要在雪檐下行走,以免触发雪崩。

雪檐,向棱线或悬崖的下风处伸展。

上风处坡缓,容易形成雪檐,45度左右的陡坡则不易形成。

在风向不定、棱线侧面的坡度各不相同的地域,有特别注意。

高山行动,雪崩是巨大的灾难。

1957年5月,新中国第一位登山烈士丁行友就死于贡嘎山的雪崩。

1991年1月,由17人人组成的中日联合登山队在云南西北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梅里雪山遇雪崩而全军覆没。

  雪崩是由于音响、震动、岩石或雪块滚落,以及风的作用而诱发的。

雪崩通常发生在有小雪球滚落的斜坡,积雪有裂缝的斜坡,有雪檐的斜坡36~42度左右的无树木陡坡,长度大的斜坡,凸形斜坡,南和西南方向的斜坡,以用旧雪之上覆盖新雪和因气温上升而积雪松软等地点。

一般来说,新雪后次日天晴,早晨9~10点钟积雪发生雪崩。

通过雪崩危险的地带应注意:

预先松开背带,以备必要时解脱大背囊和其他装具,以保障行动自由。

摘掉妨碍视觉和听觉的风雪帽,尽早发现雪崩征兆。

避免横向通过有危险的雪坡。

避免射击等音响震动。

避免跌倒等冲击雪面的动作。

如补卷入雪崩时,应在移动的雪流中勇猛地反复做游泳动作,力求浮到雪流表面上。

因为雪崩停止后手脚就难以活动,应在雪流移动期间尽量浮出雪面。

当埋入雪中后,让口中的唾液流出,看流动的方向,确定自己是否倒置,然后再努力自救。

个人出行用品清单

每次长假出游,打包总是快乐地痛苦着。

眼看着大包刹那间就鼓了出来,可桌上还摊着一堆东西;

刚塞完,又想起漏了东西,只能再拆……尽管按照事先列好的清单打包,仍捣弄了老半天。

把它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来补充或交流个人打包经验:

漱洗用品:

毛巾、牙刷、牙膏、梳子、浴帽、发夹、洗发水、洗面奶、肥皂、防晒霜、润唇膏工具:

帐篷、防潮垫、地席、背包、外挂包、腰包、头枕、睡袋、头灯、登山杖、对讲机、小刀、指南针、口哨日用品:

水壶、饮水杯、锅、匙子、筷子、防水储物袋、密保诺保鲜袋、食品袋、纸巾、湿巾纸、一次性台布、垃圾袋衣物:

冲锋裤、冲锋衣、雨衣、羽绒衣裤、(保暖)内衣裤、袜子、手套、帽子、围巾、泳衣、泳镜、登山鞋、凉鞋食品:

面包、鱼肉肠、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润喉糖、葡萄干、榨菜、水、牛奶、口香糖、白酒、黄瓜、番茄、汤料、咖啡、麦片、用具:

相机、照相机电池、胶卷、手机、充电器、电池、打火机、防风火柴、绳子、针线包、橡皮筋、锁、备用药:

感冒药、消炎药、清凉油、蚊不叮、白花油、云南白药、金霉素眼药膏、酒精棉、创可贴、胶带、纱布、伤经膏药、诺氟沙星、黄连素、吗叮啉、保和丸、善存片、泡腾VC、文件类:

地图、身份证、学生证、现金、信用卡、笔记本、笔、书腐化物品:

扑克、飞行棋、Discman、CD包、mp3、小音响……

浅谈野外常见的十一种地形

户外的地形十分复杂,难以量化,根据有限的个人经验,我们将它分为十一种类型,希望能给刚进户外的新人,一些帮助.并盼望各位老手的指正.

  一、圆顶丘:

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

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

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後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

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

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

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

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

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

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十、交错山棱:

幼年河谷中,遇河流成弯曲形,两岸的棱线便会互向凹处突出,形成竖锯状,突出的棱线,倾斜缓和,凹入的棱线,倾斜较陡,等高线表示凸出的棱线,离河岸稍远处向下弯入,反之,表示凹入的山棱,接近河岸向下弯出。

  十一、悬崖:

为一高峻而近於垂直的岩石面,多由侵蚀和断层两大作用所形成;

内陆及海岸皆有,等高线表示壁立处,可以有许多等高线重合一起,但也有以特殊符号表示。

几种野外点火的方式

 火柴:

火柴是点火的最便利的工具。

多携带一些标有"

非安全"

、"

可以在任何地方划着"

标记的火柴,把它们扎成一捆放在防水容器内,防止它们相互摩擦,以外自燃,另外也可防止火柴自身变潮。

  *注意:

火柴受潮也是有办法补救的,如果头发干燥并且不油腻,可将潮湿的火柴放在头发里摩擦一番,头发产生的静电会使它干燥。

  另外,通过在火柴上滴蜡可防止火柴变潮。

点火时,可用指甲将蜡层剥除。

使用凸透镜:

强烈的阳光通过凸透镜聚焦后,可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

其中,取火最为迅速的是照射汽油和酒精,可在1-2秒内点燃火种。

  放大镜或望远镜以及照相机里的凸镜,都可以代替凸透镜为你服务。

另外,在手电筒反光碗的焦点上放火种,向着太阳也能取火。

如果在有冰雪的环境下,将冰块加工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形状代替凸透镜也是可以的。

  击石取火:

找一块坚硬的石头做"

火石"

,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钢铁向下敲击"

,使火花落到大火种上。

一条边缘带齿的钢锯比普通小刀可产生更多的火星。

当火种开始冒烟时,缓缓的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

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点燃火种的,石头击出的火花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和持续时间才能点燃火种。

  电池生火:

若有电量较大的电池,将正负两极接在削了木皮的铅笔芯的两端,顷刻间,铅笔芯就会烧得像电炉丝一样通红。

  如驾车旅行的话,可取两根长导线,连在电瓶得正负两极接线柱上。

如果没有电线,可以用两个扳手或其他金属工具代替。

如导线不够长,可将电池从车中取出。

将两根导线末端慢慢接触,短路会产生火花。

这时,一块沾了汽油的布是最好的火种。

  弓钻取火:

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鞋带、绳子或皮带,做成一个弓子。

在弓上缠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块硬木上迅速的旋转。

这样会钻出黑色粉末,最后,这些粉末会冒烟而生出火花,点燃火种。

  藤条取火:

找一根干的树干,一头劈开,并将裂缝撑开,塞上火种,用一根长约两尺的藤条,穿在火种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的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火种点燃。

  其他方法:

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热发火。

待剧烈摩擦发烫时,将火种吹燃。

  还可用两块软质的木头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垫以棕榈树皮或椰子叶底部的干燥物作火种。

也可以在一块软木底部刨一条直沟,然后用一根矛状硬木尖端前后"

犁"

行,这样首先产生出火种,最后将其点燃。

判断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

一,形状:

毒蘑菇一般比较粘滑,菌盖上常粘些杂物或生长一些象补丁的壮的斑块。

  菌柄上常有菌环(象穿了超短裙一样)。

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二,颜色:

毒蘑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

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三,气味: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

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四,擦痕:

毒蘑菇擦伤后擦痕没有变化,无毒蘑菇往往会变黄(象苹果的切口)。

  五,理化:

毒蘑菇遇蒜变黑。

无毒蘑菇没有变化。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