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622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湘教版地理 第7章 第3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Word格式.docx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图解

3.工业区位选择

(1)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2)自然因素:

原料、能源的丰富程度;

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

水源是否丰富便利。

(3)经济因素:

市场前景是否广阔;

劳动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

科技水平是否发达;

交通运输是否方便、快捷;

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

(4)环境因素: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①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②考虑污染程度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③考虑污染类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

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考向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2015·

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我国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A.美国B.日本

C.澳大利亚D.法国

【思维流程】 

1.B 2.D [第1题,该题文字材料明确指出,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见其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故选B。

第2题,图中显示,M国位于北非的大西洋沿岸,北临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在给出的四个国家中距离法国最近,产品的运费最低,故选D。

]

(2016·

全国丙卷)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4.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3.D 4.C [第3题,从材料可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因此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是利用当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区位优势,D项正确;

越南不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因此A项错误;

K企业总部位于杭州,纱线要运回国内加工,说明市场在国内,无论在国外哪里建厂都不是考虑市场因素,B项错误;

美国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生产率高,C项错误。

第4题,此题易错选A项,注意材料中提到“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只要是在国外,原料价格一般都比较低,因此没有必要考虑原料价格,A项错误;

美国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因此B项错误;

美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发达的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创新力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投资环境优越,C项正确;

产品运至杭州,说明不是利用美国市场,D项错误。

●考向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17·

漳州一模)“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下图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

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6.“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5.A 6.C [第5题,图中显示由机械生产,依次过渡到流水线生产、可编程序生产、网络物理系统生产,这个过程中,生产更加灵活和便利,对技术和信息,以及设备要求更高,故A项正确。

第6题,网络物理系统生产就是智能生产,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使工业生产更加分散和灵活布局。

●考向3 工业区位的选择

7.(2014·

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解析】 第

(1)题,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可从交通、原料、市场、资金、能源等方面分析回答,而上述方面在图文材料中都有体现,关键是通过认真分析材料将有效信息提取出来。

(2)题,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而甲地位于内陆干旱沙漠区,因而水源缺乏、劳动力不足、工业基础差等成为限制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

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

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

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

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

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答题模板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答题模板

分析要素

答题术语

自然条件

能源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

水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广阔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国家政策支持

环境条件

对城区或人类生活没有污染;

环境优美

其他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老工业基地);

农业基础好(邻商品粮基地),乳畜业发达

考点二|工业的主导类型及分布

1.原料指向型工业接近原料产地。

2.市场指向型工业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

3.动力指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4.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5.技术指向型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1)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2)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即主导因素。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指向类型,如下表所示:

工业部门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区位选择理由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产品)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

市场指向型工业

工业 

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原料,体积增大)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动力指向型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降低能源支出费用保证能源充足供应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减少工人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指向型工业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及时获取新技术,便于技术交流,利于开发新产品

西安八校联考)汇源广告语中说:

“在中国,汇源建立了四十多家现代化工厂,链接了百万亩优质果园基地。

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新鲜采摘,就近加工,让您时刻享受健康安全的产品”。

1.决定汇源在我国建立的四十多家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B.市场

C.原料D.交通

2.汇源集团的果汁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同类企业相比,我国的汇源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B.技术水平高

C.生产成本低D.政府政策支持

1.C 2.C [第1题,水果运输的难度较大,且易腐烂变质,保质期短,汇源在我国建立的四十多家工厂都接近水果原产地,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为原料。

第2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使我国的汇源产品价格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更具竞争力。

3.(2014·

四川高考)下图中M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解析】 以渔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M渔场所在海域处在加那利寒流与赤道逆流(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

沿岸国家为非洲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靠近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地区,市场广阔;

西部濒临大西洋,海运发达,交通便利。

【答案】 原料导向型。

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

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考点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图表类考点——触类旁通活学巧用

工业区位模式图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主要以数据(比重)的形式展现某工业各生产要素所占的比重大小,由此可确定该工业的主导因素,进而可确定出该工业的类型。

 

图1 柱状图 图2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图3 雷达图图4 直角坐标图

1.判读此类图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工业主导因素

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

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

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图c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工业主导因素

①运输环节:

a.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布局在原料地附近,主导区位因素为原料。

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的产业,布局接近消费地,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

②产品研发环节: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的产业,主导区位因素为科学技术。

③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

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区位因素是交通。

(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工业主导因素

①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消费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原料。

②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③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其在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应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此类图的判读技巧

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具体判读方法如下:

(1)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图1中甲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2)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如图2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如图3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

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3)依据坐标轴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图4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

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应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母题】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

(2)题。

(1)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解图流程】 

【答案】 

(1)D 

(2)B

[迁移应用]

福州六校联考)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图,完成1~2题。

1.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B.纺织、石化工业

C.服装、机械D.微电子、炼铝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

D.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工业部门人才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

③工业部门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微电子工业和炼铝工业分别属于这两类工业。

第2题,①类工业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产品质量轻、价格贵,走向分散;

②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人才(科技)和能源,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数量要求降低;

③类企业为动力指向型,因我国东部能源短缺而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④类工业人才投入少,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A [增强工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在选择工业类型时,应主要选择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增强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工业的发展要给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要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而该类工业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选项A正确。

考点四|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1.工业联系

(1)工业生产系统:

主要由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

(2)工业链:

即“投入—产出”联系。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1)工业转移:

①原因:

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不同。

②表现

(2)工业集聚:

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几乎是由少数地区供应的。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1)开发区的优势:

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国际经贸交流。

(2)专业化

产业区

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其目的均为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发展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其关系如图所示:

2.主要工业区域

(1)传统工业区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欧洲西部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

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

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市场广阔

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等

工业化最早的地区;

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好

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等

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

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

消费市场庞大

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等

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日本工业区

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

较高的科技水平;

劳动力丰富

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等

大力发展海上航运,以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2)新兴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例)

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其区位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气候温暖湿润。

②有高等院校。

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③便捷的交通。

“硅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④军事订货。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考向1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解析】 相关企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共享基础设施,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答案】 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

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2.(2016·

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解析】 材料显示,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横县县城集聚了众多茉莉花茶厂,说明横县茉莉花产量大、质量好;

此外,县城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也是重要原因。

【答案】 (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

)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

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

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

(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考向2 工业转移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3~5题。

3.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4.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

5.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3.A 4.B 5.C [第3题,从图中显示的M公司的电子产品的价格构成看,该产品生产需要的零部件供应所占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