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664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学结束后,在教材的思考题范围内进行实验笔试。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成绩以预习5%,操作15%,实验报告40%,综合实验报告10%,实验笔试30%,进行综合评定。

实验课指导教师可以一次考核实验或多次检察现场评定预习和操作成绩;

实验报告和综合实验报告成绩以批阅分数评定,实验笔试在期末进行全校统考。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实验教材采用《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程》(第2版),叶尚红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2。

六、适用专业

植物生产类和环境资源类各专业。

在选择实验内容时可考虑与专业结合。

七、实验项目:

(28学时)

在下列实验中选做28学时,并开设2-3组综合实验或设计实验

序号

项目

学时

实验类型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每组人数

1

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或植物DNA的提取和鉴定)

3

验证型

专业基础

必选

2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

4

技能及

研究型

8

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技能型

5

种子粗脂肪测定(索氏残余法)

1-2

演示或

自选

6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7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

9

谷物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

(双缩脲法)

10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测定

(蒽酮法)

11

谷物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茚三酮比色法)

12

分光光度技术及应用

技能综合型

(实验8、9、10、11组合)

13

不同谷物的蛋白质及赖氨酸含量比较

综合研究型

专业基础(实验9和11组合)

2-4

14

不同蔬(野)菜硝酸盐含量比较

设计型

专业基础(实验8的材料组合)

4-8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基本原理:

(理论课讲授4学时)

1、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离心机的种类、用途,普通离心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普通离心机分离提取DNA或RNA。

2、电泳技术

电泳的概念、分类、用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物质的基本原理:

凝胶的聚合、电泳分离过程中的三种效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操作与装置。

3、层析技术

层析法分离物质的原理,层析法发展简史及层析法分类、薄层层析分离物质的原理,操作及应用实例。

4、分光光度技术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吸收光谱中的T与A,分光光度法的定义、测量方法及测定物质浓度的一般操作过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实验一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或植物DNA的提取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DNA或RNA提取及鉴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学习普通离心机的使用。

(二)实验项目内容:

裂解细胞,乙醇沉淀法提取DNA或RNA;

酸水解,检测其组成成分。

(三)主要仪器设备:

离心机、天平、水浴锅、试管、烧杯、离心管等。

(四)实验室名称: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撰写

按教材6-7页“实验报告”格式撰写

实验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并学会淀粉酶(粗酶液)的提取。

利用碘溶液检测不同温度和pH下淀粉是否被淀粉酶分解;

分别以淀粉和蔗糖为底物判断淀粉酶的专一性。

水浴锅、电炉、乳钵、漏斗及漏斗架、试管、烧杯、量筒、移液管、镊子等。

实验三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

学习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掌握过氧化物同功酶的分离方法,并比较不同材料过氧化物同功酶的区别。

(二)实验项目内容:

配制PAGE分离胶和浓缩胶,灌胶,上样,稳流电泳,剥胶,用H2O2及联苯胺显示胶条上的酶谱带并比较不同材料间的差异

离心机、电泳仪及花篮式电泳槽、扭力天平、微量进样器、长针头注射器、乳钵、烧杯、移液管、试管、洗耳球等。

实验四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练习用薄层层析法分离、鉴定植物组织中的氨基酸,并掌握该方法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技术。

将硅胶G于玻板上制成薄层板,在薄层板的一端点样,用有机溶剂展层,茚三酮显色,测出样点的Rf值并加以比较。

层析缸、玻板、大培养皿、小烧杯、乳钵、量筒、烘箱、电吹风、离心机、离心管、电子天平等。

实验五种子粗脂肪测定(索氏残余法)

学习掌握索氏法提取种子粗脂肪的测定技术。

利用索氏提取器循环抽提样品中的脂质,称量残余的样品求出粗脂肪含量。

索氏提取器、干燥器、烧瓶、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箱、天平等。

实验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学习淀粉酶活性测定原理及方法,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变化。

用水研磨样品,离心,提取淀粉酶;

分光光度法测定淀粉降解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并加以比较。

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具塞刻度试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等。

实验七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氧量法)

通过本实验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掌握其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不同生理状态下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大小。

用水研磨样品,静置,取上清液作为过氧化氢酶液;

加入过氧化氢酶气体测量仪中与H2O2反应,根据放出氧气的体积计算过氧化氢酶活性并加以比较。

过氧化氢酶气体测量仪、单枝旁枝管(邓氏管代反应瓶)、容量瓶、乳钵、、移液管、、烧杯、电子天平等。

实验八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

学习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并了解硝酸盐测定的意义。

用氨缓冲液从样品中提取硝酸根离子,加活性炭除去色素,蛋白质沉淀剂除去蛋白质及混浊物,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出吸光度,再求出硝酸盐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刻度吸管、乳钵等。

实验九谷物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双缩脲法)

学习谷物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谷物蛋白质含量的高低。

在浓碱液中,蛋白质与硫酸铜结合生成紫色和紫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出该络合物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蛋白质含量。

722型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植物样品粉碎机、三角瓶(带塞)、刻度吸管、漏斗、小烧杯等。

实验十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法)

掌握蒽酮法测糖的基本技术,并学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水提取样品中糖,过滤,滤液与蒽酮-硫酸反应显蓝绿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出该蓝绿色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可溶性糖含量。

721型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刻度试管、刻度移液管、容量瓶、漏斗、小烧杯等。

实验十一谷物赖氨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学习用比色法快速测定谷物种子的赖氨酸含量,了解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意义。

茚三酮与样品蛋白质中的赖氨酸ε-NH2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出该络合物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赖氨酸含量。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漏斗、电子天平等。

实验十二综合实验:

分光光度技术是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通过4次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类生化物质和各种生理指标的基本实验步骤并熟练使用721、722和752各型分光光度计。

在以下实验中选择4个

1、淀粉酶活性的测定(见实验6)

2、硝酸盐含量测定(见实验8)

3、谷物蛋白含量的测定(见实验9)

4、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测定(见实验10)

5、谷物赖氨酸含量测定(见实验11)

各型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漏斗、电子天平等。

各实验完成后按教材6-7页“实验报告”格式撰写各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六)考核标准

1、技术考核:

4次分光光度技术实验的最后一次定为考核实验。

考核内容为电子天平称量、移液管和容量瓶使用、721或72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实验记录规范(有效数字记录)。

考核方法为每人独立操作,教师现场评分。

2笔试考核:

期末笔试试卷综合题考核:

标准曲线制作或回归方程计算,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计算,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实验步骤和应用。

实验十三综合实验:

谷物及制成品(米饭、米线、面条、馒头等)是人类的主食,其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高低决定其营养品质,含量高者,营养品质较佳。

通过分析比较,了解谷物及制成品的营养品质及烹调损失,为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1实验材料准备

食堂或市场购买大米、小麦、燕麦、玉米等谷物,并由所购谷物加工的米饭、米线、面条、馒头等材料,烘干、磨粉(过60目筛)、备用。

选择2~4个样品做比较测定。

2实验内容

谷物蛋白含量的测定(见实验9)

谷物赖氨酸含量测定(见实验11)

8人一组、每组做4个样品,1人做1个样品、2人互为重复。

3数据处理

照每个实验的计算公式计算,每组将数据与文献对照、核实,列表或作图比较。

(三)主要仪器设备: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漏斗、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室名称:

(五)实验报告撰写

综合实验完成以每组的数据、按照自然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格式、参考教材186-187页“综合实验报告写作指导”每人完成一篇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十四设计实验:

据统计、人体摄取的硝酸盐约80%来自蔬菜。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很高,一般是根菜>

薯类>

叶菜类>

葱蒜>

豆类>

茄果类。

硝酸盐本身毒性不大,但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73年)规定,人体硝酸盐日均摄入量为3.6mg·

kg-1(体重)。

近年来、随着大量施用氮肥,蔬菜的硝酸盐污染已引起重视。

测定和比较不同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可鉴定其品质为食用提供参考。

学生根据实验8的内容拟订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准备(4-8种蔬菜或野菜)、确定样品数目、设置实验重复次数、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表格、公式等。

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漏斗、电子天平等。

根据所得数据,查阅文献,按照自然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格式、参考教材186-187页“实验课程论文写作指导”每人完成一篇实验课程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