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681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人文地理要点Word下载.docx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

  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

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辖南唐(南唐前期称吴)。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

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

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

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

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

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

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

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

江西省共辖81县。

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

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江西语言】

  江西省主要有赣语和客家语两种。

  赣语

  古称傒语。

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

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之一。

  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60多个县市。

包括南昌、景德镇(城区)、萍乡和宜春、抚州、井冈山三地区的各县市:

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也有人认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万载、分宜、新余、清江、丰城、进贤、东乡、临川、金溪、资溪、南城、黎川、崇仁、宜黄、乐安、南丰、广昌,新干、峡江、永丰、吉水、吉安、泰和、永新、莲花、安福、宁冈、遂川、万安;

上饶、九江两地区的大多数县市:

鄱阳、余干、万年、鹰潭、贵溪、余江、弋阳、横峰、铅山、乐平、永修、德安、星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

赣州地区的、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江西语言分布图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方言的乡镇。

  此外,通行赣方言的还有

  湖南省东界的13个县:

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常宁、资兴、安仁,岳阳、永兴;

  福建省西北部的4个县市:

邵武、光泽、建宁、泰宁;

  湖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连界的8个县:

通城、蒲圻、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

  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的望江、东至、宿松、怀宁、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

  客家话:

  是客家人通用的语言,在赣州基本上是客家人,使用的人数超过800多万,在江西的其它地方如吉安抚州等市也有许多使用客家话的。

国内如广东、福建、四川、台湾、广西、海南等地都有使用客家话的。

国外大多数有华人的地方也有使用客家话的。

客家话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江西人口】

  总数

  

(1)公元2年(西汉元始2年),35.20万人。

  

(2)公元1491年(明弘治4年),654.98万人。

  (3)公元1909~1911年(清宣统年),1697.70万人。

  (4)公元1928年(民国17年),2032.28万人。

  (5)公元1947年(民国36年),1272.52万人。

  (6)公元1950年,1568万人。

  (7)公元1978年,3182.8万人

  (8)公元1998年,4191.21万人,100.41万户。

人口自然增长率9.8‰。

  (9)公元2001年,年末总人口4185.77万人,总户数1137.44万户,人口密度251人/(km)2。

人口自然增长率9.38‰。

  (10)公元2007年,4368.41万人

  民族

  全省共38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

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回族和畲族;

还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难族、纳西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维吾尔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俄罗斯族和基诺族等。

  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铅山太源畲族乡和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30多个畲族乡村;

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

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3、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

  江西除居住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同胞以外,还有不少居住国外的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俄罗斯、日本等国。

据不完全统计,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科技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望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有数千人。

其中有在香港经营电子工业的企业家,在加拿大的国际电力界知名学者,在美国研究核能、电脑和航天技术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心血管的专家,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和世界银行顾问等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为江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

截至2001年11月,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0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

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南昌市:

辖5区4县:

  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

  九江市:

辖2区9县1市:

  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

  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

瑞昌市

  代管2个副地级局委:

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景德镇市:

辖2区1县1市:

  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浮梁县。

  宜春市:

辖1区6县3市:

  袁州区,靖安县、奉新县、宜丰县、上高县、铜鼓县、万载县。

  代管3市:

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

  新余市:

辖1区1县:

  渝水区、分宜县。

  萍乡市:

辖2区3县:

  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

  鹰潭市:

辖1区1县1市:

  月湖区、余江县、贵溪市

  赣州市:

辖2区15县2市:

  章贡区、黄金区、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

  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

  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代管2市:

南康市、瑞金市

  上饶市:

辖1区10县1市:

  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

  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代管1市:

德兴市

  吉安市:

辖2区10县1市:

  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

  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

井冈山市

  抚州市:

辖1区10县:

  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

  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

【现任领导】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苏荣;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苏荣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吴新雄;

政协江西省委员会主席:

傅克诚

【地理气候】

  江西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

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

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

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

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江西省年平均气温18℃左右。

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16℃到17℃之间;

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17℃到18℃之间;

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18℃到19℃之间;

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19℃到20℃之间。

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南北差异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40℃,个别县区日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44.9℃。

极端最低气温则南北差异较大:

九江大部分地区在-12℃到-14℃之间,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最低气温-18.9℃的极端最低值;

赣南则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7℃到-12℃之间。

  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

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

年均日照时数为1473.3小时到2077.5小时;

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

江西多雨。

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

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到2000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1350毫米到1400毫米,其他地区多在1500毫米到1700毫米之间。

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

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年大部分地区整个秋冬季以阴雨天气为主的现象较为少见。

春季时暖时寒,阴雨连绵,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进入梅雨期。

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平均月降水量在200毫米到35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700毫米以上。

这一时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强度为日降水量50毫米到100毫米,最大甚至可达300毫米到500毫米以上。

7月雨带北移,雨季结束,气温急剧上升,全省进入晴热时期,伏旱秋旱相连,而从东南海域登陆的台风将给江西带来阵雨,缓解旱情,消减炎热。

降水量除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外,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多年份可达最少年份一倍以上。

除庐山外,全省年均风速为每秒1米到每秒3.8米,最小为德兴市,最大为星子县。

年均大风日0.5天到28.5天,最少为宜黄县,最多为星子县。

鄱阳湖滨,赣江、抚河下游和高山顶及峡谷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均风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

  全省主要自然灾害有寒害、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的高温危害等。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江西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

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

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活化石”银杏等。

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亚热带地区是近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和竹林资源日益得到有效保护。

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

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

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

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

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

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

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

  矿产资源

  江西为环西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

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

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

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

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

其他还有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黑色金属类除铁矿储量可观外,尚有大型锰矿产地,质量优良;

赣北地区钒矿规模大,资源前景好。

江西还发现有特大型银矿、特大型铅锌矿以及中型以上金矿铅锌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非金属矿产有70余种,大中型矿床20多处。

其中瓷土、熔剂灰岩等量大质优。

还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润土、滑石、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种矿产,其中赣西粉石英矿面积大、储量丰、埋藏浅,矿体裸露,适宜于工业规模露天开采。

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现有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

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

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

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

温泉分布以赣南和赣中南为最密,约占总数的627%,热水孔也多集中于该区,约占64%左右。

主要分布区域为赣中赣南的遂川、上犹、全南、安远、石城等21县市,赣东的临川、崇仁等9县市,赣东北的德兴等4县市,赣西北的星子、武宁、铜鼓、靖安等14县市。

江西地下热水、矿水化学类型较简单,以微矿化(<1克/升)重碳酸盐钠质或钙质水为主,占总数80%以上,次为弱矿化(1~3克/升)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或钙质水。

氟离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分别为2~13及40~110毫克/升。

在已作水质分析的温泉及热水孔中,有30多处符合饮用水标准,其余有氟、锰、铁、砷等离子超标;

40余处宜于灌溉,其余为水温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标;

30多处宜于水产养殖,其余为氟、铜、硫化物、锌、砷、汞或铅等超标;

70余处可作医疗矿水,其中氟水50多处(武宁的汤里、上犹的暖塘等),硅水近30处(遂川的汤湖、南丰的汤尾等),另有镭水(武宁的温汤、铜鼓的温塘等)、碳酸水(寻乌的吊神排、赣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汤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温水(乐平的龙潭等)及铀、锰、锂、碘、溴、锶、硼和硫化氢水等若干处。

【风景名胜】

  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三百山、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龟峰、武功山、仙女湖、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等9多余个。

  其中庐山和三清山先后作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森林公园(部分)

  庐山、明月山、梅关、岩泉、云碧峰、三百山、峰山、清凉山、九岭山、五指峰、三爪仑、枫树山、瑶里、九连山、上清等36处国家森林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区(部分)

  德兴市大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县灵山风景名胜区、高安市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名胜区、洞山和官山风景名胜区

  南昌市象湖、上犹县陡水湖风景区、云居山风景区、遂川县白水仙——泉江风景名胜区、上栗县杨岐山、万安风景区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南昌市、井冈山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鹰潭市、景德镇市、赣州市、九江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景德镇、赣州3座。

  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还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及鄱阳湖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3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5个国家重点保护寺观;

5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省各类风景名胜区(点)多达2400余处。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

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盛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唐代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

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

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飞瀑,身临其境,如入仙境,有"

酷似黄山"

美称

  明月山共有五个景区和一个度假区,即:

以云谷飞瀑、千丈崖绝壁为主要特色的潭下景区;

以太平山日出,高山草甸、奇峰怪石为主要特色的太平山景区;

以乌云崖绝壁及乌云崖气象奇观为主要特色的塘家山景区;

以禅宗文化、民俗风情为主要特色的仰山景区;

以珍稀植物,丛林野趣为主要特色的玉京山景区以及以温泉疗养、度假、休闲、娱乐为主要特色的温汤温泉度假区。

  龟峰天下稀

  龟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烈士的家乡——弋阳县境内,因其“无山不龟,无石不龟”,且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昂首巨龟而得名。

  龟峰风景优美,奇岚如画,属典型的丹霞地貌。

它集自然精华,纳人文风采,聚天下名山之险、幽、奇、秀于一体,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炉。

龟峰风景优美,奇峰如画,是一处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有商周文化遗址、太平天国城堡遗址、瑞相寺遗址;

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的发源地龟峰,峰石奇景美不胜收,洞穴佛窟天造地高,历史长廊英杰辈出。

自古以来,引得无数高官政要、文人雅士纷至沓来,赢得了“江上龟峰天下稀”、“大地文章集龟峰”和“殊胜长城壮汉关”的由衷赞叹。

  龟峰正与龙虎山捆绑联合申请“世界遗产”。

华东屋脊——黄岗山

  黄岗山系武夷山脉的主峰,位于闽赣交界处,是我国东南第一峰,海拔2158米,素称“华东屋脊”。

武夷山境内山峰林立,地势起伏剧烈,周边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110多座。

山体陡峭,坡度一般在30度--40度,最陡为75度--80度,相差极为悬殊,河流侵蚀切割强烈,深度可达500米以上。

  武夷山脉是我国南部主要林区,绵亘500多公里,特殊的地势形成其云雾缭绕,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从而孕育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

  江西境内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古称彭蠡湖或者彭蠡泽,《汉书·

地理志》“豫章郡彭泽”条载:

“彭蠡泽在西”。

还有另一种说法:

“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

”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属吞吐性湖泊。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纵横永修、星子、新建等县管辖鄱阳湖内的九个湖泊,总面积224平方公里。

  每年4至9月份汛期,湖水上涨,最大面积达4,600平方公里。

这时鄱阳湖一片汪洋,水生生物鱼、虾、螺、蚌及水草大量繁殖。

10月至立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大降,湖水面积减至500平方公里左右,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

水退之后,水草、螺、蚌等便成为候鸟丰盛的食物。

由于这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1月),从俄国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