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会审流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711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图纸会审流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纸会审流程.docx

《图纸会审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纸会审流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纸会审流程.docx

图纸会审流程

图纸会审流程

一、目的:

为优化设计,保证图纸质量,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建立完整的图纸会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我局实施的房建项目、市政工程项目及给排水项目。

施工图纸包括:

施工图纸、设计联系单、施工技术联系单及其他技术要求文件。

三、制度:

1、设计图纸控制:

在设计招标或与设计单位签定合同时特别强调设计图纸的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图纸会签制度,以尽量减少图纸中各个专业的矛盾错误。

2、图纸接受制度:

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接受设计院图纸,检查图纸质量,要求清晰明确,设计及相关人员签字,设计院盖章,现场负责人做好图纸接受记录及存档图纸保管。

3、图纸发放制度:

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向监理单位发放施工图纸并做好图纸发放记录,记录清楚发放图纸名称、图号、份数、接受单位、接受时间及接受人签字。

由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后向各个施工单位发放。

各个施工单位接受的图纸必须有监理单位盖施工图纸专用章。

4、图纸会审人员:

下列人员必须参加图纸会审

建设方:

现场负责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

设计方:

设计院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及各个专业设计负责人;

监理方:

项目总监、副总监及各个专业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各个专业技术负责人;

其他相关单位:

技术负责人。

5、图纸会审时间控制:

设计图纸分发后三个工作日内由监理负责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后十五个工作日内由监理负责组织上述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6、图纸会审,施工单位、监理所单位及其他各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对图纸的优化建议以文字性汇报材料分发会审人员讨论。

7、图纸会审会议由业主或监理主持,主持单位应做好会议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字。

8、图纸会审每个单位提出的问题或优化建议在会审会议上必须经过讨论作出明确结论;对需要再次讨论的问题,在会审记录上明确最终答复日期。

9、图纸会审记录由监理负责整理并分发各个相关单位执行、归档。

10、图纸会审可采用全部图纸集中会审、分部图纸会审、分阶段图纸会审及分专业图纸会审,具体会审形式由监理确定。

11、各个参建单位对施工图、工程联系单、及图纸会审记录做好备挡工作。

12、作废的图纸设计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个施工单位自行处理。

建筑图纸会审技巧

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

识图审图的程序是:

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

是商场还是宿舍?

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

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四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

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女儿墙砼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3结构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标出了配筋情况

4检查主梁的高度有无低于次梁高度的情况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时,有无配筋相差较大的地方,若有,需验算

6当梁与剪力墙同一直线布置时,检查有无梁的宽度超过墙的厚度

7当梁分别支承在剪力墙和柱边时,检查梁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合,检查梁宽有无突出墙或柱外,若有,应提交设计处理

8检查梁的受力钢筋最小间距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当工程上采用带肋的螺纹钢筋时,由于工人在钢筋加工中,用无肋面进行弯曲,所以钢筋直径取值应为原钢筋直径加上约21mm肋厚

9检查室内出露台的门上是否设计有雨蓬,检查结构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与建施图上门的中心线重合

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无不同如柱表中常说明:

柱筋每侧少于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50%

11检查结构说明与结构平面大样梁柱表中内容以及与建施说明有无存在相矛盾之处

12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检查施工图的基础大样图中钢筋是否画错

五审查原施工图有无可改进的地方

主要从有利于该工程的施工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有利于工程美观三个方面对原施工图提出改进意见

1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

结构平面上会出现连续框架梁相邻跨度较大的情况,当中间支座负弯矩筋分开锚固时,会造成梁柱接头处钢筋太密,捣砼困难,可向设计人员建议:

负筋能连通的尽量连通

当支座负筋为通长时,就造成了跨度小梁宽较小的梁面钢筋太密,无法捣砼,可建议在保证梁负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各跨梁宽一致,只对梁高进行调整,以便于面筋连通和浇捣砼

当结构造型复杂,某一部位结构施工难以一次完成时,向设计提出:

砼施工缝如何留置

露台面标高降低后,若露台中间有梁,且此梁与室内相通时,梁受力筋在降低处是弯折还是分开锚固,请设计处理

2从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图意见

当设计天花抹灰与墙面抹灰相同为1:

1:

6混合砂浆时,可建议将天花抹灰改为1:

1:

4混合砂浆,以增加粘结力

当施工图上对电梯井坑卫生间沉池,消防水池未注明防水施工要求时,可建议在坑外壁沉池水池内壁增加水泥砂浆防水层,以提高防水质量

3从有利于建筑美观方面提出改善施工图

若出现露台的女儿墙与外窗相接时,检查女儿墙的高度是否高过窗台,若是,则相接处不美观,建议设计处理

检查外墙饰面分色线是否连通,若不连通,建议到阴角处收口;当外墙与内墙无明显分界线时,询问设计,墙装饰延伸到内墙何处收口最为美观,外墙突出部位的顶面和底面是否同外墙一样装饰

当柱截面尺寸随楼层的升高而逐步减小时,若柱突出外墙成为立面装饰线条时,为使该线条上下宽窄一致,建议对突出部位的柱截面不缩小

当柱布置在建筑平面砖墙的转角位,而砖墙转角少于900,若结构设计仍采用方形柱,可建议根据建筑平面将方形改为多边形柱,以免柱角突出墙外,影响使用和美观

当电梯大堂(前室)左边有一框架柱突出墙面10~20cm时,检查右边柱是否出突出相同尺寸,若不是,建议修改成左右对称

按照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的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需改进的地方的程序和思路,会有计划全面地展开识图审图工作

图纸会审注意图纸会审注意事项

会审图纸是施工前期的主要技术工作之一,因此项目施工前各项目部应组织参加该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认真看图、熟悉施工图,了解工程情况和图纸设计中的错误、矛盾、交待不清楚、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尽可能把这些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在施工作业之前。

图纸会审工作首先应熟悉施工图,如:

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图等。

会审图纸综合归纳常见问题如下:

1、建筑、结构说明有没有互相矛盾或者意图不清楚的地方;

2、建筑、结构图中轴线位置是否一致,相对尺寸是否标注清楚;

3、如果是框架结构,看建筑、结构图梁柱是否尺寸一致,如果是砖混,看墙厚、构造柱的布置是否一致;

4、查看门窗的做法是否明确,有图籍的按照图籍,没有图籍做法的是否有大样,大样中开启方向、玻璃材质、龙骨材质等是否明确;

5、一般设计容易疏忽的是窗台做法、窗帘盒做法、门窗的材质、门垛尺寸;

6、看结构图说明中是否与规范相矛盾或有出入,如有,协商按哪个标准施工;

7、从施工角度考虑,是否有施工难度大甚至不可能施工的结构节点,比如坡屋面与平屋面相交的地方,梁的交叉施工最容易出问题;

8、楼梯踏步高和数量是否与标高相符;

9、建筑立面图中的结构标高是否与结构图每层的标高相符;

10、檐口的地方标高容易出错,适当注意;

11、预留洞、预埋件是否错漏;

12、构造作法是否交待清楚;

13、材料选用是否合理,设计是否能满足质量要求;

14、基础、地沟等是否相碰;

15、标准图、详图是否正确;

16、门窗、构件的尺寸、规格、数量是否相符等。

熟悉图纸的方法及要领:

先粗后细:

就是先看平、立、剖面图,对整个工程的概貌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对总的长、宽尺寸、轴线尺寸、标高、层高、总高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然后再看细部做法,核对总尺寸与细部尺寸。

图纸会审时应审查以下问题:

1、建筑部分:

建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足之处,建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2、先小后大:

首先看小样图再看大样图,核对在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做法与大样图的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编号、类型、型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索引符号是否存在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3、先建筑后结构:

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并把建筑图与结构图相互对照,核对其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杏对有无遗漏尺寸,有无构造不合理之处。

4、先一般后特殊:

应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

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5、图纸与说明结合:

要在看图纸时对照设计总说明和图中的细部说明,核对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6、土建与安装结合:

当看土建图时,应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安装图,并核对与土建有关的安装图有无矛盾,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了解安装对土建的要求,以便考虑在施工中的协作问题。

7、图纸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

就是核对图纸有无不切合实际之处,如建筑物相对位置、场地标高,地质情况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能否做到等。

为了作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应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项目部应以谦虚、配合、学习、和谐的态度参加图纸会审会议。

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供必要的服务,促使图纸会审圆满完成。

2、图纸会审记录是施工文件的组成部分,与施工图具有同等效力,所以图纸会审记录的管理办法和发放范围同施工图管理、发放,并认真实施。

审查图纸注意事项

 

【校对原则】

※能按建筑设计意图将结构骨架搭建起来

※在搭建过程中注意不与建筑、设备发生冲突,做到不错不漏,不碰不缺

※注意结构自身合理性,不合理的要与建筑协商解决

※将设计意图表示完全,表达清楚

※一套图的设计参数是否统一

【校对顺序】

图面DD模板DD配筋DD说明,检查完一项打一个勾。

【图面校对】

○是否有异常文字和标注(文字为?

号,大小不统一,标注与实际长度不符或非整数);

○是否有多余文字、尺寸线和多余轴线;

○轴线、梁线等线型是否正确,线宽是否合适;

○文字是否被重叠,被覆盖;

○墙、柱、后浇带等是否有漏、多余填充或错误填充;不同类型是否用了相同的填充式样;

○出图比例是否异常,所注比例是否正确;

○图签中图名、图号、工程名称、出图时间是否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通顺

【平面模板图校对】

①轴线○轴号、尺寸是否有误、是否与建筑图对应

○总尺寸是不是分尺寸之和

○角度是否够精度,斜交轴网以长轴两端定位,避免以起点和角度定轴线

○有没有未定位的轴线,有没有多余轴号

○圆弧轴线有没有注明半径,圆心有没有定位

②轮廓与标高○结构轮廓与建筑是否一致

○结构平面各部分的标高是否标明,是否与建筑相应位置符合,注意建筑覆土范围、各层卫生间、室外露台,屋顶花园,台阶位置、电梯底坑、水池的吸水槽、公共厨房与肉菜市场等需垫高的场所

○结构变标高位置及反梁是否为实线,有没有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

○天面、地下室平面是否为结构找坡,若建筑找坡是否考虑找坡荷载

○与邻接区域的梁、板连接关系与分缝是否正确。

○建筑、设备在板上开的洞有没有遗漏

③柱、墙位

○下层墙柱有没有用虚粗线表示,是否画了不该升上的墙柱,是否画了梁上柱

○墙柱是否与建筑一致,在位置和尺寸上是否有影响建筑使用

○建筑、设备在混凝土墙上开的洞有没有漏

○注意墙、柱顶标高是否满足建筑标高,是否满足梁板的搭接要求

④梁

○房屋周圈梁是否等高,注意其与建筑周圈墙的关系

○逐条检查梁的定位、编号、尺寸和跨数以及梁顶标高与板面标高关系是否正确

○梁高宽是否异常。

如悬挑梁高小于跨度的1/6,一般梁高小于跨度的1/15,梁尺寸过大影响建筑开门窗或楼梯间等。

○有没有高梁搭在矮梁上

○有没有梁位置不妥,如跨过厅房等。

梁布置是否影响了建筑美观

○梁平齐的优先顺序:

厅、主房、客房、楼梯通道、厨厕、储物间等。

⑤楼电梯

○有没有注上编号

○电梯底坑标高有无遗漏,机房部位是否封板,机房顶部是否加吊钩

○楼梯柱是否已表示且定位

○楼梯起步位置有没有表示

⑥开洞与井沟

○风井,水电井、烟道是否遗漏

○洞的定位、大小与洞边加强处理(洞边长大于12倍板厚的需加梁)

○集水井、沟、天面排水沟是否遗漏,定位与大小是否与建筑一致

⑦大样、构造柱

○外飘窗台,女儿墙,立面要求的构造柱、墙,雨蓬等是否与主体结构有效连接(以主体结构为支座)在平面上的投影是否正确。

○其定位、尺寸是否完整

○大样详图在平面上是否有表示,是否与编号对应,标高、定位轴线与平面是否对应

⑧大样引出号

注意剖切方向和索引图号。

索引位置是否正确。

相应大样是否存在

⑨后浇带

后浇带间距是否大于55米,是否定位,是否穿过框架梁等重要结构及受力较大部位。

地下室平面与侧墙后浇带定位是否一致

⑩模板图说明

○楼层基本标高是否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

○特殊楼板厚有没有说明

【梁配筋图校对】

○有无遗漏配筋。

注意悬挑梁、短跨梁底筋、连续梁支座面筋

○通长面筋与支座面筋是否有矛盾

○钢筋是否排得下

○配筋率有没有超过2.5%或小于构造配筋率max(0.2%,0.45ft/fy)。

○非框架梁箍筋用了梁端加密,或框架梁未梁端加密

○箍筋肢数是否正确,一般小于350用2肢,350-600用4肢,650-800用6肢等

○梁筋支座锚入长度是否足够

○梁底筋面积是否小于面筋的一半

○所有梁配筋需查对计算书,特别注意框支梁、悬挑梁、大跨梁

○集中标注时检查大跨段、悬挑段配筋是否足够

○变标高处面筋不能连通,是否有大样表示

○吊筋、吊箍是否足够

○抗扭筋有没有表示,是否足够

【板配筋图校对】

○板面标高、板厚有无缺漏

○板厚取值是否有误(板厚一般≥100及双向板短跨的L/40,单向板的L/30),注意高层建筑首层板厚、转换层板厚、薄弱部位是否有加强。

(薄弱部位指楼板宽度较小及大开洞部位)

○洞口、变标高处板筋需断开。

○受力板筋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max(0.2%,0.45ft/fy),飘板钢筋够否,锚固长度够否。

○大板角部加密符号是否遗漏,阳角飘板放射筋是否表示

○屋面板厚≥120时有否设置通长温度面筋。

○短向跨度大于4500的板应有裂缝、挠度验算计算书

○板荷载取值是否合理、统一

○各级钢筋底筋符号表示是否正确

○说明有没有与平面图矛盾的地方

【墙柱平面图校对】

○轴线与【平面模板图校对】同。

○逐个检查柱、暗柱是否有编号,编号是否重复。

○逐个检查柱墙是否定位

○墙柱是否有漏、有多余,是否与建筑平面、结构平面符合。

○需在某特殊位置收柱的墙柱顶标高有没有表示

【墙柱大样图校对】

○尺寸与平面是否对应

○所有墙柱配筋均须查对计算书

○配筋是否遗漏,纵筋箍筋是否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截面高度较大的的柱、框支柱箍筋是否全高加密

○柱宽大于200的柱端纵筋间距是否小于200

○墙分布筋是否合适(即刚好满足最小配筋率)

○墙拉筋间距是否是分布筋间距的倍数

○底部加强层、框支墙的水平、竖向钢筋是否有加强

【基础平面校对】

○轴线与【平面模板图校对】同。

○逐个检查承台定位、编号和标高

○吸水槽、集水井、集水沟是否与承台、地梁冲突,电梯底坑标高与承台面标高的关系

○建筑台阶、坡道等处对承台标高的影响

○承台有无出建筑红线,承台间桩距有没有小于3d(预制)或2.5d(钻孔,挖孔)情况

○柱子形心是否落在承台形心上,柱边离承台边是否过近(不宜小于150)

○注意抗浮引起的抗拔桩够否,抗浮措施是否合理。

○对照勘察报告,注意天然基础底能否落在持力层上,桩长是否合适(应对持力层深度变化分区段注明)

○建筑地面有高差的地方注意挡土要求

○地梁高度:

有底板时约为L/8,无底板时约为L/15且≥400,地梁与承台会不会碰水管

○需验算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也应计算承载力

【承台大样与承台表】

○承台长宽高等尺寸是否与平面图一致

○承台上部结构表示是否正确

○承台抗弯钢筋是否足够(受力与规范构造要求),方向有无弄错

○承台标高是否与桩顶标高吻合,基础标高与地梁标高是否配套

○抗拔桩钢筋够不够,锚固长度够否

 

【楼梯大样与楼梯表】

○楼梯轴线位置与建筑、平面是否相符

○楼梯平、剖面不应留非结构构件,剖面与剖视位置是否对应

○注意梯板宽度包含扶手

○检查楼梯标高是否有误,有没有碰头现象

○梯板、梯梁有没有墙、柱等支承(查平面、墙柱定位图)

○梯板、梯梁编号、跨度是否与平面一致,梯柱顶标高有无表示

○梯板厚度一般取L/30且不小于100,梯板跨度一般不宜大于4500。

○梯板配筋计算一般按ql2/10验算大跨梯板。

○注意休息平台标高与楼层标高的关系,楼层处是否为楼板钢筋的延伸

【立面结构大样校对】

○是否与建筑大样相符

○检查大样标高尺寸是否与立、剖面相符

○结构大样与主体结构关系是否清楚,是否有可*连接:

○自重大的大样需验算支承的主体结构是否满足

○大样配筋原则:

不能在阴角弯折、在可能受拉边布置钢筋、受力钢筋应可*锚固在主体结构中。

○索引位置是否明确

【地下室结构大样校对】

○地下室结构大样一般包括:

侧墙、车道、集水井、集水沟、电梯底坑、水池侧壁、水池检修孔、吸水槽。

检查有无遗漏。

○各段侧墙顶标高是否明确

○侧墙外土、水高度是多少,侧墙抗弯配筋够否,抗渗够否

○车道板厚度与配筋验算

○车道底段与楼、底板连接合理否,是否考虑车道梁与楼层梁结合

○井坑壁厚是否与底板相符

○吸水槽、集水沟有没有穿梁何承台

○水池侧壁抗弯够否,检修孔上是否有梁通过。

○所有大样标高、尺寸是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