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843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ocx

浅谈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摘要:

国际化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赢得持续竞争能力的有效制度安排。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管理机制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获取合法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对于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降低环境事项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以2008年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提出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并对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国际化;重污染行业

中图分类号:

f233文献标识码:

a

enterprisesinternalizationandinformationdisclosureofenvironmentalaccounting

zhangshu-hui,shixuan-xuan,shenmi

(internationalbusinessschool,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bstract:

internationalstrategyisadevelopmentstrategyforenterprise,providingtheproductsandservicesbeyondthehome.itisalsoaneffectiveinstitutionalarrangementallocating:

resourcesoptimally,winingsustainedcompetitivenessforenterprise.withtheseverityofglobalenvironmentalproblems,inordertoobtainlegitimacy,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becomesanimportantpartduringtheprocessof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environmental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systemisessential,forpromotingenterprisetofulfilltheirresponsibilities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willingly,andreducingtheriskofenvironmentalmatters.takingseverepollutionlistedcompaniesinshanghaistockexchangein2008ascases,we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degreeof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andcorporateenvironmental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wepointoutthereis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andenvironmentaldisclosure.besides,wedescribethepolicyimplicationsofthisconclus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enterprises′internalization;severepollutionindustry

一、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焦点。

通过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成为人类环保史上的第三次浪潮,这也是大多数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并逐步推广的一项环境治理措施。

国际化战略是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必然趋势与必经阶段,尽管不少企业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而裹足不前。

wto的相关文件指出,不应妨碍别国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动植物的健康以及环境。

在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面前,各国承担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时,企业也承担着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

通过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解除企业环境受托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形象,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企业基业长青与社会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产生的初衷,也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根本目的。

近年来,我国不少出口企业被指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卫生和健康方面不安全[1]。

面对不可避免的绿色壁垒,许多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措施积极应对挑战,例如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例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国际化为分析视角,探讨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在回顾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之后,本文采用合法性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的研究假设,并做了实证检验,最后进行结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国际化与会计信息披露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命题,国内仅能查到为数不多的一些文献。

国外学者merton(1987)指出,由于信息成本会造成一种间接障碍,因此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持有他所熟悉的公司的股票[2]。

对于那些想要在国外市场开拓业务的公司而言,必须直面投资者由于缺乏充分信息而形成的“本土偏好”,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kang&stulz,1997;ahearne,griever,&warnock,2004;bradshawetal.,2004;chanetal.,2005)[3-6]。

khanna(2004)等选取来自亚太地区、欧洲24个国家的794家公司作为样本,发现这些公司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参与程度与其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7]。

这篇研究拓展了前人关于信息披露的研究视野,即除了资本市场这一重要因素,企业参与国外劳动市场、产品市场的程度也影响到企业的信息披露。

kimberley(2008)等选取2003年来自30个国家的632家公司作为样本,检验全球化与法律环境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发现全球化程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全球化与本国法律环境的交互效应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8]。

作者还指出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却被先前跨国研究忽视的变量。

david(2008)等选取1981-1993年的美国跨国公司作为样本,发现美国公司的海外运营程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这是由于美国国内的信息披露法律环境要严于其他国家[9]。

cloe(2006)等以1999年日本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衡量全球化程度,发现全球化程度与公司环境管理水平正相关[10-11]。

albornozet(2009)以阿根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出与cloe等相同的结论[12]。

以上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国际化视角,但大多数是以美国的跨公司或在美国上市、与美国进行交易的他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其他国家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三重底线报告”提出后,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也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对外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活动对企业管理者环境决策的影响。

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际化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中仍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kimberley等,2008)[8]。

国内学者娄权(2006)选取2001-2004年的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均值t检验方法,发现国际化程度越高,则信息披露质量越高[13]。

朱金凤、薛惠锋(2008)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为分析对象,得出公司规模、行业类型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不影响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14]。

李晚金、匡小兰和龚光明(2008)以沪市201家来自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公司规模、公司绩效、法人股比例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15]。

王建明(2008)对行业差异、外部监管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行业差异与外部环境监管压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16]。

张彦、关民(2009)研究了外部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环保投入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而公众环保水平与社会监督水平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无显著影响[17]。

何丽梅、侯涛(2010)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外部监管压力显著影响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而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实际控股人性质与所在地区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无显著影响[18]。

值得关注的是,吴翊民(2009)的研究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程度促进环境行为广泛实施的内在原因,他指出,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把组织的技巧传递给东道国的下属组织和其他组织[19]。

目前,国内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从公司特征、外部监管、公众压力方面展开的,很少考虑到企业国际化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

本文拟以2008年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国际化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由国内运营发展为国际运营从而参与国际分工的现象[20]。

无论是发挥优势还是规避劣势,国际化已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赢得持续竞争能力的主流趋势。

在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一些跨国公司的环境污染行为,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愤慨。

无论是在强制披露模式下或是自愿性披露模式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都被认方是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

在解释管理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合法性理论成为一个主流的理论分析框架(gray,kouhy,&lavers,1995;lindblom,1994;milne&patten,2002;deegan,2002;charles&dennis,2007;walters,2009)[21-26]。

lindblom(1994)[27]认为合法性是这样一种条件或身份,即一个实体的价值体系与它所存在的更大的社会系统的价值体系保持一致,当这两种价值体系出现现实的或潜在的不一致时,就威胁到这个实体的合法性。

合法性理论认为,组织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行为模式与目标等,遵守社会契约,这是合法性理论的核心[26]。

企业不论是采用渐进式还是跳跃式的国际化路径,要顺利开拓海外市场,就应了解并遵循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获取政治上的合法性,产品质量、生产过程要符合顾客以及社区公众的需求,获取市场上的合法性。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近年来各国内部、国际之间关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规范条例不断增加且越来越严格,如“全球契约、赤道原则”等等。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经济优先权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国际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为解决环境问题奔走呼告,媒体对企业的破坏环境行为、环境事件进行曝光,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中的健康危害因素谴责抵制等等,都在要求企业承担环境责任。

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显性规则,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隐性契约,公众对优美环境的内心期望,都在威胁着污染企业的合法性地位。

在各国环保法规条例不断增加且日益严厉的情况下,企业将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工艺转移到国外的国际化的路径显然已经行不通,且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因此,企业不应仅仅是在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恢复企业的合法性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更应在环境事件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为获取、巩固、维护企业的合法性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如lindblom(1994)指出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性,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披露[22]。

根据合法性理论,deegan(2002)认为组织并没有使用资源的任何内在权力,乃至存在的权力,mathews(1993)指出是社会赋予组织的合法性存在状态,以及拥有和使用自然资源、雇用员工的权力[24,27]。

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它并没有进入国外市场,使用别国资源的权力,它之所以能够在国外市场健康发展,是由于国外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客户、供应商、社区公众等社会力量认为它是合法的,为它的存在赋予了合法性状态。

企业在国外市场环境行为的改变,对当地社会价值体系、目标、规范的遵循,都是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来取得社会认可,进而获取并维持这种合法性。

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受到社会关注程度就越高,丧失合法性的损失就越大,就越需要履行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解除各方压力,巩固合法地位。

另外,如同kimberley(2008)等研究所显示的那样,为了克服投资者的“本土偏好”,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公司更应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8]。

所以,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四、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定义

本文选择的变量有因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三部分,因变量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借鉴了相关文献中普遍采用的以信息披露指数来表示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所设计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包括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个项目。

将信息披露条目汇总成信息披露指数时,可采用直接汇总法和加权汇总法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权重计量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本文采用直接汇总法,对于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定性和定量描述的环境信息,按定量信息赋值为2,定性信息赋值为1,没有披露相关信息为0。

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本文采用的是用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来表示:

edi=∑edii/∑medi

式中∑edii为第i家上市公司各项环境披露信息条目得分之和;∑medi为最佳披露信息条目得分之和,edi为该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解释变量为企业国际化力度,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采取的企业国际化衡量指标有和很多,例如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海外雇员比例、海外机构占总机构的比例、国际化经营所涉及的国家数等(hitt,m.a.etal.,2006;杨忠、张骁,2009;董伟,2010),其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是学者使用最多的指标,所以本文也使用该指标[28-30]。

控制变量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系统风险、公司成长性、财务杠杆,其中公司成长性用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表示;公司规模用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代表公司盈利能力最具综合性的指标,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公司风险用β系数表示,β系数是公司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最好的替代变量;财务杠杆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二)样本选择

沈洪涛(2007)的研究发现沪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状况优于深市[31],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我国污染物的排放80%以上都来自企业,特别是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所以本文选择重污染行业为样本。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颁布的《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重污染行业暂定为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

结合中国证监会2001年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文样本为采掘业、造纸、印刷,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石油、化学、橡胶、塑料,金属、非金属,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毛皮、建筑业,共9个行业的全部沪市上市公司[32-33]。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正常经营状态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以剔除了财务状况异常的st、pt公司。

另外,b股的发行与a股存在重大差别,所以本文研究的范围也不包括b股公司。

截止2008年底,可以得到完整财务资料的重污染行业沪市上市公司共381家,剔除st、pt公司及b股公司后,共得到有效样本340家。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公司年报资料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cormier(2009)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年报或独立的环境报告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够降低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网站或杂志披露的环境信息却没有这样的效果[34]。

所以,本文主要通过企业年报收集环境信息。

根据企业在2008年年报中包括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报表附注、社会责任报告等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手工搜集整理,然后采用打分程序、加权汇总计算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其余的变量源于ccer数据库,并与公司年报进行核对。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可以看出,表2反映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

在340家重污染行业的有效上市公司样本中,有74家上市公司没有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为21.8%,266家公司披露了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为78.2%。

从这一比例来看,重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可能是因为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在上市公司取得一定成效。

从上市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即eid的得分来看,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披露得分仅为0.29,相当于仅披露了一个定量信息和一个定性信息或三个定性信息条目,而且随着edi的增加,披露的公司数目基本上呈递减趋势,这说明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项目偏少,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仍然比较低。

从披露内容来看,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方针、环保理念、环境政策等定性信息较多,而环境技术投资、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描述企业本年度取得的环境绩效等定量信息仍然比较稀少,研究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结果见表3。

(二)相关性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远小于0.8,不存在变量的自相关性,不会对多元回归分析产生严重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根据研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1.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根据表1中的研究变量定义,构建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edii=a+β1fstsi+β2sizei+β3roei+β4βi+β5growi+β6levi+ε

其中a是与诸因素无关的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6是回归系数,ε随机扰动项。

2.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spss18.0对上述回归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f值高度显著,但调整后的r2仅为0.207,说明模型中还有尚待引入其他具有解释力的解释变量。

通过对fsts、size、roe、β系数、grow、lev进行回归(见表6),所产生的vif均远小于10,这些结果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样本数据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和要求。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信息披露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0.002),本文所提的研究假设得到支持。

六、研究结论

本文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从对2008年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国际化与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该结论支持了合法性理论。

通过2008年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因素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国际化程度是影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只发展国内市场的企业不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同时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上的显性规则与隐性契约,从而要求企业管理层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管理监督机制。

企业通过充分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国际社会对企业合法性的认知,进而获取企业的合法性生存与发展。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有助于企业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学习实践国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与方法。

第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严重缺乏规范性,这破坏了环境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

大量的企业只是在阐述国家的环保政策、技术标准等,并未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环境治理措施,尤其是年报期间的环境绩效量化信息极为少见。

多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没有轻重之分,而且分布零散,不利于利益相关者的使用。

第三,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比在董事会报告、管理层讨论分析中的披露的要详细完善。

其政策含义是,可以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鼓励规范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本文研究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但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对企业国际化的衡量采用的是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虽然该指标经常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企业国际化,但它衡量的是企业国际化的深度,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加入国际化广度,以更准确地测量企业国际化。

第二,本文仅以上市公司在2008年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为样本,没有考虑其在中期财务报告、招股说明书等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也没有考虑时间跨度的影响,未来可考虑进一步做时间序列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侯伟丽.国际贸易中企业环境责任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8(8):

88-94.

[2]robertmc.asimplemodelofcapitalmarketequilibriumwithincompleteinformation[j].thejournaloffinance,1987,42(3):

483-510.

[3]kangj,stulzr.whyisthereahomebias?

ananalysisofforeignportfolioequityownershipinjapan[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7,46:

3-28.

[4]ahearna,grieverw,warnockf.informationcostandhomebias:

ananalysisofu.s.holdingsofforeignequiti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4,62

(2):

313-336.

[5]bradshawm,busheeb,millerg.accountingchoice,homebias,andu.s.investmentinnon-u.s.firm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04,42(5):

795-841.

[6]stevencf,rahmana,pererah.globaldiversificationandcorporatedisclosure[j].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research,2005,4

(1):

73-93.

[7]khanna,t,palepu,etal.disclosurepracticesofforeigncompaniesinteractingwithu.s.market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04,42

(2):

475-508.

[8]kimberleywa,stevencf,sunj.theeffectofglobalizationandlegalenvironmenton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