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51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docx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

AN-QP-HT157

版本/修改状态:

01/00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

 

TheProductionProcessIncludesDeterminingTheObjectOfTheProblemAndTheScopeOfInfluence,AnalyzingTheProblem,ProposingSolutionsAndSuggestions,CostPlanningAndFeasibilityAnalysis,Implementation,Follow-UpAndInteractiveCorrection,Summary,Etc.

 

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

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岩巷掘进工作面、巷修工作面片帮、冒顶等顶板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制定本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 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褶曲地带或过老空、老巷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预报,施工单位针对作业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 采煤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时,生产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如木垛、倾向抬棚、加强点柱等。

  3、 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放结束顶,必须制订专项措施。

特殊支护齐全,备用支护材料足够,严格按措施作业。

  4、 采掘工作面要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采煤工作面必须按要求进行支护,支护及时,棚距符合规定,邦顶背牢背实。

  6、 顶层采煤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变化必须留顶煤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7、 顶板(或顶煤)破碎、空顶或流煤流矸必须及时处理,局部空顶处及时填料接顶或绞架接顶,防止隐患扩大造成顶板事故。

  8、 回采工作面不得采用混合支护,支柱要升紧打牢,折梁断柱、失效支柱必须及时更换,防止支护失效引发顶板事故。

  9、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严格执行爆破说明书,炮眼深度、角度、装药量、眼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 回采工作面移溜卸柱长度严禁超过作业规程规定,防止移溜卸柱长度超过规定造成支护强度下降引发顶板事故。

  11、 采掘工作面铺网必须按要求顶邦罩严,逐扣连网。

  12、 回采工作面泵站压力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单体柱要坚持二次注液。

  13、 采煤工作面煤壁端面距严禁超过作业规程规定。

炮采、炮放采煤工作面片帮超过300mm必须及时挂网导棚顶紧煤壁或进行临时支护,防止片帮扩大,综放采煤工作面及时打开伸缩梁进行超前支护,片邦超过600mm,必须进行正式支护,顶板空顶处要填料接顶或绞架接顶。

  14、 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倾角超过15。

时工作面必须打倾向抬棚。

  15、 工作面单体支柱必须使用防倒设施。

  16、 采煤工作面上机头与上顺槽不得出现台阶,防止支柱蹬空。

  17、 绞车运行前检查四压两戗及基础完好情况,防止绞车老柱不合格不牢固顶翻棚。

  18、 倾斜巷道正确使用防跑车装置,防止巷道跑车撞翻棚引发顶板事故。

  19、 搬运、起吊设备严格按措施作业,防止搬运、起吊设备吊挂不当引发顶板事故。

  20、 发现冒顶预兆要及时撤出周围人员,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恢复工作;发现冒顶预兆又无法及时处理时,现场全部人员要迅速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通知矿调度室,以便安排处理,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撤退时,人员应靠紧煤壁或木垛避险,并防止煤岩片帮伤人;冒顶主要预兆有:

顶板响声;顶板掉碴;煤岩片邦增大;顶板出现裂缝;顶板松动脱层;流煤流矸;有害气体和淋水增大等。

  21、 处理冒顶前,工作人员及时备齐材料,认真执行敲邦问顶制度,找顶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防止煤矸掉落伤人;敲邦问顶后,作业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长度、高度合适的材料架棚处理,或锚网喷处理。

一般情况下,木棚棚距600mm,工字钢棚棚距700mm,架棚后必须背好帮顶,木柱腿用拉杆连接,顶板空顶处必须绞架接顶或填实木料接顶;锚网喷处理时,锚杆间排距不超过700mm,托板紧贴岩面,锚杆打到实体中,挂网必须罩严处理区域,喷浆必须喷严喷实,厚度不少于100mm。

冒顶处理后要将材料、杂物、煤矸清理装车运走,保证通风行人畅通。

  22、 处理冒顶事故,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较大顶板事故必须有队长、班长或矿领导现场指挥,检查、维护好事故地点附近的支护,保证畅通、安全的退路。

  23、 冒顶区域必须加强有害气体的检查,保证通风畅通,有害气体不超限。

  二、煤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 每班次进窝头时,必须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及时找掉活矸活煤,施工中注意观察,及时处理顶帮隐患。

若顶板存在伪顶或离层必须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顶后,再进行支护。

  2、 处理顶板事故,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

  3、 打顺帮眼时,两帮要预留不小于300mm预留量,防止片帮,空帮。

  4、 架棚时,顶帮必须背实、背牢,空顶或变坡点架棚时必须绞架接顶。

  5、 锚网支护打眼前,先进行临时支护,并进行敲帮问顶,消除顶部隐患,操作者要站在安全完好顶板下施工。

  6、 锚网巷道锚杆严禁穿皮,安装树脂每孔不少于两卷,托板、网、梯子梁紧贴岩、煤面,顶板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帮锚杆固力不小于40KN。

  7、 锚网支护巷道每100米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经常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8、 质量验收科每旬对锚网支护巷道锚杆进行一次拉拔实验,在井下作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9、 坚持巷道维修制度,失效锚杆及时补打,顶板离层或破碎时要打加强点柱,架棚巷道压力大,原支架变形时,要套棚加强支护。

  10、 工字钢棚临时支护选用2根3米长Ⅱ型梁配合金属卡卡作为临时支护,4根内注式单体柱或外注式单体柱配合手动泵备用。

每次放炮顺过帮后,前移临时支护,使两根Ⅱ型梁梁端抵住煤墙,然后逐棚把临时支护打死背牢,再上工字钢梁,背好顶,控制好顶板,然后栽腿背帮,打加强点柱。

  11、 掘进头必须坚持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工字钢棚窝头10米必须打加强点柱,每棚两根,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架棚巷道最大控顶距0.8m;顶板锚网支护巷道采用随掘随锚,锚网支护打眼前,先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进行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1.4--1.6米,遇断层或顶板碎松软,必须缩小控顶距,逐排或逐棚支护过断层或顶板破碎松软,缩小控顶距。

  12、 坚持巷道维制度,后路不合格的工字钢棚及时更换修整,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需先进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修复支架是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修理。

  13、 过断层或地质变化造成巷道超高时,架棚巷道要绞架接顶。

  14、 巷道拐弯开口要搞好成形,加强支护,空帮处必须背实,在开口位置必须架设牢固的明暗双抬棚,空帮空顶处必须背实刹牢。

  15、 凡过断层或其它地质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提前20米发出书面预报,以便施工单位采取切实可行顶板管理措施。

  16、 架棚巷道顶帮必须背实背牢,巷道压力大,原支架变形时,要套棚加强支护。

  17、 掘进放炮后,施工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好的支架下用手镐配合尖钎进行刷顶,并打木点柱临时支护进行护顶。

  18、 为保证巷道支护质量,U型钢搭接处严禁使用单卡缆。

  19、 因受地压影响,卡缆螺丝必须由专人负责,每一个圆班要对螺丝紧固一次,提高U型棚支架支护质量。

  20、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和支架歪道的安全措施。

  21、 料场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荆钎、背木、大笆及板料等以备出现顶板事故时急用。

  22、 区队值班干部在每班派班时,要将掘进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向全体职工贯彻,跟班干部要现场落实。

  三、岩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 岩巷掘进工作面在岩石整体性较好,强度在中等以上时,采取打管缝锚杆进行临时支护。

  2、 在软岩或岩石破碎的情况下,采取喷30~50mm厚的喷射砼进行支护。

  3、 进行临时支护前,必须由班组长用钎子或洋镐等工具,由外向里敲帮问顶,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找掉顶帮活矸,确认无问题后,开始临时支护。

  4、 临时支护长度:

不得超过1.5M。

  5、 施工中注意观察,及时处理顶帮隐患。

若顶板存在伪顶或离层必须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顶后,再进行支护,坚持使用临时支护,不准空顶作业。

  6、 质量验收科每旬对锚网支护巷道锚杆进行一次拉拔实验,在井下作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7、 过断层、破碎带、褶曲地带或过老空、老巷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预报,施工单位针对作业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8、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干事、物料和支架歪道的安全措施。

  9、 料场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荆钎、背木、大笆及木料等以备出现顶板事故时急用。

  10、 岩石破碎,严禁放大炮,并减少控顶距离,适当缩小锚杆间排距。

  11、 打眼要掌握好角度,严格控制装药量,放炮前检查巷道支护情况。

  12、 开口放小炮,减少装药量,一次放炮距离不超过1米。

  13、 严禁锚杆穿皮,锚杆间排距不得超宽。

  14、 岩石比较软时,放炮后,先进行初喷,及时封闭岩石,防止风化脱落。

  15、 岩石破碎,严禁放大炮,并减少控顶距离,适当缩小锚杆间排距。

  四、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 凡巷修作业的地点,无论工作量大小都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明确施工地点、工程量、质量标准,没有措施不准施工。

  2、 更换巷道支护时必须坚持先架后去的原则,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然后架新支护,再拆除原有支护。

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和支架歪道的安全措施。

  3、 巷修队主要领导和业务科室的分管人员要经常对主要巷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发现有顶板危险的巷道要及时派人整修,对有脱皮掉渣的巷道要及时进行找顶。

  4、 维修巷道要对支护形式、支护规格、支护材料进行计算,并要求符合有关规定,要确保支护质量。

  5、 同一条巷道维修时,原则上只准从一头向另一头独头维修,特殊情况下需要两摊同时作业时,间隔不少于50米。

  6、 巷道维修时,要先维护好后路,歪扭棚及时整修,然后方可进入作业。

修复支架是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整修。

  7、 巷道维修棚距必须符合规定,邦顶背牢背实,防止二次顶板事故。

  8、 巷道维修支护迎山合适,每6-8。

迎山1。

,严禁退山。

  9、 巷道维修时,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

  10、 巷道维修地点附近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荆钎、背木、大笆及木料等以备出现顶板事故时急用。

  11、 要加大巷修投出,要保证有足够的巷修队伍。

  12、 处理冒顶前,工作人员及时备齐材料,认真执行敲邦问顶制度,找顶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防止煤矸掉落伤人;敲邦问顶后,作业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长度、高度合适的材料架棚处理,或锚网喷处理。

一般情况下,木棚棚距600mm,工字钢棚棚距700mm,架棚后必须背好帮顶,木柱腿用拉杆连接,顶板空顶处必须绞架接顶或填实木料接顶;锚网喷处理时,锚杆间排距不超过700mm,托板紧贴岩面,锚杆打到实体中,挂网必须罩严处理区域,喷浆必须喷严喷实,厚度不少于100mm。

冒顶处理后要将材料、杂物、煤矸清理装车运走,保证通风行人畅通。

  13、 处理冒顶事故,至少两人现场作业,并有专人观顶,较大顶板事故必须有队长、班长或矿领导现场指挥,检查、维护好事故地点附近的支护,保证畅通、安全的退路。

  14、 巷道维修地点在维修前必须使用临时支护,并根据不同情况对维修地点附近原支护进行加强支护,要在施工措施中明确临时支护、加强支护方式及数量。

  15、 巷修头面局部空顶距离不超过1米,否则必须采取其它支护措施。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CanEnterTheNameOfTheOrganization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