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62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O~4周

  B.4~8周

  C.O~3个月

  D.O~6个月

  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8.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真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9.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

“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

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10.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完整连贯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

  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14.()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15.()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6.3~6岁幼儿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17.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8.如何理解“3~6岁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

  19.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

  20.学前儿童语句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21.什么是依恋?

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

共24分)

  2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前概念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

  23.试论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10分)

  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

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

  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B【解析】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3.D【解析】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4.D【解析】6个月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眼手协调。

  5.C【解析】幼J1It寸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6.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

  7.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8.A【解析】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

  9.B【解析】题干中体现出儿童的概括水平还处于根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

  10.D【解析】情境语言和连贯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11.B【解析】小班儿童还不了解和熟悉行为规则,到中班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

  12.C【解析】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

其规律是: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3.B【解析】黏液质的心理特点:

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因此,应着重培养他们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14.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5.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

  16.【答案要点】

(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不能充分发展;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4)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17.【答案要点】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客观事物。

儿童的情绪情感也常受感知觉的影响而变化。

因感知觉的返回作用,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感知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18.【答案要点】3~6岁儿童无意记忆占优势体现在:

(1)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2)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发展,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幼儿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19.【答案要点】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20.【答案要点】

(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的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1.【答案要点】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

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

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

  依恋的种类有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三种。

  三、论述题

  22.【答案要点】前概念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自我中心思维。

  

(1)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现象。

如幼儿看到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后来看到洗澡时的水蒸气说“雾爸爸”等。

  

(2)还没有形成一般的类的关系,只有“半个别、半一般”的关系。

如幼儿认为比自己小的女孩都是妹妹,她们将来长大都会变成她自己;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之中。

  (3)由于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他们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

比如,看到湖边小浪把沙土推前推后,幼儿喊道:

“这像是给小姑娘梳头!

  23.【答案要点】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

其特点如下: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是靠成人对他的评价。

例如,她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受认知水平的限制。

此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在笼统性、局部性、外部行为、没有评价的论据等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

  24.【答案要点】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

人脑和周围现实。

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

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

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

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

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可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

  

一、填空题:

  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_________;一是_________。

  3、幼儿个性的差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体现出来。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在幼儿思维个体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

  6、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发展是按照_________和_________法则来进行的。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2.年龄特征

  3.社会性

  4.性别化

  5.关键期

  6.最近发展区

  7.观察

  8.感觉

  9.知觉

  10、记忆

  10.想象

  12.个性

  13.性格

  14.情绪和情感

  15.思维

  16.遗传素质

  17.动作思维

  18.具体形象思维

  19.抽象思维

  

三、选择题:

  1.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3.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

  A、前后

  B、上下

  C、左右

  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

  A、日常生活事件

  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

  C、天气变化

  D、生活制度

  5.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A、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

  B、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C、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

  D、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6.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6-7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

  A、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四、简答题:

  1.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为什么说幼儿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

  4.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成人对幼儿的主动性或内疚感会有怎样的影响?

  5.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它们对幼儿心理发展分别起到了什么影响?

  6.为什么说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试述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8.试述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9.试述幼儿想象发展特点?

  10.试述幼儿性格发展特点?

  11.试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

  12.试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3.试述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的发展特点?

  14.幼儿时间知觉有何特点?

  15.幼儿观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6.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五、综合分析题:

  1.教幼儿儿歌或复述故事,有几种不同的教法。

一种是教师教一句,幼儿跟一句;另一种是先给幼儿讲故事或看图片,然后再全文跟念,哪一种方法好?

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2.你是如何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

你认为过早地强迫幼儿接受正规的学科教育对幼儿有什么不良影响?

  3.4岁的红红声称要画一辆汽车,可她在纸上画了3个长方形后又说,这是一个宝盒,在纸的空白处画了许多玩具、糖果,嘴里不停地叫着:

“变吧,变吧!

”,这些玩玩具和糖果画得比盒子还大,画完后,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小伙伴:

“我们家里有一个宝盒,已经变出了好多东西”。

请从这一事例中分析幼儿想象的特点。

  4.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一般人都认为,幼儿园有助于幼儿发展健康的个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幼儿园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

试举例说明。

  6.两个小朋友刚刚因争执而打架,可转眼就和好了,常常眼泪未干又笑了;幼儿刚入园时,看见一个小朋友哭,大家都会哭起来,看见大人笑,他们也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

试分析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

  7.离异家庭的幼儿莹莹随父亲和奶奶生活,他们禁止与母亲接触,可是莹莹非常想念她的母亲,于是她常常与小朋友说她常能看到她,她她给她买来了许多东西。

请你从幼儿德育的角度谈谈,这位幼儿的表现是什么行为?

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如果是幼儿园教师,该怎么帮助她?

  8.为什么幼儿园体育、舞蹈等活动中,教师宜采用“镜面示范”的教学方式?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P10)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4.性别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5.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6.最近发展区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

  9.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11.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独特、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15.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6.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

  18.具体形象思维既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维。

  19.抽象思维指依靠语言或文字、数字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保持、重现2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

  3.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4.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5.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从上到下法则、从中心到边缘法则

  三、选择题:

  1.A2.B3.C4.D5.C6.C

  五、综合分析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