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62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建筑环境09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

里仁学院基层教学单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号

9

学生

加明

专业(班级)

09建环3班

设计题目

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1、冷冻水7/12℃2、冷却水32/37℃3、地点:

4、建筑形式:

办公楼5、建筑面积15000m26、层高3.5m

7、层数:

58、冷水机组形式:

离心式冷水机组

9、机房面积:

140m210、机房位置:

地下室

1、说明书按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规撰写;

2、图纸共计两,一系统图,一平面图。

平面图上至少含有两个主要剖面;

3、说明书用B5纸打印,页数在10页左右;

4、图纸用A3纸打印;

1、计算:

包括冷负荷计算(用面积冷指标法简单计算)、水力计算;

2、选择:

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补水泵、水箱大小、分水器、集水器、电子水处理仪、软化水系统等设备的选择;

3、绘图:

采用CAD绘图;

第一天:

布置设计任务

第二~四天:

结合说明书编写绘制完成系统图

第五~九天:

结合说明书编写绘制完成平剖面图

第十天:

答辩

[1]陆耀庆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1999

[2]彦启森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2004

[3]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出版院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2000

[4]沛霖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同济大学,1999

[5]付祥钊编流体输配管网(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2010

[6]龙天俞编流体力学(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2010

指导教师签字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

说明:

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1年12月29日

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二、方案设计

三、负荷计算

四、冷水机组选择

五、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六、设备选择

1、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4、过滤器的选择

5、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6、定压罐的选择

七、设计总结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设计题目:

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

原始条件:

1、冷冻水7/12℃

2、冷却水32/37℃

3、地点:

4、建筑形式:

办公楼

5、建筑面积:

15000m2

6、层高:

3.5m

7、层数:

5

二、方案设计

本设计中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系统,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到每栋办公楼,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换热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到32℃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制冷剂,如此往复循环。

最后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有效的运行,系统中配备了电子水处理系统,软化水系统,补水定压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建筑所需的冷负荷量为单位面积冷负荷量与建筑面积的乘积,再附上一定的富裕量,即,

Q=RA(1+0.10)

Q------设计所需的总负荷

R------设计中单位面的负荷量,本设计中取125[1]

A------建筑面积,本设计中取15000m2

注:

设计中取10%的富裕量[2]

因此,

Q=125×15000×1.10=2062.5KW

四、冷水机组选择

根据负荷量初定机组数量为2台,每台负荷量为1031.3KW,选用离心式制冷机组比较合适。

故根据要求,选择机组型号为:

LSLXR123-1050[3]机组数量:

2

LSLXR123-1050机组的参数见下表:

制冷量

1055KW

电功率/电压

224KW/380V

制冷剂

R123

制冷剂充注量

700kg

冷冻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

进/出水温度(℃)

12/7

32/37

流量(m3/h)

181.4

266

流程

4

3

接管通经(mm)

150

150

污垢系数(m2℃/KW)

0.086

0.086

水阻损失(MPa)

0.12

0.083

机组尺寸(长×宽×高)

3860mm×1810mm×2766mm

查得冷水机组的两端界面图如下:

尺寸已标注,其中,1为冷却水进水接口,2为冷却水出水接口,3为冷冻水进口接口,4为冷冻水出水接口。

 

五、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已知推荐流速如下[4]:

部位

水泵压出口

水泵吸入口

主干管

一般管道

向上立管

流速(m/s)

2.4~3.6

1.2~2.1

1.2~4.5

1.5~3.0

1.0~3.0

确定水泵前后管径:

水泵吸入口假定流速为1.5m/s,根据流量公式:

Q=

得进水管径为0.210m,差无缝钢管型号尺寸,选择最接近的无缝钢管型号为219×8,计算其径为0.203m,再次带回流量公式,反算得到进水流速v为1.67m/s在推荐流速围,可用。

同理计算水泵出口流速,可选择出口钢管型号为168×8,其径为0.152m,算得出水流速v为2.86m/s符合要求。

冷冻水泵进水钢管型号:

219×8;出水:

168×8

确定连接到机组的管径

已知机组出水管径为150mm,现确定两机组和水泵连接处干管直径。

此处流量为水泵流量之和,即187×2=374m3/h,根据推荐值,假定该处流速为2m/s,根据流量公式,计算得此处管径d=0.257m,选取最接近的钢管,其型号为273×10,径为D=0.253m,反算流速2.07m/s,符合技术经济流速。

同样的,由机组出水到分水器的干管流量与进水接近,故选用统一型号的无缝钢管。

机组进出水干管钢管型号:

273×10

阻力计算

已知局部阻力损失ξ如下表:

止回阀

DN

40

50

200

250

300

ξ

3.9

3.4

0.1

0.1

0.1

焊接弯头90°

DN

200

250

300

350

ξ

0.72

0.18

0.87

0.89

截止阀

0.3

蝶阀

0.1—0.3

水泵入口

1.0

过滤器

2.0-3.0

除污器

4.0-6.0

水箱接管进水口

1.0

出水口

0.5

用到的三通

0.1

变径管

0.1-0.3

ΔP=ξ×ρv²/2

根据平面图可得弯头9个,三通4个,泵和机组前各有一个过滤器和一个截止阀,泵和机组后有2个蝶阀,2个止回阀和一个过滤器,机组损失为0.12MPa。

由于整套系统的流速基本保持在2m/s,故计算中,均采用2m/s的流速做标准,再由阻力计算公式将各个阻力叠加可得ΔP1=19.3m

沿程阻力阻力损失公式

ΔP=R*l=R×L

R为比摩阻,L为总管长。

粗算按平均比摩阻R=250mmH2O/m计算,机房,该冷冻水系统总管约长为50m,所以沿程阻力损失为ΔP2=1.25m

综上,冷冻水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为:

ΔP1+ΔP2=20.55m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确定水泵前后管径:

水泵吸入口假定流速为1.5m/s,根据流量公式:

Q=

得进水管径为0.250m,差无缝钢管型号尺寸,选择最接近的无缝钢管型号为273×10,计算其径为0.253m,再次带回流量公式,反算得到进水流速v为1.47m/s在推荐流速围,可用。

同理计算水泵出口流速,可选择出口钢管型号为203×10,其径为0.183m,算得出水流速v为2.81m/s符合要求。

冷却水泵进水钢管型号:

273×10;出水:

203×10

确定连接到机组的管径

已知机组出水管径为150mm,现确定两机组和水泵连接处干管直径。

此处流量为水泵流量之和,即266×2=532m3/h,根据推荐值,假定该处流速为2m/s,根据流量公式,计算得此处管径d=0.307m,选取最接近的钢管,其型号为325×10,径为D=0.305m,反算流速2.02m/s,符合技术经济流速。

同样,由机组出水到分水器的干管流量与进水接近,故选用统一型号的无缝钢管。

机组进出水干管钢管型号:

325×10

阻力计算

同理由冷冻水阻力计算,根据平面图可得弯头7个,三通4个,泵和机组前各有一个过滤器和一个截止阀,泵和机组后有2个蝶阀,2个止回阀和一个过滤器,机组损失为0.086MPa。

由于整套系统的流速基本保持在2m/s,故计算中,均采用2m/s的流速做标准,再由阻力计算公式将各个阻力叠加可得ΔP1=14.9m

沿程阻力阻力损失公式

ΔP=R*l=R×L

R为比摩阻,L为总管长。

粗算按平均比摩阻R=250mmH2O/m计算,机房,该冷冻水系统总管约长为60m,所以沿程阻力损失为ΔP2=1.5m

综上,冷冻水系统的总阻力损失为:

ΔP1+ΔP2=16.4m

六、设备选择

1、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由已知的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初定泵给水方式为两用一备,而已定两台机组,现用两台泵给水,可近似选择水泵的流量为机组流量,水泵的程至少要满足层高和局部阻力。

综合考虑后,选择冷冻水泵的型号为:

200-400A,冷却水泵的型号为:

200-250(I)

两台水泵的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流量(m3/h)

程(m)

效率(%)

转速(r/min)

电机功率(kw)

必须气蚀余量(NPSH)

重量(kg)

200-400A

131

46.6

67

1450

37

3.5

462

187

44

74

234

38.3

70

200-250(I)

280

29.2

75

1450

30

4.0

475

400

24

80

520

20

72

下表为两台水泵的安装尺寸:

 

型号

外形尺寸

安装尺寸

进出口法兰尺寸

隔垫器

L

B

H

C1×B1

A

C2×B2

4-d1

D

D1

n-d

规格

H2

200-400A

860

595

1095

300×370

225

250×320

4-Φ22

Φ340

Φ295

12-Φ22

JGD3-3

345

200-250(I)

840

530

1110

300×370

240

250×320

4-Φ22

Φ340

Φ295

12-Φ22

JGD3-3

360

复核水泵扬程,冷冻水泵要求将水补给到楼层最高点,外加阻力损失,所以,最低扬程为17.5+20.55=38.05m选用的冷冻水泵扬程为44m,符合要求,同理复核冷却水泵扬程,也符合要求。

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根据要求,补水量为系统冷冻水量的0.5%~1%,补水频率为8小时1一次,每次2小时。

因此,计算补水量为

q1=n×t×Q1×1%

q1------单次补水量

n------机组台数

t------单次补水时长

Q1------冷冻水流量

注:

本设计中选用0.5%的设计参数

因此,补水量即软化水箱的体积为:

q1=V=2×181.4×0.5%×24÷3=14.512m3

取软化水箱的体积为15m3,选择其尺寸为2m×2.5m×3m

关于补水泵,选用方式为一用一备共两台,补水泵的流量为:

q2=q1÷n

所以,q2=7.256m3/h

即补水泵的流量为7.256m3/h。

根据流量选择补水泵为40-250A,此型号的水泵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流量(m3/h)

程(m)

效率(%)

转速(r/min)

电机功率(kw)

必须气蚀余量(NPSH)

重量(kg)

40-250A

4.1

72

24

2900

5.5

2.3

98

5.9

70

28

7.8

65

27

 

安装尺寸:

型号

外形尺寸

安装尺寸

进出口法兰尺寸

隔垫器

L

B

H

C1×B1

A

C2×B2

4-d1

D

D1

n-d

规格

H2

40-250A

400

405

630

120×170

95

80×130

4-Φ14

Φ150

Φ110

4-Φ18

SD61-0.5

115

由冷冻水水力计算的方法,按假定流速法再次确定水泵安装前后干管尺寸和最终流速:

水泵进口:

流速1.73m/s钢管型号45×2.5(径40mm)

水泵出口:

流速3.07m/s钢管型号34×2(径30mm)

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集水器:

首先确定用户接管的管径大小,用户为三个,分三个支路,用假定流速法,假定每个用户出水流速均为2m/s,系统总流量为187×2=374m3/s,由流量公式,算得每个用户接管的管径为d=0.1485m,由无缝钢管尺寸,选择型号为159×5的钢管,其径为D2=0.149m,反算各管流速v=1.986m/s,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补水管,出水管的尺寸和流速列表如下:

补水管

用户回水管

进水泵管

旁通管

管径型号

30×2.5

159×5

273×10

40×2.5

管流速

2.05

1.99

2.07

与阀门开度有关

再用假定流速法确定集水器截面积,假定集水器流速为1.1m/s,流量仍为384m3/s,根据流量公式,可以确定集水器截面管径d=0.346m,取截面直径为D5=0.350m,反算管流速为1.08m/s,符合经济流速。

最后,确定集水器的长度如下图:

尺寸在图中已经标出,由此可以确定集水器的长度为:

L=75+215+280+280+335+275+80=1540mm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分水器的尺寸,如图:

尺寸在图中已经标出,由此可以确定分水器的长度为:

L=80+215+280+280+335+195=1385mm

4、过滤器的选择

根据管道直径选择对后的Y型过滤器

冷冻水泵进水口的直径为200mm,所以选择Y-200mm过滤器

冷却水泵进水口直径为250mm,所以选择Y-250mm过滤器

补给水泵进水口直径为40mm,所以选择Y-40mm过滤器

冷水机组进口直径为150mm,所以选择Y-150mm过滤器

5、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根据“一塔对一机”的选择方案,标明冷却塔标准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如下(注:

本设计中不考虑备用):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设计温度

湿球温度

大气压力

37℃

32℃

5℃

28℃

1045kPa

 

根据已知流量为266m3/h,选择冷却塔型号为CDBNL3-300,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t=28℃冷却水

主要尺寸(mm)

风机直径(mm)

电机功率(kw)

重量(kg)

进水压力(kPa)

△t=5℃

△t=8℃

总高度

宽度

自重

运转重

CDBNL3-300

300

225

5713

6400

3400

7.5

4132

9805

35

电子水处理仪器选型:

按流量为266×2=532m3/h,选择最合适的电子水处理器,选择的型号为SLDS-300,性能参数如下:

规格型号

进口管径(mm)

最大流量(m3/h)

设备长度(mm)

功率(W)

重量(KG)

SLDS-300

300

710

700

150

95

6、定压罐的选择

定压罐所定的压力为从集水器到用户最高处的水静压,根据层高和层数,确定最高点的压力,已知层高3.5m,共5层,所以,定压高度为:

3.5×5=17.5m,考虑到阻力损失,按20%备份,最终定压静水压力为17.5×1.2=21mH2O(约210kPa),选择定压罐的型号为:

SQL400-0.6,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容积(L)

工作压力(kPa)

直径(mm)

高度(mm)

SQL400-0.6

38

600

400

1200

七、设计总结

在本学期最后两周,我们进行了课程设计,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思考,设计,我对制冷机房的设计和制冷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这个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在经过辛苦的设计以后,我总结出了大量的经验,这将为以后的课程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之初,由于对课程设计缺乏了解和对课本上学习的懵懂,对资料的准备略显不足,感觉无从下手,看着有准备的同学按部就班的顺利进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对自己能否独立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很不自信。

但不落人后的心态一直激励着我勇敢前行,我询问了专业的“高手”,起步阶段总算有了眉目。

在随后几天的设计中,永贵老师的耐心答疑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从迷雾中走出,奔向光明的大道。

由于资料的紧缺,在随后的设备选择时,我动用了网络这个好帮手,但是有的厂家只有型号,没有尺寸,搜索起来依然比较辛苦,好在同学们都是“神通广大”的,很多不好找的东西,也被大家搜索到了,我们互相交流,最终完成了资料的补全工作。

最后进入到了比较复杂的画图阶段,因为CAD的课程只有28学时,我们学到的CAD知识只是皮毛,而且很多有用的工具都有些淡忘了,最初画起来很费劲,但随着难度的增加,我在画图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并且越做越顺手,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指导,我的系统图和平面图画的还算比较顺利,虽然在平面图的设计中遇到了标高相同和绕管的困扰,但经过我比较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此也感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整个课设结束了,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关于设计方面和CAD方面,并且我深深的体会到:

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

一切能说出来的困难都算不上困难。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在每一次学习的过程中,都要勇于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团队配合能力,遇到繁琐的东西要耐心,并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以后步入社会的工作站稳脚跟。

总而言之,这两周的工作中,我做到了很用心,很努力的完成了课设。

受益匪浅的同时感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八、参考文献

[1]陆耀庆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1999

[2]彦启森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2004

[3]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出版院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2000

[4]沛霖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同济大学,1999

[5]付祥钊编流体输配管网(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2010

[6]龙天俞编流体力学(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2010

 

 

2012年1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