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92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技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

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课时计划

1、

听话的气球

1

课时

2、

冷与热

1

课时

3、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1

课时

4、

自制简易洒水器

2

课时

5、

不会坠落的小鸟

1

课时

6、

自制过滤器

2

课时

7、

绚丽多彩的塑料

1

课时

8、

指纹研究

1

课时

9、

飞机的奥秘

1

课时

10、

蚂蚁的饲养与观察

1

课时

11、

交通工具

1

课时

12、

发明创造并不神秘

2

课时

第一课听话的气球

教学目的:

1、通过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运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玩气球、给小车安装反冲力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1、理解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

2、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1、四人小组,棉线、气球、小车、橡皮筋、吸管、回形针。

2、教师准备,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气球,感受反冲力

1、师:

你们都玩过气球有哪些玩法呢?

请大家一起玩玩。

教师巡视,学生活动。

(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把气球吹起来了,有的学生脸都吹红了,气球还是吹不大,有的学生把气球拉了拉再吹。

2、师:

气球吹足气,把手放开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气球是怎样运动的?

师:

我们又没给气球任何动力,气球是靠什么飞起来的呢

师:

课件演示,更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冲

师:

刚才我们玩的气球都是没有向一个方向运动的,可以让

气球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吗?

3、学生讨论、交流并用教师给出的材料(一根棉线,回形针,气球)

验证一下,气球能否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箭头的形式记录在实验记

录上。

二、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

吹足了气的气球放开手后能运动,那它能否推动小车运动呢?

2、师:

把气球绑住小车,就是把小车固定在小车上,应如何固定,

要注意什么?

要解决什么?

(生讨论,教师出示课件)

3、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动手实验,教师巡视:

有的小组把气球吹好了才绑在小车上,结果小车并没有起来;有的小

组气球吹得很大,小车还没有动起来,气就跑掉了;有的小组的小车一直

在打转,不会向前;有的小组的小车动起来了,而且能够向前运动…

4、师:

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请每个小组准备汇报,小车运动

的方向与气体冲出的方向有无不同?

5、师:

(小结)我们的实验时要注意吸管的绑法,气球要吹大一点,

气球吹好以后,要把吸管口按住,防止漏气,把小车放平,才把手放开,

小车就会行驶的又快又稳。

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

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出示课件)

三、了解反冲力的应用

1、师问:

反冲力能推动小车运动,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2、学生小组讨论,上台汇报并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3、教师出示课件,有关反冲力运动的资料:

(1)如节日燃放的烟花,冲天炮等;

(2)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到反冲力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3)火箭:

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4、师:

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

它们都是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四、拓展延伸

1、在第一到第四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了?

(可以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做为动力。

2、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

(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第二课:

热水与冷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的过程;

2、引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一些独立研究的必要技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冷水与热水的不同

教学准备:

生: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师:

玩具、茶叶、红墨水、植物油、滴管、吸管、塑料袋、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联系实际,大胆假想

1、结合实际说一说冷水与热水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2、摸一摸热水与冷水又有什么不同;

3、有比冷水更冷的水吗?

具体说说。

4、除了这些以外,热水与冷水还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

(学生想,然后说出自己的猜想)如果要你证明给我们看,你准备怎么做呢?

学生说,其他的学生帮忙出主意,直到没有不同的意见为止。

5、往里面滴入液体会怎么样呢?

(具体操作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可以由学生说出,如果说不出,则讲解滴管的使用,同时可以当场演示如何操作。

6、有没有同学想到其他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呢?

三、发挥想象,探究验证

1、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种材料进行实验呢?

(组织讨论一下)

2、教师分发材料,注意各组的实验材料,以便于汇报时易于掌握。

3、强调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倒满同样多的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2)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做好实验记录,以便到时进行汇报,

(3)注意用水的安全,一是玻璃仪器的安全,二是水的冷热安全。

4、汇报:

学生每说出一种,课件便演示一种。

四、拓展质疑,激发兴趣

(回放刚才的场景),提问:

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尽量让学生去猜想),谈话:

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请你下节课来我们的科学课堂,好吗?

第三课: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或附近)踏勘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像一个三年级学生那样地寻访调查一下,估计一下学生能发现哪些小动物,他们在活动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思考一下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2.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树、一个小花坛、一平方米草地,甚至是一个栽有植物的花盆,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范围里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做成卡片备用。

3.设计几种不同样式的简单的调查记录,必要时提供学生参考。

4.考虑一下学生在校园内外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寻访调查活动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准备好教学对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

先做个游戏性的测试: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2.简要说说通常我们是怎样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

二、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1.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2.估计一下,或者猜一猜,在那棵大家都熟悉的校园里的树上(或者花坛、草地等),老师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猜猜会有多少种小动物?

老师可以画一棵树或者贴一张事先画好的树,在大家的估计猜测中一张张地展示粘贴课前准备的自己所发现的小动物的卡片。

学生能说出名称的展示卡片写名称的一面,说不出名称的展示卡片画着小动物草图的一面。

3.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栖息和活动着好些小动物的地方?

如果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该留意哪些地方呢?

4.在校园里,在校园附近,在家附近,这些小动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里。

科学课的计划是:

三年级的同学用1~3星期的时间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活动。

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大概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地完成这项寻访小动物的活动?

☆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请注意,这可不是简单的乘法或加法可以计算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10种,另一人发现了11种,两人发现的种数并不是简单的和21种。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1.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

了解这个季节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其他任务:

各小组和个人自己设置。

☆计划:

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2.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

☆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同学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例如:

雌蟋蟀和雄蟋蟀,应记录为一种还是两种小动物

四、寻访活动的准备

(2)——注意事项。

1.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须作哪些规定?

2.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假如我是只小蚂蚁……

☆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动物邻居。

☆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生命体。

和我们人一样,所有的生命体只有一个生命。

3.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从学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开始。

五、作业。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第四课:

自制简易洒水器

教学目标:

1、自制简易洒水器,提高动手能力

2、初步了解大气压力教学内容:

自制简易洒水器教学准备:

塑料瓶,小锥子等等

教程:

一、做中学

阻止水流出的方法有:

二、制作简易洒水器

三、测与评

四、广角镜

洒水器的奥秘

五、拓展活动

第五课:

不会坠落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制作不会坠落的鹦鹉,提高动手能力

2.初步了解平衡现象:

平衡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教学内容:

不会坠落的小鸟

教学准备:

剪刀、硬币、胶带、土豆、叉子

教学过程:

一、土豆的平衡

、制作不会坠落的鹦鹉

三、测与评

四、广角镜

五、鹦鹉不会坠落的原因

制作过滤器

六、拓展活动:

制作不倒翁

第六课:

教学目标:

1.制作过滤镜,提高动手能力

2.初步了解过滤镜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制作过滤镜

教学准备:

布、纸、碎石、沙子、棉花、饮料瓶、剪刀、锤子等

教学过程:

一、杂质到哪里去了

二、制作过滤器

三、测与评

四、广角镜:

自来水净化水德过程

五、拓展活动

1.参观自来水厂

2.了解防毒面具

第七课:

绚丽多彩的塑料

教学目标:

1.了解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

2.自己动手做一做,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七课:

绚丽多彩的塑料教学准备:

聚四氟乙烯涂层不粘锅、糨糊、有机玻璃纽扣、榔头、镊

子、酒精灯

教学过程:

一、在你的周围有那些用品是塑料制成的

二、看一看

三、想一想

四、广角镜

五、拓展活动

第八课:

指纹研究

教学目标:

人与人的指纹是不同的

怎样去研究不同的指纹

教学内容:

指纹研究教学准备:

粉笔灰、透明胶带、印泥盒、黑色纸片、放大镜教学步骤:

一、看一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但都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二、读取指纹

利用透明胶带录指纹利用印泥弄指纹

三、鉴别指纹

四、想一想

五、试~*试

六、广角镜

指纹和趾纹

第九课:

飞机的奥秘

教学目标:

T解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制作一架简单的飞机,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飞机的奥秘

教学准备:

薄纸、泡沫塑料碎块、漏斗、卡纸、透明胶带、吸管、细

绳、电风扇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二、气流趣味小实验

三、机翼升降模拟实验

其实,飞机就是靠机翼巧妙地利用气流向上升的

想一想

为什么不可以靠经高速行驶的列车

大海中两艘船为什么不可以近距离通向快速行驶?

广角镜

机翼形状的奥秘

第十课:

蚂蚁的饲养与观察

教学目标:

基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制作饲养器,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蚂蚁的饲养与观察

教学准备:

镊子、吸管、玻璃瓶、同一巢穴的蚂蚁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制作饲养器

2、装土

3、采集蚂蚁

二、观察与记录

三、自由研究

1、蚂蚁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

2、蚂蚁能搬动多重的食物

3、蚂蚁是如何分工的

4、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5、蚂蚁会游泳吗?

第十一课:

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基本交通工具

2.知道怎样调查

教学内容:

交通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调查与统计

1、调查常见的交通工具,并分类记录下来

2、比较集中常见交通工具的优势与不足

二、收集与整理

年代

汽车的发展阶

发明国家

汽车的特点

三、设计与应用

四、自由研究

第十二课:

发明创造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到发明创造并不神秘,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定可以加入到创造发明的行列中。

教学内容:

发明创造并不神秘

教学过程:

一看中学

1、原创性发明

2、改进型发明

作品名称

为何要改进

改进方案

滴眼液眼镜

字母分体桌

速调活动扳手

冬冬脑

三、广角镜

发明故事—第一只咼压锅的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