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93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的石刻。

(学生纷纷议论后回答)

(二)、木雕:

1、欣赏木雕图片,让学生谈谈感受。

2、云南木雕主要用于装饰民居或是用于祭祀活动。

3、制作特点:

精雕细琢或是大砍大凿,或是繁复或是简朴,造型千姿百态,形式风格多样。

4、代表:

大理的打慈寺,建水的石照壁,昆明的三牌坊,钱南园祠堂、金马碧鸡坊、沧源广允佛寺、中甸的归化寺。

5、意义:

凝结着木雕艺人的汗水和智慧。

6、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的木雕作品。

(三)、泥塑

1、欣赏泥塑作品图片,让学生谈谈感受。

2、云南泥塑特点:

多与宗教祭祀有关。

一些民族在祭祀中药制作一些泥塑动物、人物或是神像供奉。

泥塑作品就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或是平和安宁的艺术风格、

3、代表:

纳西东巴祭祀泥塑、傣族吉祥兽、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彩绘泥塑。

4、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的泥塑。

四、思考与讨论:

通过欣赏课本图片,丰富了同学们对云南民间石刻、木雕、泥塑的了解和认识。

和同学们一起谈谈你对这些民间雕塑作品的看法。

(学生通过讨论后,分享讨论结果)

【课后反思】

2、我们的动物朋友

【课别】造型~表现

观察你身边的小动物,并了解和熟悉它们。

2、技能目标:

能用速写方法画自己常见的动物(家禽、家畜)。

3、情感目标:

保护及爱护身边的动物朋友。

【重点】学习画家画动物的速写方法。

【难点】收集画家的动物速写,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交流,说说自

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教具:

动物速写图片、课本。

学具:

铅笔、橡皮、绘画本。

一、导入:

1、提问:

同学们有没有喜爱的小动物朋友?

你们是怎样交流的怎样成为朋友的?

(学生回答)

2、在我们生活里,我们和动物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可成为我们的朋友,那么它们的形象是什么样?

(让学生闭上双眼想想心中喜爱的动物朋友的形象,让后给同学们分享)。

二、新知讲解:

1、在生活与生产劳动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动物是家畜、家禽和动物宠物,如:

牛、马、羊、狗、猫、鸡、鸭、鹅、兔等。

它们和人类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是我们的动物朋友。

2、什么是速写?

速写:

是一种以简练而迅速的笔调,扼要地将客观对象的形象记录下来的绘画形式。

它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许多画家都喜欢用速写的方式描绘动物。

3、如何画动物速写:

画动物速写要认真观察,把握形态…家畜画:

牛,马,猪,羊的结构有共同点,但形体差异比较大。

要在画前分析,研究家畜的解剖结构,运动规律和生活习性…平时经常画才能够捕捉主它们的生动的瞬间!

4、教授绘画技法:

A、画鸭子:

要注意鸭子的基本形是一个蛋形,头和脚的位置要找准。

B、画小猫:

要仔细观察小猫的动态,用流动的线条表现出节奏感。

5、学生练习技法:

通过学习动物速写的绘画方法,充分的留给学生多练习,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速写的方法。

三、课堂完成作业:

通过学习动物速写的方法,用速写画一幅以自己喜爱的动物的画,可临摹课本图片。

1、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2、作业展评小结。

【课后反思】:

3、家乡的春夏秋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家乡四季丰富的色彩变化。

、技能目标:

能以家乡的小景为内容,回忆四季的色彩变化,用冷色或暖色画一幅色调倾向明显的创作画。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重点】认识冷暖色及冷暖色调。

【难点】 

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多媒体课件、范画

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欣赏四季风景图片,观察四季色彩的变化,以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1、什么是冷色?

什么是暖色?

2、什么是色调?

3、什么是冷色调?

什么是暖色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答案P6-7)

三、欣赏名画并出示思考。

图片分析:

《彝寨金秋》云南画家刘南作品,用一组丰富的暖色,细致的表现了夕阳下彝寨牧羊女赶着羊群归来的情景,画面温馨感人。

《晨》是云南画家孙云玲作品。

画家用蓝灰、绿灰色组成的偏冷色调,表现了边寨外地一条小路幽静沉远,让人感到了早晨的清新和凉爽。

色彩分析讲解:

用颜色画风景,把握画面的色彩调子是很重要的。

四、说说四季的主要色彩及色调?

学生说,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1、春季:

以浅黄色、浅绿色为主,属于暖色调。

2、夏季:

以深绿色、蓝色为主,属于冷色调。

3、秋季:

以黄、红、橙色为主,属于暖色调。

4、冬季:

以蓝、青为主,属于冷色调。

五、课堂完成作业:

以家乡的小景为内容,回忆四季的色彩变化,用冷色或暖色画一幅色调倾向明显的创作画。

(第1课时只要完成铅笔稿即可)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第2课时着色

1、检查前课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2、教师交代着色是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历届学生作业,以供参考。

4、学生着色,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6、小结:

本课主要学了冷色、暖色、色调、冷色调、暖色调;

认识了四季色彩的变化。

4、绚丽的民族图案—美的规律

【课别】设计~运用

了解民族服饰特征,学习民族图案设计,了解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初步掌握民族图案的设计方法,绘制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能结合课本中德民族服饰和挎包的图案说说形式美,并能收集民族图案和设计民族图案。

【重点】学习欣赏民族图案的形式美,美的规律。

并能通过学习及欣赏能设计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难点】对民族服饰上的图案有一定的欣赏水平。

民族服饰照片,图片、及真实图案的物品。

水粉颜料用具及作业本等。

1、欣赏民族服饰图片。

2、真实物品:

观看民族小挎包:

包上面有漂亮的民族图案。

提问:

这些分别是哪些民族?

他们的服饰美吗?

美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进入课题。

1、民族民间图案有着自身独特的美感,不论这些图案是粗狂、浑厚,

还是稚拙、灵巧;

是繁杂还是单纯;

是周密严谨,还是自由随意……

我们都要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2、美的规律:

是通常所说的图案的形式美的规律。

是各民族民间图

案人民智慧的结晶,设计制作都是遵循“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项创

造性的美化生活的艺术活动。

A、统一与变化

B、对称与均衡

C、调和与对比

D、节奏与韵律

分别说明并结合图片。

(学生认真学习,感受美的规律)

三、学生作品欣赏:

展示历届学生作品。

四、课堂完成作业:

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大胆的设计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第1课时完成铅笔稿即可)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六、小结:

通过对各民族服饰头饰及包物的欣赏,让学生热爱民族,团结民族,并且学习美的规律的特征及形式。

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此课不难设计。

学生能认真完成设计作业。

5.山水情怀——山石画法

通过山石画法,掌握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规律。

掌握山石的基本结构,了解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三种主要皴法的画法。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重点】掌握各种皴法的画法和应用。

【难点】山石的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画、笔、墨、调色盘等。

毛笔、墨、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第1课时

1、多媒体播放一组山石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了解山石基本的形体,以此引入新课。

1、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A怎样画石?

(回答P10)

B怎样画山?

C什么是皴法?

(回答P11)

皴:

(示范讲解)皴法主要表现山石的阴阳变化,皴笔易下部多、上部少,因下部为阴暗处,皴多则暗,上部为受光处,皴少则亮。

山石的皴法较多,有披麻、折带、豆瓣、雨点、卷云、大小斧劈、钉子、马牙皴等。

要根据不同的山石,使用不同的皴法。

2、示范讲解三种主要皴法:

A、披麻皴:

表现山坡,北方山多用。

(示范,注意用笔、用墨的变化)

B、折带皴:

多表现临水的山石及峭壁。

C、斧劈皴:

以表现陡峭的山势,南方山多用。

有大斧劈、小斧劈之分。

3、欣赏名作:

《长征颂》、《富春山居图》。

临摹文中石头的画法、山的画法、皴法。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互评,总结学生在临摹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第2课时

1、课堂作业:

完成一幅以家乡山石为主的山水画。

2、小结:

(1)掌握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规律。

(2)画山石重点掌握山石的结构和用笔用墨的变化。

6.山水情怀——笔墨叙乡情

【教学目标】

掌握画山石的笔墨变化,了解“高远法”、“深远法”、

“平远法”三种透视方法。

进一步掌握画山石的笔墨变化,完成一幅表现家乡的山水画。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方法。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中意境表达。

复习前课,引入课题。

1、多媒体播放一组山水画图片,让学生欣赏。

归纳,得出结论:

山水画追求意境。

画家的作品由生活实景而来,用笔用墨不刻意于一山一水,重在表现画家心中对山水景物的感悟和情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借景抒情”。

2、中国山水画的透视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的焦点透视,而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最常见的有:

“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三种。

(结合文中图片,欣赏不同的透视方法。

3、参考并欣赏文中图片(名作):

高远法—《庐山高图》沈周

深远法—《真山水图》袁江

平远法—《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4、知识巩固:

A、勾画山石轮廓。

要点:

以中锋为主,注意山石受光部和背光部用墨浓淡干湿的变化。

B、皴出山石的阴阳变化。

受光部和背光部皴笔有哪些不同?

C、用染的方法进一步表现山石的阴阳向背和结构。

(用笔用墨的要求与皴法相同)

D、用点的方法进一步表现山石的阴阳向背和结构积山石上的苔藓、树木等。

师:

画山石的四个步骤可按顺序进行,但一般是交叉连续进行,同学们在绘画时要灵活运用,不可背程式所束缚。

三、完成课堂作业:

画一幅表现家乡的山水画,通过画作叙述你对家乡的情感。

1、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

2、作业展示、互评。

7.“蒙娜丽莎”到我家

通过学习认识世界名作《蒙娜丽莎》并了解画作及作者的背景。

2、技能目标:

能用绘画或接拼的方法,以蒙娜丽莎到我家为题创作一副画。

【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一画,能用绘画或接拼的方法,以蒙娜丽莎到我家为题创作一副画。

【难点】学习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一画的历史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蒙娜丽莎作品图片

1、欣赏作品:

《蒙娜丽莎》一画。

作品名称,作者,年代?

自学教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进入课题。

二、讲授新知:

1、讲解:

《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1503--150677X53厘米现藏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达.芬奇几年(1503--1506)为之苦心经营的留世杰作。

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商人F.del焦孔多之妻,当时年约24岁。

达.芬奇创作此画时,在艺术上可谓孜孜以求,他把自己对人像典型的审美理想全部倾注于此,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奇特的烟雾状笔法。

而且,他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他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纪的妩媚微笑,则使观者如坠云雾,直叹妙不可言;

这种致于完美的生动人像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的体现。

2、《蒙娜丽莎》背景之谜: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卡罗·

佩德雷蒂认为,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诺桥附近的景色。

佩德雷蒂的证据是,达·

芬奇出生在距阿雷佐约100公里的芬奇镇,并曾经在阿雷佐生活过,这一地区的原始景观与《蒙娜丽莎》的背景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达·

芬奇很有可能采用这一地区的田园景色作为《蒙娜丽莎》的背景。

当佩德雷蒂的这一观点在达·

芬奇绘画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后,许多美术史专家都对他的研究结果表示肯定。

3、设想:

有一天,蒙娜丽莎来到了我们傣家,来到了我们家,带来了永恒的微笑和我们大家在一起,我们热情的欢迎他。

通过对蒙娜丽莎的了解,用绘画或接拼的方法,以蒙娜丽莎到我家为题创作一副画。

1、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2、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8.用纸面材做瓶花

1、知识目标:

掌握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能通过用卡纸制作简单的立体花卉。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和制作,培养学生对艺术及生活的热爱,提高美化生活及环境的意识。

【重点】纸造型成型的规律和制作方法。

【难点】发挥纸的特性,做出多样化的浮雕效果。

【教学准备】第1课时

多媒体课件、范画、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彩色卡纸、报纸、书壳、挂历、剪刀、固体胶、双面胶等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

1、欣赏纸浮雕作品,了解纸浮雕的制作特点。

(课件演示相关的纸浮雕作品作品。

在这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组纸浮雕瓶花作品,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感受纸浮雕的魅力和瓶花的制作方法。

(展示课件)

看了这些作品,你们有信心自己制作出这样精美的纸浮雕吗?

生:

有。

2、欣赏范画,交流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纸浮雕作品《瓶花》,引导学生欣赏,仔细的看一看、找一找制作方法。

哪位同学能结合画中的内容,说说老师是如何制作这幅画的吗?

(画、剪、切割、拉伸、折曲、粘贴。

3、课件展示纸浮雕制作方法、材料、工具:

(1)制作方法:

画、剪、切割、拉伸、折曲、粘贴。

(2)材料:

彩纸、固体胶或是双面胶等。

(3)工具:

刻刀、剪刀、划纸笔。

三、课堂练习:

尝试用切、压、剪、卷曲、折叠等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有凹凸变化的几何形纸浮雕。

现场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第2课时

完成课堂作业:

学习瓶花的做法,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幅瓶花装饰画,并配上边框。

1、多媒体展演制作步骤:

(1)画出外形。

(先在彩纸上画出花瓶和花瓣的外形。

(2)剪好形状。

(再用剪刀剪出花瓶和花瓣形状。

(3)组合粘贴。

(然后把剪好的花瓶和花瓣组合粘贴起来。

(4)整理完成。

自由设计(学生分组制作。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纸浮雕的方法创作一幅美丽的瓶花来比一比,看那一组做的最漂亮!

现在把你的手动起来,利用你手中的各种彩纸,尽情去体验纸造型的快乐吧!

(可适当的播放幻灯片纸浮雕作品,启发学生去创作,放背景音乐。

(强调形象要概括不可太复杂,制作简单些。

2、学生作品展示,互评。

现来在看看各小组的作品,将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谈谈创意或感受。

展示作品(各小组的代表将作品带到台前站成排,或说诗句、一段话、作品名称或表述心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做得精彩,说得好,同学给以掌声。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手制作,体验到了纸造型的快乐。

生活是多彩的,艺术创造也是多彩的。

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最有情趣的纸浮雕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9.小导游

【课别】综合~探索

1、了解云南省各个地区,让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简单学习制作导游卡。

【重点】制作一份导游卡。

【难点】关注本地的旅游资源信息,收集资料,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

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记号笔,彩色铅笔,旅游册等。

铅笔、彩色笔、作业本、旅游资料等。

学生轮流看云南旅游宣传册,引出新课题。

1、了解:

我的家乡云南,山川秀丽,人杰地灵。

2、各地区的秀美风光欣赏(多媒体课件播放)。

3、如何制作导游小册子:

A、用包装纸或布按卡纸的大小做适当剪裁,注意如图去掉边缘的四个角;

B、用双面胶带将卡纸与包装纸粘贴好;

C、将做好的两页中间以厚一些的纸条连接;

D、全部粘贴好;

E、把要宣传的内容全部写在上面。

三、课堂完成作业:

1、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制作一份介绍本地旅游资源的折页式导游小册子。

(第1课时只要完成版面设计铅笔稿即可)

2、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编写内容

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编辑旅游小册子内容。

3、小结。

10.我的藏书票

【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到爱读书是一种好习惯,学习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重点】学习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难点】制作一枚藏书票。

欣赏藏书票作品,导入新课。

1、了解藏书票:

p20第二段。

2、制作方法:

藏书票属于微型版画,因为它采用了版画方法制作,但藏书票又与版画有所区别,一是尺寸的区别,藏书票小的3-4厘米,大的约10厘米,最大不超过A4纸,二是藏书票还要刻上藏书主人的名字和简单的说明,如某某藏书、爱书、之书等字样。

按照国际惯例藏书票都有刻上“EX—LIBRIS”字样,表示属于私人藏书。

3、制作藏书票所需工具和材料:

铅笔、水彩笔、水粉颜料、KT板、橡皮擦、印刷用纸等。

4、制作过程:

(1)设计草图:

可在一张和版大小一致的纸上设计草图,也可以在板上用水彩笔勾画草图,但下笔要轻一些。

藏书票包括画面和文字两部分,因为是采用对印的方法,在板上直接勾画的一定要注意文字和带方向性的图案要反写。

文字的位置和大小在设计草图时一并考虑。

(2)定稿、雕刻:

如果是用纸勾画的草图,在拓稿时纸要翻过来,用复写纸将稿子拓到版上,拓稿过程中不要错位,以版面出现清晰的线痕为宜,然后用铅笔把线痕用力加粗描画,也可以采用粗细不同的笔尖,或利刻刀,牙签等材料压、划、挑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3)印刷:

可以利用油辊、水粉色进行单色练习。

也可以用水粉色平涂的方法制作多色效果。

(4)签名:

版画作品左下角标明印数与印张,一般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分数形式写成的,如3/10,即此画共印制了10张,这一张是第3张。

右下角是作者的签名和制作时间。

制作一枚自己的藏书票。

11.有图腾的壁挂

【教学目的】了解云南图腾壁挂,图腾物具具有原始、朴素、粗犷、强烈的美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图腾的美感。

并学习上制作简单的壁挂,

【重点】掌握制作图腾的方法。

【难点】设计你喜欢的图腾纹样。

图腾作品

木板、吹塑板、纸板、线等。

教学设计:

欣赏云南图腾图片,由此进入课题。

1、什么是图腾?

(p22第一、二段)

2、云南图腾制作的方法:

方法一:

A、找一块木板,设计上你喜欢的图腾纹样,用刻木刻的方法把它刻出来。

B、为刻好的木板染上适合的色彩。

C、在木板边沿打孔,用毛线或其他带子穿成装饰的惠子

D、完成壁挂作业。

方法二:

A、设计一个图腾纹样,并复制到较厚的制材上,如:

吹塑纸、纸板。

B、用旧毛线或麻线等线缠绕,使之图腾纹样显得古朴厚重。

(第1课时完成第1-2步骤即可。

第2课时完善局部

1、检查学生前课学生完成情况。

2、完成图腾制作3-4步骤。

C、选用不同的材料,装饰眼、鼻子等部位。

D、加衬板,装饰强化你的图腾纹样,完成壁挂作业。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辅导

4、学生作业展示、互评。

12.我们周边国家的美术——越南美术

【教学目的】了解我们周边国家的美术——越南美术,了解越南的地理环境位置以及风土人文。

【重点难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