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46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docx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施工安全措施

一、土方工程防护措施

1、开挖土方从上而下分层进展操作间距不少于2.5米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

2、开挖坑〔槽〕、沟深超过1.5米时按土质和开挖深度按照进展放坡或加可靠支撑。

3、坑〔槽〕、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米以外堆物其高度不超过1.5米坑〔槽〕、沟与附近建筑物间隔不得小于1.5米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4、挖土方不得在石头的边坡下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基底下进展操作时设专人看护注意上方土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撤离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放坡或加固〕。

5、搭设稳固平安的阶梯方便工人上下防止坠落。

6、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坑〔槽〕、沟边沿处设置两道1.2米高结实的栏杆并悬挂危险标志间挂红色标志灯。

制止任何人在深坑〔槽〕、悬崖、陡坡下休息。

7、雨季施工时要保证排水畅通设专人看护边坡的稳定情况大雨时停顿开挖作业。

8、间施工要备有足够照明并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

9、对机械开挖后的边坡〔一般较陡〕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加以修整,到达设计要求后再进展其他作业。

10、施工中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停顿作业待处理妥当后再进展施工。

二、脚手架防护措施

1、钢脚手架采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

2、钢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均使用是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钢丝或其他材料绑扎。

3、构造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m装修时脚手架立杆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

4、脚手架按楼层与构造拉接结实拉接点垂直间隔不超过4m程度间隔不超过6m拉接使用的材料强度不低于双股8钢丝的强度高层的架子不使用柔性材料进展拉接根据现状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

5、脚手架的操作面均满铺合格脚手板离墙面间隔控制在200mm以内无探头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脚手板下层兜售程度网操作外侧设两道防护栏和一道挡脚板立挂平安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不低于1m。

6、保证脚手架整体构造不变形凡高度在20m以上的脚手架纵向设置剪撑其宽度不超过7根立杆与程度面夹角控制在45º~60º高度在20m以下的设置正反斜支撑。

7、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拟定设计方案。

8、构造用的里外承重脚手架使用荷载不超过26N/㎡.装修用的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超过1960N/㎡。

9、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器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程度和垂直间隔不少于3m.

10、各种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均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支搭和使用脚手架的负责人及技术、平安人员进展共同检查验收履行交验手续。

11、特殊脚手架在支搭、拆装前由技术部门编制平安施工方案报上级技术指导审批后再行施工。

三、“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1、洞口防护措施

(1)孔洞防护

10.5m×0.5m以下的洞口预埋钢丝网或加固定盖板。

20.5m×0.5m~1.5mm×1.5m的孔洞采用预埋通长钢筋网片或加固定盖板。

31.5m×1.5m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中间支柱程度平安网必要时加以目网覆盖。

采光井上面用木板铺满并与建筑物固定。

〔2〕电梯井口防护

电梯井口设高度在1.2m以上的金属防护门呈半自动开启式门口下方设不低于100mm的挡板。

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两层设一道程度平安网平安网封闭严。

在未得到上级主技术、平安部门批准时不得利用电梯井做垂直运输和垃圾通道。

〔3〕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防护

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设置两道结实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平安网作防护网。

回转式楼梯间设置首层程度平安网、楼梯各处不准堆放各种物料。

〔4〕台边防护

台栏板不能随层安装的设置两道防护栏或挂平安网封闭。

2、临边防护措施

建筑物楼层临边四周、柱子边、井架与建筑物通道两侧、外脚手架边、框架构造梁边和施工作业层柱子边、斜道两侧、卸料台外侧边无维护构造的均设置两道高1.2m防护栏或立挂平安网加一道防护栏。

部分临边加设挡脚板。

3、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1)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工具式脚手架时的高处作业防护

凡高度在4m以上的首层四周支固定3m宽的程度网高层时支6m宽的双层网网底距下方物体外表不少于3m高层不少于5m。

高层每隔4层设一道3m宽的程度平安网。

程度平安网接处连接严与建筑物之间缝隙不大于100㎜。

外沿高于内沿不少于500mm。

在无法搭设程度网的部位逐层设立网全封闭。

支搭的程度网直到没有高空作业时再行撤除。

(2)建筑物出入口防护

建筑物的出入口搭设3~6m宽于出入口通道两侧各1m的双层防护棚棚顶满铺不小于50mm厚的脚手板两层间距不少于500mm非出入口处及通道两侧严封闭。

(3)临近施工区域的防护

临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均支搭防护棚以保证人、物的平安防护棚的符合根本。

(4)高处作业用凳及脚手板要求

高处作业使用铁凳、木凳保证结实平稳人字梯间有拉接两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大于2m制止两人上凳操作。

脚手板材质合格单块板宽不少于250mm。

(5)高处作业严禁投掷物料

四、大模板、楼板等构件安装作业的平安防护

1、大模板设置操作平台、上下梯道、防护栏杆、自稳架大模板堆放时下部垫通长木方成对堆放。

拧紧底脚螺丝使其有70º~80º的自稳脚。

遇有大风时施行与构造连接或多块连接连接材料为刚性。

长存放的模板亦用刚性材料连接并固定在建筑物上。

2、无支脚的外墙板、内墙板及角膜、插板均放置在用钢搭设的插放架内。

插放架内的立杆埋入地下不少于500mm插放架的高度为构件的2/3以上上面搭不少于600mm宽的走道和上下梯道。

立杆间设置剪撑。

上设程度杆下设扫地杆。

构件下端垫木压在扫地杆上。

插放架内靠放同一规格的板件吊装时从两边向内取出不准从中间抽吊。

3、吊运大模板、混凝土料斗、大灰斗等大件时均使用卡环不准用吊钩吊运。

五、机械、电气防护

1、机械

(1)塔吊

塔吊根底符合有验收单。

四限位、两齐全有效。

吊索具使用合格到达报废及时更换。

吊运大件时不得用吊钩必须使用卡环。

群塔作业时另遵相关规定。

〔2〕搅拌机

设操作棚离合器、制动器、链、防护罩、钢丝绳完好。

检修、清理时断电加链并设专人监护。

〔3〕卷扬机

设防雨、防晒棚传动部分设置防护罩操作者前端设隔离板或棚栏冷拉场地设防护栏。

〔4〕电焊机

设防雨、防砸笼外壳完好防护罩结实使用电源线、焊把线符合作业。

〔5〕蛙式打夯机

手柄绝缘套无破损电源线完好装定向开关两人操作。

〔6〕钢筋机械、木工机械

传动部位设防护罩电气开关符合机械操作规定。

根据机械的使用规程分别安装可靠的防护装置。

2、电气

〔1〕变电室〔配电房〕

室外变压器设围栏悬挂禁示牌内设操作平台。

室内空压设备隔离室设置高度不低于1.7m的遮栏。

变电室内备有平安用具和灭火器材。

(2)接零、接地

保护接零使用多股铜线与设备或端字板连接结实接触良好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

保护零线截面积不小于相线的1/2。

〔3〕防雷

高度在20m以上的架子及机具等高大设施均设防雷装置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

〔4〕闸箱

箱体巩固有门有锁闸具与设备相匹配符合图示及平安接线无露铜露铝设零端子板一机一闸。

所有闸箱均按搭设防雨防砸棚定人负责。

〔5〕平安电压

1部分照明灯、行灯、标灯均不超过50V。

行灯电源不使用塑料软线。

行灯变压器金属外壳及二次线圈有接零接地。

2Ⅰ类手持电开工具及挪动式电动设备和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均有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可靠专人定检测。

六、个人防护

1、平安帽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有检验合格证的平安帽并系紧下颚带。

定检查平安帽发现帽体开裂、下凹、裂缝和磨损时及时更换。

2、平安带

使用有检验合格证的平安带。

高空〔以上〕、临边作业人员按使用平安带。

3、其他

①防面部伤害:

电焊、气焊工作作业时使用护目镜、面罩按选择使用。

②防触电:

电气作业和操作手持电开工具人员戴橡胶手套或带胶底的绝缘鞋。

3防尘、防:

从事粉尘较大、油漆作业的人员佩带自吸式口罩。

4防灼伤:

电焊、气焊工作业时使用防护手套穿高帮鞋。

5防滑跌:

施工现场制止穿硬底、高跟、易滑、带钉的鞋。

附:

一、建筑施工特点和易发事故类别

建筑施工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进行的作业。

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随着从基础—主体—屋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要从地面到地下,再回到地面,再上到高空,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

建筑施工的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五个类别的事故多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五大伤害”。

据2010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死亡人数占建筑业死亡人数总数的45.52%、坍塌占18.61%、物体打击占11.82%、触电占6.54%,机械伤害占5.87%,五中事故类别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88.36%。

二、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识别

五类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就是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1、高处坠落:

人员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龙门架和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坍塌: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在建工程围墙及屋面板质量低劣坍落。

3、物体打击:

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和通道口等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触电:

经过或靠近缺少防护的电气线路造成触电;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中碰触电气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防护。

5、机械伤害:

各类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挖掘机械等。

6、其他伤害:

各种运输车辆容易造成车辆伤害;氧气、乙炔气瓶容易造成火灾爆炸;地面各种铁钉等容易造成扎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