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76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夏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

的权威性。

A、传递—接受式

B、加涅

C、自学—辅导式

D、范例

【答案】A

【解析】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

更多的信息。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

威性。

故选A。

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这就是下位

学习。

故选C。

3、放学后,教师李某让学生留校补作业,李某因事离开,将小强单独反锁在办公室,直至深夜,李某的行

为()。

A、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B、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格权

C、合法,教师有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义务

D、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身自由权

【答案】D

【解析】教师李某将小强单独反锁在办公室直至半夜,限制了小强的人身自由,侵犯了小强的人身自由。

故选

D。

4、我们在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熟练

C、操作整合

D、操作定向

【答案】B

【解析】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

和自动化。

在这一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

作方式。

故选B。

5、在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出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是()。

A、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

B、教师要到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启发他

C、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D、教师不传授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

【答案】D

【解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山简单到复杂、出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

发展过程。

教育要遵循这种顺序性,不传授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

故选D。

6、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C、人的本性学说

D、神的竟志学说

【答案】A

【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的学说要点:

(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故选A。

7、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因素。

A、内部一可控

B、内部一不可控

C、外部一可控

D、外部一不可控

【答案】A

【解析】“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属于内部可控因素。

故选A。

8、小陈同学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他的这种动机属于()。

A、高端的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答案】C

【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故选C。

9、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促进公平

B、改革创新

C、提高质量

D、改革创新

【答案】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故选D。

10、某校的校办企业因为经营效果不好,导致商品积压滞销,该校校长便逼迫学生购买这些商品来获取利

益,该学校的做法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答案】A

【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

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故选A。

11、()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

B、人才

C、教育

D、科学知识

【答案】C

【解析】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故选C。

1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答案】D

【解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

(2)智力;(3)个性。

故选D。

13、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

间的彼此关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A、均衡性

B、选择性

C、独立性

D、综合性

【答案】D

【解析】新课程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

提干描述的是综合性的要求。

故选D。

14、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

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促成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和新教学模式的形成。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学习任务

D、教学计划

【答案】C

【解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

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成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和新教学模式的形成。

故选C。

15、目前国家法律规定要普及的教育是()。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

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6、研究表明,学生每天不同时段的学习能力都有高低变化,每天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上午一、二节课

B、上午二、三节课

C、上午三、四节课

D、下午一、二节课

【答案】B

【解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周期变化,有关研究表明,在每个学习日里,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高低变化,每天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是上午二、三节课期间,较差的时间是下午第一节课。

故选B。

17、“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B

【解析】“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是为了服从社

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体现的是社会本位论。

故选B。

18、专制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使学生形成下列哪一种人格特点()。

A、情绪紧张,冷淡,攻击性强,自制力弱

B、无组织纪律性,无团体目标

C、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有领导能力

D、乐观活跃,具有创意,直觉力强,人际关系很好

【答案】A

【解析】专期型的教师发现为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全凭个人的好恶对学生赞誉、贬损。

学生则表现为情

绪紧张、冷漠、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弱。

故选A。

19、专制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使学生形成下列哪一种人格特点()。

A、情绪紧张,冷淡,攻击性强,自制力弱

B、无组织纪律性,无团体目标

C、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有领导能力

D、乐观活跃,具有创意,直觉力强,人际关系很好

【答案】A

【解析】专期型的教师发现为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全凭个人的好恶对学生赞誉、贬损。

学生则表现为情

绪紧张、冷漠、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弱。

故选A。

2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是()。

A、政治坚定、业务熟练、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B、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守纪律、关爱学生

C、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关爱学生

D、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

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21、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这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答案】A

【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不同,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可将迁

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有迁移。

题干描述的是一般迁移。

故选A。

22、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学论

D、教育哲学

【答案】A

【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

一门科学,故选A。

23、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答案】C

【解析】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初等教育。

24、()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

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答案】B

【解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普通教育学》中,他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

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使之成为比较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故选B。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取得教师资格所需条件的是()。

A、国籍

B、品德

C、学历

D、民族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所需的条件有:

国籍、学历、品德。

但是不限

民族。

故选D。

26、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

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答案】D

【解析】所谓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

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故选D。

27、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

其中,个人品德的

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

故选A。

28、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

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行为取向的义利调适

B、生活工作的角色调适

C、行为选择的动机调适

D、师生之间的人际调适

【答案】B

【解析】教师角色是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所担当的职业身份的总体概括。

“欣慰于学生的成长”体现了张

老师的职业角色,“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体现了张老师社会角色中扮演的家庭生活角色。

这二者的冲突

就是生活与工作出现的角色冲突。

故选B。

29、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阶层本位论

【答案】B

【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

人价值。

故选B。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故选D。

31、小明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为此总是受批评。

有一天,他表现很安静,就没受到批评。

从那以后,他好

像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了。

老师的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答案】B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表明行为

发生频率增加,属于强化,“没受到批评”说明是撤销厌恶刺激,因此为负强化。

故选B。

32、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为传递和保存文化、改造文化和()。

A、仰慕文化

B、活化文化

C、敬重文化

D、遵守文化

【答案】B

【解析】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包括:

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其中,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又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传

递、保存和活化。

故选B。

33、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

A、传授知识

B、培养技能

C、培养人

D、育德

【答案】C

【解析】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学生德智

体全面发展。

故选C。

34、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尊重与理解学生

C、个别化对待

D、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答案】D

【解析】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

辅导教师与受辅导

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辅导与治疗功能的人际关系,其主要特点是:

积极关注、尊

重、真诚与同感。

故选D。

35、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

责,行为并无不当,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由()承担责任。

A、学校

B、未成年人监护人

C、教师

D、学生的亲戚

【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了一系列学校可援引的免责抗辩事由,题目所述情形属于

列出的情形之一。

故选B。

36、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

”“我将来做什么?

”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艾里

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答案】C

【解析】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年期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

总是会问“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

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问题。

故选C。

37、通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

A、因材施教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答案】A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

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针对不同个体,要

施以不同的教育,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故选A。

38、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

杨某的做法()。

A、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6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8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

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故选C。

39、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B

【解析】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题干中植物学

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故选B。

40、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

A、时代性

B、强制性

C、阶级性

D、不平等性

【答案】C

【解析】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故选C。

41、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的教育理念。

A、规范管理

B、以德为先

C、发展个性

D、以人为本

【答案】D

【解析】克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关键是进行教育的内部改革,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其

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再次,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故选D。

42、小明暑假里在学校打篮球的时候由于跟对方争执打架,被对方打伤造成小腿骨折,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

的是()。

A、学校应付直接责任

B、学校承担部分责任

C、学校不负责任

D、小明自己承担责任

【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

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故选C。

43、学生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属于()因素,它们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A、外部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直接性学习动机

【答案】C

【解析】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内部学习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

机。

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

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

题干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都是个体内在

的需要,所以是内部学习动机。

故选C。

44、()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

A、课程标准

B、教材

C、课程目标

D、教师用书

【答案】A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涵。

故选A。

4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答案】B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都有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责任。

教师和家长必须经

常保持联系、进行沟通,以增进对儿童的了解及弥补双方的不足。

故选B。

46、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

A、联想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预测过程

【答案】B

【解析】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

过程。

47、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有关的学习资料,进而自己获得知识的教学是

()。

A、发现教学

B、启发教学

C、指导教学

D、程序教学

【答案】B

【解析】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

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题干中的“以学生自身活动为

主,让学生进行观察等,进而自己获得知识”正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

故选B。

48、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者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B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

生。

故选B。

49、()发表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

阶段、公正阶段。

A、皮亚杰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答案】A

【解析】1932年,皮亚杰发表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

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故选A。

5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答案】B

【解析】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制,并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三个基本性质。

故选B。

51、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不能起到含蓄作用的是()。

A、曲表观点

B、巧避锋芒

C、暗示批评

D、美化语言

【答案】D

【解析】曲表观点、巧避锋芒和暗示批评都是人与人沟通过程中含蓄地表达意见的一种形式,但是美化语言

则不是。

故选D。

52、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的方法属于

()。

A、宣传演讲法

B、榜样教育法

C、自我修养法

D、对话教育法

【答案】C

【解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需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的基

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中有目的地“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

这属于自我修养

法。

故选C。

53、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A、校长

B、教师

C、学生

D、教材

【答案】B

【解析】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故选B。

54、下列关于教学过程特殊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认识的直接性

B、认识的教育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有领导的认识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

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包括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以及有领导的认识。

故选A。

55、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

A、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B、制定严格的班规

C、培养班干部

D、了解学生

【答案】D

【解析】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了解学生。

故选D。

56、教育应“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级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

【解析】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故选A。

57、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答案】B

【解析】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

故选B。

58、()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答案】C

【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故选

C。

59、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