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00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1.有些学生喜欢用有方格的作业本,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字写整齐。

这说明这类学生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反思型D.冲动型

【答案】A。

解析:

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题干中依据方格才能写工整,说明这类学生是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

2.某学生在解决任务的时候,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

该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

【答案】A。

解析:

题干的描述符合冲动型认知风格学生的特点,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但是错误率高。

3.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

【答案】B。

解析: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4.抑郁症是由()造成的。

A.学校原因B.家庭原因C.社会原因D.心理原因

【答案】D。

解析:

抑郁症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理论解释。

但目前认为主要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

5.小刘认为又高又细的杯子比又矮又粗的杯子能盛更多的水,尽管在这两个杯子中倒入了同样多的水,他却只注意杯中水的高度,而不会同时考虑到杯子的形状。

他的认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前运算阶段特点。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其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集中化。

题干中两个杯子倒入同样多的水,小刘只关注水的高度,说明小明还没有守恒的概念,思维集中化。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伴随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当儿童凭借形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其认知发展到了()。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

前运算阶段儿童随着语言的快速发展与初步完善,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但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性思维阶段。

7.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

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守恒是指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前运算的儿童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

他们在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比如:

长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

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儿童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守恒。

小楠未获得守恒属于前运算阶段,小董获得守恒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因此本题选B。

8.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多选题)。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平衡性C.定向性与顺序性D.差异性

【答案】ACD。

解析:

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B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9.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哪些阶段(多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BCD。

解析: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10.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认知发展到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能做到的。

(判断题)

【答案】×。

解析:

具体运算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维运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

因此本题错误。

1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该观点体现的是()。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B.社会中心课程论C.学生中心课程论D.结构课程理论

【答案】C。

解析: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包含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观点、永恒主义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

社会中心课程论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杜威是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相适应,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

题目中,认为教材选择的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体现的正是学生中心课程论。

故答案选择C。

12.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习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

【答案】D。

解析: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习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读、写、算”。

故答案选择D。

13.古代学校教育重视语言、政治、伦理等学科,到了近代,自然科学、技术性、社会性科学等学科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现象表明,课程开发受()的影响。

A.人类文化B.学生年龄特征C.社会发展D.学生可接受性

【答案】C。

解析: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学校较为重视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

至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等学科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及至现代,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这些均反映了社会发展对课程开发的影响,故答案选择C。

14.下列不属于课程计划范围的是()。

A.课时分配B.学年编制C.教学进度D.教学科目的设置

【答案】C。

解析: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开设哪些学科),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故答案选择C。

15.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校内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课堂活动

【答案】C。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学习苏联教学理论,在教学本质观问题上基本沿用了凯洛夫教学论的观点,主要把教学视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

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故答案选择C。

1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A.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发扬教学民主

D.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答案】D。

解析: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是: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是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故此题答案选择D。

1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答案】A。

解析:

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故答案选择A。

18.“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C.知情意统一

D.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答案】D。

解析:

经验的获得主要指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发展是能力发展的核心。

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相互促进实际上是反映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故答案选择D。

19.在Word中,要实现在文档中添加特殊符号“※”,在默认设置下,首先选择的功能菜单是()。

A.“文件”B.“编辑”C.“格式”D.“插入”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给Word文档添加特殊符号。

通过单击“插入”菜单,打开“符号”对话框,然后选择“特殊字符”命令按钮,添加特殊符号“※”。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0.在Excel默认状态下,要在单元格中完整输入数字字符串070615,下列输入序列正确的是()。

A.'070615B.“070615”C.070615D.[070615]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Excel的数据输入。

在Excel默认状态下,要在单元格中完整输入数字字符串070615,正确的输入序列是先输入西文的单引号('),再输入数字字符串070615。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1.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麻木不仁,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答案】A。

解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从概念上可以看出激情是两个特点:

持续时间短暂、爆发强烈的。

在生活中还表现为常带有明显的外部行为的。

激情一般是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但是有时虽然事情不大,但是长期压抑,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业可以大发雷霆。

比如:

范进中举,生气时拍案而起、高兴时手舞足蹈,喜极而泣等都属于激情。

故题干描述为激情。

22.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

A.激情B.心境C.应激D.理智感

【答案】C。

解析: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从概念上看有三个特点:

出乎意料、急速、高度紧张。

对于这三个特点,在一件事情是可以完美呈现的。

23.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答案】C。

解析: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实现做出的决定。

24.“进退维谷”是一种()。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B。

解析:

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25.某人在商场购物时,既喜欢质量高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

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趋避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双趋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A。

解析:

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2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像症D.视觉障碍

【答案】B。

解析:

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题干体现的是同时对比。

27.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A.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差别感受性

【答案】C。

解析:

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为继时对比。

28.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

【答案】A。

解析:

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题干体现的是颜色恒常。

29.以下属于心境的是(多选题)。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C.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谁多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ABCD。

解析:

心境指的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从概念上看,可以发现有几个特点:

是微弱、平静且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长期性(相对时间内);但是在生活中的表现中看还有另一个特点:

弥散性,并不指定某一对象。

心境在咱们生活中一般表现为我们的心情。

30.情绪和情感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用在不同的场合。

(判断题)

【答案】×。

解析: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A.深入共感法B.系统脱敏法C.行为契约法D.模仿学习法

31.以下()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读书是一种乐趣

D.“为得到奖学金而努力读书”

【答案】C。

解析:

内部学习动机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活动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愉悦,其动机来源于愉悦感带给他们的自我奖励,而不是这些活动对他们有什么功利价值。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调整阅读速度B.自我检查C.小组学习D.监控领会

【答案】C。

解析:

学习策略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A项为调节策略,BD项为监控策略,C项为资源管理策略。

33.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基本策略

【答案】B。

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流程图和模式图都属于组织策略。

34.某生一次考试取得高分后,惊喜地说:

“我背到的老师都考到啦!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该生将这次成功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答案】D。

解析:

从题干中“我背到的老师都考到啦!

”可以得出该生将这次成功归因于运气。

故本题答案为D。

35.先行学习向在难度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是()。

A.一般迁移B.特殊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答案】D。

解析:

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也叫横向迁移。

36.班主任通过班集体影响学生个体,又通过教育学生个体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答案】B。

解析: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7.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

A.策略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答案】C。

解析:

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理性知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概念、命题、定理和理论等。

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常表现为某种操作程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是属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故选C。

38.在学习了“merchant-商人”这个单词的时候,学生用“merchant-摸钱人-商人”来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使用了哪一种学习策略?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计划监控策略

【答案】C。

解析:

题干描述学生通过记忆术来记忆单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39.对下面油画作品的作者和名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拉斐尔的《蒙娜丽莎》

B.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C.拉斐尔的《大公爵的圣母》

D.达·芬奇的《大公爵的圣母》

【答案】C。

解析:

该油画作品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大公爵的圣母》。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他擅长塑造温柔秀美的圣母圣婴形象,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40.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外显,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内潜、简缩形式的过程称为()。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

【答案】C。

解析:

A选项原型定向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不符合题意;B选项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不符合题意;C选项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与题意相符;D选项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择C。

4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归结为()。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答案】A。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蓬生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这句话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2.从教育目的体现的范围看,可将它分为()。

A.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B.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C.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D.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答案】C。

解析:

教育目的从其作用的特点看,有价值性和功用性之分;从其要求的特点看,有终极性和发展性之分;从被实际重视的程度看,有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之分;从其体现的范围看,有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之分。

4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对教育质量的规定性。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功能D.教育政策

【答案】A。

解析:

教育目的强调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题干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方针。

44.教育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等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循序渐进地施教,不得“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同时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

45.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这表明教育目的具有()。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评价功能D.强调功能

【答案】C。

解析: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的。

这表明教育目的具有评价功能。

46.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文化传统的继承等因素都会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但是,这些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的确定来实现。

A.教育对象B.教育手段C.教育目的D.教育形式

【答案】C。

解析: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发展、如何影响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选择都要根据教育目的的确定来实现。

47.“无论在哪里,教育首先是在满足一些社会需求。

”这表明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为()。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环境本位论

【答案】B。

解析: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观点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题干中的观点属于社会本位论。

48.关于教育学中遗传要素描述错误的是()。

A.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上的特点

B.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结果

C.遗传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答案】B。

解析:

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为人以后的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因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结果”的观点是错误的。

49.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答案】C。

解析: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

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0.小明小的时候被狗咬了一次,所以他非常害怕和讨厌狗。

他的父母为了帮助他客服这一恐惧,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在他面前谈论狗,同时,在散步时让他远远的看着狗,并与狗的主人讨论狗的可爱之处。

渐渐地他由惧怕狗进而到摸狗抱狗,消除了对狗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全身松弛训练D.肯定性训练

【答案】B。

解析:

系统脱敏法的含义是:

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在发生敏感反应。

51.我国中小学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

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集体教育D.劳动教育

【答案】A。

解析: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52.某师范教育学院联合团市委等多个部门招募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和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组建了志愿者团队——红领巾社区德育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充分发挥本社区内“五老”人员的帮带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内青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

该师范教育学院的做法是通过()。

A.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工作

B.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C.社区建立德育课堂

D.外部力量创办德育学校

【答案】A。

解析:

该师范教育学院组建红领巾社区德育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充分发挥本社区内“五老”人员的帮带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内青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是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青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

53.某学校每年都组织各年级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参加孤儿院的义工活动,有家长认为学生应该将精力集中放在学业上面而非花费在社会活动中。

学校坚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认为参加义工活动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