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008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科临床路径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

2、了解病人症状及心理的变化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3、余同前。

1、介绍关于颈椎病的健康知识。

2、注意颈部保暖,指导头部的功能锻炼。

其余同前

第3~4天

术前一天

做好心理护理,举例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例子。

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及时了解病情心理状况、体温、月经、手术部位皮肤情况等。

1、按医嘱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如术区皮肤准备,消毒包扎等。

2、按医嘱抽交叉配血。

3、其余同前。

遵医嘱正确给药,睡前口服乐安定2。

1、清淡饮食。

2、术前晚22:

00后禁食水(下午做手术则术晨09:

00后禁食水)。

l、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如洗头、抹身等)。

2、指导病人术前取下活动义齿、发夹、手表、耳环、项链等饰物,妥善保管。

l、指导病人做好术前训练,如卧床大小便、气管食管推移、床上肢体训练。

2、解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了解病人心理接受程度。

术日

及时了解病情如体温,如体温>

37.50C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取消手术。

1、遵医嘱肌注术前针,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2、及时测量好病人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

3、术后按医嘱吸氧。

1、按医嘱打术前针。

2、术后补液支持疗法。

3、按医嘱快速静滴甘露醇及甲强龙。

术后卧床。

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6小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温凉半流质饮食,多饮食,但少量多次。

1、准备好急救物品。

2、准备好颈椎手术麻醉床,术后协助病人去枕平卧。

3、加强巡视,做好基础护理。

及时解决病人的生活所需。

4、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注意保持颈部中立位。

在颈部两侧各放一个沙袋。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咽喉部分泌物。

5、定时倾倒引流液,记录其色、质、量,保持有效负压吸引。

6、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术后伤口情况,四肢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l、术后麻醉药过后指导患者作抬臀动作。

多做握拳动作。

术后1~7天

1、按医嘱快速静滴甘露醇、甲强龙。

2、指导正确的中药服药法。

l、指导病人佩戴颈围床上坐起、床边站立、下地活动及功能锻炼等。

l、指导病人进食富营养易消化温凉半流饮食。

2、术后第三天按手术情况、病程分期及证型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调护。

3、指导病人进食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芝麻糊、蜜糖水等。

1、遵医嘱正确给药,勤巡视,调节好滴速。

2、及时了解病情如体温、呼吸、伤口疼痛及出血情况、四肢感觉及活动情况。

3、做好留置尿管护理,拔除止痛盒后按病人膀胱功能情况及早拔除尿管,观察病人拔除尿管后第一次小便情况。

4、遵医嘱指导病人活动。

如颈椎上钢板内固定者,术后第一天协助病人摇高床头30度。

5、第一次坐起和下地应有医护人员在旁指导。

6、顺时针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

指导并督促病人行床上功能锻炼。

出院前一天

做好饮食指导、复诊指导等。

做好出院指导:

l、按医嘱继续服药。

2、根据具体情况指导病人正确颈部功能锻炼,如“米”字操的分解锻炼等。

3、指导复诊,一般出院一月后门复查或按医嘱复查。

出院随访

出院随访至少3次:

第一次电话随访在出院后第一周内,第二次在出院后第二周内,第三次在出院后一个月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

l、一般评估:

了解病人腰腿痛症状,如疼痛部位、诱因、有无放射痛,双下肢活动、感觉情况,二便情况等。

遵医嘱给药、补液及腰椎牵引、理疗。

送病人做心电图、全胸片、腰椎x片、B超等检查,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

1、遵医嘱正确给药,如口服痹痛胶囊、弥可保等,观察病人服药后的效果。

2、根据病人不同证型,遵医嘱予静滴。

早期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床上大小便),2周后戴腰围起床活动时有人陪同。

根据辨证指导饮食。

4、主管护士向病人介绍,发连心卡并讲述连心卡的内容,介绍病区环境。

呼叫仪的使用等各种住院制度。

1、指导病人卧硬板床,勿做弯腰、急转身、搬重物等。

2、指导病人正确佩戴腰围,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

1、遵医嘱抽血,再次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

介绍特殊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

2、送病人做,并解释注意事项。

1、介绍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知识。

2、注意腰部保暖,指导功能锻炼。

3、指导家属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解除患者后顾之忧。

了解病人症状及心理变化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第5天(术前1天)

l、按医嘱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如术区皮肤准备,消毒包扎等。

2、其余同前。

遵医嘱正确给药,睡前口服舒乐安定2。

l、清淡饮食。

2、术前晚22:

l、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如洗头、抹身等)。

l、指导病人做好术前训练,如卧床大小便、俯卧位、床上肢体训练。

第6天(术日)

l、遵医嘱肌注术前针,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l、按医嘱打术前针。

3、按医嘱快速静滴甘露醇、甲强龙。

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6小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半流饮食。

l、准备好急救物品。

2、准备好腰椎手术麻醉床,术后协助病人去枕平卧。

4、术后监测生命体征。

6、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术后伤口情况,双下肢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麻醉药过后指导患者作下肢屈曲动作。

术后1~10天

l、遵医嘱指导病人活动。

2、指导病人佩戴腰围床上坐起、床边站立、下地活动及功能锻炼等。

l、指导病人进食富营养易消化之饮食。

l、遵医嘱正确给药,勤巡视,调节好滴速。

2、及时了解病情如体温、伤口疼痛及出血情况、双下肢感觉及活动情况。

4、告知病人术后2小时后护理人员会协助翻身,如没有医护人员交代不能自行起床。

第一次坐起和下地应有医护人员在旁指导。

5、如有尿管者协助病人定时夹持、开放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及时倾倒集尿袋。

术后第1~10天

出院前1天

1、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2、指导复诊,一般出院一月后门诊复查或按医嘱复查。

出院随访至少3次,第一次电话随访在出院后第一周内,第二次出院后第二周内,第三次在出院后一个月内。

患者面色、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二便及皮肤情况,病人的交流能力。

局部疼痛,患肢肢端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

遵医嘱补液、干扰电及红外线治疗。

抽血、送病人做心电图、胸片、骨盆正位片及患髋关节侧位片等。

遵医嘱正确给药,注意用药后的观察,如外敷二号膏,口服或静滴活血化瘀的药物,使用止痛药等。

1、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进行踝趾关节和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指导患者抬臀练习。

3、训练床上解二便

l、评估营养状态,选择合适的饮食。

2、夜间通知禁食

1、备好床单位,及时安置好病人。

2、入院介绍:

主管护士向病人自我介绍,发连心卡并讲述连心卡的内容,介绍病区环境,呼叫仪的使用等各种住院制度。

3、抬高患肢,无移位骨折穿丁字鞋固定。

4、牵引护理。

5、皮肤护理。

6、基础护理。

1、了解病人心理状况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功能锻炼教育。

2、服药须知。

3、安全知识:

上床栏。

4、各项功能检查前的宣教。

第2~4天

抽血、查血型,送病人做B超、动态心电图或动态血压或心脏彩超等。

术前1天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二便情况、月经情况及睡眠情况。

局部皮肤情况,观察局部疼痛及患肢肢端血运情况。

抽交叉配血,通知血库备血,通知相关科室术前会诊。

遵医嘱正确给药,睡前口服舒乐安定2,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l、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进行踝趾关节和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

3、深呼吸、扩胸运动。

4、指导抬臀练习。

术前小时通知病人禁饮禁食。

1、做好心理护理,举例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例子,增强患者对治愈疾病的信心。

2、皮肤准备,床单位的准备(准备防褥疮水垫),肠道准备,牵引护理,会阴护理,生活护理(洗头、抹身等)。

术前第1天

术前心理教育,讲解有关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减少病人对手术的恐惧。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二便、月经及睡眠情况。

局部皮肤情况,观察局部疼痛、患肢肢端血运及伤口出血情况。

1、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2、及时测量病人术前、术后的生命特征。

3、术后吸氧。

4、监测病人术后生命体征情况。

1、抽血复查血常规和急诊生化。

2、必要时床边拍片。

1、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钠0.1g。

2、术前30分钟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予抗生素静滴预防感染、能量合剂或益气回阳的中成药静滴补充能量,静滴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和低分子右旋糖苷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术后禁饮禁食6小时后根据不同要求给予合适的饮食。

l、观察术口出血及术口引流管情况,患肢肢端感觉、血运及趾活动情况。

软枕抬高患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2、加强巡视。

3、管道护理。

4、安全防护:

上床栏,必要时上约束带。

5、体位护理:

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6、做好心理护理,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7、基础护理。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和术后卧位教育。

术后第1天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排尿情况及睡眠情况。

局部皮肤情况,观察是否足下垂,局部疼痛及患肢肢端血运感觉情况。

1、抽血复查血常规和急诊生化。

2、必要时床边拍片。

1、卧床休息。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1、根据病情选择饮食:

(1)低盐饮食

(2)低脂饮食(3)清淡饮食(4)糖尿病饮食(5)普食

2、根据中医辩证指导饮食,忌食肥腻热毒食品。

1、观察体温、术口出血及术口引流管情况,观察患肢肢端血

 

运、感觉及趾活动情况。

2、管道护理。

3、安全护理:

4、软枕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5、基础护理。

1、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2、指导病人放松的技巧,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3、服药知识。

术后第2~9天

1、予红外线照射及干扰电治疗术口。

2、使用锻炼患肢功能。

3、拔除尿管。

1、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第二天病人取半坐卧位,进行股四头肌舒缩和踝趾关节屈伸锻炼,第三天拔除引流管后可扶病人坐床边进行膝踝关节锻炼。

第四天下地在床边学站立,围绕床边学行走。

2、生物型、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及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指导患者进行踝趾关节和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

安全防护:

防坠床、防跌扑。

术后第10~13天

复查拍片。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出院前一天和出院当天

1、发送出院通知单。

2、发病人满意调查表,征询病人意见。

l、复诊须知

2、服药知识

3、安全教育

4、切口的观察、患肢卧位与活动的要求、家庭设施的配合。

5、生物型、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在术后3~6周遵医嘱从患肢不负重到逐步负重下地行走锻炼。

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的病人在术后3个月照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遵医嘱方可下地行走锻炼。

出院随访1~2次;

第一次电话随访在出院后第一周内。

股骨骨折临床护理路径

l、一般评估,如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等。

2、专科评估,如疼痛程度、部位、性质,患膝局部的体位及活动度。

遵医嘱补液、治疗,勤巡视。

进行必要的x片、胸片及检查。

正确的使用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卧床休息。

宜进食活血通络之品。

l、按服务规范的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3、为患者上好床栏,防止跌扑。

4、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并协助处理。

5、入院当天晚上通知禁食,通知明日早上的各项检查。

6:

主管护士向病人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环境、病房生活设施及呼叫仪的使用及各种住院制度。

疾病诱发的因素及基本知识。

第2天(术前第一天)

遵医嘱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晚10遵医嘱予舒乐安定口服。

进行必要的抽血、心脏彩超(大于60岁)、、等检查,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大小便进行检查。

宜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通知10后禁食禁饮。

1、按医嘱做好术区常规备皮,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做好抽血交叉、备血工作,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2、主管护士交待术前各注意事项,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床上大小便及抬臀防褥疮等。

3、上夜班护士做好术区第一次消毒包扎工作,并按医嘱再次通知病人禁食、禁饮。

备好病历、X光片及输血器。

4、下夜护士做好术区第二次消毒包扎工作,再次通知病人禁食、禁饮。

按医嘱做好四测及术前30分钟打术前针,检查术前准备情况。

讲解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的目的及术前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第3天(手术当天)

遵医嘱肌注术前术,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1、术前按医嘱予鲁米钠0.19肌注、消炎抗菌针静推,术前30。

2、若接台或下午手术,按医嘱予补液静滴。

3、术后按医嘱予消炎抗菌针静滴预防感染。

4、术后补液支持疗法。

1、术后抽血检查,必查血常规、常规生化。

2、术后查骨折处正侧位片等。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要医生或护士协助方可翻身。

术后禁食禁饮6小时后改善普食,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l、及时测量好病人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

2、主管护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

配好氧气装置、心电、血压监护机。

病人回房后做好接手术工作,与麻醉师做好交接班,了解病人术中情况,协助过床,吸氧,测病人生命体征,取合适体位。

术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并垫一枕头。

3、术后按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予吸氧及多功能心电监护(或血压监护),Q2h记录。

4、观察各管道是否固定通畅,上紧颈静脉管口与输液管的接口,放好术区引流管及尿管,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5、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情如:

术区引流量、敷料、伤口疼痛、肢端血运及生命体征等并认真记录,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6、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疼痛剧烈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配合麻醉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及观察镇痛泵的管道留置是否固定通畅。

7、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

8、落实并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冲洗等。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谨遵医嘱护嘱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第4~6天(术后第1~3)

l、静滴或静推抗菌素预防感染。

2、辨证使用中成药静滴。

2、术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软枕抬高,保持下肢有效的皮套牵引。

饮食须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供应,宜活血化瘀之品。

l、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翻身拍背排痰、会阴冲洗、膀胱冲洗等。

2、密切观察术区引流量、敷料、伤口疼痛、肢端血运、生命体征等并认真记录,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及早指导适当夹闭尿管,为拔管做好准备。

如果病人没有留置止痛泵或疼痛减轻已拔除止痛泵,可遵医嘱拔除尿管。

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第一天可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被动活动,术后第二三天病床摇升至30度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运动,开始活动范围髋25度,膝40度,以后逐步增加,但所有活动均应于患肢外展中立位状态下进行。

第7~10天(术后第4~7天)

1、术后第四五天病床摇升至60度,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由起初的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练习过渡。

患腿行直腿抬高练习。

2、术后一周病床摇升至90度,进行坐位练习,鼓励患者上肢活动如:

洗脸、梳头、更衣等。

患者还可以坐于床边,双手后撑,主动伸直髋关节,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但避免左右摆动。

第11~17天(术后8~14天)

术后第二周进行坐位到立位的训练。

病人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使整个人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健腿屈曲用力蹬床,健肘撑床,同时保持患腿外展位,慢慢坐起,然后通过双拐支撑站起。

站立后进行髋关节伸展练习和重心移动练习。

患者双手扶着椅子靠背,后伸术侧下肢,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挛缩的屈靛肌群。

而后后伸健侧下肢,中心逐步向前侧的患肢移动。

中医饮食指导,根据辨证分型有针对的饮食调护。

指导患者出院后锻炼。

嘱按医嘱继续服药,不能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坚持功能锻炼。

第一次电话随访在出院后7个工作日内,第二次在出院两周内,第三次在出院后一个月内。

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护理路径

一般评估:

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等。

专科评估:

疼痛程度、部位、性质,患膝局部的体位及活动度。

进行必要的X片、胸片及检查。

1、按服务规范的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6、主管护士向病人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环境、病房生活设施及呼叫仪的使用及各种住院制度。

第2天(术前一天)

讲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目的及术前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遵医嘱肌注术前针,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1、按医嘱予鲁米钠0.19肌注、消炎抗菌针静推,术前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