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29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达标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

A.0.5PaB.5PaC.50PaD.500P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3.如图,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将工件(其重心为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传送带受到的压力F、压强p及工件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5.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

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7.★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的()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8.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1∶3B.1∶2C.4∶1D.1∶1

9.(多选)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10.★(多选)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甘孜州中考)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3.(牡丹江中考)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在图a中,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在图b中,“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原理;在图c中新型材料“气凝胶”被称为“最轻材料”是因为其极小。

14.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

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

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Pa。

15.(宁夏中考)负压鱼缸是宁夏科技馆的一件展品,如图甲所示,其纵截面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整个鱼缸只有投料口与大气相通,鱼缸内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从投料口流出,是因为受到作用,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p=(深度用图乙中的相关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6.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

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

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

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

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均选填“>”“<”或“=”)

 

18.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

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

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

于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

(1)请在图中画出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题图

(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题图

20.(衢州中考)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

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

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1.(南充中考)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当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

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

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3)小金反思:

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

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

根据压强公式p=

,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23.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

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Pa。

五、计算题(第24题8分,第25题12分,共20分)

24.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5.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cm和6cm,底面积SA∶SB=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

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C)

A.0.5PaB.5PaC.50PaD.500P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3.如图,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将工件(其重心为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传送带受到的压力F、压强p及工件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C)

第4题图

5.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如下列图中的(D)

5.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C)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

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7.★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的(B)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8.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D )

A.1∶3B.1∶2C.4∶1D.1∶1

9.(多选)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10.★(多选)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BD)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甘孜州中考)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600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0.03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3.(牡丹江中考)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在图a中,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压强;在图b中,“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在图c中新型材料“气凝胶”被称为“最轻材料”是因为其密度极小。

14.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

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

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__5×105__Pa。

15.(宁夏中考)负压鱼缸是宁夏科技馆的一件展品,如图甲所示,其纵截面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整个鱼缸只有投料口与大气相通,鱼缸内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从投料口流出,是因为受到大气压作用,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p=ρ水gH(深度用图乙中的相关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6.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

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

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

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深。

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水窖上粗下细。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均选填“>”“<”或“=”)

 

18.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

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

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

(1)请在图中画出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题图

 

答图

(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题图

 

答图

20.(衢州中考)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

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

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答:

车辆沉入水中越深,水的压强越大,水对车门和车窗产生较大的压力,车内人员无法将车门推开;水对车窗玻璃的压力越大,玻璃对窗框的压力就越大,玻璃与窗框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越不易降下车窗玻璃;用安全锤或其他尖锐物品砸玻璃时,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对玻璃的压强,容易砸碎玻璃;较多的水进入车内,使得车门内外受到水的压力大小相接近,人容易推开车门而逃生。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1.(南充中考)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2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

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

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AB(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3)小金反思:

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

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

根据压强公式p=

,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ρgh。

23.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

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4.00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6.4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1.024×105Pa。

五、计算题(第24题8分,第25题12分,共20分)

24.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03kg/m3×10N/kg×0.12m

=1.2×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1.2×103Pa×100×10-4m2=12N;

(2)容器重:

G1=mg=0.1kg×10N/kg=1N;

水重:

G2=ρgV=1×103kg/m3×10N/kg×1×10-3m3

=1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2=G1+G2=1N+10N=11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

=1.1×103Pa。

25.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cm和6cm,底面积SA∶SB=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

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解:

(1)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B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加,可以判断A的最初压强是2000Pa,

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则圆柱体A的密度:

ρA=

=2×103kg/m3;

(2)从A截取h=6cm的圆柱块的重力:

ΔGA=ρAgΔhASA,已知SA∶SB=1∶3,将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ΔpB=

=400Pa;

(3)由图像知,B的最初压强是1200Pa,则由

p=ρgh可得圆柱体B的密度:

ρB=

=2×103kg/m3,

由图像知,截取高度a,剩下部分A和截取后叠加B的压强相等,即:

p′A=p′B,

则有:

ρAg(0.1m-a)=

因为ρA=ρB,SA∶SB=1∶3(即SB=3SA),

所以化简代入数据可得:

0.1m-a=

解得:

a=0.03m=3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