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31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大学生防灾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D)。

A、全国抗灾救灾日B、中国赈灾日

C、全国灾害日D、防灾减灾日

2、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B)和社会安全事件。

A、自然灾害、人为事故

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C、地震灾难、人为火灾、交通事故

D、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故

3、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A)和蓝色标志。

A、红色、橙色、黄色B、黑色、红色、黄色

C、红色、白色、黄色D、黑色、橙色、白色

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B、跳楼

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

5、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

6、地震发生了,你在户外避震,以下那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C)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B、避开高大建筑物

C、抱住电线杆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B)和一般四级。

A、重大、较大

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

C、一级、二级、三级

8、当你遇到人员停止呼吸、心脏停跳时,应迅速采取(B)措施后及时送往医院。

A、口对口人工呼吸B、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C、心脏按压D、拍打头部

9、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A)。

A、正常B、偏高C、偏低

10、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11、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12、在相对封闭的房间里发生火灾时(A)。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B、只能开窗C、只能开门

13、在日常生活中,热烫伤是常见的。

当你遇到手部热烧伤时,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是(A)。

A、迅速将烧伤的手置于冷水中,并不断用冷水冲洗

B、迅速将烧伤的手脱离热源,并对烧伤的手进行包扎

C、迅速将烧伤的手置于热水中,并不断用热水冲洗

D、不采取任何措施

14、人工呼吸是人员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的有效急救方法。

对儿童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时,每分钟应(B)。

A、12次B、20次C、28次D、30次

15、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6、乱扔烟蒂容易引发火灾,是因为烟蒂的温度比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要高。

请问燃烧烟蒂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A)℃。

A、200~300B、600~700C、700~800

17、心跳停止()分钟以内,即脑组织缺氧()分钟之内,用心肺复苏法有可能恢复其原有功能(B)。

A、4,4B、3,3C、4,3D、3,4

18、雷雨天有什么样的危险可能进入房间。

(B)

A、大冰雹B、球状闪电C、大风D、大雨

19,火灾是城市主要灾害事故之一,火场逃生显得尤为重要、当你被烈火围困时,应采取逃生方法是(C)。

A、迅速披上塑料雨衣,携带财物,边奔跑边呼救

B、大声呼救,等待人员来救援

C、迅速放低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尽快逃离火场

D、以上都可以

20、当你遇到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时,你应如何撤离现场(A)。

A、向侧风或侧上风方向迅速撤离

B、向下风方向或侧下风方向撤离

C、往高处撤离

D、以上都可以

21、现场救护的五大急救技术是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D)和心肺复苏。

A、口对口呼吸B、打针C、吊盐水D、搬运

22、火场中失去自救能力时怎么求救?

(B)

A、呼喊B、敲击身边物品

C、等待D、想方设法站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23、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D)火灾。

A、塑料B、汽油C、煤油D、金属钠

24、火车脱轨时应该(C)。

A、远离车窗后,应尽量抓住牢固的物体

B、应开窗跳下去

C、车停稳后,方可逃离

D、不必惊慌,在链接处等待救援

25、对出现中暑症状的人员,可(B)缓解症状。

A、用热毛巾敷脸B、用冷毛巾敷脸

C、喂服汽水等冰镇饮料D、喂服咖啡、红茶等热饮

2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B)起施行。

A、2000年12月1日B、1998年3月1日

C、2003年5月1日D、2007年8月10日

27、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A)造成。

A、建筑物倒塌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D、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

28、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B)。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

C、以静制动

D、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

29、地铁在隧道运行时停电,乘客应该(D)。

A、扒门自行离开车厢进入隧道

B、拉门自行离开车厢进入隧道

C、在车厢内嘈吵

D、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听从救援人员指挥,依次沉着冷静地按照工作人员指定路线撤离

30、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B)。

A、台风眼B、台风眼壁附近

C、台风云系外围D、台风能影响所有区域

31、在影剧院遭遇地震,应该(A)。

A、沉着冷静,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

B、乱喊乱叫

C、不顾一切向外跑

D、站在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面

32、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A)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为3~15天。

A、蚊子B、老鼠C、苍蝇D、蟑螂

33、禽流感病毒可通过(A)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A、消化道和呼吸道B、空气

C、食用煮熟的禽肉D、食用禽类的蛋

34、行人不要在街上滑旱冰、(C)等,以免引起事故。

A、散步B、逛街C、滑滑板D、聊天

35、遇险时发出的声音求救信号,是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C)分钟后重复。

A、3B、10C、1D、5

36、如发现或怀疑伤员有脊柱骨折时,搬动应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C)。

A、使用软担架

B、1人抱胸、1人抬腿的方式搬动

C、由3人-4人托扶伤员的头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布带将伤员固定后搬送

D、不顾一切尽快送往就近医院

37、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

38、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

39、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

40、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B)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B、3、0级C、4、0级D、5、0级

41、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42、震后救人的原则是(C)。

A、先救人少的地方B、先救亲近人员C、先救容易救的人D、先救远后

43、民谣:

“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指的是(D)异常。

A、水文B、气象C、地象D、地下流体

44、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A)。

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十多分钟

45、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应当(D)。

A、在车上等候救援B、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C、站在车辆前方躲避D、撤离到护栏以外的安全地带

46、在等待乘坐公交汽车时,应站在(B),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B、站台或指定位置C、非机动车道上D、人行道上

47、不属于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C)

A、砖木结构B、砖混结构C、土木结构D、钢筋混凝土

48、我国消防宣传日是(B)。

A、1月19日B、11月9日C、9月11日

49、1930年我国第一年自建地震台是(C)。

A、南京基准地震台B、上海余山地震台

C、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D、马鞍山数字地震台

50、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B)。

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D、诱发地震

51、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C)。

A、地光B、地动C、地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