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43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煤矿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章煤矿安全基础知识

  1.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  )。

  A.煤矿B.煤海

  C.煤田D.煤层

  答案:

C

  解析: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2.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  )。

  A.煤区B.井田

  C.采区D.矿区

  答案:

B

  解析:

一般将一个煤田划归为若干个煤矿进行开采。

划归一个煤矿开采的范围称为井田。

  3.井田划分的原则不包括下列(  )条件。

  A.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

  B.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C.要与矿井开采能力相适应

  D.曲线的境界划分

  答案:

D

  解析:

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

(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3)充分利用自燃等条件划分井田;(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5)可持续发展。

故D不包括。

  4.井田开拓方式种类很多,按井筒(硐)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  )和综合开拓。

  A.垂直开拓

  B.水平开拓

  C.立井开拓

  D.平硐一斜井开拓

  答案:

C

  解析:

井田开拓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故应选C。

  5.下列井工煤矿采煤方法中,不属于壁式体系采煤法的是(  )。

  A.综合机械化采煤

  B.房式采煤

  C.房柱式采煤

  D.巷柱式采煤

  答案:

A

  解析:

壁式体系采煤法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分为房式和房柱式两种类型。

我国以长壁开采为代表的采煤工艺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爆破落煤阶段;第二阶段为普通机械化采煤阶段;第三阶段为综合机械化、自动化阶段,即综合机械化采煤阶段。

故选A。

  6.井工煤矿采煤方法虽然种类较多,但归纳起来,按照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  )两大体系。

  A.房柱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

  B.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

  C.壁式和柱式

  D.普通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开采

  答案:

C

  解析:

地下开采虽然方法较多,但归纳起来,按其工作面布置方式、采煤工艺、顶板控制方法、推进方向等特点,基本上可以分为壁式体系采煤法和柱式体系采煤法。

故选C。

  7.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为矿井巷道。

以下巷道不是按照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划分的是(  )。

  A.垂直巷道B.倾斜巷道

  C.水平巷道D.开拓巷道

  答案:

D

  解析:

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按巷道服务范围及用途,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故选D。

  8.通常情况下.一个矿井的主、副井都是同一种井筒形式。

然而,有时常因某些条件的限制,采用同种井硐形式会带来技术上的困难或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主、副井可采用不同的井硐形式,称为(  )。

  A.平硐开拓B.斜井开拓

  C.立井开拓D.综合开拓

  答案:

D

  解析:

综合开拓指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以上的开拓方式作为主、副井的开拓方式,故选D。

  9.煤矿开采过程中将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称为(  )。

  A.采煤工艺

  B.开采方法

  C.采空区处理

  D.采煤系统

  答案:

A

  解析:

采煤工艺是指在采场内根据煤层的自然赋存条件和采用的采煤机械,按照一定顺序完成采煤工作面各道工序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

故选A。

  10.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回采工艺)过程。

以下各项不属于采煤主要工序的是(  )。

  A.破煤B.支护

  C.采空区处理D.通风

  答案:

D

  答案:

采煤工作面工序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顶板、采空区处理(放顶)等基本工序及其一些辅助工序。

采煤工艺的各道工序要求不同,在进行的顺序上、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进行安排和配合。

采煤工作面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

故不包括通风,应选D。

  11.采区设计指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方案设计和采区施工图设计。

进行采区设计的步骤有:

①掌握设计依据,明确设计任务;②研究方案,编制设计方案;③编制采区设计;④深入现场,调查研究;⑤设计方案审批:

⑥设计实施与修改。

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⑤②④③⑥

  答案:

B

  解析:

采区设计的步骤:

①掌握设计依据,明确设计任务,②深入现场,编制设计方案,③酝酿方案,编制设计方案,④设计方案审批,⑤编制采区设计,⑥采区设计的实施与修改。

故选B。

  12.开采地下矿藏之前,须按合理的采区巷道布置,开凿一定数量的井筒、巷道,通达矿床或煤层;如围岩不稳,还须进行支护。

这项作业总称井巷掘进与支护,也称井巷工程。

巷井根据围岩坚固程度、矿山压力、巷道的服务年限、用途及支护方式等因素,采用拱形、梯形和矩形3种断面形状。

下列巷道宜采用矩形或梯形形状的是(  )。

  A.回采巷道B.开拓巷道

  C.运输大巷D.平硐

  答案:

A

  解析:

回采巷道一般沿煤层布置,宜采用矩形或梯形形状支护,故选A。

  13.巷道断面有折线形和曲线形两类,一般巷道围岩压力小的情况下采用折线形巷道,围岩压力大、围岩松软破碎时采用曲线形断面。

支护形式有多种,下列属于巷道支护形式的是(  )。

  A.料石砌碹

  B.锚杆杆支护

  C.工字钢支护

  D.U形钢支护

  E.液压支柱

  答案:

ABCD

  解析:

井下巷道必须进行支护,具体支护材料可以选择喷射混凝土、料石砌碹、“工”字钢支架、“U”形钢棚、锚杆锚索等。

故DE不属于巷道支护形式。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矿井通风

  第二章矿井通风

  1.煤矿井下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  )、CO2、H2S、NO2、H2、NH3气体组成。

  A.CO

  B.CH4、SO2

  C.SO2、CO

  D.CO、CH4、SO2

  答案:

D

  解析:

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甲烷、氢气等。

故选D。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有害气体H2S允许浓度为(  )。

  A.0.00066%

  B.0.00050%

  C.0.0040%

  D.0.0024%

  答案:

A

  3.煤矿工人在井下工作时,需要一个适宜的空气条件。

因此,《煤矿安全规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O2浓度不低于(  ),CO2的浓度不超过0.5%。

  A.20%  B.28%

  C.25%  D.18%

  答案:

A

  解析:

《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故选A。

  4.根据进出风井筒在井田相对位置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  )。

  A.中央式、混合式和区域式

  B.对角式、混合式

  C.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D.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和区域式

  答案:

C

  解析:

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筒和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有中央并列式、中央边界式、对角式及混合式等方式。

故选C。

  5.根据局部通风机工作方式的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分为(  )。

  A.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B.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C.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D.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答案:

B

  解析:

局部通风机通风是利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把新鲜风流送入掘进工作面的一种通风方法,在我国煤矿井下被广泛采用。

局部通风机通风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3种。

故选B。

  6.通风网路中各分支的基本联接形式有(  ),不同的联接形式具有不同的通风特性和安全效果。

  A.串联B.并联

  C.角联D.串联、并联、角联

  答案:

D

  解析:

矿井风流按照生产要求在巷道中流动时,风流分合线路的结构形状,叫做通风网络,简称通风网。

通风网络中井巷风流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串联、并联和角联。

故选D。

  7.在矿井通风中,矿井主要通风机有(  )通风机。

  A.离心式、轴流式

  B.离心式

  C.轴流式

  D.抽出式

  答案:

A

  解析:

根据通风机的构造不同,矿用通风机可分为离心式通风机与轴流式通风机两类。

故选A。

  8.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及其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通风构筑物)的总称。

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可分为(  )。

  A.中央式、混合式、压抽混合式

  B.压入式、抽出式、压抽联合式

  C.混合式、对角式、中央式

  D.对角式、压入式、抽出式

  答案:

B

  解析:

通风方法是指通风机的工作方法,有抽出式、压入式和压入-抽出联合式等方法。

故B。

  9.局部通风机通风是向井下局部地点通风最常用的方法。

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

采用压入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  )。

  A.5m以外的进风侧

  B.10m以外的进风侧

  C.5m以外的回风侧

  D.10m以外的回风侧

  答案:

B

  解析:

压入式通风是局部通风机将新鲜空气经风筒压入工作面,而污风则由巷道排出。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新鲜风流中,距离回风巷道口不小于10m。

故选B。

  10.地下矿山工作面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时,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  )m3。

  A.4

  B.3

  C.2

  D.1

  答案:

A

  解析:

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故选A。

  11.某高瓦斯大型矿井投产时,在矿井工业广场内布置有主斜井及副斜井,在距离工业广场2km井田上部边界的中间布置回风立井。

矿井生产初期,新鲜风流从主斜井及副斜井进入。

乏风从回风立井抽出。

该矿井通风方式为(  )。

  A.中央并列式

  B.中央分列式

  C.两翼对角式

  D.混合式

  答案:

B

  解析:

中央边界式通风(中央分列式通风),进风井仍在井田中央,出风井在井田上部边界的中间,出风井的井底高于进风井的井底。

故选B。

  12.煤矿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温度及每人供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其中按排尘风速计算,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应不小于(  )。

  A.0.15m/s

  B.0.25m/s

  C.0.5m/s

  D.1.0m/s

  答案:

B

  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规定,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最低风速0.25m/s,掘进中的岩巷最低风流0.15m/s,最高允许风流均为4m/s。

故选B。

  13.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为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  )min内开动。

  A.10B.15

  C.20D.25

  答案:

A

  解析:

《煤矿安全规程》第158条规定:

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三)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故选A。

  14.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A.0.5

  B.0.75

  C.1

  D.1.25

  答案:

B

  解析:

《煤矿安全规程》第171条:

矿井总回风巷或者一翼回风巷中甲烷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故选B。

中级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矿井瓦斯灾害治理

  第三章矿井瓦斯灾害治理

  1.矿井瓦斯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其成分是很复杂的,它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  )。

  A.甲烷B.二氧化碳

  C.氮气D.一氧化碳

  答案:

A

  解析:

瓦斯是指地下矿山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通常所指的是甲烷(CH4),主要来自于煤层和煤系地层,在成煤作用过程中产生。

故选A。

  2.每年矿井灾害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矿井灾害因素中,瓦斯造成伤害最为突出。

瓦斯是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混合体,具有独特的性质。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瓦斯造成直接灾害的是(  )。

  A.造成工人窒息B.引起瓦斯爆炸

  C.中毒事故D.酿成瓦斯燃烧事故

  答案:

C

  解析:

瓦斯有四大危害:

瓦斯喷出、瓦斯燃烧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

这4种危害并非单一出现,往往一种灾害会成为另一种灾害的诱因,例如通风不足,瓦斯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瓦斯爆炸,继而带来矿井火灾,在爆炸和燃烧过程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容易出现瓦斯窒息事故。

其中中毒不是瓦斯的直接灾害。

故选C。

  3.煤层瓦斯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保存瓦斯的条件,而不是生成瓦斯量的多少;也就是说不仅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储存瓦斯的地质条件。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煤层的埋藏深度,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

  B.煤层倾角、煤层露头

  C.煤化程度、煤系地层的地质史

  D.瓦斯的游离特性

  答案:

D

  解析: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因素主要有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和围岩透气性、煤层倾角、煤层露头、煤化作用程度及煤系地层的地质史。

其中不含瓦斯游离特性,故选D。

  4.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下列描述中属于低瓦斯矿井的是(  )。

  A.矿井相对瓦斯通出量为8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2.5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m3/min

  B.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2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m3/min

  C.矿井相对瓦斯通出量为8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2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2.5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m3/min

  D.矿井相对瓦斯通出为12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2.5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m3/min

  答案:

A

  解析: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①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10m3/t;②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40m3/min;③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3m3/min;④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5m3/min。

故选A。

  5.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  )划分的。

  A.相对瓦斯涌出量

  B.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C.绝对瓦斯涌出量

  D.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答案:

D

  解析:

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将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以下简称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

故选D。

  6.煤体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性固体。

包括原生孔隙和运动形成的大量孔隙和裂隙,形成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孔隙表面。

煤层中瓦斯赋存两种状态:

游离状态和(  )。

  A.自由状态B.固定状态

  C.吸附状态D.半固定状态

  答案:

C

  解析:

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两种:

游离状态(自由状态)和吸附状态(结合状态)。

故选C。

  7.《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突出,该矿井即为(  )。

必须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

  A.瓦斯矿井B.突出矿井

  C.高瓦斯矿井D.涌出矿井

  答案:

B

  解析: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为突出矿井:

①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煤(岩)层。

②经鉴定、认定为有突出危险的煤(岩)层。

③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岩)层的矿井。

故选B。

  8.采用负压通风(抽出式)的矿井,风压越高,瓦斯涌出量就越(  );而采用正压通风(压入式)的矿井,风压越高,瓦斯涌出量就越(  );这主要是风压与瓦斯涌出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A.大、大B.大、小

  C.小、大D.小、小

  答案:

B

  解析:

负压通风的矿井,瓦斯易涌出。

风压越高表示负压低,所以瓦斯涌出量大。

正压通风瓦斯不易涌出,风压越高越不易涌出。

故选B。

  9.当大气压力突然降低时,瓦斯涌出的压力就(  )风流压力,就破坏了原来的相对平衡状态,瓦斯涌出量就会增(  );反之,瓦斯涌出量变小。

因此,当地面大气压力突然下降时,必须百倍警惕,加强瓦斯检查与管理;否则,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A.高于、大B.高于、小

  C.低于、大D.低于、小

  答案:

A

  解析:

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对涌出量的影响:

当大气压力突然降低时,瓦斯涌出的压力高于风流压力,破坏了原来的相对平衡状态,瓦斯涌出量就会增大;反之,瓦斯涌出量变小。

因此,当地面大气压力突然下降时,必须百倍警惕,加强瓦斯检查与管理。

否则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故选A。

  10.在高温作用下,一定浓度的瓦斯与空气中的氧气会发生激烈复杂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而这些热量又能够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迅速膨胀,从而形成高温、高压并以极高的速度(每秒可达数百米)向外冲击的冲击波,同时伴有声响,这就形成了瓦斯爆炸。

瓦斯的爆炸浓度范围是(  )。

  A.5%~15%B.5%~16%

  C.5%~17%D.5%~18%

  答案:

B

  解析: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

(1)瓦斯含量在爆炸界限内5%~16%。

(2)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2%。

(3)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温度不低于650℃,能量大于0.28MJ,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

故选B。

  11.绝大多数的突出,在突出发生前都有预兆,没有预兆的突出是极少数。

突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下列选项中属于有声预兆的是(  )。

  A.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

  B.压力突然增大,煤岩壁开裂,打钻时会喷煤喷瓦斯和水

  C.顶底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

  D.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

  答案:

B

  解析:

有声预兆

  

(1)响煤炮。

由于各矿区、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质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预兆声音的大小、间隔时间、在煤体深处发出的响声种类也不同,有的像炒豆似的噼噼啪啪声,有的像鞭炮声,有的像机枪连射声,有的似跑车一样的闷雷声、嘈杂声、沙沙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压力突然增大。

发生突出前,因压力突然增大,支架会出现嘎嘎响、劈裂折断声,煤岩壁会开裂,打钻时会喷煤喷瓦斯等。

故选B。

其他属无声预兆。

  12.天然的或因采掘工作形成的孔洞、裂隙内,积存着大量高压(  ),当采掘工作接近这样的地区时,高压瓦斯就能沿裂隙突然喷出。

  A.游离瓦斯

  B.吸附瓦斯

  C.积聚瓦斯

  D.高浓度瓦斯

  答案:

A

  解析:

产生瓦斯喷出的原因是:

天然的或因采掘工作形成的孔洞、裂隙内,积存着大量高压游离瓦斯,当采掘工作接近或沟通这样的地区时,高压瓦斯就能沿裂隙突然喷出。

故选A。

  13.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  )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

  A.1.0

  B.0.5

  C.1.5

  D.2

  答案:

B

  解析:

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

故选B。

  14.瓦斯爆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不属于瓦斯爆炸条件的是(  )。

  A.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B.必须有高温火源

  C.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D.必须有瓦斯持续不断地涌出

  答案:

D

  解析:

瓦斯爆炸的条件概括为3条:

①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②必须有高温火源;③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因此本题选D项。

  1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主要分为区域性措施和局部性措施两大类。

区域性措施是针对大面积范围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局部性措施主要在采掘工作面执行。

下列选项中,属于局部性措施的是(  )。

  A.预留开采保护层B.地面钻孔瓦斯预抽放

  C.浅孔松动爆破D.地面煤层注水压裂

  答案:

C

  解析:

区域性措施主要有3种:

开采保护层、大面积瓦斯预抽放、控制预裂爆破;局部性措施包括:

卸压排放钻孔、深孔或浅孔松动爆破、卸压槽、固化剂、水力冲孔等。

故选C。

  16.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主要危害不包括(  )。

  A.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

  B.使井巷中瞬间堆积大量的煤岩和充满高浓度的瓦斯,造成人员被埋压和窒息

  C.突出的瓦斯遇火源则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D.引发地下水进入矿井,造成矿井淹没

  答案:

D

  解析:

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危害是:

①它能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②能使井巷中瞬间堆积大量的煤岩和充满高浓度的瓦斯,造成人员被埋压和窒息;③突出的瓦斯遇火源则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故选D。

  17.经测定,某井工煤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0m3/t,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该煤矿为(  )矿井。

  A.瓦斯B.低瓦斯

  C.高瓦斯D.煤与瓦斯突出

  答案:

C

  解析: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①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②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③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④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

故选C。

  18.下列选项中,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

  B.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C.防止一定浓度的氧气积聚

  D.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答案:

C

  解析: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包括:

①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②严格执行瓦斯制度;③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④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故选C。

  19.矿山进行瓦斯抽放最主要的设备是(  )。

  A.瓦斯抽放管路

  B.瓦斯抽放施工用钻机

  C.瓦斯抽放泵

  D.瓦斯抽放钻孔机

  答案:

C

  解析:

瓦斯抽放的主要设备设施有:

瓦斯抽放泵、瓦斯抽放管路、瓦斯抽放施工用钻机、瓦斯抽放参数测定仪表、瓦斯抽放钻孔的密封。

瓦斯抽放泵是进行瓦斯抽放最主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