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44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docx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实验教案

 

东北农业大学

 

教案

 

课程名称:

植物学实验

授课教师:

 

东北农业大学教案

1.课程:

植物实验课09610003g

适用专业:

草业科学、农学、农学(农产品)、农学(种子)、生技(植)、植保(农药)、植保(植)、生技(动)、园艺(设)、园艺(种)、园林(园)、园林、农学、园艺、植保、园林、资环、环科等

理论课程总学时:

48学时

总学时(周学时):

48学时(4学时)

总学分:

1.5

2.实验课程简介

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部分和植物系统分类部分,实验内容采用研究型实验与综合设计实验为主,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多媒体实验室与开放实验室的建立为植物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掌握植物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植物组织、器官的详图及简图;能够熟练地掌握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

能够正确识别本地区常见的植物,特别是校园植物。

能够独立完成某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及植物蜡叶标本制作、鉴定等工作。

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实习大纲的任务。

能够独立开展与植物学相关的科学研究。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科书:

《植物学实验》,胡宝忠,常缨主编,2002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考书:

(1)胡宝忠、胡国宣主编.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周仪编.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何凤仙主编.植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郭桂林、邢启妍编著黑龙江省植物检索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5)刘慎谔主编.东北植物检索表.科学出版社,1959

(6)周云龙.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张彪等主编.植物分类学实验.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沈显生等编著.植物生物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9)王英典、刘宁主编.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考核办法

植物学实验课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平时作业的质量,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平时实验成绩(70%)和实验考核成绩(30%)两部分。

(1)平时实验成绩

根据每次实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按1:

1的分值比例给出成绩。

(2)实验考核成绩

实验课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操作、基本理论和综合性分析等部分。

测试时以不同形式(如提问、操作演示)来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进行考核评分。

实验一植物显微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显微镜类型,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2.普通光学

3.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显微镜附件使用

5.植物制片技术

、重点和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学时

4学时

、基本内容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一)显微镜的类型

1.光学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现在应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多是普通双筒复式显微镜,其基本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即:

机械部分、放大部分和光源部分。

以日本产OLYMPUS-CX21型显微镜结构为例,介绍如下:

1.机械部分

(1)镜座:

(2)电源开关

(3)镜臂

(4)镜筒

(5)物镜转盘

(6)载物台

(7)夹紧器

(8)载物台十字调节钮

(9)聚光镜升降螺旋

(10)粗调节螺旋(粗调节器)

(11)粗调锁档

(12)微调节螺旋(细调节器)

2.放大部分

(1)目镜

(2)物镜

3.照明部分

(1)反光镜

(2)滤光镜

(3)孔径光阑

(4)聚光镜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四)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定位

2.对光

3.装片

4.观察

5.取片

6.油浸物镜的使用

7.复原

(五)放大率、镜口率和视野宽度

1.放大率的计算

2.镜口率(数值孔径)

3.视野宽度

(六)测微尺的使用

(七)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二、植物制片技术

(一)临时装片法

1.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即将浸洗过的玻片用纱布擦干。

2.用玻璃滴管吸水,滴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

用滴管或毛笔挑选小而薄的材料,放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3.加盖玻片

4.如果这种临时装片尚需保存一段时间,则可用10~30%甘油水溶液代替清水封片。

(二)徒手切片法

切片前,首先将材料切成2~3cm的小段,并将材料断面削平,然后用清水润湿材料断面和刀面,以减少材料与刀片间的摩擦力。

切片,然后用毛笔将刀片上存放的薄片移入到盛水的培养皿中,再用镊子轻轻夹出薄而透明的切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然后盖片。

(三)压片法

1.取材与预处理

2.固定

3.解离

4.染色

5.压片

6.镜检与封片

(四)石蜡切片法

1.取材与固定

2.冲洗或保存

3.脱水

4.透明

5.浸蜡与包埋

6.切片

7.粘片

8.染色

9.封片

10.烘干、贴上标签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

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

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显微镜的构造;

2.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操作,个别指导显微镜操作;

4.仪器:

显微镜,字体制片和生物制片。

VII、作业

1.演示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描述石蜡切片的试验方法

3.绘一张植物结构图

实验二种子与幼苗与绘图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种子的组成

2.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

3.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

4.幼苗的类型

5.植物绘图技术

、重点和难点:

1.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差别

2.幼苗出土和留土的原因

、学时:

4学时

、基本内容

(一)种子的形态类型及结构

1.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取一粒已泡胀的菜豆种子,包在外面的革质部分是种皮。

剥去种皮,首先看到的是两片肥厚的子叶,在两片子叶的一端有一个尾状物为胚根。

小心打开两片子叶,用放大镜观察,在胚根的另一端可见到胚芽,注意观察两片子叶着生的位置。

2.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取一粒已泡胀蓖麻种子观察;小心剥去种皮,其中白色肥厚的部分为胚乳,用刀片小心的沿平行于宽面做纵切,可见到平铺于胚乳上的两片大而薄的子叶;用放大镜可清晰看见子叶上的叶脉,以及胚根和胚芽。

在取一粒种子,用镊子小心剥去胚乳,剥出一个完整的胚,在解剖镜下观察胚的各部分。

3.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取一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的籽粒,也称为颖果(因其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进行观察。

用刀片从垂直于小麦籽粒的背面正中做纵切,并在籽粒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然后用放大镜或解剖镜观察纵切面。

观察此时籽粒中胚乳和胚部的颜色变化。

4.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对慈姑的种子进行解剖观察

5.多子叶有胚乳种子

对松籽进行解剖观察

(二)幼苗的形态观察

1.观察豌豆或菜豆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苗,注意胚在发育过程中最先伸出的是哪一部分?

注意它们的子叶是否伸出土面?

2.观察小麦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苗,观察胚在发育过程中最先伸出的是哪一部分?

注意它们的子叶是否伸出土面?

(三)植物绘图技术

1.植物绘图的基本要求

(1)高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真实感

(3)精细而美观

(4)专业性

2.绘图仪器和用具

用具:

铅笔(HB、2H、3H、1B、2B)、橡皮、画板、直尺、圆规、放大尺(比例规)、放大镜、描图桌、绘图纸、绘图钢笔等。

仪器:

显微镜和实体解剖镜、幻灯机、投影仪、扫描仪、反射幻灯机等。

3.绘图方法与步骤

(1)观察

(2)绘制草图

(3)核对定稿

(4)标注部位名称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

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

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种子的构造;

2.学生动手操作,解剖大豆、蓖麻和小麦的种子;

3.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小麦的胚,了解单子叶胚的构造,个别指导显微镜操作;

4.仪器:

显微镜,字体制片和生物制片。

VII、作业

1.绘制大豆种子结构图

2.绘制小麦的胚结构图

3.说明豌豆和菜豆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差异

 

实验三植物细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熟悉鉴别细胞主要后含物

3.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重点和难点

1.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结构特点

2.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时

4学时

IV、内容与方法

(一)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观察

1.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结构观察

(二)番茄果肉离散细胞

用镊子挑取少许红熟的番茄果肉,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将其分散均匀,加上盖玻片,在低倍物镜下观察。

(三)质体观察

1.叶绿体

取水生种子植物黑藻叶直接制成水装片进行观察。

2.有色体

选取红辣椒果肉少许,或旱金莲、五色梅等黄色花瓣的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亦可用胡萝卜根作徒手切片观察有色体。

3.白色体

取白色的幼芽和菜心或洋葱幼嫩鳞叶。

撕取其幼叶或叶柄的表皮或做徒手切片。

(四)植物细胞的原生质运动

1.黑藻叶细胞观察

2.花丝表皮毛细胞观察

(五)纹孔和胞间连丝

1.胞间连丝

取柿或黑枣胚乳细胞的永久制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2.纹孔:

⑴单纹孔:

取一小块辣椒,用刀片从内侧刮去果肉细胞,选取3~5mm2薄而清晰的区域,制成临时装片

⑵具缘纹孔:

取松属木材的三切面装片观察径向切面,可见到在长形的管胞壁上有许多同心环,既为具缘纹孔。

(六)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淀粉粒:

观察淀粉粒的理想材料是马铃薯的块茎。

2.糊粉粒:

取一粒菜豆种子,剥去种皮,用双面刀片将肥厚的子叶切成薄片,用镊子选取较薄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中,加上盖玻片即可观察。

3.油滴:

取一粒花生,剥去种皮,手拿子叶在载玻片上涂抹,加一滴苏丹Ⅲ或苏丹Ⅳ的染液,加上盖玻片观察,可见从细胞内挤出的油滴,并合成大小不同的圆滴被苏丹Ⅲ染成桔红色。

4.花青素和晶体

⑴花青素:

可撕取红苋菜、鸡冠花、紫竹梅等红色茎、叶的表皮细胞,也可取红色、蓝紫色的花瓣、紫皮色的洋葱鳞叶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⑵晶体:

草酸钙结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叶片,皮层、髓等薄壁细胞中,有方形针状、柱状,也可聚集成晶簇。

可选取鸭跖草科、凤仙花属、秋海棠属和马齿苋等植物的茎叶,用撕取表皮或徒手切片的方法,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找到不同形态的晶体

(七)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制作:

用压片法制作洋葱根尖的细胞有丝分裂材料。

2.镜检:

首先寻找细胞小,近等径、核大、细胞密集的区域,此区即为根尖分生区。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

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

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细胞的构造;

2.指导学生进行临时制片操作,分别指导学生采用临时制片的方法观察细胞后含物;

3.指导学生采用徒手制片的方法观察质体结构;

4.仪器:

显微镜,生物制片;新鲜植物材料。

VII、作业

1.纹孔和胞间连丝对于植物体有何意义?

2.分析植物的茎、叶、花、果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3.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识别特征是什么?

实验四植物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

2.学会在植物的器官中识别各种组织

、重点和难点:

1.成熟组织的观察和辨别

2.不同组织的分布特点

、学时:

4学时

IV、内容与方法

(一)分生组织

1.根尖分生组织观察

取玉米或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制片观察。

2.茎尖分生组织观察

取黑藻茎尖纵切永久制片观察。

观察丁香等陆生植物茎尖纵切永久制片,寻找茎尖分生组织所在的部位,可见茎尖生长锥上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的发生均靠近前端,结构复杂,但它们的原形成层分化明显,为纵向伸长的、着色较深的维管组织的前身,胞质浓厚。

3.居间分生组织观察

取玉米茎尖没有拔节时的嫩茎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纵切片观察,可见大部分染色浅的细胞。

(二)保护组织

1.取新鲜的植物叶(豌豆、天竺葵、向日葵等),撕取下表皮一小块,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取一些具有表皮毛的植物如天竺葵的叶,撕其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不同形态的表皮毛。

3.取小麦或玉米叶的下表皮装片观察。

4.观察接骨木幼茎和老茎的横切永久制片,区分表皮和周皮,比较两者的细胞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

(三)薄壁组织

1.同化组织:

取新鲜的植物叶(天竺葵、鸭趾草等)横切,制成临时装片或永久制片,观察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场所。

2.贮藏组织:

取马铃薯块茎,制成徒手切片,观察在薄壁细胞内充满了卵圆形的淀粉粒。

也可取小麦、玉米种子的纵切片,观察在胚乳中贮藏着大量的同化产物。

3.通气组织:

取水稻、黑藻、眼子菜等任一水生植物茎的横切永久制片,观察发达的胞间隙或气腔、气道。

(四)输导组织

1.取南瓜茎横切的永久制片,先用放大镜观察;

2.然后用低倍镜观察一个维管束,取少许南瓜茎的离析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区分哪些是导管分子,哪些是筛管分子,哪些是薄壁细胞,注意导管分子的不同类型。

(五)机械组织

1.厚角组织:

取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取芹菜叶柄作徒手切片,挑选薄的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棱处有厚角组织分布。

然后用1/5000钌红液把果胶质的中层染成红色,呈明显的红线,把相邻细胞壁的角隅加厚部分分隔开来,十分清晰。

2.厚壁组织:

⑴纤维:

取蓖麻茎皮的组织离析材料少许,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⑵石细胞:

取梨果肉一小块,挑取其中粒状的组织一小粒,置载玻片上用镊子柄压平,可见大型的薄壁细胞包围一种暗色的石细胞群,壁异常加厚,细胞腔很小,明显的纹孔常具分枝。

(六)分泌组织

1.取松树茎横切永久片,观察树脂道(分泌道)。

2.柑橘果皮横切永久片,观察油囊(分泌腔)。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

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

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组织的分类;

2.指导学生采用临时制片的方法观察保护组织;

3.指导学生采用显微镜观察生物制片,了解不同组织的结构特点;

4.仪器:

显微镜,生物制片;新鲜植物材料。

VII、作业

1.观察南瓜茎的横切片,说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哪些组织类型。

2.说明厚角细胞与厚壁细胞的异同。

3.说明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导管中,它们的细胞壁加厚方式的异同。

4.比较表皮和周皮在性质、来源、组成上的不同。

实验五根的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根尖的外形、分区及内部构造。

2.比较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异同。

3.比较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

4.了解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侧根的产生部位。

、重点和难点:

1.根的发生过程

2.维管形成层和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特点

、学时:

4学时

IV、内容与方法

(一)根尖的内部构造

取玉米或洋葱根尖永久制片,在镜下观察辨认各区细胞特点

1.根冠:

2.分生区:

3.伸长区

4.成熟区(根毛区)

(二)根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取大豆或向日葵幼根横切永久制片,或取以上新鲜材料,对其幼根的成熟区做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由外向内观察下列结构。

⑴表皮:

⑵皮层:

⑶维管柱:

(4)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5)薄壁细胞:

分布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在根次生生长时,它将分化形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2.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取玉米根横切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由外向内观察下列结构。

⑴表皮:

根的最外一层细胞,排列整齐,常见有突起的根毛。

⑵皮层:

由薄壁细胞组成,占根横切面较大的比例。

⑶维管柱:

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组成。

(三)侧根的形成

取大豆的横、纵切永久制片,观察侧根的发生过程。

(四)根的次生结构

1.形成层的发生:

取大豆根横切永久制片观察。

2.次生结构

取大豆或向日葵老根横切的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由外向内观察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

主要观察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

(五)根瘤

取豆科植物花生或大豆根的标本,注意在根部着生的一些瘤状突起就是根瘤。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

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

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组织的分类;

2.指导学生采用显微镜观察生物制片,了解根的结构特点;

3.仪器:

显微镜,生物制片,新鲜植物材料。

VII、作业

1.根尖分几区?

说明各区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是否有明确的界限?

2.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有何异同?

3.根毛与侧根各发生于什么部位,属于外起源还是内起源?

4.说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方式。

5.根瘤是如何形成的?

它与根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关系?

实验六茎的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茎尖的结构、分区及各区细胞特点

2.掌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重点和难点:

1.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差别

2.双子叶植物茎此生结构的特点

、学时:

4学时

IV、内容与方法

(一)芽的结构

取杨树、苹果等不同植物的芽,用肉眼观察分辨鳞芽与裸芽。

通过纵剖在放大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辨认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二)茎尖的结构

取玉米或丁香、黑藻茎尖的纵切制片观察,区分原分生组织(原套、原体)、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和叶原基、腋芽原基等,比较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在茎尖中的位置。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

⑴取大豆(或向日葵)的幼茎作徒手切片,制成水装片,在显微镜下区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维管束呈束状,环状排列为一圈,束间有髓射线,中央为髓。

注意观察厚角组织壁的加厚、叶绿体的分布。

⑵观察大豆幼茎横切的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对照徒手切片,详细观察下列结构。

①表皮:

表皮细胞一层,排列紧密,外壁具有角质层。

②皮层:

表皮以内维管柱以外的细胞。

③维管柱:

茎的中央轴部分,所占整个横切面的比例较大,可分为维管束、髓射线和髓三部分。

2.单子叶植物

取小麦和玉米茎横切永久制片观察下列结构。

⑴表皮:

茎的最外层细胞,排列整齐,外壁有较厚的角质层。

⑵维管束:

玉米茎中维管束散生分布,靠近边缘部分维管束小,数目多,在茎中部的维管束大,但数目较少。

小麦茎的维管束呈内外两轮排列,外轮维管束小,分布在厚壁组织中,内轮维管束大,分布在薄壁细胞中,每个维管束的结构与玉米的相似。

⑶基本组织:

表皮和维管束之间的所有细胞称为基本组织。

(五)茎的次生结构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

取大豆老茎的横切永久制片观察次生结构。

⑴韧皮纤维:

向日葵茎的次生生长主要体现在维管柱。

在韧皮部外方,有成堆的厚壁细胞,细胞壁木质化,常被番红染成红色,为韧皮纤维。

⑵束中形成层: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3~5层形状扁长的细胞。

形成层活动的结果是向内分裂分化木质部的各种细胞,向外分裂分化韧皮部的各种细胞,从切片上看向,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比向外分裂产生的韧皮部细胞多。

⑶束间形成层:

由初生维管束间的射线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它的活动产生小型的维管束。

⑷维管射线:

在维管束内由薄壁细胞组成的木射线和韧皮射线的总称。

2.双子叶木本植物茎

取3~4年生的椴树茎横切制片,由外向内观察次生结构。

⑴表皮:

⑵周皮:

⑶皮层

⑷韧皮部

⑸形成层

⑹木质部

3.周皮与皮孔

取接骨木茎通过皮孔的横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看到茎表面形成的两边拱起的裂口,就是皮孔

⑴木栓层:

为多层细胞沿半径方向整齐排列。

⑵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之内的一层扁平细胞。

⑶栓内层:

木栓形成之下的1~2层生活的薄壁细胞。

4.裸子植物茎

取松木材三切面的永久制片,观察各个切面细胞的特点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

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

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茎外部结构;

2.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或解剖镜观察不同的芽的结构;

3.指导学生采用显微镜观察生物制片,了解茎的内部结构特点;

4.仪器:

显微镜,生物制片;新鲜植物材料。

VII、作业

1.表皮与周皮在起源、组成、性质上有何不同?

2.髓射线的作用是什么?

3.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结构有何异同。

4.比较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有何异同。

5.形成层在理论上为一层细胞,但观察时常见到几层相似的细胞,说明原因。

6.茎的形成层是如何发生和活动的?

7.如何判断木本植物茎结构的三个切面?

 

实验七叶的结构和营养器官变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以及松针叶的结构特点

2.了解不同生境下生长的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3.理解营养器官变态概念

4.掌握根、茎和叶变态类型

、重点和难点:

1.双子叶植物叶子的结构

2.C3植物和C4植物叶的差别

3.营养器官变态结构同功能的关系

、学时:

4学时

IV、内容与方法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大豆叶:

取大豆叶横切永久制片,观察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图2-63)。

表皮:

位于上下最外一层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细胞。

叶肉:

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同化组织,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叶脉:

即叶中的维管组织。

主脉较粗大并向下突出,两侧为侧脉和细脉。

2.苹果叶:

取苹果叶横切制片观察,注意观察以下几点。

可以见到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注意观察不同植物叶柄的维管束形态差异。

(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取小麦叶横切永久制片,观察以下列结构。

(1)表皮:

为一层细胞,其中夹生着较小的染色深的成对的气孔保卫细胞,它的两侧为略大一些的副卫细胞。

(2)叶肉:

为均一排列的薄壁细胞,富含叶绿体,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3)叶脉:

叶脉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

(4)玉米叶:

取玉米叶的横切永久制片,观察叶的结构。

(三)松针叶的结构

取松针叶横切永久制片,观察下列结构:

⑴表皮

⑵下皮层

⑶叶肉

⑷维管组织

(四)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叶的结构

1.旱生植物叶

取夹竹桃叶的横切制片观察,注意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1)表皮:

上下表皮均由2~3层细胞组成复表皮,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厚的角质层。

(2)叶肉:

在上、下表皮之内都有栅栏组织,由多层细胞构成。

(3)叶脉:

维管束发达,主脉很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