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58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docx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

7章

思考题

7.1试说明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应遵循哪些规律?

7.2简要说明影响碳氧双键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

7.3指出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及其结构特征。

7.4为什么醛、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要在微酸性(pH~3.5)条件下才有最大的速率?

pH值太大或太小有什么不好?

7.52,2-二甲基丙酸乙酯与OH-的反应和丙酸乙酯与OH-的反应相比,反应进行得非常慢,为什么?

7.6醛容易氧化成酸,在用重铬酸氧化伯醇以制备醛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7.7制备缩醛,反应后要加碱使反应混合物呈碱性,然后蒸馏,为什么?

7.8乙酸中也含有乙酰基,但不发生碘仿反应,为什么?

7.9为什么CH3COOH的沸点比相对分子量相近的有机物沸点一般要高,但却低于醇?

7.10为什么旋光性的2-甲基丁醛在碱性条件下的α-溴代反应产物为外消旋体?

 

解答

 

7.1答

(1)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均大于间位和对位异构体。

(2)间、对位上的吸电子基使苯甲酸酸性增加、供电子基使苯甲酸酸性降低。

7.2答

(1)立体因素的影响:

当羰基上的两个取代基和亲核试剂体积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2)电子因素的影响:

反应物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越强,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活性越大。

(3)亲核试剂的影响: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对反应越有利。

(4)酸碱的影响:

适当控制羰基化合物与亲核试剂反应的酸碱性,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7.3答

(1)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根据种类考虑可分为不饱和醛酮、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衍生物及醌。

根据双键和羟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烯酮(如RCH=C=O),弧立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醌是一类特殊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如苯醌)

7.4答醛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一般为加成、消去两步反应。

pH太大,消除脱水步较慢,pH太小,加成步骤慢。

7.5答叔丁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大于乙基,再者供电子效应比乙基大使羰基碳的亲电性降低,故反应慢。

7.6答利用醛的沸点比醇低这一特点,使反应生成的醛不断蒸发出来以免被进一步氧化。

7.7答缩醛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7.8答乙酸在NaOH条件下,形成CH3COO-,氧负离子与羰基共轭,电子离域化的结果,降低了羰基碳的正电性,因此α-氢活泼性降低,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7.9答乙酸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要高。

而烯醇酸中对C=C加溴可从平面上或下两个方向,故为外消旋体。

 

 

习题

7.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丁烯醛

(2)二苯甲酮

(3)2,2-二甲基环己酮(4)3-(间羟基苯基)丁醛

(5)甲醛苯腙(6)丁酮缩氨脲

(7)苄基丙酮(8)α-氯代丙醛

(9)三聚甲醛(10)对羟基苯甲醛

(11)草酸(12)马来酸酐

(13)肉桂酸(14)硬脂酸

(15)α-甲基丙烯酸甲酯(16)邻苯二甲酸

(17)过氧化苯甲酰(18)ε-己内酰胺

(19)胍(20)聚乙酸乙烯酯

7.27.2  写出分子式为C6H12O的醛和酮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7.37.3  写出分子式为C5H6O4的不饱和二元羧酸的所有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的结构式,并命名及指出哪些容易生成酸酐。

7.47.4  写出乙醛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所生成的主要产物。

(1)NaBH4,在NaOH水溶液中

(2)C6H5MgBr,然后加H3O+

(3)LiAlH4,然后加H2O(4)NaHSO3

(5)NaHSO3,然后加NaCN(6)稀OH-

(7)稀OH-,然后加热(8)H2,Pt

(9)乙二醇,H+(10)Br2在乙酸中

(11)Ag(NH3)2OH(12)NH4OH

(13)PhNHNH2

7.57.5  写出间乙基苯甲醛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所生成的主要产物。

(1)乙醛,稀NaOH,加热

(2)浓NaOH

(3)HCHO,浓NaOH(4)KMnO4

(5)KMnO4,H+,加热

7.67.6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外消旋化。

(1)(R)-2-甲基丁醛

(2)(S)-3-甲基-2-庚酮

(3)(S)-3-甲基环己酮(4)(R)-1,2,3-三苯基-1-丙酮

7.77.7  写出丙酸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所生成的主要产物。

(1)Br2,P

(2)LiAlH4,然后加H2O

(3)SOCl2(4)(CH3CO)2O,加热

(5)PBr3(6)C2H5OH,H2SO4

(7)NH3,加热

7.8下列化合物中哪些能发生碘仿反应?

哪些能和饱和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加成?

写出反应产物。

(1)2-戊酮

(2)丙醛

(3)乙醇(4)苯甲醛

(5)3-己酮(6)苯乙酮

(7)2-戊醇(8)环己酮

7.97.9  将下列羰基化合物按其亲核加成的活性顺序排列。

(1)CH3COCH2CH3,CH3CHO,CF3CHO,CH3COCH=CH2

(2)ClCH2CHO,BrCH2CHO,FCH2CHO,F2CHCHO,CH3CH2CHO,PhCHO,PhCOCH3

7.107.10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1)   苯甲醇与苯甲醛

(2)丁醛与2-丁酮

(3)2-戊酮与3-戊酮(4)丙酮与苯乙酮

(5)2-丙醇与丙酮(6)1-苯基乙醇与2-苯基乙醇

(7)乙醇,乙醛,乙酸(8)甲酸,乙酸,丙二酸

(9)草酸,马来酸,丁二酸(10)水杨酸,苯甲酸,苄基醇

(11)乙酰氯,乙酸酐,氯乙烷(12)CH3COCH2COOH,HOOCCH2COOH

(13)CH3COCH(CH3)COOC2H5,CH3COC(CH3)2COOC2H5

7.11化合物A(C5H12O)有旋光性。

它在碱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下生成B(C5H10O),无旋光性。

化合物B与正丙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后得到C。

C为互为镜象关系的两个异构体。

试推测化合物A,B,C的结构。

7.12有一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14O,A可使溴水迅速褪色,也可以与苯肼反应。

A氧化生成一分子丙酮及另一化合物B。

B具有酸性,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一分子氯仿和一分子丁二酸。

试写出A,B可能的构造式

7.1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2O,能与羟胺作用生成肟,但不发生银镜反应,在铂催化下加氢得到醇,此醇经去水,臭氧化,水解反应后,得到两种液体,其中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发生碘仿反应;另一种能发生碘仿反应,而不能使费林试剂还原。

试写出该化合物的构造式。

7.14化合物A(C9H10O)不能发生碘仿反应,其红外光谱表明在1690cm-1处有一强吸收峰。

其核磁共振谱数据如下:

δ1.2(3H)三重峰;δ3.0(2H)四重峰;δ7.7(5H)多重峰

试推测A的结构。

B为A的异构体,能发生碘仿反应,其红外光谱表明在1705cm-1处有一强吸收峰。

其核磁共振谱数据如下:

δ2.0(3H)单峰;δ3.5(2H)单峰;δ7.1(5H)多重峰

试推测B的结构。

7.15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3,在1710cm-1处有强的红外吸收峰。

A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时,得到黄色沉淀。

A与托伦斯试剂不发生银镜反应。

但A先用稀硫酸处理,再与托伦斯试剂作用能发生银镜反应。

A的核磁共振谱数据如下:

δ2.1(3H)单峰;δ2.6(2H)多重峰;δ3.2(6H)单峰;δ4.7(1H)三重峰

试推测A的结构。

7.16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2H14O2,可在碱存在下由芳醛和丙酮反应得到。

红外光谱显示A在1675cm-1处有强的吸收峰。

A催化加氢得到B,B在1715cm-1处有强的吸收峰。

A和碘的碱溶液作用得到碘仿和化合物C(C11H12O3)。

B及C进一步氧化均得到酸D(C9H10O3)。

将D和氢碘酸作用得到另一种酸E(C7H6O3),E能用水蒸汽蒸馏蒸出。

试推测E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7.17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

(1)   乙炔,丙烯→4-辛酮

(2)

(2)   丙烯,2-戊酮→2,3-二甲基-2-己烯

(3)(3)   乙烯,β-溴代丙醛→4-羟基戊醛

(4)(4)   乙炔→丙烯酸甲酯

(5)(5)   异丙醇→α-甲基丙酸

(6)(6)   甲苯→苯乙酸(用两种方法合成)

(7)(7)   丁酸→乙基丙二酸

(8)(8)   乙烯→β-羟基丙酸

(9)(9)   对甲氧基苯甲醛→α-羟基对甲氧基苯乙酸

(10)(10)乙烯→α-甲基-β-羟基戊酸

(11)(11)乙醇,对甲氧基苯乙酮→β-甲基-β-羟基对甲氧基苯丙酸乙酯

(12)(12)环戊酮,乙醇→β-羟基环戊烷乙酸

(13)(13)丙酸→丁酸

(14)(14)丁酸→丙酸

(15)(15)丙烯→丁酸

7.18以甲醇,乙醇为主要原料,用丙二酸酯法合成下列化合物。

(1)α-甲基丁酸

(2)正己酸

(3)3-甲基己二酸(4)1,4-环己烷二甲酸

(5)环丙烷甲酸

7.19以甲醇,乙醇及无机试剂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合成下列化合物。

(1)2,7-辛二酮

(2)3-乙基-2-戊酮

(3)α-甲基丙酸(4)γ-戊酮酸

(5)甲基环丁基甲酮

7.20写出下列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主要产物。

(1)α-甲基-α-羟基丙酸

(2)β-羟基丁酸

(3)β-甲基-γ-羟基戊酸(4)δ-羟基戊酸

(5)乙二酸

7.2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1)

(1)   乙酸,丙二酸,草酸,苯酚,甲酸

(2)

(2)   乙酸,苯酚,三氟乙酸,氯乙酸,乙醇,丙酸,乙烯,乙炔,乙烷

(3)(3)   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7.2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12O4,已知其为羧酸,依次与下列试剂作用。

(1)SOCl2;

(2)C2H5OH;

(3)催化加氢(高温);(4)与浓硫酸加热;

(5)用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一种二元羧酸B。

将B单独加热,则生成丁酸。

试推测A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7.23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4H6O2。

它不溶于NaOH溶液,与碳酸钠无作用,可使溴水褪色。

它有类似乙酸乙酯的香味。

A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生成乙酸钠和乙醛。

另一种化合物B的分子式与A相同。

B不溶于NaOH溶液,与碳酸钠无作用,可使溴水褪色,且有类似乙酸乙酯的香味。

但B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生成甲醇和一种羧酸钠盐。

此钠盐用硫酸中和后蒸馏出的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

试写出化合物A,B的结构。

7.24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6O3。

它能与乙醇反应得到两个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B和C。

B和C分别与亚硫酰氯作用后,再加入乙醇,则均生成同一化合物D。

试推测化合物A,B,C,D的结构。

7.25某酮酸A经NaBH4还原后,依次用HBr,Na2CO3和KCN处理后生成腈B。

B水解得到α-甲基戊二酸。

试推测化合物A,B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7.26某酯A(C5H10O2),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处理,得到另一个酯B(C8H14O3)。

B能使溴水褪色。

将B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处理后,再与碘乙烷反应,又生成另一个酯C(C10H18O3)。

C和溴水在室温下不发生反应。

把C用稀碱水解后再酸化,加热得到一个酮D(C7H14O)。

D不发生碘仿反应,用锌汞齐还原则生成3-甲基己烷。

试推测化合物A,B,C,D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7.27分离下列混合物。

(1)

(1)   丁酸和丁酸丁酯

(2)

(2)   苯甲醚,苯甲酸和苯酚

(3)(3)   丁酸,苯酚,环己酮和丁醚

(4)(4)   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

(5)(5)   3-戊酮,戊醛,戊醇和戊酸

(6)(6)   己醛(沸点161ºC)、戊醇(沸点169ºC)

(7)(7)   正溴丁烷、正丁醚、正丁醛

(8)(8)   2-辛醇、2-辛酮、正辛酸

 

习题解析

 

7.1

 

 

7.2

7.3

7.4

7.5

7.6解

(1)会

(2)会(3)不会

7.7

7.8

7.9

7.10

(1)与吐伦试剂共热,试管壁上形成银镜的是苯甲醛或与金属Na反应有气体放出为苯甲醇。

(2)方法同

(1),也可用费林试剂(CuSO4/NaOH)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的是丁醛。

(3)能发生碘仿反应(I2/NaOH)的是2-戊酮。

(4)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黄色沉淀的是丙酮,红色沉淀的是苯乙酮,再者生成的结晶能溶解于丙酮的是丙酮。

(5)与金属钠反应有气体放出是2-丙醇。

(6)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1-苯基乙醇。

(7)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的是乙酸,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醛。

(8)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酸。

加热有气体放出的是丙二酸。

(9)加入溴水、褪色为马来酸,再加入KMnO4溶液褪色为草酸。

(10)加入FeCl3溶液呈紫色为水杨酸,加入Na2CO3溶液有气体放出为苯甲酸。

(11)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为乙酰氯,加入Na2CO3溶液有气体放出为乙酸酐。

(12)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CH3COCH2COOH

(13)能使能溴水褪色CH2COCH(CH3)COOC2H5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1)2、7-辛二酮

7.20

7.21解

(1)草酸>丙二酸>甲酸>乙酸>苯酚

(2)三氟乙酸>氯乙酸>乙酸>丙酸>苯酚>乙醇>乙炔>乙烷

(3)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已醇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