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085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

2

学时:

34

核心课程:

拟使用教材: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国内(外)现有教材: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李思维.教育技术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芒.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学习参考资料

1.专著教材类

李艺.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报纸期刊类

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

3.网络资源类

微信公众平台:

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

vclassroom)

二、课程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5个主要研究方向。

三、课程目标

“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①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②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科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等基本特征。

③了解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④能够设计本学科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⑤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能力,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

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

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未经授课教师允许,不私自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如下:

总评=出勤(10%)+课程作业(30%)+期末考试(60%)

出勤占总评的10%,点名不少于3次,缺席1次,按无成绩计算;

课程作业不少于2次,按批改成绩30%折算后计入总评;

期末考试占总评的70%。

六、课程内容

第1章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授课时间:

第1学期第1~4周)

教学目标:

掌握课程学习方法;

掌握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

掌握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教学重点:

课程学习方法;

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

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教学难点:

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学时:

课堂教学8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主要内容:

(1)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

(2)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网络探究学习

课后作业:

“职业生涯设计”研究项目。

第2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1学期第5~7周)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1)学习理论

(2)课程理论

(3)系统理论

(4)传播理论

协作学习、自主探究

(1)《我的学习方法:

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分析你自己学习方法的不足,提出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写出具体措施)。

(2)“学习方法经验”分享,成果汇报(小组成员汇总“学习方法经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3)个人画思维导图总结理论基础。

第3章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

第1学期第8~9周)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技术观与教育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技术观与教育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1)技术观与教育技术

(2)视听技术

(3)多媒体技术

网络探究学习

个人画思维导图总结本章内容。

第4章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第1学期第10~12周)

掌握研究方法相关概念;

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1)研究方法概述;

(2)常用的研究方法。

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对本校范围内本科生日常课堂内、外时间分配和学业负担情况开展调查。

(2)“研究方法”(撰写调查报告)作业分析,成果汇报。

第5章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第1学期第13~14周)

了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掌握“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

(1)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2)“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

了解“职业生涯设计”项目。

第6章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第1学期第15周)

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课堂教学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

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开展“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

课程复习与成果分享

第1学期第16~17周)

“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分享;

小组项目汇报。

“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

(1)“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分享;

(2)小组项目汇报。

无。

七、课程内容调整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