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089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物化网络试题Word格式.docx

2.气相反应A2(g)+2B2(g)=2AB2(g),其△H=-200KJ·

mol-1,采用(降低,恒定,提高)_______温度和(降低,恒定,提高)________压力措施可使平衡最有效地向右移动?

(2分)

3.假设某物质的熔化焓和蒸发焓分别为△fusHmθ和△vapHmθ,那么其升华焓△subHmθ为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在20℃、标准压力下各为0.5mol的水-乙醇混合物,水和乙醇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0和57.4cm3·

mol-1,则该混合物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组分系统的最大共存相数为__________(1分)

6.为了提高农药杀虫效果,应选择润湿角(>

90°

<

)_________的溶剂。

(1分)

7.链反应分为___链反应和___链反应,爆炸的原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对连串反应,中间物为主产物时,为达到最大产量,反应应________。

三、计算题:

(6小题,共56分)

2.实验测得水在373.15K和298.15K下的蒸气压分别为101.325kPa和3.17kPa,试计算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焓。

(6分)

3.香烟中主要含有尼古丁(Nicotine),是致癌物质。

经元素分析得知其中含9.3%的H,72%的C和18.7%的N。

现将0.6克尼古丁溶于12.0克的水中,所得溶液在101325Pa下的凝固点为-0.62℃,求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MB并确定其分子式(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凝固点降低常数为1.86K·

kg·

mol-1)。

(10分)

4.反应A(g)=B(g)+C(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453K达平衡时系统总压为pθ。

若将此气体混合物加热到493K,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反应系统总压为4pθ,B和C的平衡组成各增加了一倍,而A减少了一半。

假定该反应的反应焓与温度和压力无关,试求该反应系统在此温度范围内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10分)

5.某A-B二元凝聚系统相图如下。

(1)

(1) 

标出图中各相区的稳定相(可填入图中),指出图中的三相线及三相平衡关系,并用相律分析各相区和三相线的自由度。

(2)

(2) 

画出状态点为a的样品的冷却曲线。

(3) 

A和B能否一同析出?

A-B二元凝聚系统相图

6.某化合物的分解是一级反应,该反应活化能Ea=163.3kJ.mol-1,已知427K时该反应速率常数k=4.3×

10-2s-1,现在要控制此反应在20分钟内转化率达到80%,试问反应温度应为多少?

四、问答题:

(共2小题,共12分)

1.简述利用电导法求弱电解质HAc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原理,并说明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Λ∞(HAc)如何计算(列出相关公式即可)。

2.两种固体物质A和B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不用做实验,请简单说明如何通过查找有关数据手册或图表解决下列问题?

(1) 

两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能否反应?

(2) 

若两种物质根本不可能反应,能否分离或提纯其中一种物质?

(3) 

若两种物质的相态不同,如何提高完成速率?

一、选择题(共10题,29分)

1.B。

在298K及标准态下,只有稳定相态的单质的生成焓才规定为零。

2.C。

过冷水结成冰为自发过程,总熵变大于0。

3.C。

非挥发性物质

4.A。

5.虽然有3个反应,但只有两个是独立的(任两个反应可组合出第3个反应)

即R=2,C=S-R-R'

=5-2-0=3.

6.B。

反应=2×

反应(3)+反应

(1)-反应

(2)

Kpθ=[Kpθ(3)]2·

Kpθ

(1)/Kpθ

(2)=(3.40)2×

(3.27)/3.18=11.89

7.D.8.B9.A10.A

二.填空题:

1.Qp=QV+∑vBRT=100kJ·

mol-1+(-1)×

8.3145×

10-3kJ·

K-1·

mol-1×

298.15K=102.5kJ·

mol-1

2.降低,提高.放热反应,△vB>

0,故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利于反应向右移动。

3.△fusHmθ+△vapHmθ。

升华过程可设想为s→l→g过程。

4.(0.5×

17.0+0.5×

57.4)cm3·

mol-1=37.2cm3·

mol-1

5.46.<

7.直、支,热爆炸、支链反应8.控制时间

三、三、计算题:

2.根据克-克方程可得∆vapHm=

=

=42731J·

mol-1=42.73kJ·

3.假设尼古丁的摩尔质量为MB,根据凝固点下降公式△Tf=KfbB

则有

MB=150g·

可算出各原子数C:

Mr(B)w(C)/Ar(C)=150×

0.72/12=9.0

N:

Mr(B)w(N)/Ar(N)=150×

0.1870/14=2.0

H:

Mr(B)w(H)/Ar(H)=150×

0.093/1=13.9

所以分子式为(C9N2H14)

4.A(g)=B(g)+C(g)

平衡时的摩尔分数yAyByC

453K时Kθ=pBpC/(pApθ)=(yByC/yA)(p总/pθ)=yCyB/yA

493K时Kθ'=p’Bp’C/(p’Apθ)=(y’By’C/y’A)(p’总/pθ)

=4y’By’C/y’A=4×

2yB×

2yC/(yA/2)=32Kθ

所以△rHm=

=160885J·

mol-1=161kJ·

5.

(1)各相区的稳定相见相图(α、β为固溶体,l为液相,C为不稳定化合物)。

三相线EFG:

a、C、液相三相JHI:

β、C、液相三相

自由度F=C-P+1=3-P。

单相区F=2,两相区F=1,三相线F=0。

A-B凝聚系统相图

冷却曲线见上图。

(3)(3) 

从相图上看,A和B不存在共存区,故不能一同析出。

6.已知T1=427K时k1=4.3×

10-2s-1,Ea=163.3kJ.mol-1。

求T2,需先计算

k2=-ln(1-x)/t=-ln(1-0.80)/1200s=0.001341s-1

解得:

T2=397K

1.答:

测κ,Λ=κ/c,α=Λ/Λ∞,K=(c/c)α2/(1-α)。

Λ∞(HAc)=Λ∞(NaAc)+Λ∞(HCl)-Λ∞(NaCl)

2.

(1)查找A和B及其它可能产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然后计算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化,△rGmθ(T)=Σ△fGmθ(T,产物)-Σ△fGmθ(T,反应物)。

若△rGmθ(T)<

0,说明反应可以进行

(2)通过查阅A和B两组分系统的相图。

根据相图的特征,可判断能否分离或提纯。

(3)若是固体,尽可能磨成粉,提高表面积和接触面积,可提高反应速率。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48-2试卷 

一、选择体(每题2分,共20分)

1. 

在恒T、pθ下,C(石墨)+O2(g)─→CO2(g)的反应焓为△rHmθ,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rHmθ是CO2(g)的标准生成焓 

B.△rUmθ<

△rHmθ

C.△rHmθ是石墨的燃烧焓 

D.△rHmθ=△rUmθ 

2. 

1mol的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汽化为蒸气,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 

A.蒸气压 

B.汽化焓 

C.系统熵 

D.吉氏函数

3. 

根据依数性以渗透压法来测定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时,最广泛被用来测定的化合物是( 

A.无机非电解质 

B.低分子的有机物 

C.无机的电解质 

D.大分子化合物

4. 

反应CO(g)+H2O(g)=CO2(g)+H2(g)在600℃、100kPa下达到化学平衡,当压力增大到5000kPa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

ϕ(CO2)=1.90 

ϕ(H2)=1.10 

ϕ(CO)=1.23 

ϕ(H2O)=0.77则平衡点(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5. 

将NH4Cl(s)置于抽空容器中,加热到597K,使NH4Cl(s)分解,NH4Cl(s)=NH3(g)+HCl(g)达平衡时系统总压力为100kPa,则热力学标准平衡常数Kpθ为( 

A.0.5 

B.0.025 

C.0.05 

D.0.25 

6.实验法绘制水-盐系统的相图,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电导法 

B.溶解度法 

C.热分析法 

D.色谱法

7.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A表面能 

B表面张力 

C比表面 

D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8. 

某反应的转化率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则反应的级数为

 

A.0 

B.1 

C.2 

D.3

9. 

平行反应A→B

(1);

A→D

(2),其中反应1和2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为120kJmol-1,E2为80kJmol-1,则当在1000K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之比为

A. 

k1/k2=8.14×

10-3 

B. 

k1/k2=2.12×

101C. 

10-3 

D. 

k1/k2=8.14×

10-4

10.憎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的( 

A.不稳定、可逆的系统 

B.不稳定、不可逆系统C. 

稳定、可逆的系统 

D.稳定、不可逆系统

二、填空题(共12分) 

一个过程系统的熵变为△S,而另一个过程的始终态与前过程相同,但路径不同,则此过程系统的熵变应为___________。

节流膨胀过程又称为____过程,多数气体经此过程后引起温度_______.(2分)

化学势μB就是B物质的偏摩尔___________。

在封闭系统中,只做体积功,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算得(∂G/∂ξ)T,p=0,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即反应系统的熵到达最大值。

此说法(正确,不正确)_____。

已知18℃时,Ba(OH)2、BaCl2、NH4Cl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2.88×

10-2、1.203×

10-2、1.298×

10-2S·

m2·

mol-1,那么18℃时NH4OH的 

=(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配置农药时,为了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通常配成乳状液,越分散越好。

根据学到的表面化学知识,该乳状液在作物表面上的润湿角应为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2分)

7.对复合反应A 

→B 

→C,若B是目标产物,为提高B的产量,应该控制_______________。

若A→B的活化能比B→C的活化能小,同时还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

8.丁达尔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三.计算题(共6题,60分)

1. 

在一杜瓦瓶(绝热恒压容器)中,将5摩尔40℃的水与5摩尔0℃的冰混合,求平衡后的温度,以及此系统的△H和△S。

已知冰的摩尔熔化焓为6024J·

mol-1,水的等压摩尔热容为75.3J·

K-1·

mol-1。

2. 

在298.15K时,使5.27克的甲醇(摩尔质量为32克)在弹式量热计中恒容燃烧,放出119.50kJ的热量。

忽略压力对焓的影响。

(1)计算甲醇的标准燃烧焓△cHmθ。

(2)已知298.15K时H2O(l)和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285.83kJ·

mol-1、-393.51kJ·

mol-1,计算CH3OH(l)的△fHmθ。

(3)如果甲醇的标准蒸发焓为35.27kJ·

mol-1,计算CH3OH(g)的△fHmθ(10分)

3. 

将装有0.2mol乙醚的微小玻璃泡放入308.15K、20dm3的恒温密闭容器内,容器内充满100kPa、xmol氮气。

将小泡打碎,乙醚完全汽化并与氮气混合。

已知乙醚在100kPa下沸点为308.15K,此时的蒸发焓为25.10kJ·

试求

混合气体中乙醚的分压;

分别计算氮气和乙醚的△H、△S、△G。

(10分) 

4. 

用丁烯脱氢制丁二烯的反应如下:

CH3CH2CH=CH2(g) 

=== 

CH2=CHCH=CH2(g)+H2(g)

反应过程中通入水蒸气,丁烯与水蒸气的摩尔比为1:

15,操作压力为2.000×

105Pa。

问在什么温度下丁烯的平衡转化率为40%。

假设反应焓和过程熵变不随温度变化,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已知298.15K时有关数据如下:

 

△fHmθ/(kJ·

mol-1)

△fGmθ/(kJ·

丁二烯

110.16

150.67

丁烯

-0.13

71.29

5.NaCl-H2O所组成的二组分系统,在252K时有一个低共熔点,此时冰、不稳定化合物NaCl·

2H2O(s)和浓度为22.3%(质量分数,下同)的NaCl水溶液平衡共存。

在264K时NaC1·

2H2O分解,生成无水NaCl和27%的NaCl水溶液。

已知无水NaC1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略有增加)。

已知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45,H2O的为18.02。

(1) 

试绘出相图示意图。

(2) 

分析各组分存在的相平衡(相态、自由度数及三相线)。

(3) 

若有l.00kg30%的NaCl溶液,由433K冷到264K,问在此过程中最多能析出多少纯NaC1?

在433K气相反应N2O5 

→2NO2+O2是一级反应

(1) 

在恒容容器中最初引入纯的N2O5,3秒钟后容器压力增大一倍,求此时N2O5的分解百分数和求速率常数。

(2)若反应发生在同样容器中但温度为T2,在3秒钟后容器的压力增大到最初的1.5倍,已知活化能是103kJmol-1。

求温度T2时反应的半衰期及温度T2。

(10分)

四. 

问答题(共8分)

两种固体物质A和B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不用做实验,请简单说明如何通过查找有关数据手册或图表解决下列问题?

(4分)

2.根据△rGmθ(T)=-RTlnKpθ,气体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化△rGmθ(T)是指在温度为T,压力为标准压力(100kPa)下,气体反应系统达平衡时,反应进度为1mol时的吉布斯函数变化。

此说法对吗?

说明理由。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48-2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rHmθ=△rUmθ+△(pV)=△rUmθ+△nRT=△rUmθ

在正常沸点时汽化,汽化焓和蒸气压皆恒定不变,汽化过程是T、p恒定,故

△G=0,但要吸热,熵增大。

渗透法主要用于测定大分子化合物

4. 

∵Kϕ=

==1.90*1.10/1.23/0.772.21>

1

Kfθ=Kpθ×

Kϕ,Kpθ下降,而∆G=-RTln(Kpθ/Jp),Kpθ<

Jp,∆G>

0

∴ 

反应向左进行到新平衡点

5. 

Kpθ 

=(1/2)·

(1/2)=0.25

6. 

B。

测定相图的方法主要有蒸气压法、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等,盐水系统通常用溶解度法。

7.A8.B

9. 

A. 

k1/k2=exp[-(E1-E2)/RT]=exp[-(120-80)×

1000/(8.3145×

1000)]=0.008138

10.B 

二、填空题

△S,因为状态函数与过程无关。

等焓, 

下降

不正确。

用熵判断方向需∆S总=∆S系统+∆S环境。

吉布斯函数(自由能)。

=(

[Ba(OH)2]+2

[NH4Cl]-

[BaCl2])/2

=(2.88+2×

1.298-1.203)×

10—2S·

mol-1/2

=2.137×

10—2S·

mol-1

6. 

→0或<

90︒,

或三个表面张力

7. 

反应时间,较低的反应温度8. 

胶体的光散射现象

三、计算题

1. 

系统恒压绝热且不做非体积功,过程△H=Qp=0

若冰全部熔化 

△H1=n△熔化Hm=5mol×

6024J·

mol-1=30120J,

水降温到0℃时△H2=nCp,m(T2-T1)=5mol×

75.3J·

mol-1×

(-40K)=-15060J

因△H1+△H2= 

15060J 

>

0, 

故冰不会全熔化,系统温度为0℃。

(或者假设冰全部熔化并升温至t. 

根据△H=0,可算出t<

0,故合理值应为0)。

设冰的熔化量为nmol,过程的变化如下:

则 

△H=△H1+△H2=n(6024J·

mol-1)-15060J=0,

得 

n=2.5mol

所以冰熔化熵变

=55.12J·

K-1

水冷却过程的熵变

△S2=

=-51.44J·

所以△S=△S1+△S2=3.68J·

2.

(1)甲醇燃烧反应:

CH3OH(l)+

O2(g)→ 

CO2(g)+2H2O(l) 

△ 

cUmθ=-119.50kJ/(5.27/32)mol=-725.62kJ·

△cHmθ= 

△cUmθ+

=(-725.62-0.5×

298.15×

10-3)kJ·

.mol-1

=-725.6-0.5*8.314*0.29815\#"

0.0"

-726.86kJ·

(2)△cHm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