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098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doc

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五、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通信地址:

洛阳市西工区凯旋东路51号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邮政编码:

471000

联系人:

夏清强

电话:

0379-63913070

E-mail:

lyjyjktb@

课题名称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主持人姓名

政治面貌

性别

年龄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学科专业

学历学位

起止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固定电话

E-mail

移动电话

姓名

专业职称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

预期成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粗)

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明确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更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因此,中学生健康应不仅仅指生理、躯体方面的,更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而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患日益增多,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

一项对我校1500名高中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虽有40%的学生心理健康良好,20%的学生属于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20—25%的学生心理健康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13—15%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年龄阶段带来的困惑;

2、过重学业负应试教育观念担带来的压力;

3、溺爱放纵粗暴等家教方式4、拜金主义、盲目攀比等不正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研究动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心育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

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

我们将课题确定为“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学生出问题,正视并帮助学生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

面对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必须认真的进行科学调研,努力搞清楚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探究解决有关问题的有效策略,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调节其心理平衡,提高其心理耐受力。

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心理问题,只有有的放矢地进行可控性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才能把握好新形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三、课题界定

(一)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指“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通常认为: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现实存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观念。

是以发展人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的教育行为,体现素质教育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研究意义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

目前,中小学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比较普遍,据一所中学调查统计,其比例占全体学生的49.4%。

在许多校园和家庭里,中小学生因心理障碍不能缓解而走上离家出走、犯罪、自残、自杀道路的,报刊时有所闻,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如果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重视并注意了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有效调查和研究,那么,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学生,就不会因学业的失败、突变的灾祸、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早熟早恋等困惑,造成心理障碍或难言的苦痛,更不会因此而走上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学生经受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增强对学习事业的信心,将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

我们研究的意义,就是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面对21世纪的挑战,真正成长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让部分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师。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近几年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更为丰富的研究。

对于绝大部分高中生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

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

时候,在心理上与小学生有了实质性的不同。

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

他们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从众性、闭锁性、逆反性、冲动性综合矛盾的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

其间,他们的心理常常变幻莫测、反复无常。

他们经历的生理上的逐渐成熟而带来的种种困惑,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不稳定。

研究表明,当前学生心理问题有:

由于学习压力产生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问题;

情感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青春期困惑问题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及研究难点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中生都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探究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2、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

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进行研究,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原则、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

(二)课题预期目标

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树立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将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三)课题研究的难点

找出解决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课题研究程序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与资料准备情况等。

(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和条件分析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

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均是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和教科研方面有专长的干部和教师,课题组具有能力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有研究水平和能力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时完成承担的任务。

课题负责人有研究水平和能力将课题按时完成,负责人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2、资料、设备

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室一间、谈心室一间,电脑和相应设备等配置齐全。

3、经费、时间保证

学校将在经费、时间、人员、管理和信誉上给予支持与保障。

课题组保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承担本课题的任务,并按时完成。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思路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他们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有思想的尴尬、成长的烦恼,凡此种种,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到位的关注。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实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

有人说得好,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

所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

对于他们的压力、窘境、烦恼甚至恐慌,我们有责任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当地解决,尽可能地培养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思路与目的。

(二)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7月,准备启动阶段。

选题(拟定课题名称)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对高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新生,进行心理状况普查),并写出分析报告;

建立心理咨询档案。

(2)第二阶段:

2013年8月—2014年8月,研究、探索阶段。

通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社团活动、黑板报、展版宣传,以及个别咨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写出个案分析报告、及阶段性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

2014年9月—2014年12月,深化研究阶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专题讲座活动,(并录制光盘)。

分析研究学生中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认真总结归因,寻找最佳解决途径,写出论文。

(4)第四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6月,研究总结阶段。

征集有关论文,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八、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将运用调查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活动。

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倾吐、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的场所。

学校心理咨询室将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调查,针对调查,分析统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此进行研究。

目的是让辅导教师们事前对于咨询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到时能够及时指导他们如何自我调控、自我排解、自我调整。

这样我们的辅导教师就能更好地充当学生倾诉的忠实听众和咨询顾问,同时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心理教育的方法:

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社团活动、同伴教育、个别交流、黑板报强化、展版宣传等等。

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整个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

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

础,我们应该重视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气氛下学习、成长。

九、研究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

十、课题组成员

张武军(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组长,指导课题研究。

汪玲(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协调各部门关系,指导课题研究。

黄斐(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组织管理工作,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李山华(政教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王如虹(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负责课题申报的工作。

曾萍(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班主任):

副组长,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负责课题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

张维(心理咨询员、中学二级教师):

拟定问卷调查试卷,心理咨询及辅导,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张玉霞(心理咨询员、中学二级教师):

拟定问卷调查试卷,组织实践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蔡星城(心理咨询师、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上心理健康课,撰写论文和个案分析,并配合课题组各项工作。

吴惠玲(心理咨询师、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张承香(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班主任):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县(市、区)教研室意见

年月日

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审核意见

专家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字(盖章):

教研室意见(盖章)

四、课题立项评审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