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109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2文档格式.doc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明确限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

而有关学生就业的课程设置则多属选修课的范围,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更有些学校则根本没有这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这无疑会造成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不利因素,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2.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

以前我国的大学教育,由于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实行计划体制,所以学校不注重专业设置;

现在是市场为导向,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并加强对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把拓展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人才需求状况,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各行业急需或是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潜力的专业,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需求日渐萎缩的传统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到停止招生。

例如美国的大学在“行政管理、评聘教授、招收学生、筹集和分配经费、学科

和专业设置、学生选课等方面享有充分自主权,学校可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自主地调整,所以,对社会需求反射快,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强。

由于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能力,因此,弱化了学校教育的滞后性,增强了适应性,

提高了就业率。

(二)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针对毕业生实际情况给予全方位辅导。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是学生们最信赖的就业渠道之一,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是国家、社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各高校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要从人力、场地,特别是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重点抓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包括:

校级领导(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专职干事)、院(系)就业指导责任人员(系主任、毕业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形成金字塔结构,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与教育,形成就业指导合力,保障指导工作的优质高效;

其次,在校外,高校要建立广泛的联络网络,形成各用人单位、专业学会、政府有关部门、各行各业代表组织以及就业指导理论学者等与高校共同协作,促进就业指导的局面。

2.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加强全程就业辅导。

高校就业机构要认清就业指导不是只针对毕业生而言的,帮助大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渗透到各个年级,从低年级抓起。

同时要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确定指导重点:

大学一年级应侧重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大学二年级则侧重自我基本能力的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三年级侧重教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自身就业技能,培养自身实践能力、交际、组织能力;

四年级则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面试的具体技巧,克服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即使在学生毕业以后,“也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就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学生对就业辅导服务的意见和使用情况等加以调查和研究,建立起全程、动态的反馈和循环系统。

3.完善大学生毕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就业市场建设。

各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

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国家、地方和高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积极开发以就业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建立完善的就业供需信息收集、处理、发布和交流系统,让大学生在校内就可以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完成政策法规学习、求职简历发布、需求信息查询和网上竞聘等程序,帮助解决大学生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

此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主动与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和校友会等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大学生的就业牵线搭桥。

(三)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下毕业生求职是“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显然是不现实的。

“就业竞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

就业竞争是实力、智力、精力、体力的大较量,也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的大较量。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语、计算机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现实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只有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的知识的“T”型人才,即复合人才,才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优秀大学生,正是时代需要的、人才市场上需求的。

就业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体现,笔者以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识结构合理与否,决定其在求职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就业层次。

所以,大学生在一进大学校门时就要自觉地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觉拓展知识面,把自己培养成为专才中的通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现代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

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要求更趋于规范化和多样化。

具体来说,大学生必备的能力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大部分能力是无法在课堂上或书本中学到的,需要在实践中慢慢加以积累。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参与与其专业相邻或同一范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在真正进入职场前亲身体验岗位工作的各个层面,了解胜任专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现代职场所需的能力,弥补自身在社会经验和职业履历上的不足。

事实证明,许多的用人单位在进行选拔时对于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给予优先录用权,无疑体现了社会实践锻炼现代职场能力的功效。

郭庆堂书指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与抗压能力,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脚踏实地,以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