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121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德育教育下的计算机教学Word格式.doc

德育教育;

培养

一、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网络也正以它惊人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但是什么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精彩的娱乐时空,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充满了暴力、色情、恐怖等信息,面对眼花缭乱的繁杂信息,往往良莠难辨,沉溺其中,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当今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兴趣广泛,并且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也必然对他们产生影响。

所以学生触网,品德教育应先行,让学生从触网开始就树立信息道德观念。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通过网络所接触到的人或事都是不可触、不可感的,并且是有好坏之分的。

所以应特别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带着学习任务上网。

同时,对学生上网时间进行必要引导和限制,避免学生成为“网虫”。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尤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过程,将德育工作有机融入学科教育教学中。

二、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其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首,因此教学中要坚持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我们要抓住有利机会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那么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其道德素质呢?

1.为人师表,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行为和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习惯。

比如演示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要把文件放在自己建立的练习文件夹下,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

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细节问题,学生就会依葫芦画瓢,影响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同时了解相关网络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论,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挖掘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便利和巨大的财富,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其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其具有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也有其有害的一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学习网络上的知识,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聊天室等引导他们健康上网。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渗透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功”与“过”,提高青年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合理地识别网络垃圾,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养成良好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

比如在讲病毒的内容时,可以结合一些案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不论处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不道德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3.通过案例让学生端正对网络的态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更是日益增加。

上网冲浪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迷恋其中,游戏可以至深夜,收菜、偷菜可以凌晨做。

学生还处于可塑时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从众心里,且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部分学生或沉迷于游戏或崇拜黑客等一些不良的行为。

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案例来说明不良网络道德的危害性,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纠正他们对网络不正确的观点,以端正他们正确的网络观点。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

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一项工作或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集体的力量组织起来,通过合作、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而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同学课程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5.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利的教育时机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组织一些专题座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网络聊天、互发电子邮件等方式,通过在和学生的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比如,在辅导学生上机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爱护环境,保持机房的清洁;

在节日期间,可以培养他们的节约和亲情意识,让他们自制电子贺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6.根据计算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一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计算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以及求知欲较强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各种各样的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引导学生掌握设计程序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训练他们言必有据、有条不紊的个性品质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并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课后作业的训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和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无疑这些品质都是新世纪人才所要求的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白兆庆.关于加强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16)

[2]李芳.论道德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促进与发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3]王玲秀.计算机教学与道德教育[J].电脑学习,2010(01)

[4]牟玉峰.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农村教育研究,20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