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135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真题Word下载.doc

6.西周时期诸侯所设大学称为()。

A.辟雍B.泮宫

C.东序D.太学

7.宋代教育家朱熹的主要著作是()。

A.《大学》B.《道德经》

C.《四书章句集注》D.《春秋繁露》

8.中国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的特点是()。

A.仿效美国的单轨制B.仿效日本的双轨制

C.仿效苏联的混合学制D.仿效德国的双轨制

9.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场公立学校运动,其倡导者是()。

A.科南特B.杜威

C.克伯屈D.贺拉斯·

10.倡导现代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的德国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凯兴斯坦纳

C.福禄培尔D.费希特

教育学试卷第2页共5页

7

11.个体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同时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

的守恒。

该个体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2.最早以动物为实验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B.苛勒

C.桑代克D.华生

13.莫雷诺首创的用于测量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方法称为()。

A.行为评定法B.心理测验法

C.自我报告法D.社会测量法

1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间接受到的强化称为()。

A.一级强化B.自我强化

C.部分强化D.替代强化

15.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

这一现

象称为()。

A.晕轮效应B.安慰剂效应

C.德西效应D.微波效应

16.教育研究的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叫教育研究的()。

A.外在效度B.内在效度

C.可靠程度D.可推广的程度

17.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法分为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和()。

A.典型取样法B.随机取样法

C.活动取样法D.内容取样法

18.好的研究假设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可检测性、表达的明确性和()。

A.推测性B.可操作性

C.合理性D.可推广性

19.时间序列设计属于()。

A.前实验设计B.真实实验设计

C.等组实验设计D.准实验设计

20.测量量表的种类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

A.选择量表B.比率量表

C.五级量表D.时间量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课程标准

2.三舍法

3.陈述性知识

4.结构型问卷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学校教育的特点。

2.简述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

3.简述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与方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任选3小题作答,共30分;

如4小题均答,以前3小题为准)

1.试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集体。

2.试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3.请分析下列案例中张大同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学校与教师本人

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张大同是某市高级中学的数学教师,男,37岁,中教一级职称,已婚,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妻子因病在家休息已有3年,他个人的工资是全家的生活来源。

张老师22岁大学专科毕业后一直在该校任教,至今已有15年了,因教学任务重,一直没有机会进修学习。

刚参加工作时,张老师工作非常认真,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近几年,该校从外省市调进了多名名校毕业的高级职称的数学教师。

与这些老师相比,张老师的工作成绩略显逊色,他所教班级的成绩也低于其他班级。

因此,他开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厌烦,工作热情大为降低,觉得教学工作枯燥乏味。

特别是,当他知道自己所教班级的一些学生联名给学校领导写信要换数学老师时,他更是觉得郁闷。

因此,他想到了调离该校,甚至想改行,不当教师。

4.为调查“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状况”,一位研究者设计的问卷中有下面的问题。

你按照设计问卷问题的要求,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必要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

①学校教师②课程专家③学生④学生家长

教育学试卷第4页共5页

(2)记忆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教学中应提倡意义记忆,下面属于机械记忆的是

()。

①通过“山巅一寺一壶酒”记住3.14159②通过多次朗读记住一个英文单词

③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成语

④把拼音“q”联想成气球,记住它的读音

(3)课程可以分为(),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

①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学校课程为主

③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④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课程为主,校本课程补充

教育学试卷第5页共5页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

1.B2.A3.B4.C5.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

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宋代王安石变法时创立的太学改革措施,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

制定系统的升补法。

3.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

事件、态度等,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4.结构型问卷也叫封闭式问卷,其问题的形式包括:

是否式、选择式、评判式和划记试。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

1.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

(2)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

(3)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

(4)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6)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1分,共6分;

适当发挥1分。

2.孔子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2分)意思是从政之人应该是受过教育,有余力的话继续学习,学习的人有余力的话应该得到一定官职,因而把学习与做官紧密

联系起来。

(3分)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分)

教育学试卷标准答案第1页共3页

3.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儿童按照想象去执行规则,

把外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不能将自身与周围环境区分。

(1分)

(2)权威阶段(6-8岁),即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

约,服从和遵守成人的或规则的要求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

(2分)(3)可逆阶段(9—10岁),即自律阶段,儿童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遵守规则,

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商而制订的,可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

(4)公正阶段(11—12岁),儿童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

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公正观念开始形成。

(2分)4.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与方法:

(1)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分)

(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3)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

(2分)(4)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阐述清楚并有一定合理的解释加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

1.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提出共同的、确当的奋斗目标;

(2分)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联系实际论述3—5分。

2.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

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的模式。

答对主要代表人物给2分;

答出基本主张的要点给6分,对要点作适当论述给2分。

教育学试卷标准答案第2页共3页

3.

(1)张大同老师遇到的问题是产生了工作倦怠。

(2)教师的工作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工作感到厌烦、枯燥、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

心理倾向。

(3)可能的原因:

第一,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

第二,来自自身的学历与职称的压力。

(1分)第三,来自学生的不信任的压力。

(4)应对策略:

第一,从学校方面看,要提供进修学习、职称晋升的机会;

加强教师的教学经验

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多关心教师的生活等。

第二,从教师自身看,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

主动与同行交流;

掌握一定的心理

调节方法等。

4.回答要点

设计问卷问题基本要求:

(1)明确问题的范围;

(2)问题的内容符合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

(3)问题数量适度;

(4)问题的文字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易于回答;

(5)一般一个问题只含一个疑问;

(6)问题的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7)注意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

(回答1个1分,最多3分)

问题1,设计合理,符合问卷问题的要求。

问题2,问题表述繁琐,题干应改为“

(2)下面属于机械识记的是()”。

(2分)问题3,表述不合适,一个问题中有多个疑问,应改为:

(3)课程可以分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

①以综合课程为主②以分科课程为主

③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④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3分)

教育学试卷标准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