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165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单位,21个镇(街道)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建立三个医疗联合体,镇(街道)卫生院依据其功能定位、专业特色、双方意愿分别纳入某一医联体。

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明水、双山、绣惠、刁镇、辛寨、水寨、黄河、白云湖、相公庄、宁家埠、枣园卫生院。

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圣井、龙山、文祖、高官寨、普集、埠村、曹范、垛庄、官庄卫生院。

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包括党家卫生院。

医联体成员单位隶属关系不变、单位法人不变、产权归属不变、法律责任不变、功能定位不变、职工身份不变、监管机制不变。

在成员单位加挂“×

×

分院”的牌子。

对于专科特色比较突出的基层医疗单位,若医联体主体单位不能满足成员单位对某一专业的帮扶合作需求,成员单位也可与其他上级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医联体成员单位每2-3年调整一次。

(一)实施人员上下流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建立医联体内部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人员上下流动。

主体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聘任中高级职称前到医联体成员单位服务。

主体单位组建若干个专家服务团队,根据需要,到成员单位开展专家坐诊、会诊、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等帮扶服务。

成员单位制定计划,定期选派具备培养潜质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到主体单位进修、轮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

(二)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拓宽基层服务项目

医联体主体单位在充分调查了解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医基层需求为导向,医技术推广为手段,从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出发,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实用技术为重点,科学合理选择适合基层实际的适宜技术,加强疾病筛查、急诊急救、诊疗规范、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应用,突出基层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扶持特色专科建设。

(三)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医联体主体单位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补齐成员单位医疗资源短板,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

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医联体主体单位成立远程会诊中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逐步建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消毒供应、消毒监测、临床用血等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和流程,解决基层医疗单位因医疗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不规范、不达标问题。

(四)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建立多渠道业务培训途径,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一批擅长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医务人员。

主体单位定期安排资深定期到成员单位查房、坐诊、会诊、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不断巩固基本技能。

医联体主体单位将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列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对象,成员单位按照培训计划安排医务人员参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

(五)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医联体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制定双向转诊流程。

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的原则,制定合理、便捷、畅通的双向转诊细则。

成员单位将因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转往主体单位,主体单位将康复期和慢性病患者转回成员单位。

对需上转、下转的病人,建立双方联系人制度,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

(六)定期组织指导考核,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主体单位将医院管理考核延伸到成员单位。

主体单位组建医疗、中医、护理、院感、医技、药剂等侧面的专家组,指导成员单位规范操作、规范运行、规范管理。

主体单位定期对成员单位进行综合考核,并指导成员单位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优化医疗服务工作流程,整体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四、工作步骤

(一)开展对接调研(7月10日前)。

医联体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进行对接,主体单位对成员单位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技术项目、运营状况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并建立台帐。

(二)签订合作协议(7月31日前)。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成员单位的不同情况,主体单位与每个成员单位商定一个适宜的医联体合作模式,并协商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

协议可以吸收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参与,三方签订,齐抓共管,提升本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协议具体到每个基层医疗机构要有明确目标,2-3年内干哪些事,办成哪些事要具体化。

(三)落实下派人员(7月31日前)。

根据成员单位的需求,主体单位落实下派人员,报市卫生计生局备案,并制定下派人员管理规定,协商确定下派人员待遇。

参考:

1、手术指导费(高级职称500元/例,中级职称300元/例);

2、坐诊、会诊、查房、讲课(高级职称200元/天,中级职称100元/天)。

费用由基层单位承担。

(四)全面组织实施(8月1日起)。

自2016年8月1日起,根据协议内容,医联体主体单位和成员单位全面落实人员调配、技术推广、资源共享、业务培训、双向转诊、指导考核等工作。

(五)开展总结评价(定期)。

市卫生计生局牵头,每季度调度、汇总、分析医联体运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通报,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总结经验,完善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推进医疗联合体管理,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务院提出的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为此,市卫生计生局成立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将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分工协作,确保这工作顺利实施。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

市卫生计生局负责市镇医联体管理工作的方案制定、安排部署、协调调度、督导检查。

建立有利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流动的激励机制,将主体单位医务人员到成员单位服务纳入城市医务人员申报副高级职称前下乡服务范畴,经考核确认的服务时间累计计入下乡服务时间,与职称晋升、评先树优挂钩。

医联体主体单位负责医联体内部管理工作,要成立专门的医联体管理办公室,确定分管领导,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人员调配、技术推广、资源共享、业务培训、双向转诊、指导考核等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定期调度。

医联体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合作协议,做好宣传发动,加强与上级主体单位的沟通与配合,积极参与主体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考评,确保实效。

医疗联合体内部要定期进行调度、检查、总结,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市卫生计生局将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列入2016年卫生计生重点工作内容,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对主体单位、成员单位和下乡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医政科负责调度、协调、考核工作。

附件:

1、全市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名单

2、医疗联合体协议书(参考文本)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1:

全市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长:

万传广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杨照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副书记

李新市人民医院院长

时延申市中医医院院长

张治国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成员:

魏传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政科科长

王炜明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仲昭禄双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绣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卞孝明枣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宫大方埠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曹范镇卫生院院长

李顺清龙山街道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刘远峰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邵军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高红五圣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牛加亮普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宋传岩相公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王伟官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豆加亮刁镇卫生院院长

辛寨镇卫生院院长

孔刚高官寨镇卫生院院长

孟江黄河镇卫生院院长

于家东白云湖镇卫生院院长

苗刚宁家埠镇卫生院院长

曹中兴水寨镇卫生院院长

李勇垛庄镇卫生院院长

附件2:

医疗联合体协议书

(参考文本)

甲方:

章丘市×

医院

乙方:

卫生院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甲乙双方自愿组成医疗联合体,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本着主体平等、自愿结对、互惠双赢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二、甲乙双方以发挥特色优势,提升专科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诊疗技术能力,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目标。

三、甲乙双方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合作为纽带,整合管理、技术、服务等业务,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四、甲乙双方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各自设立医联体办公室,采取独立运营、密切协作、统一管理、综合考评的运行机制。

五、甲乙双方制定双向转诊流程,乙方将因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将康复期和慢性病患者转回乙方。

六、甲乙双方建立资源共享、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机制,乙方将无法开展的检查项目转到甲方完成,并建立查询便捷通道。

七、甲方根据乙方需要,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手术、会诊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八、甲方将医院管理考核延伸到乙方,定期到乙方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乙方,指导乙方进行整改提高。

九、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进修、专业技术培训和观摩,举办学术交流、专家讲课时,及时通知乙方参加。

十、甲方向乙方推广安全、有效、规范的适宜技术,扶持乙方特色专科建设,协助乙方开展专科特色疗法。

十一、具体到每个单位的主要任务目标。

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书一式3份,甲乙双方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各持一份。

有效期为2-3年,协议到期后根据工作实际及双方意愿另行签订。

甲方单位(盖章)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注:

此协议可吸收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参与,三方签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