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93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docx

东财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业答题库试题学习

第一章 工程图的基本规范介绍

1、用点、线、符号、文字和数字等描绘事物几何特性、形状、位置及大小的一种形式是(A)。

A、图B、图样C、简图D、图形符号

2、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是(B)。

A、图B、图样C、简图D、图形符号

3、由规定符号、文字和图线组成的示意性的图是(C)。

A、图B、图样C、简图D、图形符号

4、由图形或图形与数字、文字组成的表示事物或概念的特定符号是(D)。

A、图B、图样C、简图D、图形符号

5、包括规定画法、省略画法、示意画法等在内的图示方法是(A)。

A、简化画法B、规定画法C、省略画法D、示意画法

6、对标准中规定的某些特定表达对象,所采用的特殊图示方法是(B)。

A、简化画法B、规定画法C、省略画法D、示意画法

7、通过省略重复投影、重复要素、重复图形等达到使图样简化的图示方法是(C)。

A、简化画法B、规定画法C、省略画法D、示意画法

8、用规定符号和(或)较形象的图线绘制图样的表意性图示方法是(D)。

A、简化画法B、规定画法C、省略画法D、示意画法

9、概要表示工程项目或产品的设计意图的图样是(A)。

A、方案图B、设计图C、施工图D、总布置图

10、在工程项目或产品进行构形和计算过程中所绘制的图样是(B)。

A、方案图B、设计图C、施工图D、总布置图

11、表示施工对象的全部尺寸、用料、结构、构造以及施工要求,用以指导施工用的图样是(C)。

A、方案图B、设计图C、施工图D、总布置图

12、表示特定区域的地形和所有建(构)筑物等布置以及邻近情况的平面图样是(D)。

A、方案图B、设计图C、施工图D、总布置图

13、由图纸的宽度和长度组成的图面是(A)。

A、图纸幅面B、图框C、图纸标题栏D、会签栏

14、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是(B)。

A、图纸幅面B、图框C、图纸标题栏D、会签栏

15、由工程名称区、图名区、图号区、签字区等组成的栏目是(C)。

A、图纸幅面B、图框C、图纸标题栏D、会签栏

16、A1图纸基本幅面尺寸是(C)。

A、841*1189B、594*841C、420*594D、297*420

17、一个工程设计中,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一般不宜多于两种幅面。

A、对B、错V

18、一般情况下,一个图样应选用一种比例。

A、对B、错V

19、绘图比例为1:

50,说明实物尺寸是绘图图形尺寸的50倍。

A、对B、错V

20、图样上的尺寸,可以从图上直接量取

A、对B、错V

21、图样所注写的尺寸数字与绘图所选用的比例及作图准确性无关。

A、对B、错V

22、图样上的长度尺寸单位,除标高及总平面图以米为单位外,都应以毫米为单位。

A、对B、错V

第二章 投影理论基础

1、所有投射线的起源点称投射中心。

A、对B、错V

2、发自投射中心且通过被表示物体上各点的直线称投射线。

A、对B、错V

3、投射线所指的方向称投射方向。

A、对B、错V

4、投影法中,得到投影图的平面称投影面。

A、对B、错V

5、投射线通过形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投影法。

A、对B、错V

6、用投影法得到形体的投影图的过程称投射。

A、对B、错V

7、根据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投影图(或称投影)。

A、对B、错V

8、正投影法的投射方向垂直于投影面。

A、对B、错V

9、斜投影法的投射方向垂直于投影面。

A、对B、错X

10、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为平行投影法。

A、对B、错V

11、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为平行投影法。

A、对B、错X

12、透视图绘制的理论基础是A

A、中心投影法B、平行投影法C、正投影法D、斜投影法

13、绘制的投影图具有最好的“真实感”、“立体感”的投影法是A

A、中心投影法B、平行投影法C、正投影法D、斜投影法

14、直线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映平面图形的实形。

是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中的()。

D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实形性

15、直线、平面、柱面垂直于投影面,则投影分别积聚为点、直线、曲线。

是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中的(B)。

A、类似性B、积聚性C、从属性D、实形性

16、当直线、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平面的投影为平面图形的类似形。

是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中的(A)。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实形性

17、空间相互平行的直线,其投影一定平行;空间相互平行的平面,其积聚性的投影相互平行。

是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中的(B)。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实形性

18、直线或曲线上点的投影必在直线或曲线的投影上;平面或曲面上点、线的投影必在该平面或曲面的投影上。

是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中的(C)。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实形性

19、点分线段的比,投影后保持不变;空间两平行线段长度的比,投影后保持不变。

是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中的(D)。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定比性

20、投影图形成的三要素是(ABD)。

A、形体B、投射方向C、投射线D、投影面E、投射中心

2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包括(ABCD)。

A、实形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定比性E、类似形

22、正投影法应用于(ADE)。

A、正轴测图绘制B、透视图绘制C、斜轴测图绘制D、标高投影图绘制E、立体的三面投影图绘制

23、正投影法具有的特性是(ABC)。

A、显实性好B、可度量性好C、准确性好D、立体感强E、真实感强

24、常利用斜投影法绘制(A)。

A、建筑物的阴影B、透视图C、标高投影图D、三面投影图

25、常利用中心投影法绘制(B)。

A、建筑物的阴影B、透视图C、标高投影图D、三面投影图

26、V面投影:

即从前往后投射,在V面上所得的投影,反映立体的(A)。

A、长和高B、长和宽C、高和宽D、都对

27、H面投影:

即从上往下投射,在H面上所得的投影,反映立体的(B)。

A、长和高B、长和宽C、高和宽D、都不对

28、W面投影:

即从左往右投射,在W面上所得的投影,反映立体的(C)。

A、长和高B、长和宽C、高和宽D、都对

29、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即“长对正”;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即“高平齐”。

A、对B、错V

30、只要给出空间点的二面投影,就一定能够画出该点的第三面投影。

A、对B、错V

31、直线在立体上可表现为棱线、素线等。

从“两点定线”原则可知,由不重合的两点能够确定并且唯一确定一条直线。

A、对B、错V

32、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体现出(AE)。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定比性E、实形性

33、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体现出(BE)。

A、类似性B、实形性C、从属性D、定比性E、积聚性

34、属于投影面平行线的是(BCE)。

A、正垂线B、正平线C、水平线D、侧垂线E、侧平线

35、属于投影面垂直线的是(BDE)。

A、水平线B、正垂线C、侧平线D、铅垂线E、侧垂线

36、当点在直线上时,由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可知,点的投影必然同时满足(CD)。

A、类似性B、平行性C、从属性D、定比性E、积聚性

37、空间平行两直线的投影特性是平行两直线的所有同面投影都互相平行,且具有定比性。

A、对B、错V

38、空间相交两直线的投影特性是相交两直线的所有同面投影都相交,其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且具有定比性。

A、对B、错V

39、投影面垂直面为仅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平面。

投影面属于垂直面的有(ACE)。

A、正垂面B、正平面C、铅垂面D、水平面E、侧垂面

40、投影面平行面为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同时垂直另两面)。

投影面属于平行面的有(BDE)。

A、正垂面B、正平面C、铅垂面D、水平面E、侧平面

41、(A)的投影特性是:

(l)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

(2)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为平面的类似形。

A、正垂面B、水平面C、铅垂面D、侧垂面

42、(B)的投影特性是:

(l)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

(2)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为平面的类似形。

A、正平面B、铅垂面C、正垂面D、侧垂面

43、(A)的投影特性是:

(l)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

(2)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为平面的类似形。

A、侧垂面B、水平面C、正垂面D、铅垂面

44、(B)的投影特性是:

(1)正面投影反映实形。

(2)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X轴。

(3)侧面投影积影成直线,且平行于OZ轴。

A、铅垂面B、正平面C、水平面D、侧垂面

45、(B)的投影特性是:

(1)水平投影反映实形。

(2)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X轴。

(3)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YW轴。

A、正平面B、水平面C、测垂面D、正垂面

46、(A)的投影特性是:

(1)侧面投影反映实形。

(2)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Z轴。

(3)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YH轴。

A、侧平面B、正垂面C、水平面D、铅垂面

47、作平面上点的投影,可先作平面上含点的直线的投影。

A、对B、错V

48、作平面上直线的投影,可先作平面上经过直线两点的投影。

A、对B、错V

49、轴测图是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

A、对B、错V

50、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轴测轴。

A、对B、错V

51、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A、对B、错V

52、轴测轴上的线段与空间坐标轴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A、对B、错V

53、正等轴测图是当空间直角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倾斜的角度相等时,用正投影法得到的单面投影图。

A、对B、错V

54、当物体相对于轴测投影面位置的不同时,则轴向伸缩系数也不同。

A、对B、错V

55、采用简化系数,则正等轴测图沿轴向的尺寸就可以从物体或正投影图上相应轴的方向直接量取了。

A、对B、错V

56、正等测具有度量方便、容易绘制的特点。

A、对B、错V

57、正面斜轴测图是由轴测投影面P平行于V面而获得的轴测图。

正面斜二测的轴间角∠XOZ=90°,∠XOY=∠YOZ=135°,轴向伸缩系数p1=r1=1,q1=0.5。

A、对B、错V

58、正面斜等测的轴间角∠XOZ=90°,∠XOY=∠YOZ=135°,轴向伸缩系数p1=r1=1,q1=1。

A、对B、错V

59、水平斜等测的轴间角∠XOY=90°,∠XOZ=∠YOZ=135°。

轴向伸缩系数p1=r1=1,q1=0.5。

A、对B、错X

60、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工程形体的多样性,如仅按投影图的方式进行工程形体的表达,则可能出现(ABCD)等问题。

A、表达重复B、虚线过多C、层次不清D、投影失真E、表达不明确

61、视图就是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A)所绘制出物体的图形。

A、正投影法B、斜投影法C、中心投影法D、侧垂面

62、由前向后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为(A)。

A、正立面图B、正投影图C、背立面图D、背面正投影图

63、由上向下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为(A)。

A、平面图B、水平面投影图C、镜像视图D、底面图

64、由左向右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为(A)。

A、左侧立面图B、右侧立面图C、左侧投影图D、右侧投影图

65、由右向左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为(A)。

A、右侧立面图B、左侧立面图C、左侧投影图D、右侧投影图

66、由下向上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为(A)。

A、底面图B、水平面投影图C、镜像视图D、平面图

67、由后向前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为(A)。

A、背立面图B、正投影图C、正立面图D、背面正投影图

68、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和前后、左右、上下六个侧面,与物体六个侧面平行的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A、对B、错V

69、基本视图的规定配置如图所示。

A、对B、错V

第三章 工程形体的图样画法

1、国家标准中采用剖面图及断面图的方法来表达物体内部结构及形状。

A、对B、错V

2、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行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面图。

A、对B、错V

3、用于剖切被表达物体的假想平面称之为剖切面。

A、对B、错V

4、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之为剖切断面。

A、对B、错V

5、指示剖切面位置的线称之为剖切位置线。

A、对B、错V

6、剖切位置线与投射方向线合起来称之为剖切符号。

A、对B、错V

7、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阿拉伯数字(如有多处时,则按顺序由左向右、由下向上连续编排),并注写在投射方向线的端部。

绘制剖面图时,剖切符号不应与图中其他图线相接触。

A、对B、错V

8、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削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A、对B、错V

9、布置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

A、对B、错V

10、画在视图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

A、对B、错V

第四章 土木及建筑工程图概述

1、基础是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所以,基础就是地基。

A、对B、错X

2、工程初步设计是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所做的具体实施方案,阶段成果是施工图。

A、对B、错X

3、建筑物的层高是指楼地面到楼板下凸出物底面的垂直距离。

A、对B、错X

4、建筑的使用面积是指房屋建筑外墙所包围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结构厚度所占的面积在内。

A、对B、错X

5、工程红图是由设牡员设计并用来指导工程施工的图样,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图样之一。

A、对B、错X

6、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和水拌合而成的可塑后硬化的结构材料。

A、对B、错X

7、在一套房屋建筑的施工图中,建筑施工图是基本的图样之一,简称“建施”。

A、对B、错V

8、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均属于房屋建筑施工图中的配套专业施工图。

A、对B、错X

9、通常情况下,结构施工图中的屋面、梁平面图排在前,基础平面图编排在后。

A、对B、错X

10、竣工图应详细记载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修改的有关情况,以便以后查阅资料、交流经验之用。

A、对B、错V

11、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为(C)。

A、、建筑施工与技术B、、建筑结构与力学C、、构造原理与方法D、、建筑物理与材料

1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C)。

A、、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材料B、、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材料

C、、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标准D、、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标准

第八章 基础

1、在建筑工程上,把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A、对B、错V

2、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A、对B、错V

3、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被称为天然地基。

A、对B、错V

4、当埋置深度大于4m的称深基础;当埋置深度小于4m的称浅基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称不埋基础。

A、对B、错X

5、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A、对B、错V

6、为了防止冻融时土内所含的水的体积发生变化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冰冻线以下200mm。

A、对B、错V

7、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ABCD)。

A、压实法B、换土法C、打桩法D、化学加固法E、非刚性基础

8、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ABCDE)。

A、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B、地基土质的好坏C、地下水位的高低D、土的冰冻的深度E、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

9、基础的类型较多,按基础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分,有(AB)。

A、刚性基础B、非刚性基础C、条形基础D、独立基础E、桩基础

10、基础的类型较多,依构造形式分,有(CDE)。

A、刚性基础B、非刚性基础C、筏形基础D、箱形基础E、桩基础

11、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在常用的建筑材料中,(CDE)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均属刚性材料。

A、砖B、石C、素混凝土D、钢筋混凝土E、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12、不同材料基础的刚性角是不同的,通常素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应控制在(A)以内。

A、45°B、36°C、30°D、25°

13、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D)。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C、、抗剪切强度大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14、下列有关基础的埋置深度,何者是正确的?

B

A、.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1m

B、.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C、.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0

D、.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15、下列对深基础和浅基础的说法,何者是正确的?

C

A、.当基础埋深大于或等于4m叫深基础

B、.当基础埋深大于或等于基础宽度的5倍时,叫深基础

C、.确定基础埋深时,应优先考虑浅基础

D、.基础埋深小于4m或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时,叫浅基础

E、

16、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石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种基础称(A)。

A、条形基础B、独立基础C、井格式基础D、箱形基础

17、当框架结构处在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时,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免各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C)。

A、条形基础B、独立基础C、井格式基础D、箱形基础

18、当建筑的上部荷载较大时,需要将其传至深层较为坚硬的地基中去,会使用(A)。

A、桩基础B、独立基础C、井格式基础D、箱形基础

19、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式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基础称(C)。

A、桩基础B、独立基础C、筏式基础D、箱形基础

20、按照建筑物的状况以及所选用防水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ABC)等几种。

A、卷材防水B、砂浆防水C、涂料防水D、素混凝土防水E、钢筋混凝土防水

21、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C)地下室地坪时,一般只做防潮处理。

A、高于300mmB、高于C、低于D、高于100mm

22、地下室的构造设计的重点主要是解决(C)。

A、隔音防噪B、自然通风C、防潮防水D、天然采光

23、地下室的防水构造做法主要是采用防水材料来隔离地下水。

A、对B、错V

24、采用人工降、排水的办法,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地下室底板以下,变有压水为无压水,消除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也是非常有效的。

A、对B、错V

25、卷材防水构造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

A、对B、错V

26、卷材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铺设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主体的背水面上。

A、对B、错X

27、砂浆防水构造适用于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的基层上。

不适用于环境有侵蚀性、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A、对B、错V

28、地下室防水按所用材料有卷材防水、砂浆防水防水和涂料防水。

A、对B、错V

29、涂料防水构造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或背水面的涂刷。

A、对B、错V

 

第九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

1、建筑物的墙体依其在房屋中所处位置的不同,有(AB)之分。

A、内墙B、外墙C、非承重墙D、承重墙E、混凝土墙

2、从结构受力的情况来看,墙体有(AB)之分。

A、承重墙B、非承重墙C、内墙D、外墙E、混凝土墙

3、根据墙体建造材料的不同,墙体还可分为(ABCD)以及其他用轻质材料制作的墙体。

A、砖墙B、石墙C、土墙D、混凝土墙E、内墙

4、因为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所以砌块在砌筑时必须做到(ABCD)。

A、错缝搭接B、避免通缝C、横平竖直D、砂浆饱满E、强度高

5、墙承重结构布置方案可分为(C)等几种方式。

A、、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内墙承重,外墙承重

B、、半框架承重,内墙承重,外墙承重

C、、纵横墙承重,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半框架承重

D、、内墙承重,外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6、普通粘土砖的规格和重量分别为(C)。

A、、240mm×120mm×60mm,1Kg

B、、240mm×110mm×55mm,2Kg

C、、240mm×115mm×53mm,2.5Kg

D、、240mm×115mm×55mm,3Kg

7、砖砌窗台的出挑尺寸一般为(A)。

A、.60mmB、.90mmC、.120mmD、.180mm

8、当砌体墙在建筑物中作为承重墙时,整个墙体的抗压强度主要由砌筑块材和粘结材料的强度决定的。

A、对B、错X

9、当砌体墙作为填充墙使用时,其构造要点主要体现在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合适的高厚比、其自重的支承以及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

其中前两点涉及到墙身的安全性,后两点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

A、对B、错X

10、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700mm高左右就会留出拉结钢筋来,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

A、对B、错X

11、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

拉结筋不少于2φ6,深入墙内距离一、二级框架不小于1/5墙长,并不小于700mm。

A、对B、错X

12、在墙身中自下而上地与墙体同步施工,设置钢筋混凝土的圈梁和构造柱,使其互相连通,在墙体中形成一个内骨架,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是混合结构建筑墙体主要的抗震措施。

A、对B、错V

13、半砖隔墙的顶部与楼板相接处为满足连接紧密,其顶部常采用立砖斜砌预留30mm左右的缝隙。

A、对B、错V

14、圈梁是沿着建筑物的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设置部位在建筑物的屋盖及楼盖处。

A、对B、错V

15、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

A、对B、错V

16、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独立基础,其下端应锚固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

A、对B、错V

17、柱截面应不小于180mm×240mm。

配筋为纵筋4φ12,箍筋采用φ4一φ6,间距不大于250mm。

在离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层高或450mm范围内,箍筋需加密至间距100mm。

A、对B、错V

18、只需构造配筋的构件是(A)。

A、圈梁B、过梁C、框架柱D、框架梁

19、下面对构造柱和圈梁的描述何为正确(C)。

A、圈梁承重,构造柱不承重B、构造柱下必须设基础,圈梁必须封闭

C、先砌墙后浇构造柱D、圈梁不承重,构造柱承重

20、圈梁的主要作用是(A)。

A、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B、增加墙体强度C、提高建筑物抗倾覆能力D、代替窗过梁

21、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C)mm。

A、.600B、.800C、.900D、.1000

22、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有的工程将勒脚高度提高到底层室内踢脚线或窗台的高度。

A、对B、错V

23、水平防潮层设在建筑物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