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19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6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新课堂新方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草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师:

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

(生:

有!

)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蒙古包(měng)好客()

2、齐读易错字巩固。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

师:

课文大家读得很棒,现在请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4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自学,师巡视。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全文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

(1)写作者初见草原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

(2)写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

第三段:

(3)写在蒙古包外主客相见的情景。

第四段:

(4)写在蒙古包内主人的盛情款待。

第五段:

(5)写主客联欢和话别。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写字)

师:

课文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比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

1、请大家自由记生字,3分钟后提写词语。

2、师提写,指两名后进生上台写。

3、生对改、订正。

六、当堂训练(作业)

课后生字2..2.2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示标),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为大家朗读一遍。

(指名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思考问题)

自学指导

(一)

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是怎样的?

(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生开始自学,师巡视。

师:

时间到,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2、指名回答,不完整可补充。

自然景色:

“羊群……流入云际。

师:

你回答得很好,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草原的自然风景怎么样?

(很美),师板书:

风景美。

这么美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图片。

(出示课件)欣赏完草原的自然风光,相信你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2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好。

3、生自由练读。

4、师:

时间到,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5、(指名读,生评价)

师:

欣赏过草原的美景后,谁来说说那的民族风情又是怎样的?

(指名说,不完整可补充)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那的民族风情也很美,(板书人情美)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课文,思考问题)

自学指导

(二)

师:

美丽的草原不仅景美,风土人情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

(二)(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生自学,师巡视。

2、师:

时间到,谁愿意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指名说)

3、师:

你们可真棒,说得都不错。

这句话就是——(出示课件,公布答案)

蒙汉人民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

指导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

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

草原美丽的地方太多了,清晰地空气,明朗的天空,碧绿的小丘,明镜似的小河……那里真是景美、人美、情也深啊!

让我们赶快把这美丽的地方印在自己的脑海里,背诵第一自然段,5分钟后比谁背的流利。

1、生自由背诵

2、师检查背诵情况。

五、板书设计

1、草原

自然风情民族风情

蒙汉一家亲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

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

1、生自学,师巡视。

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本文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

(1):

写“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

第二段(2--13):

由雕像引出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第三段(14):

点明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自学指导

(二):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可以在旁边划一划、读一读,做出简单的批注。

(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自学,师巡视。

2、指名说,不足他人补充。

学习第1自然段:

(1)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

(2)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3)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学习2―13自然段: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

(1)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

(2)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

也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3)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

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

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

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

六、小练笔

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2、师小结: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七、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支流之路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支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3、白杨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3、    会写本课词语。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白杨》,请看本节课的目标。

(生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2、 指名读课文,生正音,师板书。

3、 齐读出错字。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分段)

师:

课文读流利了,现在我们来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 生自学,师巡视。

2、 共同交流。

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1--3):

概括讲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第二段(4--11):

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借此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

第三段(12--15):

讲爸爸的介绍对孩子的教育。

第四段(16):

写孩子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 再读课文,写词语)

师:

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写词语。

1、强调“陷”的笔顺、“疆”的偏旁是“弓”。

2、提写词语:

抽两名学生上黑板上写。

全班一起对改。

3、师评价。

六、当堂训练:

课后生字2..2.2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表达的深刻含义。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咱们来学习3.白杨(板书),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感悟白杨特点)

出示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然后背诵第12自然段。

(5分钟后,比谁背得好!

1、生自由读、背。

2、同桌互背。

3、检测(指名背)。

4、齐背。

师:

大家背得真好,下面看自学指导

(二)。

出示自学指导

(二):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7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三、生自学,师巡视。

四、检测。

师:

时间到,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① 第一句:

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

    (比如:

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

师:

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

②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

      (比如:

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

 师引导:

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

③ 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

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敬佩、崇敬)

4、齐读12自然段。

五、领会爸爸的心愿

1、师:

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

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找生读14、15自然段。

2、交流:

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

3、师小结:

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

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

齐读。

六、“借物喻人”的写法

师:

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七、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解句子)

出示自学指导

(二)

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在文中用“——”画出来,读一读,再仔细体会体会。

(4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如:

句子①: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句子

②: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内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生谈体会,不足他人补充。

2、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

八、总结升华,进行练笔

1、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几张照片来体会一下新疆建设者为祖国所奉献的一切吧。

(播放幻灯片:

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2、看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

3、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

4、小结: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九、板书设计

3、白杨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 适应性强  建设者 建设边疆

     生命力强      献身边疆

  借物喻人----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收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齐读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2、齐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

1、说一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

(7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五、生自学。

六、检测。

师:

刚才大家看得很认真,相信大家都准备好了,谁回答第一小题(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达拉萨,着就是青藏铁路。

回答第2题。

(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遇到的困难:

一、冻土层二、恶劣天气三、极度缺氧(生读句子也可以)

怎样克服的:

句子1:

技术人员昼夜……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句子2:

技术人员废寝忘食……低下了高傲的头。

师:

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建设者有怎样的精神?

生说,师板书。

顽强、斗志昂扬、无坚不摧、乐观主义

师总结:

同学们,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铁路修到了拉萨,我们真佩服他们呀!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这部分的内容。

指名读——师评议

7、口头作业:

这个小故事太感人了,你能讲下来吗?

请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八、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顽强、斗志昂扬、无坚不摧、乐观主义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

2.能理解诗意。

【教具】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牧童,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1、师:

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

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检测:

谁有信心读好?

指名读——再指名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师:

大家读得真好!

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结合插图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测

师:

刚才大家自学得都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先来看前两句。

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诗意:

青草像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师:

你觉得“铺”“弄”有什么好处?

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师:

我们来看后两句。

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牧童放牧归来,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师:

这一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牧童晚归休息图)

2、总结

师: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要求:

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

3、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齐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师:

大家读得真好。

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

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

六、小练笔

大家背得可真好,俗话说: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

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

(交给组长,交给老师)

默写古诗。

要求:

坐姿端正,把字端正

生默写→组长检查→师抽查→订正

七、板书设计

牧童

   铺

   弄安然自乐

   饱

   卧

舟过安仁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舟过安仁》(板题)齐读目标。

解题:

小船过安仁县。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了解作者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2、师:

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

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3、听录音。

4、检测:

谁有信心读好?

指名读——再指名读。

易错字:

篙(gāo)棹(zhào)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师:

大家读得真好!

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结合插图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测

师:

刚才大家自学的都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

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诗意: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船了划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大伞,原来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2、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齐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师:

大家读得真好。

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

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

六、默写

大家背的可真好,俗话说: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

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

(交给组长,交给老师)

默写古诗。

要求:

坐姿端正,把字端正

生默写→组长检查→师抽查→订正

七、板书设计

舟过安仁

两儿童————聪明、有智慧

清平乐村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清平乐村居》(板书课题),齐读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1、师:

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

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检测:

谁有信心读好?

指名读——再指名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师:

大家读得真好!

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结合插图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指名说诗意,不足他人补充。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听起来温柔而又美好,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豆地除草身在河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欢的是小儿子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里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师小结

这首诗表达了农村孩子那快乐、淳朴、无忧无虑的生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古诗)

一、生背

二、同桌互背

三、师抽查

五、默写古诗

1、生默写,要求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2、同桌互批要求:

认真、细心,批出错字

六、板书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相媚好

醉          和谐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