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245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IM施工管理方案(中国建筑)).docx

BIM施工管理方案

一、工程重难点

(1)场地狭小,现场中转场地少,场地分时使用情况多,物料耗用速度和进场速度协调要求准确;

(2)地下深基础,施工技术难度大;

(3)地下室及屋面防水要求高,确保交付后100%无渗漏;

(4)超高层建筑要求高,设备及物料吊运量大,种类多,吊运高度高;

(5)高层建筑的功能区域复杂,管线繁多,空间要求严格;

(6)需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及人员安全的影响;

(7)项目施工工期紧,专业分包多,作业交叉面广,工序穿插困难,总承包管理难度大,我司采用BIM技术提升总承包管理能力,加强项目信息化沟通,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二、编制依据

本BIM施工管理方案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制:

(1)《合肥市滨湖金融服务中心三期项目-金融科技大厦工程》招标文件;

(2)滨湖金融科技大厦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3)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4)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5)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

(6)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7)《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

(8)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BIM组织与应用环境

(一)应用目标

本项目所有BIM参与方应用BIM技术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提升项目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有效控制成本、减小项目风险,从而总体提升项目品质。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BIM样板引路,做到事前控制、统一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3)提高方案优化质量,重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动态演示;

(4)提高可视化协同管理水平,指导各专业深化设计,指导现场施工;

(5)提升工期管理能力,基于BIM模型创建工期模拟,把控现场进度;

(6)提高综合管理水平,运用BIM5D技术,实现物资、成本、质量、安全实时跟踪分析,实现总承包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方案

项目设置BIM管理部,统一制定人员职责、建模标准、培训计划等工作制度,保证各分包在统一架构下进行BIM工作。

(1)各分包进场前进行BIM管理体系学习,制定本专业BIM应用计划,并经总包单位审核;进场后各BIM小组按照项目统一的建模规则建立BIM模型;

(2)总包单位整合并将进度、技术参数、商务等信息与模型相互关联,定期进行BIM模型检查及应用总结会议,分包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BIM工作计划修订并实施,直至竣工模型交付。

(三)团队组织

本工程结构复杂,对施工管理要求高,项目将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并配备如图3-1所示BIM团队。

图3-1BIM组织机构图

(四)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

BIM应用配备台式机及笔记本,其具体配置如表3-1所示。

表3-1硬件配置

硬件配置

台式机

笔记本

CPU

Intel酷睿i74770K3.5-3.9GHz以上

四核心/八线程

IntelCorei7-4700MQCPU@2.4GHZ四核心/八线程

内存

16-32GBDDR32400

DDRL(低电压版)1600MHZ16GB

显卡

技嘉GTX760,2G显存以上

NVIDIAQuadroK2100M2G显存

硬盘

希捷2TB硬盘7200转

120GB固态硬盘+500G7200转硬盘

显示器

24inch三星

15.6inch1920x1080

操作系统

Windows7旗舰64位版

Windows7旗舰64位版

(2)软件环境:

BIM应用主要软件名称、版本及用途如表3-2所示:

表3-2软件配备及主要用途

软件名称及版本

主要用途

Revit2016

工程建模、复杂节点深化

NavisworksManage2016/Fuzor2016

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模型整合等

Lumion6.0/3dMax2014

动画制作

PremiereProCS6/AECC2015

后期效果处理

BIM5D平台

BIM集成协同工作平台

(五)应用措施

(1)各BIM参与方在BIM工作实施前,应根据BIM应用内容,拟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实施保障措施和实施细则,过程中对自身所负责的BIM模型应确保及时更新维护,并进行施工应用。

(2)总包方负责整合、审核、查验各专业BIM模型及应用,并及时反馈意见,确保施工管理过程中BIM工作准时顺利进行。

(六)模型与文件管理

(1)BIM模型文件以及BIM应用成果文件,是项目文件的一部分,项目文件的管理包含BIM文件的管理。

同时,应在BIM文件的管理过程中,注明BIM模型文件与传统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2)全部BIM模型文件与BIM应用成果文件的最终版本,根据约定的成果提交节点通过BIM管理平台提交业主或总包,由业主或总包负责存档、整理,作为本项目的工作成果。

(七)会议制度

(1)工作例会

BIM工作例会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由总包方发起。

例会议程包括:

a.对上一次例会中关于BIM工作要求落实情况的汇报和检查;

b.本期例会中出现的BIM问题及落实解决要求;

c.对下一阶段BIM工作的要求与安排;

d.其他BIM相关的工作。

(2)BIM专项会议

在项目的下列重要节点,召开专项BIM工作会议,对BIM工作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决议:

a.BIM施工管理方案确定;

b.基础工程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c.地下室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d.裙楼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e.塔楼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f.装饰装修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g.幕墙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h.钢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i.机电安装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j.深化设计BIM成果交付时;

k.专项施组方案优化BIM成果交付时;

l.工程整体竣工交付时。

(八)实施总体流程

BIM实施总体流程图见图3-2。

实施

准备

各细度模型应用内容

核心工作内容

配置硬件设备;

配置软件;

制定模型建立及管理标准;

施工图BIM模型搭建。

深化设计

确定深化设计原则;

专业间碰撞检查;

深化BIM模型建立;

输出施工图。

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施工方案内容;

建立深化BIM模型;

工序划分与动画模拟。

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BIM模型维护;

应用BIM软件功能与施工管理工作相结合。

竣工验收

完善、录入竣工信息;

移交与现场一致的竣工BIM模型。

图3-2BIM实施总体流程图

(九)实施总体计划

项目BIM实施总体计划见表3-3。

项目BIM实施总体计划表3-3

编号

任务描述

时间计划

备注

1

BIM准备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1.1

制定项目BIM实施目标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1.2

制定项目BIM实施详细分工计划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1.3

组建BIM团队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1.4

建立BIMIT环境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1.5

各专业施工图BIM模型搭建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2

深化设计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2.1

机电深化设计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2.2

幕墙深化设计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2.3

钢结构深化设计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3

施工组织设计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3.1

施工平面布置模拟与优化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3.2

施工进度模拟与优化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3.3

重点施工方案模拟与优化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4

施工过程管理

融入项目各个管理活动

4.1

模型信息集成

随工程进度不断进行集成

4.2

现场、技术、成本、进度管理

按照各专业管理计划进行

5

竣工验收

协商确定具体时间节点

四、BIM建模

本项目根据BIM应用目标,制定各专业BIM模型命名规则、建模深度、配色方案等建模标准,并根据建模标准结合进度,创建全专业的施工图模型、深化设计模型、施工应用模型及竣工交付模型。

(一)BIM文件夹结构

1工程项目

1.1专业/系统

1.1.1CAD原文件

1.1.2CAD导入文件

1.1.3模型文件

1.1.3.1模型过程文件

1.1.3.1.1XXXX年XX月XX日

1.1.3.1.1.1分区

1.1.3.1.1.1.1分层

1.1.3.2模型最终版文件(交付件)

1.1.3.2.1分区

1.1.3.2.1.1分层

1.1.4各专业合模文件

1.1.5族文件

1.2全专业模型整合文件

1.3视频及漫游

1.4资料及文档

1.5BIM应用点成果文件

(二)BIM模型命名标准

各专业模型构件名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提供的名称或代号来命名,具体规定如下:

a.结构专业

层名+构件名称或编号+尺寸(例如:

一层300X300结构柱/1F-KZ1-300X300)

b.建筑专业

层名+编号+构件材质名称+尺寸(例如:

二层200厚外墙/2F-WQ-加气混凝土砌块-300X300)

c.给排水消防专业

层名+系统简称+构件材质名称(例如:

二层给水立管/2F-JL3-PPR给水管)

d.暖通专业

层名+系统简称+构件材质名称(例如:

二层排烟管/2F-PY3-0.6mm镀锌钢板风管)

e.电气专业

层名+构件材质名称(例如:

二层强电桥架/2F-热镀锌槽式强电桥架)

(三)BIM模型深度标准

模型深度

深度要求

LOD100

等同于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模型通常为表现建筑整体类型分析的建筑体量,分析包括体积,建筑朝向,每平方造价等等。

LOD200

等同于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此阶段的模型包含普遍性系统包括大致的数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

LOD 200模型通常用于系统分析以及一般性表现目的。

LOD300

模型单元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层次。

此模型已经能很好地用于成本估算以及施工协调包括碰撞检查,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可视化。

LOD 300模型应当包括业主在BIM提交标准里规定的构件属性和参数等信息。

 

LOD400

此阶段的模型被认为可以用于模型单元的加工和安装。

此模型更多的被专门的承包商和制造商用于加工和制造项目的构件包括水电暖系统。

LOD500

最终阶段的模型表现的项目竣工的情形。

模型将作为中心数据库整合到建筑运营和维护系统中去。

LOD 500模型将包含业主BIM提交说明里制定的完整的构件参数和属性。

(四)BIM模型色彩规定

a.土建专业色彩

图纸已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的,业主有要求的按业主要求建模,业主没有要求的由BIM小组负责人确定。

b.机电专业色彩

图纸已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

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的,按下表要求建模:

(五)全专业BIM模型创建

依据施工设计图纸,以Revit2016为设计平台建立项目全专业BIM模型:

(1)结构专业BIM模型

(2)建筑专业BIM模型

(3)机电专业BIM模型

BIM建模范围及各专业BIM模型深度要求如表4-1所示。

表4-1BIM模型细度

BIM模型

BIM的LOD要求

主体混凝土结构

LOD300

钢结构

LOD500

幕墙

LOD500

机电安装(电气、给排水、暖通)

LOD500

装饰装修

LOD400

消防

LOD500

弱电

LOD500

电梯

LOD500

园林景观

LOD400

五、BIM交付成果

BIM交付成果包括应用过程成果及最终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BIM应用过程成果:

提交各阶段BIM模型以及相关资料成果,包括深化图纸、复杂节点模型、3D大样图,施工方案模拟资料。

对于各专业内、不同专业间的碰撞检查,提交检查报告,优化建议。

对于设计变更,提交变更模型,变更前后对比资料及相关信息;

石材幕墙节点模型灌注桩钢筋模型

(二)BIM应用最终成果:

收集整理并整合各专业BIM模型,形成项目竣工BIM模型,交付业主。

竣工BIM模型包括产品、构件、材料及建造信息,产品信息如专业分包各设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相关设备参数等;构件信息如主体梁、板、柱的几何尺寸、混凝土标号、工程量等;材料信息如规格、型号等;建造信息如施工流水段划分情况、建造日期等信息。

六、施工技术管理

(一)图纸校核

基于施工图设计BIM模型,进行土建与管线碰撞检测,编写冲突检测及管线综合优化报告,并与设计协调后调整模型。

可大量消除施工图设计图纸中的错漏碰缺问题,减少设计变更。

BIM核查图纸

原设计图纸

位置:

地下一层自动喷淋给排水平面图/一层结构平面图;C-12/13交D/E轴

问题:

喷淋管道与结构梁发生碰撞;建议修改管道标高

BIM核查图纸

原设计图纸

位置:

地下一层平时通风平面图/一层结构平面图;C-7/8交B/C轴

问题:

暖通风管与结构梁发生碰撞;建议修改风管标高

(二)优化设计

利用BIM技术,对本项目中存在的关键节点部位、复杂空间区域、幕墙装饰、设备机房等进行优化设计,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1)竖向净空优化

对本工程中需要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通过优化管线路由、管径合理变径、局部调整结构梁等手段,达到符合业主需求的合理净高。

优化前(原设计管线相互碰撞)优化后(调整满足净高要求)

(2)三维管线综合

利用三维优势,结合现场经验,考虑安装顺序、设备运输等。

合理排布管线综合,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总体原则:

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

风管顶预留桥架及水管翻弯空间,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避让原则:

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施工简单的让施工难度大的。

例:

原设计地下一层局部桥架、风管、喷淋、循环水管相互碰撞;通过三维BIM模型进行综合管网合理优化,提高净高,也更加美观。

优化前

优化后

(3)幕墙专业协调

在运用BIM模型辅助深化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协调项目施工各参与方,对图纸节点深化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配合业主管理方和设计单位,运用BIM模型讨论并验证解决方案。

幕墙JD-31处BIM模型

幕墙JD-31处节点连接图

(4)设备房优化布置

对制冷机房、换热站、水泵房等设备用房通过创建BIM模型,精确布置机房内设备、管线及其他附属构件,优化机房面积,达到布局美观、施工便利、节约空间、指导施工的目标。

地下室报警阀间优化布置BIM模型

管线综合剖面出图

报警阀组安装工序模拟

(三)方案论证

依据项目施工方案,各专业基于施工深化BIM模型,进行相关施工流程的可视化模拟及相关动画的制作,论证方案可行性,将施工工序模型化、动漫化,进行直观形象的交底。

(1)场地布置

基于施工BIM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施工道路及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以实现场地布置科学合理。

场地大门及门禁系统

办公区布置

生活区布置

生活区布置

质量样板区布置

安全体验区

材料堆放区

施工场地塔吊布置

(2)基坑支护

本工程地下深基础,施工困难。

基于施工方案,利用BIM软件建立基坑支撑及维护三维模型,进行方案推敲或工序演示。

(3)防水施工

本工程对地下室(地下二层)防水及屋面防水要求高,必须确保交付后100%无渗漏,利用BIM技术,建立各节点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提高方案的编制效率及质量。

地下室管道穿外墙防水构造

地下室阴阳角防水构造

管道出屋面防水构造

(4)砌筑排砖

在BIM模型中按规范进行模拟砌筑,分析排砖的可行性,优化砌体排砖,并最终利用BIM的出图功能导出cad图纸,供现场施工人员使用。

序号

内容

图片

1

砌体墙

模型建立

2

导出

图纸

(5)水泵房安装

水泵房中综合管线复杂,安装工序穿插多,为了保证安装工作有序的进行,通过建立水泵房模型并导入navisworks中,制作工序模拟动画,将各管线的安装工序形象的展示出来,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序号

内容

图片

1

将revit模型导入navisworks

2

根据revit中各系统规则重新配置外观;

制作动画

(四)模型维护

项目实施过程中,即时将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内容更改至模型当中,以满足各阶段BIM应用需求。

(1)基于BIM的设计、施工变更,在审核变更时,依据变更内容,在模型上进行变更形成相应的变更模型,为监理和业主方对变更进行审核时提供变更前后直观的模型对比;

(2)基于BIM的设计、施工变更,在进行变更完成之后,利用变更后BIM模型可自动生成并导出施工图纸,用于指导下一步的施工;

(3)基于BIM的设计、施工变更,利用软件的工程量自动统计功能,可自动统计变更前和变更后以及不同的变更方案所产生的相关工程量的变化,为设计变更的审核提供参考。

(五)竣工交付

本项目各专业BIM模型随建造过程持续更新,在竣工阶段,完成模型整合及相关运营信息录入,最终提交前期所有涉及范围的竣工模型,支持后续物业智能管理。

产品属性

信息维护

七、施工进度管理

(1)将Project进度文件与进度管理平台相关联,自动完成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的对比分析,对关键节点的偏差数据进行追踪,及时进行工期纠偏。

(2)项目基于进度管理平台,根据施工进度实时提取物资、资金、劳动力等各项资源需求,加快相互间的统筹调配,确保工程进度。

(3)在模型与计划关联的基础上,通过工期进度模拟,预见存在的工期风险,合理安排工期。

进度模拟曲线物资进度曲线

八、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1)VR体验

建立VR工地安全体验馆,把建筑工地的实景转换到虚拟场景,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被工地钓机绊倒、在材料堆里吸烟引发火灾、高空作业不慎掉落等险情。

通过虚拟场景模拟,有效避免施工时的安全事故。

VR体验

(2)BIM样板引路

将样板引路与BIM相结合,建立质量样板BIM模型,赋予工艺标准、规范要求、质量检验标准等信息,形成动态质量样板,直观地展望重要样板的工序步骤及要求,提高交底质量。

楼梯样板

墙柱模板

梁模板

钢筋工程

(3)非接触式实测实量: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选定的部位进行完整的空间点云数据采集,快速构建三维点云模型,通过与BIM模型对比,在模型中显示实体偏差,输出实测实量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客观,提高质量检测效率。

现场三维扫描三维扫描结果

扫描结果与模型对比及注释数据导出

(4)安全管理

对BIM模型中临边洞口等危险源及防护要求进行标识,利用Revit建模技术快速建立防护体系,通过在Fuzor软件中第三人漫游论证,达到周全的防护部署。

防护体系BIM模型Fuzor第三人漫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