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25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语文考试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大纲.docx

《语文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试大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考试大纲.docx

语文考试大纲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纲——语文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选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鉴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V.题型示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

  B.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

  C.塞sé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

  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B.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造慰/差强人意

  C.解嘲/押解蹊跷/另辟蹊径一脉相传/名不虚传

  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

  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

  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

  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

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

“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

“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5.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A

B

C

D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

  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

  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

  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

  7.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B.圣地减少控制

  C.圣地缩小抑制D.胜地减少抑制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绝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

  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理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来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为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

于是两人新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16.下列的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7.“她是——教练“中的”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帖的一项是()

  ①优秀的①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③国家队里(的)④篮球(教练)

  ⑤女(教练)⑥一位(教练)

  A.①②⑥③④⑤B.③⑥②①④⑤C.①②③⑥⑤④D.②①③⑥④⑤

  1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儿。

  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儿,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儿。

  这些活儿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

  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

  作品,被认为是当时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C.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D.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只写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

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

为什么?

  答: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23.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元之巨。

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

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

  24.把下面的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

  ①不变更原意;

  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

  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

“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25.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

  ①②③④⑤

  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⑥⑦⑧⑨

  各种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⑩1112

  删除部分:

、、。

  26.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不超过60个字)

  27.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28.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

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

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不超过22个字)

  29.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

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愁([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

  

(1)

  

(2)

  30.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

考试前夕我歌声

  31.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

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1)提示语:

(数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

(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32.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

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33.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一上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

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晴24~32℃

  漠河(黑龙江)小雪-22~4℃

  大理(云南)多云转小雨12~24℃

  3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35.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

请将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完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无通宝铜钱。

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

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到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动撬开盖板。

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3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1)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受上赏;,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活》中认为,“古人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谢树,,。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梅,。

”(柳永《风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XX,,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3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

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

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辄餐投箸,为之悲泣。

既而谓康伯曰:

“汝若居铨衙,当举如此辈人。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在郡清俭,妻自负薪。

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

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固赋诗曰: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莱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对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声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迁,久方得反。

归舟之日,装无余资。

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刘裕赐车牛,更为数宅,固辞。

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

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

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

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辍:

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举:

推荐。

  C.隐之遂清级,累迁晋陵太守迁:

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

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饮者怀无厌之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它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流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秋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句,不容妻子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