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27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docx

精品高铁箱梁作业指导书

前言

本作业指导书由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提出并归口

本作业指导书由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负责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由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起草

执行本作业指导书条款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摘,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本作业指导书于2010年5月首次发布

 

1适用范围3

2编制依据3

3施工工艺3

3.1张拉前的准备3

3.2张拉4

4质量标准7

4.1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7

4.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7

5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9

6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9

 

预应力张拉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的张拉施工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的张拉施工管理。

2编制依据

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3施工工艺

3.1张拉前的准备

3.1.1机具设备的准备

张拉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张拉机具,油压表等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工作期限内。

后张梁张拉千斤顶采用YCW250或YCW300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张拉前必须经过校定,校定系数不得大于1.05。

千斤顶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且张拉不超过200次,主要部件更换后应重新检定)。

油压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为0.4级,校正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

3.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

钢绞线进料必须具有技术条件证明书。

验收按批进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30t。

试验室对其弹性模量、破断负荷、屈服负荷、极限伸长率进行试验。

张拉时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试验室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进行外观、硬度、静载锚固系数性能试验。

检验数量为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的也按一批计。

3.1.3钢绞线下料

⑴领取钢绞线应按试验报告单逐盘检查领料。

⑵钢绞线下料应在特制的存放架中进行,防止钢绞线弹出伤人和扭绞。

⑶散盘后的钢绞线应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重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

⑷钢绞线按实际计算的长度加100毫米余量作为下料依据。

下料应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进行。

钢绞线下料长度与计算或设计误差不得超过±10mm,每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为5mm。

⑸钢绞线下料时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用铁丝绑扎,下料应采用砂轮锯切割。

⑹钢绞线应根据各孔道的长度分别编束绑扎,绑扎用φ1mm铁丝缠绕扎紧,绑扎间隔不大于1.5米,编束后的钢绞线应顺直不得扭结。

⑺编束后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米,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米。

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⑻.钢绞线存放时不得直接放置地面上,要支撑存放。

3.1.4钢绞线穿放

⑴钢绞线穿放前应清除孔道内杂物,凿除喇叭口处和锚垫板限位槽处多余砂浆和混凝土,统一采用人工整束穿放,穿入孔道内的钢绞线应整齐顺直。

⑵钢绞线穿入梁体后应尽快张拉,停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应采取防锈措施。

3.1.5安装锚环及夹片

⑴锚环安装前先进行清孔、吹孔使孔内清洁无杂物,确保孔道畅通无阻,并且保证两端头悬出的钢绞线束长度一致,坚决避免一端长一端短和同束内钢绞线长短差别过大的情况出现。

⑵安装锚环,锚环一定要安装在锚垫板的限位槽内,并用套筒将夹片打紧,使锚环不脱离限位槽为度。

两片夹片的外露量要相等,避免出现夹片错台。

安装工具夹片时应在夹片外面包裹一层塑料纸或在夹片表面和锚环孔内涂抹石蜡。

⑶锚具、夹片均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粘污、散失。

3.2张拉

3.2.1张拉千斤顶定位

采用张拉平台或三角支架吊装千斤顶,人工定位。

千斤顶定位时,要使千斤顶轴线、锚环轴线、传力筒以及预留孔道四轴线同心,张拉开始后就可以将导链放松。

3.2.2张拉

⑴各阶段强度要求

张拉作业必须在接到试验室张拉通知后进行,张拉分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条件下进行预张拉,预张拉是带模张拉,预张拉时,卸除端模,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确定支座板螺栓已卸掉,否则不允许张拉。

第二阶段,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全部内模,进行初张拉(也可以将预张拉和初张拉合并为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张拉为终张拉,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且龄期不少于10天时进行,张拉全部钢绞线达到设计应力,包括初期张拉的钢绞线,补足其因混凝土收缩、徐变、钢绞线松驰损失的应力。

⑵梁场在试生产和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需对箱梁的孔道摩阻进行试验,确定摩阻系数。

⑶技术部根据张拉摩阻试验结果确定摩阻系数,根据试验室校定的张拉千斤顶及油表的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张拉技术交底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张拉技术交底单进行张拉,张拉时要两端同步张拉,并且左右对称张拉,且最大不平衡束不能超过一束,缓慢加油,尽可能保证两端伸长量一致。

认真量取并记录油表读数、夹片回缩量、钢绞线伸长量。

以油压表读数控制,伸长值作校核,如果张拉油表读数与计算的油表读数不相符以及实际伸长量超出计算伸长量的±6%时,张拉操作人员要立即停止张拉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不得私自继续进行张拉。

⑷张拉操作程序

张拉时一定要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预、初张拉操作程序

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预、初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5分钟)→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终张拉操作程序

(a)经初张拉后的钢束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拉到预、初张拉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

终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5分钟)→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b)未经初张拉后的钢束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终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5分钟)→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预应力一般取控制应力20%。

⑸每一束钢绞线张拉结束放下千斤顶后,立即在刚张拉过的钢绞线夹片位置喷涂红色油漆,便于观察张拉后钢绞线是否有滑丝情况。

⑹张拉时,每孔梁出现断丝、滑丝根数不大于钢绞线总丝数的0.5%,并不得位于同一侧,且同一束内不得超过一丝。

否则更换损伤严重的钢绞线,重穿钢绞线,更换锚具,重新张拉。

3.2.3张拉钢绞线束号的顺序见下表:

张拉阶段

24m后张梁

32m后张梁

张拉顺序

钢束编号

张拉顺序

钢束编号

1

2N1b

1

2N1a

2

2N5

2

2N6

3

2N6

3

2N2

1

2N1c

1

2N1c

2

2N8

2

2N4

3

2N1d

3

2N10

4

2N3

4

2N1d

5

2N8

6

2N5

1

2N1a

1

2N9

2

2N4

2

2N1c

3

2N2

3

N1a

4

N1c

4

2N11

5

2N9

5

2N5

6

2N7

6

2N3

7

2N1d

7

2N7

8

2N1b

8

2N1d

9

2N5

9

2N1b

10

2N8

10

2N6

11

2N3

11

2N10

12

2N6

12

2N4

13

2N8

14

2N2

4质量标准

4.1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

4.1.1钢绞线下料时,应按设计孔道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预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断。

断后平放在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散头。

4.1.2钢绞线切割完后须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m用铁丝捆扎编束。

同一束钢绞线应顺畅不扭结。

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4.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4.2.1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

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⑵.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为0.4级,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

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

⑶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

⑷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

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进行检查。

4.2.2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初张拉。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且弹性模量达到100%时,混凝土龄期满足10d方能进行终张拉。

为了使梁体不发生早期裂缝,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60%时松掉内模,进行预张拉。

4.2.3在进行第一孔梁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测量。

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4.2.4箱梁两侧腹板宜对称张拉,其不平衡束最大不超过一束,张拉同束钢绞线应由两端对称同步进行,且按设计图规定的编号及张拉顺序张拉。

4.2.5预应力筋张拉程序除符合设计要求外,一般应按下列程序执行:

0→0.2σk(作伸长量标记)→σk(静停5min)→补拉σk(测伸长量)→锚固。

4.2.6张拉操作工艺

⑴按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带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

张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0.2σk时停止供油。

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画线做标记。

⑵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

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

⑶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min,测量钢绞线伸长量进行校核。

在保持5min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则该束张拉结束,及时做好记录。

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

4.2.7有关张拉的其他规定

⑴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应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承压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

⑵每跨梁张拉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⑶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

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送。

⑷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斤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应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

5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通病:

钢绞线的扭结。

防治措施:

下料时应理顺钢绞线摆放顺序,捆扎时由一端向另一端绑扎,同一孔道整束整穿。

5.2通病:

钢绞线在孔道两端长度不一,同一束内钢绞线长度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下料长度下料,同一长度钢绞线分类摆放,穿孔时用钢卷尺量测外露尺寸以便及时调整。

5.3通病:

锚环安放与锚垫板限位槽不吻合。

防治措施:

锚环安装到限位槽后打紧夹片,安装千斤顶时不要过大扰动钢绞线,以免将锚环拉出限位槽。

5.4通病:

夹片未清理干净。

防治措施:

安装夹片时认真检查清理夹片包装纸和污染物。

5.5通病:

夹片错台。

防治措施:

安装工作夹片时要两片同时安装然后用套筒打紧;回油锚固时缓慢回油。

5.6通病:

钢绞线滑丝。

防治措施:

存放钢绞线要防止生锈,对已生锈钢绞线要除锈,安装夹片时防止错台。

5.7通病:

钢绞线断丝。

防治措施:

下料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钢绞线;夹片清理干净,严禁夹片上污染砂子、泥土等;张拉时严格按控制应力张拉。

5.8通病:

两端张拉不同步,伸长量不均衡。

防治措施:

张拉时两端同步操作;当两台油泵供油速度不一致时,调整供油阀门来控制千斤顶出顶速度。

6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

6.1油泵上的安全阀应调到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

6.2.油表安装必须满扣,高压油管各接头必须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分钟以上,不得漏油,否则修理或更换。

6.3电路系统检修不准带电操作,油路系统检修不准带压操作。

6.4张拉过程中,两端油泵司机应统一送油或回油。

工作完毕应打开油阀,切断电源,非油泵司机禁止操作油泵。

6.5千斤顶不得超过其最大拉力和最大行程。

6.6在张拉过程中,特别是在高压下,千斤顶正后方不准站人,油管不准踩踏攀扶。

6.7设备运转声音异常时及时检查修理。

6.8张拉油泵操作时应专心专意,不准与外人交谈,更不准油泵司机在油泵工作时干其它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