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05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docx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

 

活动方案之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

 

警务实战化建设方案

【篇一:

关于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工作思路】

关于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工作思路

今年是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工程建设的“巩固完善年”。

警务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局党委提出的“做平安工,奏和谐曲”基本工作思路,以建立和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为核心,全面提升整体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保障有力、管理规范、基础扎实、服务到位,为我局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一、以“三基”工程建设为依托,确定今后警务保障工作努力方向

警务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中心工作,长抓不懈。

(一)推动公安经费长效机制建设。

经费保障是警务保障的重中之重。

经费保障能否充分,取决于当地县委、县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力度。

当前,重点是推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

根椐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建立和完善广东省县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保障机制》(粤财行

[]73号),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用三年时间,完成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达标工作。

10月,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工作意见》(惠东委[]67号),我局要按照二类地区公安公用经费年人均3.8万元标准,从起按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

落实公用经费保障,逐步实现警务保障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建立和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打下良好约基础。

(二)突出基层所队警务保障工作。

加强基层所队保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要求。

也是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条件,今后,警务保障工作更多向基层一线倾斜,对基层经费投入更大,基层警务保障进一步改进。

落实派出所公用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按标准予以保障,年底前80%实现,年底前全部实现。

二、狠抓措施落实,提高经费保障能力、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各项警务保障工作

警务保障工作要努力实现“保障有力、管理规范、基础扎实,服务到位”,为公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一)积极争取经费。

公安经费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财政部门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

警务保障工作要在局领导协调下,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

要在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弄清底数,算清细账的基础上,研究计划。

1、保证人员经费、专项经费、基建经费及时足额拨给,结合实际需要,做好各项经费的请拨工作。

2、落实公用经费保障。

争取县委、县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确保财政按年人均3.8万元的标准足额安排公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随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提高。

以我局现有1111名在职民警计,共需公用经费4221万元。

3、争取上级部门补助经费,弥补经费不足。

(二)加强经费保障工作。

1、理顺各单位经费保障渠道,做好各单位经费核拨工作,合理分配资金,保证公安工作需要。

2、确实解决基层经费困难。

从1月起,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由县局警务保障室财务结算中心发放各基层派出所,作为公用经费开支。

办公经费由原来每人每月100元增加200元。

改变基层派出因此往只有工资、补贴,而无其它正常经费来源的状况。

切实减轻基层所队筹措经费的压力,避免基层派出所自己“找米下锅”,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工作方面,开创基层派出所经费保障新局面。

3、落实各项民警福利待遇。

保证民警工资、津贴及时足额到位,并有所增长。

基层民警补贴要高于机关民警。

为全局民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住房公积金,还要保证民警春节等假节日、加班补助支出。

为解决民警住房困难,加快民警经济适用房建设规划进程,争取年底竣工。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装备建设,强化“硬件”建设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三基”工程建设以来,是我局建设项目最多,投入最大,开工最集中的一个时期。

1、加快新公安综合办公楼、派出所危房改造。

11月公安办公综合楼在已奠基兴建的基础上,积极跟进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以及完善相关建设手续和财政建设资金到位情况。

危房改造主要在底前解决四个山区派出所(高潭、宝口、梁化、多祝)危房办公问题,完成危房改造。

要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到位。

2、统一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

3、加快看守所改造扩建工程。

看守所的改造扩建工程计划于完工,要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按质按量完成。

确保看守所公用装备配备达标。

4、完成陈塘警察训练基地启用建设。

该基地占地200亩,将设置射击场、训练场、体育场、车辆检测中心。

年底前县级公安机关按规划完成实战训练基地建设并开展训练。

培训经费达到业务费总额的5%以上,列入年度预算并落实“谁调训,谁负责”。

体育场、训练场和车辆检测中心在底动工兴建的基础上,争取5月完成投入使用.

5、完善车管所建设。

规范办牌办证场所、专用档案和牌证室(库)的设置;设置科目一无纸化考试系统、电子桩考仪系统、电子路考仪系统;科目二考试场地、科目三实际道路标志标线、车管所标志标识符合公安部统一规定。

(二)加强装备建设。

,基层一线民警单警装备和所队基本装备要全部达标,进一步改进基层所队特别是派出所的通信和交通工具。

1、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高科技含量,结合我局装备实际,按照“缺什么、要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做好装备项目的编报和添置工作。

按照“三基”建设警用装备配备要求,紧紧围绕“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送”的原则,着力解决基层所队车辆、办公设备、单警装备和派出所必备的头盔、防弹背心、防割手套等防护性装备达标。

2、全面落实单警装备配备标准。

按照公安部《公安单警备配备标准》,为基层所队民警配齐配全执法执勤必须的武器警械、个人防护器材装备,争取在基层一线民警单警装备和所队

基本装备全部达标。

特警单警装备按规定的17项必配装备装备达标。

当前,警务保障各项工作虽然得到加强,但与“三基”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是公安单警装备还没有全面落实到位,其次是警务保障“三基”工程建设工作台账准备不够全面,仍需查漏补缺。

今年,我们一定要奋起直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各项警务保障工作任务。

二00八年一月二十日

【篇二:

城市社区警务室规划建设方案】

城市社区警务室规划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推进城市网格化建设,强力推动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等“四项建设”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区社会面治安整体管控水平,根据全市城市社区建设要求,制定城市社区警务室规划建设方案如下。

一、总体建设思路

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合理布局城市警务室,加大建设投入,确保警务室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布局、同步建设;进一步强化警务室警力、协勤力量配备,将有限的警力充实到基层社区,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社区警务“警民联防、警居联管、警种联动”三联机制,将公安机关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向基层、向社区延伸,确保公安机关的触角伸入到最基层,使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到最基层,实现我市城市社区“发案少、秩序好、社区稳定的目标”,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组织领导体系

为切实加强全市城区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城市社区工作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市城工办、市综治办、1

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城区三办一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社区警务室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研究决策、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由公安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和街道(区)确定一名联系人组成,具体负责城区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工作。

各相关部门、街道(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体系,进一步强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分工负责,落实措施,确保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警务室建设标准

(一)警务室布局要求。

城市警务室建设要综合考虑社区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治安状况、警力数量等因素,科学划分警务区,规范警务室建设,原则上每个社区都要建设一个警务室,社区规模较少的(

少于1000户),能够由临近2个社区共同建设一个警务室。

警务室要求建在治安状况复杂、刑事案件高发、矛盾纠纷较多的地点,并尽可能与居委会相邻。

对于城市新建社区,要在对社区进行规划的同时,确定警务室的位置和办公用房,对于老旧的社区,由三办一区党委政府会同住建部门负责选择合适的警务室办公场所。

(二)警务室建设要求。

警务室办公用房应满足社区民警的工作需要。

对于新建的城市社区,3000户以下的社区,警务室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3000户以上的社区,警务2

室建筑面积要达到80-100平方米;对城市老旧社区,警务室办公用房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平方米。

警务室要求配备有基本办公设施、有基本警务装备及个人防护器材、有适宜交通工具、有警务通讯工具、有信息化办公设备、有便民服务设施。

警务室要有统一外观形象、统一标识、统一制度规定,设立警务公示栏、公布民警照片、姓名及联系方式,设置治安预警专栏等设施。

警务室内部要有辖区示意图、民警工作职责等。

同时每个社区警务室要建立自己的宣传阵地。

(三)警力配备要求。

按照城市社区每5000人配备一名社区民警的总体要求,在规模较小、治安较为平稳的社区警务室,配备一名社区民警,在规模较大,治安复杂的警务区实行2名社区民警,并根据社区民警数量,按照1:

2或1:

3的比例配备专职协勤人员,即每个社区至少要配备2-3名专职协勤人员,配合社区民警开展社区管理工作。

推动社区民警在居委会、村委会担任副主任,直接参与社区党务、政务、事务决策和管理,将警务工作纳入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促进治理力量、措施、手段在基层整合。

四、部门职责分工

(一)市城工办要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的协调、调度和综合指导,并将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综治工作考核。

3

(二)市财政局要组织各级财政部门将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强化警务室建设的经费保障,并将警务室建成后的运行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市住建局要会同三办一区党委、政府根据各社区居委会的用房情况,做好警务室办公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同时对于新建城市社区,要在规划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对未按规定规划社区警务室的新建社区,原则上不予审批。

(四)市公安局要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的指导监督,负责警务室警务装备的配备,社区民警的配备,组织好社区警务室日常工作。

(五)市人社局要会同三办一区党委、政府做好社区警务室专职协勤人员的招聘和配备工作。

(六)城区三办一区要会同住建部门切实做好警务室的选址和基础建设工作,负责专职协勤人员的配备,确保警务室能够及时完成基础建设,尽快开展相关警务工作。

五、建设进度要求

按照建成一个城市社区,同步建成社区警务室的要求,结合我市城区和公安机关的实际,底前,城区三办一区所属辖区至少建设2个标准警务室,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的60%,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根据建设进度,将年度建设任务细化如下:

(一)警务室选址(现在起到6月底)

4

各街道、区结合辖区社区的实际,提报年度警务室建设的社区,并组织对警务室的办公用房进行先期规划,确定好警务室位置和办公场所。

(二)警务室基础建设(7月初至9月底)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拟定建设的社区警务室进行实地勘察,进一步予以确定,公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设要求,组织对警务室的基础硬件进行施工建设,完成基础建设和办公设施的配备。

(三)警务室人员配备(至10月底)

社区警务室硬件建设完成以后,公安部门完善警务室的警用装备配备,科学调整警力担任社区民警,三办一区负责按照标准配备专职协勤力量,警务室正式运行开展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任务分工,合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

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在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按照部门分工,分兵把口、分步实施,同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

(二)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各级综治部门为依托,会商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措施,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整体规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定期调度协调工作,促进治理力量、措施和手段在基层整合。

社区民警要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5

【篇三:

公安分局民警实战训练工作实施方案】

萧山区公安分局民警实战训练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局民警的综合素质,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今年全区公安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民警实战训练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质量建警,以基层和一线民警为重点,贴近实战、战训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

从民警执法、执勤必须遵守的程序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抓起,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教育训练,全面提高全局民警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建设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训练有素的警察队伍,为维护萧山的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是公安系统人民警察依法必备并区别于其它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分局将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对基层和一线民警采用警校集训和单位、民警自训等形式进行强化训练。

经过教育训练,增强民警的法律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履行警务,解决执法执勤中法律意识不强,程序和动作不规范、技能战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增强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解决部分领导和民警安全意识淡薄,防范能力不强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有效避免和减少无谓伤亡;使民警熟练掌握警务实战技能,练就过硬的实战本事,切实改变当前实际工作中一些民警不同程度地存在的“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的问题,全面提升公安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全年公安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训练对象

训练对象重点是基层派出所和刑侦、治安、交警等一线实战单位的45周岁以下的民警。

45岁周(含)以上民警、孕期女民警和患有疾病民警,能够免训、缓训或视情减少训练科目。

我局在已参加和将参加警衔晋升训练和初任训练的民警,能够不再参加实战集中训练,但应参加达标测试和随机抽查。

四、训练内容

着眼于执法、执勤和实战需要,突出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实战训练。

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大纲(试行)》的要求,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教育;开展徒手攻防、射击等专业科目以及搜查、盘查、缉捕、带离等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群体性和暴力恐怖案件的战术研究及模拟演练。

并按照《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的要求,全面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活动和体能测试。

五、实施办法

(一)训练准备(1月至2月)

1、分局政治处会同行政科,检查整修萧山公安警察学校的教室、宿舍、楼道、食堂、操场等,以适应实战训练和训练计划的要求。

2、分局政治处会同行政科,研究、落实警校的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先期可由保安公司对警校的后勤保障进行承包管理试点。

3、分局政治处负责制订分局民警实战训练工作方案,确定集中参训人员(批次)、训练内容、工作要求等。

4、落实师资力量。

分局选派热爱公安教育事业,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教学能力,身体健康,能开展正常的教学、训练工作的民警4至6名,送盛市公安部门接受专门培训,并作为分局教育训练的兼职教员。

根据课程安排,将聘请省公安专科学校老师、其它公安机关的

业务能手为学员上课。

5、分局警校具体承担本局民警实战技能集中训练任务,做好参训人员的组织、训练、管理、考核工作。

(二)组织训练

1、集中训练(2月至8月)

根据民警实战训练工作要求,分局安排320名民警分期分批进行不少于10天集中训练。

每期安排40名,分8期完成,原则上每月安排二期。

每期训练结束,分局同时安排一天的体检和三天的疗休养。

2、单位(民警)自训(2月至12月)

根据公安部的公通字[]51号文件精神,逐步做到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参加一个月(30个训练日、180学时)的强化训练,各科、所、大队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以体能促技能的日常训练工作,各单位每周必须保证每个民警有半个工作日的时间进行自训,做到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合,“要我训练”与“我要训练”相结合。

3、宏观知识(讲座)

分局将视不同阶段的需要,每季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经过局域网络,以授课形式给全局民警讲授执法执纪、心理卫生、宏观经济、信息警务等专题课,民警接受教育的课时纳入年度训练课时。

六、检查考核

(一)考核内容及标准。

民警实战训练考核内容分为警务基本技能、战术考核和体能达标(含单位自训)考核。

考核标准为《公安部警务基本技能和战术考核标准与实施方法》及《人民警察体能达标标准》和分局的单位自训考核办法。

(二)考分设置。

民警实战训练考核设总分100分,其中:

集中训练成绩占80%(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占25%“手枪射击占20%“现场急救技术占10%警务基础战术占25%);体能达标占20%(其中单位自训占一半分值,如单项考试成绩低于30分的,体能达标成绩以零分计)。

(三)考核办法。

分局建立一警一册的《民警实战训练手册》,实时记载每个民警的训练课时和成绩。

集中训练的考核由警校负责,体能成绩以各科、所、大队为单位,由分局政治处组织考核,并对自训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

七、奖惩措施

具有较强的实战技能和体能是民警的基本素质要求,必须把民警参加实战训练期间的纪律作风、内务管理和考核结果记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登记表》,并与民警的晋升、年度考评、立功受奖结合起来。

凡无正当理由未参加训练和训练不及格的,年度考评中不能评为优秀和称职,不得晋升警衔和职务,不能立功嘉奖。

补训后仍不及格者,要调离执法岗位。

对训练工作不落实、评估不合格的单位,年度内不得参与立功、评优。

因不重视训练工作或训练工作不落实导致警务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造成民警无谓伤亡的,要通报批评,并视情追究领导的责任。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实战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训练工作。

分局成立由余樟春局长负总责,来国祥副政委具体负责,政治处主管,行政、法制等相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的训练工作领导机构。

各单位也要建立由行政“一把手”负总责,政工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训练工作。

(二)精心组织。

警校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要充分利用现有案例进行直观教学,组织民警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要增加模拟训练,坚持精讲多练,促进教与学、教与练良

性互动,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安排民警参训,最大限度克服工学矛盾,使训练与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要正确处理平时训练和集中强化训练的关系,在保证每名民警每年参加集中训练的同时,大力开展岗位练兵,鼓励单位(民警)自学自练,持之以恒,培养习惯的养成。

(三)搞好训练保障。

要充分利用本局的训练资源,逐步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兼职小教官队伍,要把《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教程(试行)》作为训练活动的主体教材,并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写辅助性案例教材。

要充分运用好现有训练设施,并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训练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强训练基地规范化建设,保证训练工作达到预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