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3258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总规复习资料.doc

名词解释

1、城市: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以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2、性别比:

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女性)的比率。

“第一性别比”指怀孕时的性别比;“第二性别比”指刚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第三性别比”指所有成熟个体(此指出生后至死亡)的性别比。

P179

3.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引起的老年人口例相对增长的动态过程。

4、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

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形成的变化量。

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人口与迁出城市人口的

5、城市人口增长:

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因素的消失,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现象。

6、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基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7、城市人口增长率P181(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

8、营国制度

9、卫星城:

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

它往往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10、希波丹姆模式:

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城邦时期提出。

11、营寨城: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者斗兽场或者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P18

12、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13、城市性质:

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地位和所行使的主要职能。

14、城市职能:

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它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5、城市总体规划:

从本质上看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

16、战略:

是与“战役”、“战术”相对而言的概念,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

17、城市形态:

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

18、城市总体布局:

是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

19、城镇体系:

一定区域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21、建筑密度:

是指建筑覆盖率,即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22、公交重复系数:

指公交线路总长度与公交线网总长度之比

23、绿地率:

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24、交通:

人和物的运送和流通,它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广义来说,信息的传递也可归入交通的范畴。

P282

25、城市交通:

城市范围内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人和货物的运输活动,以及行人的流动。

26、历史地段保护:

对城市中历史地段及其环境的鉴定、保存、维护、整治以及必要的修复和复原的活动。

27、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28、旧城改建:

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29、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30、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p581

31、“一书两证”:

⑴选址意见书⑵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2、城市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33、城市规划区:

对城市建设有发展有影响的地区,包括城市建成区、近郊区、对城市建设发展有影响的外围地带。

35、城市规划编制的两阶段五层次

二阶段——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五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36、城市用地: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通常说的城市用地,即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尚未开发建设的土地。

泛义的城市土地还可包括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

P57

37、城市结构:

城市结构是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

包括城市用地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

38、城市总体规划纲要P172

39、城市生态平衡:

在城市范围内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保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40、容积率:

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重点掌握: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1、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①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②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③社会结构的演化。

  包括社会问题和以人为本。

2、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和(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3、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4、城市近期建设和远期控制相结合。

3、城市规划编制阶段层次和编制原则

两阶段五层次:

二阶段——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五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5、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p9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

③城镇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④城镇化水平高低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构

6、城市发展战略的条件分析

1区位(优位):

地理优位:

三沿(沿江、沿海、沿边)、交通、资源、信息、人才、市场

2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资源能被人利用的自然条件

3基础设施条件;

4社会经济条件;

5区域城镇分工。

7、联系实际谈谈城市用地与发展方向的选择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影响因素1、自然地形条件。

2、.农田保护政策。

3、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方向。

4、城市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8、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和经常性实践性

9、城市人口构成与城市人口的变化。

城市人口的构成:

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

城市人口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10、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1)自身要求:

①用地的形状与大小②地形要求③水源要求④能源要求⑤地质要求⑥特殊与其他要求

(2)交通运输要求:

①铁路②水路运输③公路运输

  ④连续运输:

铁、水联运;水、公联运;铁、公联运

(3)城市环境的要求:

①减少大气污染

——不要有产生两种起化学变化的气体污染的工厂集中在一块

——气候的影响

——设置防护绿带

②防止废水污染

③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④防止噪声污染

⑤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

11、联系实际,谈谈对城市总体布局的认识(书上第六章p193-241)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在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的情况下,在城市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从现状出发,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同意安排、合理布局,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布局。

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综合发展形成的。

其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

§1.1国家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条件

§1.2城市四周地区的影响

§1.3城市自身的因素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城乡融洽,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1、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①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②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③社会结构的演化。

包括社会问题和以人为本。

2、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和(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3、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4、城市近期建设和远期控制相结合。

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步骤:

§现状——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用地数量,要求:

优先安排对城市影响最大的城市现有要素——综合布局、用地平衡——方案比较§

12、港口选址与规划原则

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港口四个环节:

航运、装卸、库存和集疏

(1)港口的组成及一般技术性要求

①分类:

——按运输对象分:

客、货

——按地点:

河、海等港

——按修建形式:

顺岸式挖入式

②组成:

陆上部分:

码头、作业区

水域部分:

航运、码头前水域、锚地

(2)港口选择的基本要求

①与总体规划布局相协调

②自然要求不淤、不冻、、风小、水深、冲刷、地质地貌

③建设工程小

④有陆域面积

⑤一定的水深与足够的岸线长度

⑥水陆联运

13、谈谈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的规划思想转变

1.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的转变。

2.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思维方式的改变。

3.从终极静态的思维观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的改变。

4.从精英规划观到公众规划观的改变。

1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以人为主体②具有高度人工化环境③大开放的系统④高度综合的复合生态系统⑤脆弱的生态系统

15、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及其优缺点p264-281

组团式布局城市群形式布局

16、谈谈对中国城镇化道路与城市建设发展方针的认识

中国的国情与城镇化之路:

①中国国情:

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不足。

②中国的城镇化之路:

第一:

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

走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发展道路。

第三: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方针:

①1980年提出:

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②1986年提出: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③2002年提出: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17、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形式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方式。

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

远离城区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3种布置情况。

18、仓储用地布置的原则

①高、平、便于排水②地下水不高、防潮③交通方便④利于建设,方便经营,集中布置 

⑤节约用地,但要留有余地⑥沿河布置时,留出生活岸线⑦环保要求

19、联系实际谈谈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区位:

资本:

本部分所指的资本是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

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4]生产投入三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中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而物资资本的多寡及其形成的快慢,则是束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技术:

城市的形成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技术时代。

这说明,城市本身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与其本身拥有的吸收、创新、转化科学技术的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20、城市发展目标及其内容

城市发展目标是指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所拟定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21、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

  ①足够的用地②方便的交通③减少污染④协作配套

22、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并举例说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趋势与特点: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布局的影响:

1.促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①交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②城市化的动力

 ③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

 ④经济部门之一

2.影响城市的规模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①影响工业、仓库、居住区的布局

  ②影响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

  ③影响城市的道路系统

了解:

1、总体规划各阶段主要内容。

2、城市组成结构。

城市人口、城市土地、城市产业、城市社会组织、城市设施、城市环境

3、城市A用地的分类(到中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其核心内涵在于必须控制以保障满足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

分为9个中类:

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外事用地、宗教设施用地。

4、B用设施用地分类(到中类)。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指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其核心内涵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服务设施,但是不一定完全由市场经营,政府如有必要亦可独立投资或合资建设(如剧院、音乐厅等机构)。

分为5个中类:

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娱乐康体用地、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5、城市土地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P57

6、城市交通就运输对象而言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类。

7、物流仓储用地分类(到中类)。

按其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干扰污染程度分为: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二类物流仓储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三类物流仓储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

8、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9、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组成。

10、城市道路系统分为: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11、城市排水体制分为:

合流制与分流制。

12、城市用地空间管制中用地分为:

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

13、城镇体系的演化和发展阶段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

14、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三个阶段。

15、唐长安城居住采用坊里制,元大都三套方城分别是:

内城、皇城、宫城。

16、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17、城市规模一般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部分。

18、近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包括托马斯-莫尔提出的“乌托邦”,康帕内拉提出的“太阳城”,罗伯特-欧文提出德尔“新协和村”、傅利叶提出的“法郎吉”。

19、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可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20、城市总体规划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1、城市用地空间管制中用地分为:

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

22、对外交通按运输方式分为: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

23、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率为8%~15%,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率为20%~32%,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率为15%~25%,绿地占8%~15%.四大类用地60%—75%。

24、《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城市规划法》于2000年4月1日实施。

25、简述城市设计的五要素。

界面、路径、节点、场地、路标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