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37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docx

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图

XX十大经典老洋房(图)

白公馆

XX有一幢“白公馆”,它坐落在XX西区颇具诗意的的汾阳路上。

汾阳路树高枝繁,环境幽雅,路边的小洋楼也大都历史悠久,如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

当你不经意地踩晌这儿的落叶时,耳边还会响起一股流水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而在浓郁的悟桐树后的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一幢幢风格迥异、各呈奇姿的小洋楼正若隐若现……“白公馆”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白公馆”,是指XX汾阳路150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

其实,白氏父子在这

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

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

公馆”。

解放以后,XX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曾先后作为XX画院和XX越剧院的院址。

改革开放以后,XX越剧院迁往淮海中路,这

儿成了越剧院与梅龙镇酒家合办的越友酒家。

越友酒家的开头几年生意挺好,可是没几年,生意就淡下去了,只得把宅院旁边的越剧院练功房租给XX宝莱纳餐饮有

限公司开设德国啤酒餐厅。

后来,越友酒家的生意更清淡了,而德国啤酒西餐厅却越来越“火”。

一到夜间,灯红酒绿,鼓乐铿锵,菲律宾乐团的热情演出,把三层

楼面的近千名食客们鼓动得心脏摇荡……最后,宝莱纳把越友酒家也“吃”掉了。

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

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建。

“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外的美食家。

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X学良公馆

九·一八事变前后,X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

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XX,有三处寓所。

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XX中路)181号。

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

一个月后,他去了欧洲。

第二次是1934年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

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

不久,X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XX,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X学良公馆”。

1935年,X学良去XX,10月至12月下旬,从XX到XX,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二月中旬,他来XX,住在皋兰路1号的这幢洋房里,在沪期间,他去探望了东北同乡、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

杜因主编的《新生周刊》发表《闲话皇帝》一文而被加上破坏“邦交”之罪而判刑,全国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提出抗议,国民党当局只得让他保外就医,住人医院。

X学良谈到中国局势十分危险,问他如何救亡。

杜重远明确告诉他,必须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抗日。

X学良又去拜访了即将出国的东北义勇军将领李杜,李杜劝他与中共人士商谈,并为他介绍了中共代表X鼎。

X学良还在皋兰路1号宴请各方友好和旧部属,商讨救国良策。

他在沪虽然只有几天功夫,却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并积极寻找抗日救国的途径。

皋兰路一号是一幢西班牙式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

主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X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X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

房外有20平方米的平台。

楼前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

当年皋兰路是一条短短的马路,人行道上种了大法国梧桐,枝叶蔽天,旁边又是公园,是一处十分恬静的所在,可是X学良住在里面的时间很短。

解放后,此楼曾是卢湾区工商联和区XX建国会办公处,1992和1994年大修,保护起来,现作为XX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并将几处厅室,分别取名敬学厅、慕良厅、忆卿厅、少帅厅,厅内壁上挂了X学良、赵一荻的照片及X学良的手迹。

这是X学良在XX仅有的手迹。

汪公馆

王伯群住宅,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1年在愚园路1136弄31号,为取

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历时四年,于1934年落成。

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

万银元。

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

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

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

在当时可谓XX滩少有的

豪宅。

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

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

保志宁是时任XX市教育局长的侄女,满族人,家居XX,晚清后裔,本人面貌清秀,善于辞令,在大夏大学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王伯群在任职交通部长之际大兴土木,在XX兴建交通部大楼,在大夏大学兴建群贤堂(现华师大文史楼),又在愚园路兴建私邸。

三大工程均由辛丰记营造商独家承包,涉嫌经济犯罪,不得人心,为进步舆论所谴责,加上朝中派系倾轧,检察部门提起公诉,从而被削职为民。

1937年抗战爆发,王伯群随大夏大学撤至XX,撤离XX后,该建筑由保志宁叔父保君健代管。

保志宁作为第一任主人住了仅二年又半。

XX沦陷后,于民国28年(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伪政权驻沪办公联络处,亦称“汪公馆”,期间愚园路1136弄内麋集了

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伙汉奸特务,成为汪伪集团在XX的巢穴。

弄内10余幢花园洋房均被汪伪霸占,

日伪武装军警100多人日夜守卫,一般市民不容近前。

民国29年(1940年)3月30日XX伪国民政府正式开X,汪精卫来沪以此为行宫。

愚园路一带宣布

戒严,重要路口筑垒设防,出动装甲车游弋,故今日1136弄地下水泥路面尚有密铺钢筋。

汪精卫于民国33年(1944年)3月去日本治病,11月10日死于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

1945年9月12日国民党将陈碧君等人

从XX押至番禺,一个月后又转XX押往XX,囚禁在XXXX路21号国民党军统招待所,1946年春押往XX,关在XX狮子桥监狱,1946年4月23

日,由XX省高等法院判处陈碧君无期徒刑,时年64岁,解放后被关在XX提兰桥监狱。

于1959年6月7日病死狱中,时年77岁。

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建筑一度成为国民政府军统组织的招待所,1946年保志宁回沪,将此屋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宣传处使用,自己仅住三楼。

1948年下半年解放前夕,保志宁出走美国,成为美籍华人,住在纽约。

1949年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委员会接收,中共长宁区委和区文化局曾设于此,1960年长宁区委决定由区少年之家使用,并建立了长宁区少年宫,成为培养下一代的摇篮,并辟为XX市对外开放的旅游单位。

该建筑被列为XX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嘉道理住宅

XX西路64号,XX人都晓得是XX市少年宫所在,但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就鲜为人知了。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儿。

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

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生。

悲痛不已的嘉道理

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XX另起新居。

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

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

造好。

当嘉道理接到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仑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嘉道理住宅气势恢宏,占地14000米,在寸土寸金的XX,更显示出它的卓然不群。

宽广的草地让人顿觉视野的开阔;中间就是对称、

端庄的住宅,光建筑面积就有3300平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

你一见到它,会感受到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惊艳,你很难看到如美钻一样的建筑,但

它的确就是。

匀称整齐的柱石,撑起了宫殿的巍巍骨架;端正狭长的阳台,尤其是二楼的阳台,正好充当了天然走廊,上面应该弥散着仕女裙裾翩翩的幽幽气息。

今日的XX市少年宫即为嘉道理住宅

这幢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楼大厅是舞厅与餐厅,整个一楼都是招待客人共同享受娱乐的场所。

楼上有多间卧室,各个房间的装修、色

调都别具特色。

光浴室、卫生间就有六处。

内外墙面、地坪几乎全部采用意大利XX石,入门处有爱奥尼克式的XX石柱廊;大厅顶部特意以XX石砌出穹窿,地面

四周也铺设了XX石,中间则以柚木拼成花纹,是跳舞最理想的地板。

连楼梯的石级、扶手与栏杆都是XX石的,所以人们称它为“XX石房子”。

嘉道理慷慨大

方,交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否则父子三人置身于此,太容易感觉到冷清孤独。

这座建筑的哲学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也许正因为此,它成为少年宫是最适宜的造化安排。

可以告慰嘉道理的是,它在孩子们的快乐笑声中,实现了XX石的永恒――它会一代代地被铭记下去。

地址:

XX西路64号

蒋宋住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在XX的住所大多是临时的,到了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在XX真正安置了一个家。

不过这所住宅也不是蒋介石掏钱买的,而是他大舅子——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买来作为宋美龄的陪嫁。

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

爱路9号(现东平路),由一座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

副楼位于主楼两侧,分别是侍从人员、警卫人员的住所及工作室。

主楼坐北朝南,由造型不一的东、西、中三

个单元组成。

现在这幢建筑及花园已经成为XX音乐学院附属学校的一部分。

东侧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原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及

卫生间,且有一秘密暗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从暗道直达楼外。

现在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了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暗道仍然保留着。

主楼中间单元底层,现由

学校出租给高华纺织品XX作办公室。

主楼南面原有一占地30多庙的大花园,现已大大缩小,只有三四亩大。

顺着花园往前走几十步有一汪池水,池水旁有一

前一后、一大一小两座假山,在一块突兀的假山石上,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今天依然清晰。

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XX西

湖的别墅称做“澄庐”,把XX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爱。

“爱庐”平时由蒋介石副官蒋富寿看管,宋美龄常来小住,并将母亲接来同住。

宋美龄给予侍卫的生活待遇颇为优厚。

当初宋美龄曾向蒋介

石提出“最好用几个女卫士”,蒋介石笑笑,指着孙宗宪等男卫士说:

“他们都年轻活泼,有文化,又会打枪,不是很好吗?

”宋美龄微微颔首,就不再提了。

“爱庐”周围,衡山路东平路口10多栋花园别墅,都是宋家、孔家和陈立夫、陈果夫留下,角上有一栋,如今开了间“Sasha酒吧”,还有些附属建筑开了店,但主要的房子都还在学校围墙里。

沙逊别墅

沙逊是英国人,是XX最早的外国冒险家,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XX地产大王,当初名下产业曾遍及XX滩,包括XX路外滩的3层沙逊大厦

(和平饭店北楼)、XXXX岸的河滨大楼、XX路上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XX大楼)、XX路上的13层华懋公寓(锦江饭店南部)和18层

格林文纳公寓(XX公寓)、XX南路的里弄房屋和凡尔登花园等等。

1932年,沙逊在西郊今哈密路上,为自己造了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乡村别墅,作为消闲

住处,叫作罗别根花园或罗白康花园,因之路名也被叫作罗别根路。

这座花园别墅以前也俗称罗别花园,是一座平面采用不规则布局、外形分割而整体相连的尖顶花

园洋房。

建筑面积很大,室内平台,进门为大厅。

东部为两层,中部和西部为一层,屋顶很高,全部采用柚木装修。

从楼上卧室到楼下会客厅,都有华丽的装饰。

兴国宾馆

美商的中国营业公司是旧XX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除了投资兴建普通住宅外,还投资兴建了许多高级里弄住宅和花园别墅,今兴国路上的兴国宾馆内有别墅多幢,就是由该公司兴建的。

K

K该公司的经营方法是,当他们购进一块相当面积的土地后,就请设计师将土地划成若干块,并通过经租人到各大公司游说,鼓动公司买房,住宅可以由客户自己委

托设计,也可以由中国营业公司设计,所以这里的地产是由中国营业公司经营的,但每幢建筑有鲜明的个性。

这里的一号楼是太古洋行大班住宅。

现在的兴国宾馆,是XX市中心的花园别墅宾馆。

由风格迥异的法、英、德、美、西班牙、加拿大式别墅楼组成。

宾馆闹中取静,景色幽

雅,古木葱茏、鸟语花香、飞瀑流泉、奇峰异石。

各式别墅掩映在鲜花绿树丛中,形成独特风格的园林庭院。

、X少奇、陈毅等许多国宾和中外贵宾曾在此下

榻。

馆内各别墅分别建造于二、三十年代,占地105600平方米,绿化覆盖面达90%以上。

宾馆拥有豪华套房、双人房、办公和商住公寓楼。

客房宽敞明亮、

舒适典雅,红木、名画相得益彰。

东湖宾馆

在淮海中路与东湖路转角,即今东湖路7号内有一幢被大块草坪相围的二层洋房,这幢花园洋房由英商瑞康洋行(Joseph

R.M)老板约瑟夫(R.M.Joseph)兴建于1925年。

约瑟夫是英籍犹太人,当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即被日军拘捕送进了集中

营,这幢漂亮的住宅就被日本军官占用。

当抗战胜利后,约瑟夫去向不明,即由中国政府接收后租借给美国在XX的驻军,由于东湖路旧名杜美路,这里也被XX人

叫作“杜美花园”。

今为东湖宾馆使用,对外开放。

马勒别墅

位于现XX中路XX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于1936年落成。

传说这所房子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

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设计的。

当初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马勒请来了设计师,在XX南路30号设计了这座有着北欧挪威建

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历时7年造成。

大约在1859年,一位叫赛赐?

马勒(Nils

Maller)的英籍犹太人在XX创办了赛赐洋行,代理航运业务,以后又自己购置船只开展运业。

1913年伊利克?

马勒(Eric

Maller)子承父业,使公司的业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1920年已拥有海运船只17艘。

为了定期大修,他又在XX创办了马勒机器造船XX,最多

时拥有工人2000余人。

这家工厂就是今天沪东造船厂的前身。

从事造船、修船、轮船报关、进口业务代理和运输业,使得伊利克.马勒成了XX滩炙手可热的

“洋大人”。

马勒和许多西方冒险家一样,原本一无所有,多亏了一匹马发了家。

他在赛马中连连得手,同时亦参加跑狗,运气不错。

在“功勋马”死

后,他特意塑造了一匹青铜马,竖在花园一角以资纪念。

当然致富主要还是老航运,所以他把住宅装修得酷似一条豪华的邮轮:

曲折多弯的楼梯分出东西两翼,一翼

通向“前舱”,另一翼通向“后舱”,通道上的圆窗就像是船上的船舷;一幅幅木雕画面全是船队的海上情景,如船舵、船锚、海草、海浪、海上日出、海上灯塔、

海上作业等;就连地板,亦拼出了海草、海带的图案,最细的地板木条仅几毫米宽,精美细巧有如工艺品。

半个世纪过去了,地板打上蜡后仍然锃亮如新。

主楼的室内装饰十分讲究,过道、走廊等处都装有护墙板,到处都雕着美丽精致的图案,室内穹顶上装有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斑斓柔和的色彩。

主楼为三层,顶部矗立着高低不一的两个四坡顶,东侧的坡屋顶高近20米,上面设有拱形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均有浮雕装饰物;西侧的

坡屋顶高约25米,屋顶陡直。

这一建筑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有利于抵御北欧寒风侵袭和减少屋面积雪。

主楼南立面上有三个垂直于主

屋脊的造型优美、装饰精细的双坡屋顶和四个老虎窗,连同东西两座四坡屋顶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

中间双坡顶的装饰木构件清晰外露,构件间抹白

灰缝条,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斯堪的那维亚情调的乡村建筑风格。

主楼的外墙用泰山面砖镶嵌,颇具特色。

花园设在主楼南向,花园四周用彩色花砖铺地,并植有龙柏、雪松等名贵花木,中间是一片草坪,放置一匹青铜马。

为美化园景和便于室内赏花,园中还设有赏花房,房内原装有暖气设备,室内雕花精美绝伦,地上铺有彩色瓷砖。

马勒虽是英籍犹太人,但他发迹却在中国,所以楼房的外形虽是北欧挪威式,但花园和楼内装修的许多细部却颇有中国味道。

大门口就像中

国传统的豪门大宅一样,放置了一对中国式的石狮子;花园四周高大的围墙用耐火砖铺贴,以黄绿色中国琉璃瓦压顶;走在楼道里,时不时地还能撞上佛龛,就像渔

民在船上供养的菩萨,保佑着主人一帆风顺一样。

马勒一家在此没住多久就遇上了抗日战争。

1941年日本人进入租界后,马勒一家被赶往集中营,住宅成了日本

人的军人俱乐部。

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一处特务机关。

1949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XX市委办公场所。

1989年被列入XX市首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

2001年1月由XX大型旅游集团--衡山(集团)公司管理,改建成小型精品酒店。

2002年5月正式对外经营,命名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

丁香花园

丁香花园的主人,原为李鸿章“庶子”李经迈

XX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园,而点缀在这个城市中的风格各异的老式洋房,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位于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是XX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

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

丁香花园的主人李经迈,是清末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幼子,其出身为庶出,是姨太太莫氏所生,此姨太XX为李家丫环出身,后被李鸿章收

房,故在李家地位不高,李经迈也在李家受歧视。

李经迈幼时长得瘦瘦小小,颇招李鸿章怜疼。

李鸿章晚年曾为之买下一批房产,并对人说:

这个孩子长得瘦小,将

来恐难以自立,这些房产归其食用吧。

这孩子再笨,收房租还是会收的吧。

其实李鸿章当年看错了李经迈,其长大后机灵、奸诈。

李鸿章去世后分家时,因其庶出,

几个兄长都看不起李经迈,就把当时不值钱的股票和地段最差的房产分给了他。

说来也奇,这些财物到了李经迈手里,没有多少年,就千变万化。

他抓住各种市场机

会,使手中的股票和地产增值无数倍,后遂成巨富。

但他的财富中,也有一些是骗诈得来的,极不光彩。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声名扫地,遭国人一片唾骂。

于是,并称为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的桐城派学者X汝纶挺身而出,为李鸿章辩诬止

谤。

X汝纶曾为李鸿章幕僚,亦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故其为李鸿章辩诬亦不足为奇。

李鸿章死后,X为其编《李文忠公全集》。

但因出书费用有限,加上文稿中的

有些内容在当时还有禁忌,故而并未付梓。

X汝纶因病于李鸿章去世后三年亦归道山,文稿归X汝纶侄女X芝瑛,最后由X芝瑛丈夫廉泉编印出版了这部书。

名义上

是廉协助李鸿章儿子李经迈编书,其实所有的编务和出书后的售卖,都是由廉泉经手的,刻工和印刷的费用是书庄垫付的,但所得书款除支付书庄垫付费用外,都归

李经迈所有。

李经迈名下的房产,最著名的是枕流公寓和丁香花园。

 

枕流公寓在华山路上,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当时堪称一流,有“海上名楼”之称。

原属泰兴银行老板所有,后归李鸿章,死后由李经迈继承。

当时影坛当红明星“金嗓子”周璇曾在此住过多年。

 

丁香花园在XX名气很大,传说是李鸿章为其七姨太所建的藏娇之所。

此七姨太名丁香,所以称丁香花园。

其实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七姨太”,李鸿章亦没住过此处。

因为此房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时李鸿章早已去世多年,这是其子李经迈所置的住宅。

李经迈晚年在XX当寓公就住在丁香

花园,直至1940年去世。

丁香花园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亚罗杰斯所设计,现已划归兴国宾馆管理。

[1][2][3][4][5][6][7][8][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