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386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各校区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学科德育、就业思想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创新、家庭教育方法辅导、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等研究,丰富了学生的德育体验,提高了德育实效,也初步形成了一批讲义和成功的活动方案。

但这些成果大多还未超越教师个体的经验,大多还停留在零散、无序的状态。

要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进入系列化的轨道,必须在更宽阔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面进行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

我们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旨在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设置出发,充分挖掘佛山当地社会资源、行业资源和校本资源,从学科教育(含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个层面,构建起“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和就业教育、家庭教育方法辅导、生活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专题活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教育资源多元互动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真正发挥德育在整个学校育人工程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一专多能,素质合格”的培养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1、促进学生职业成才。

学生的德性发展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是职业素质的灵魂,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和法纪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条件和保障。

从生源素质角度看,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较强,道德修养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各行各业既有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又有对员工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的高要求。

开展本课题研究,力图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开发出最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的人格健全、德技兼优的技能型人才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必然推动我校教师对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转变角色,改变对教材被动接受、限于执行的局面,促进教师从教材的使用者、知识的传授者转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必然促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专业化成长。

3、促进学校发展。

课程是体现办学理念,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中职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核心。

通过本课题研究,开发具有职校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有助于提高教育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各行各业提供大批合格人才,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有助于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所以,课题研究预计产生的三大类成果——优质的德育课程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都可以辐射推广,为省内外同类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三、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德育:

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有两个:

①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8月一版》)

②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教育。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施指南》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1999年1月)

上述两个定义一个突出了德育的目的和过程,一个强调了德育的内容,可以互为补充。

课程:

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崔允漷)“课程开发”通常指的是“编制出一套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教参等配套资料,供教师与特定教学对象使用的活动。

包括两种类型:

一是新编,即所有课程的成份都是新开发的,没有以来现有的课程材料;

另一类是改编,即从现有课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成份并加以改进,包括选择、拓宽、加深、整合等。

(《校本课程论》王斌华)

校本课程:

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顾名思义,指的是以校为本的课程的开发,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课程。

本课题的研究,将以第二类课程,即新课程的开发为重点。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

就是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本课题立足于中职学校实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活动出发,采取知识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方式,遵循知、情、意、行的德育规律,发扬我校德育“近、小、实、亲”的传统特色,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爱岗敬业、专业成才的职业理想。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力争体现以下特征:

生活性、实践性、过程性和整体生成性。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可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有助于德育课程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依据

主体道德教育观。

认为道德是贯穿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选择。

学生是道德的主体,而不是道德的容器,德育不能把现成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道德教育实践论。

认为道德行为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

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生活教育论。

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凡有人群的地方、凡是社会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也就是让每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都兼有学校的职能。

道德体验论。

认为学校德育不仅传授关于道德的知识和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还要发展道德情感,促发行动,达到学做合一、知情行合一,体验者在践履中生成新道德。

总的看来,上述德育理论一致认为,只有在德行或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

所以,离开道德实践活动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讨论道德问题。

以上述理论为指导,我们必须将道德活动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

当前,德育课程的形态一般有三类:

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式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

学科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道德的、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

活动式德育课程是指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校或学生自我组织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道德体验,锻炼意志,践行道德,促进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而设计的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那些隐藏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能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

本课题准备开发的8个系列的课程,都是以活动式德育课程为主,以学科德育课程为辅,具有知识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强调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可见,本课题研究是符合德育的规律的。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管理研究

(二)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在中职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拟从以下8个系列进行探索:

1、创业教育校本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3、专业思想和就业教育课程;

4、家庭教育方法辅导校本课程;

5、生活教育校本课程;

6、主题班会活动校本课程;

7、专项教育活动校本课程;

8、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三)校本德育课程评价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

不同的校区,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课程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其中,校本部全面参加上述课程的开发,江湾校区重点参与“校园生活教育校本课程”和“主题班会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平洲校区重点参加“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

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或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对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总体的掌握,及时丰富素材积累。

由点到面,逐步试行,在研究实验中期,适当的将研究成果(课程)扩大到相应的面上,最终完成整体提高的目标。

(二)研究步骤

1、论证立项阶段(2007年5月——2007年7月)。

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准备阶段(2007年8月——2007年9月)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

成立课题领导组,发动教师全员参与本课题的研究;

同时,组建课题组,建立课题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课题领导组、学科研究组,教师参与本课题的研究;

组建成立子课题组,子课题组根据总课题的要求,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纲要,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通过课程开发招标,完成课题组人员分工,分层次对课题组人员培训。

3、实践探索阶段(2007年9月——2010年7月)各子课题组组织参研人员编写讲义,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课程开发的实效进行检验。

在实践中探索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的规律,追踪记录各个德育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搜集资料,归类存档。

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活动,召开“中职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应用”教学观摩研讨会,推选优秀教学案例。

4、结题评审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完成8个系列校本课程的修改、审查、定稿,撰写研究实验报告。

在此基础上,举行课题研究结题汇报活动,召开“中职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应用”教学观摩研讨会;

召开结题验收报告会,表彰先进;

全面整合研究资料,整理研究结果,论证结题。

七、预期成果

(一)文字成果:

报告类(研究报告、教材使用报告、问卷调查报告等)、成果集(科研论文、优秀活动设计、优秀课例等)、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包括校本教材、教学建议、其他德育辅助教材等)、研究过程资料(包括各主题活动方案、阶段计划、总结、各种讲座与报告资料、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等)。

(二)影像成果:

录像、照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一)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顾问:

副组长:

成员:

各校区德育副校长、德育处主任、教务处主任。

2、组建8个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各开发研究小组是课题研究的骨干队伍,是各课程板块计划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推进课题研究的核心力量,由各校区领导、各部门主管、各专业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

各个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组长是:

创业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专业思想和就业教育课程——

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校园生活教育校本课程——

主题班会活动校本课程——

专项教育活动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和保障措施

(一)课题研究已具备基本条件

1、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基础。

我校先后承担“十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子课题“职业中学学科德育深化研究”、“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等多个大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均顺利结题。

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百所名校之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取得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丰富经验。

2、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队伍基础。

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成员包括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处主任以及各个教研组的科组长,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年富力强,教学、教研管理经验丰富,课题组还将聘请佛山市禅城区教育顾问安文铸教师、禅城区教科所有关科研人员担任课题研究的顾问,组建由教育专家、学校领导、教学教研主管、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组成的科研群体。

够确保课题研究得到科学、统一、有力的领导,保持步调一致。

3、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组织保证。

本课题是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詹万生教授等专家的专业引领和禅城区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科主持的课题实验区的具体指导,为研究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

(二)课题研究将实施的保障措施

1、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教师大会、骨干队伍学习班、专业部会议、教研组活动、教师自学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学习课程开发理论,拓宽眼界,提高思想,形成共识:

调动全体教师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奠定思想基础。

2、加强科研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并落实交流、汇报制度,定期指导、督查制度,定期组织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开展论文、课例评比,展示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落实改进和推广措施。

3、提供科研经费,给予财力支持。

本课题预计需要科研经费:

前期调研、开题报告,5000元;

实验、考察及配套相关研究条件,50000元;

成果收集及印刷、刻录,30000元;

召开结题验收报告会,表彰先进,30000元。

我校将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提供财力支持,确保研究计划按期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