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392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docx

受胎率,产仔数,活仔数。

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自然交配的优势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意见

对论文的简短评价:

1.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及错误

2.对创造性工作评价

3.建议成绩

优良及格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评阅教师意见

评阅教师签字

答辩小组评议意见

学号 姓名xx

题目猪的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研究

 答辩小组意见:

1、对论文的评价

2.建议成绩等级

3.需要说明的问题

答辩小组长签字

xx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11畜牧兽医一班句容212400)

摘要:

[目的]为研究猪的人工授精对母猪受胎率、成本核算等影响选用50头母猪进行配种,统计产仔数等指标。

工授精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精液的保存(液态保存、冷冻保存)、解冻、精液的运输和输精。

[结论]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种公畜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优良遗传性能,加速品种的育成和改良步伐,人工授精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公猪饲养成本。

关键词:

猪;

人工授精;

受胎率;

成本

Analysis 

on 

scale 

pig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ique

Abstract:

[Objective]Fortheartificialinseminationofswinetosowconceptionrate,costaccountingandsoonaffecttheselectionof50sowsmated,statisticallittersizeindex.Themaintechnicallinksincludeartificialinseminationsemen,semenqualityexamination,semendilution,semenpreservation(liquidpreservation,cryopres-ervation,thawingsemen),transportandinsemination.[Conclusion]Throughartificialinseminationtechnology,cangreatlyimprovetheutilizationrateofsire,givefullplaytoitsexcellentgeneticperformance,acceleratecultivarsandimprovedpace,ThecostofBoarbreeding

canbereducedthroughartificialinsemination.

Keywords:

sow;

artificialinsemination;

conceptionrate;

givebirth;

cost

1引言

人工授精是现代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作用,提高猪群质量。

该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畜牧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已在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应用[1]。

1.1人工授精的概述

借助于专门的器械,人工采集公猪精液,经体外检查与处理后,再输入到发情母猪生殖道内,使其受胎的一种繁殖技术。

人工授精研究,是从公元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司拜伦瑾尼第一次成功在地对狗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后,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对马试验成功,然后以用于牛羊猪及其他家畜。

到二十世纪30年代,才初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操作方法,并从试验阶段进入到实用阶段,成为繁殖改良家畜的重要手段。

1.2采精过程

1.1.1对公猪的调教

(1)观摩法 

将待调教的小公猪赶至待采精栏内,让其观看成年种公猪的采精过程,从而激发小公猪的性冲动。

一般经过3~4次的观摩之后,再让其爬跨假台猪,经过2~3周的训练,多数小公猪均可顺利采出精液。

这种方法在现场应用效果非常好[2]。

(2)利用真母猪采精 

(3)在假台猪上涂抹精液采精法 

调教公猪要有耐心,禁止打骂公猪,一旦采精成功,分别在第2、3天各采精1次,以巩固公猪记忆。

1岁公猪每周采精一次,成年公猪视精液品质每周采精2到3次,注意每头公猪不管其精液使用与否须每周采精一次,保持精子的持续更新生成,保持活力。

在生产实践中,种公猪一般是隔日采精1次[4]。

在连续采精之后必须让种公猪休息1~2日,利用强度要适当。

1.1.2采精技术

种公猪采精常用的方法就是手握法,也叫徒手采精。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设备简单,并可分段接取精液等优点。

当种公猪爬跨到假台猪上之后,采精员右手戴上双层一次性塑料手套,按摩公猪包皮腔,尽可能将包皮腔中的包皮液及尿液排出,并用纸巾擦干。

首先,用0.1%高锰酸钾液对种公猪的阴茎进行清洗、消毒,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此时采精员脱去最外层手套,右手呈空拳状,让龟头伸入空拳1cm左右并握住种公猪龟头的螺旋部分,然后顺势将阴茎的“S”状弯曲尽可能地拉直,同时要握紧阴茎龟头,防止其旋转,这时种公猪即可安静下来并开始射精。

待公猪射出部分清亮的液体后,另一只手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采精杯开始接取含精子多的精液部分。

采精期间种公猪会稍停1~2分钟,然后又接着射精。

公猪射精一般分2~3段完成。

采精后,将精液及时送入精液处理室进行检查[5]。

1.1.3精液稀释

采精后应立即进行精液检查和稀释,目的是为了增加精液容量和利于保存,提高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

采集的精液要求在0.5h内完成稀释,要求稀释液与精液的温度相差不超过±

1℃。

稀释精液时,将精液连同稀释液同处在等温的37℃的环境下,把稀释液沿杯壁缓慢倒入精液中,先进行一倍稀释,等待3~5分钟后再进行稀释,同时缓慢地朝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稀释完毕后,进行分装[6]。

1.1.4精液分装与保存

分装:

分装前可将精液瓶放在37℃的恒温水浴锅内预热,待温度与稀释好的精液温度差在1℃以内时,就可将精液装入瓶中,需要注意的是拧瓶盖时应将瓶内的空气排出,防止空气留在瓶内。

我国猪人工授精规定的剂量和密度为40亿个精子/100ml·

头份[7]。

保存:

适合于猪精液保存的方法是常温保存,温度范围在15~25℃。

猪精液最适宜的保存温度一般为17±

1℃,保存时间为3~5天。

保存时我们将分装好的精液放入17℃的恒温箱内,要求每隔12小时摇晃1次,防止沉淀过久而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影响受胎率[8]。

1.1.5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 

外部观察法:

母猪发情时极为敏感,一有动静马上抬头,竖耳静听。

平时吃饱后爱睡觉的母猪,发情后常在圈内来回走动或常站在圈门口。

另外,外来母猪发情后阴户变化不明显,但只要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规律的。

在非发情期,阴户不肿胀,阴唇紧闭,中缝象一条直线。

阴唇内颜色呈淡红色,黏液较少。

在发情期,阴户稍有肿胀,阴唇松弛,闭合不严,中缝弯曲,阴唇颜色变深,黏液量较多[9]。

适时输精:

发情可开始于1d中的任何时间,但大约60%的发情开始于16:

00到次日06:

00之间。

对于这些母猪来说,在上午检测到它们发情的时候,它们的发情可能已经开始了10h了。

对于上午检测到发情的母猪,则常规采用下午—上午配种方案;

对于在下午检测到发情的母猪,则常规采用上午—上午配种方案。

对于在断奶后7d或更长时间之后才发情的母猪来说,应考虑在下1个情期对其进行配种。

母猪的排卵时间在授精期的第3/4期,持续期为4-8h。

输精时间应该在授精期的前3/4时期内。

从输精后25h之内精子细胞都有受精的活性。

卵子在排出后30-45min到达受精部位,其在受精部位最多呆8h,这个时候卵子的活力最强。

有研究表明,在排卵前6h至排卵后4h间输精,可使83%的卵子受精;

但在排卵前20h输精,受精卵仅有38%。

如果母猪授精太迟,卵子老化而且已经死亡;

如果母猪授精太早,许多精子细胞在排卵时都已经死亡。

如果发生了以上2种情况,母猪的返情率增加,而且窝重降低[10]。

1.1.6 

输精操作细节

输精操作细节:

清洁母猪阴户后,输精管海绵体部分抹上少许精液以便润滑阴户,输精员右手持输精管后端1/3处,左手小心地翻开阴唇,输精管以向上45°

方向旋转插入阴道,进入阴道一段后沿水平方向边旋转边插入。

当遇到阻力时,将输精管稍微后退一些再慢慢旋转插入,当进入子宫颈皱褶时会有跳动的感觉,要让输精管海绵头进到子宫颈第2个皱褶,这时向后轻轻拉动,象被什么东西锁定似的。

此时把精液瓶接到输精管口上,抬高瓶子,让精液慢慢进入母猪子宫内。

如果出现流入不畅,可在精液瓶底部用针头扎一通气孔。

输精员一手输精,一手按压母猪背部或按摩母猪阴核或大腿内侧增加母猪性快感,促进精液自动吸入子宫内。

输精时应注意防止精液倒流,输精完毕折弯输精管尾部插入精液瓶中,留置5~10min,让其自行脱落或退出少许后拉出来[11]。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从20世纪30年代人工授精已开始在猪上应用,但它的真正发展和在养猪产业中广泛商业化使用直到80年代才开始。

在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接近50%的母猪都是通过人工授精受孕的,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在一些欧洲国家,如比利时、意大利、荷兰、挪威和西班牙,超过80%的母猪是人工授精,在北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和巴西的大型农场这个比例已经接近75%。

目前,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00万头次猪进行人工授精。

其中,超过99%的授精使用的是储存在15℃~20℃下,最多保存3d的液态冷藏精液。

发情期输精2~3次,每次超过25亿精子,将80~100ml的大量精液输入到子宫颈内,受孕率达80%~90%,与自然交配的产仔率和产仔数相当,甚至更高。

此外,近1%的授精使用的是剂量在50亿~60亿精子的冷冻、解冻精液,不仅每次输精需要高剂量精子,而且受孕率也低于冷藏精液。

在最好的繁育管理条件下也只有大约70%受孕率。

猪冷冻精液和性别控制精液正在试验推广中,而以精子载体的转基因(SMGT)、精子胶囊和精子冻干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发展。

这些技术被养猪业接受和采用的速度取决于他们在应用中的效率。

由于每次需要大量的精子,现今子宫颈内授精方式在实现效率上受到限制。

在一些这类新技术中,比如以性别分离精子为例,在分选后可用的精子非常少。

因此,有效的商业应用需要的输精方式,应该能够在输入低精子数量情况下获得正常的繁殖率。

1.3人工授精的优缺点 

(1)优点

  1.提高良种利用率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良公猪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可将差的公猪淘汰,留优汰劣,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养猪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只要母猪发情稳定,就可以克服公母猪体型大小的差异及公母猪的偏好造成的配种困难,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配种,这样有利于优质种猪的利用和杂种优势充分发挥。

  3.减少疾病的传播

  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猪,一般都是经过抽血检查为健康的猪只,只要严格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规程进行配种,尽量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部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和利用率。

但部分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染。

故对进行人工授精的公猪,应进行必要的疾病检测。

  4.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适时配种

  采用人工授精可以克服母猪发情但没有公猪可利用,或需进行品种改良但引进公猪不易等困难,且公猪精液可进行处理并保存一定时间,可随时给发情母猪输精配种,携带方便,经济实惠,并能做到保证质量和适时配种,可以促进养猪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5.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

 节省了部分的人工、饲料、栏舍及资金,即使重新建立一座合适的公猪站,但总的经济效益还是提高了;

若单纯买猪精,将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6.提高母猪产仔率

人工授精,每头猪所采集的精液,都是经过化验室严格检验,精液的活力要求一般不会低于0.6,配种又是在母猪最佳排卵时间,这样非常有利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活,相对而言,产崽也会增多。

7.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

(2)缺点

  如果猪场本身生产水平不高,技术不过关,使用人工授精很可能会造成母猪子宫炎增多、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的情况。

人工授精体系中1头公猪可以影响较多母猪,使得疾病传播的控制更为重要。

人为因素对于配种效果起了更大的影响。

1.4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措施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广大饲养户也希望掌握该项技术。

对种公猪经营者来说,这更是一件好事。

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力度,做好技术服务,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处理好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普及就不难实现。

(1)政府重视,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把猪的人工受精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抓重点,树典型。

建立完整的优良种猪与人工授精配套体系。

(2)搞好人工授精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一整套成熟的人工授精技术,要注意从众多的配种员中选择责任心强,有耐心地进行重点培养,为提高受胎率提供技术保障,人工授精员的技术水平对于使用人工授精进行配种的养猪业的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3)首先在中大型猪场推广人工授精工作,因为开展猪的人工受精工作后,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如节省种公猪的引种费、饲养种公猪的饲料费、饲管人员的管理费、免疫接种费、医药费及水电费等,并且受胎率和产仔率都高于自然交配,能起到推广示范作用。

(4)扶持乡、村人工输精站工作,在技术和一些输精设备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5)加强种畜禽管理工作,对于没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特别是没有系谱和引种证明的不合格种猪,不能用于配种。

2猪人工受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

猪人工授精技术就是通过人为地方法利用器械将公猪的精液采出,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使母猪正常妊娠分娩的配种方法。

自然交配适用于小型猪场或集体养猪场,人为因素影响较小。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用以代替公母猪自然交配的较为先进的配种方法。

在实施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过程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都会导致最后输精的失败。

其主要意义在于提高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加速猪群的改良,提高商品肉猪的质量和整齐度,减少饲养公猪的数量,节省开支。

3材料与方法

3.1实验动物

50头母猪,3头公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50kg)

3.2实验材料

采精怀、集精怀、采精手套、滤网、稀释粉BTS、显微镜(带恒温载物台)、光密度仪、精液盛液袋、分装导管、分装机、精液包装袋、精液贮存箱、采精预热箱、假台猪、防滑垫、输精管、凡士林润滑剂。

3.3方法

1、精液与器材标准:

每份精液的精子含量是30~45亿,精液体积为80ml;

稀释物质为短效稀释粉,稀释剂是双蒸水,稀释粉在稀释30分钟以后使用;

稀释的精液在17℃贮存,有效使用期限为4天,输精时间保持8~15分钟。

其中使用的手套、集精怀、滤网、精液盛液袋、分装导管、精液包装袋、输精管都是一次性的。

分组办法以每月配种数为标准。

2、将发情母猪分为4组,

两次都为自然交配

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各一次

两次自然交配和一次人工授精

两次都采用人工授精。

3、试验过程及检测指标

配种试验在宿迁立华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内进行,从2013年6月1日开始至2013年9月30日结束,总配种50头,返情8头。

所供试验的猪饲养于与原来相同的圈舍,每栏饲养2~3头,每头猪都按妊娠标准饲喂,自由饮水。

试验开始后每天早晨8:

00~8:

20试情,8:

30~10:

00配种;

下午2:

00~2:

20试情,5:

00~6:

30配种。

4、公猪选择及精液品质检查

从2013年6月1日开始,对5头公猪共采精30次。

精子经过长期的检验得出下面的结论:

147号因精子密度太低而淘汰;

13号因畸形率太高而淘汰;

45号因精液中出现血液而淘汰。

但它们精子的活力都是4等,如果不检测它们的精液,很难发现异常情况以及导致受胎率低的结果。

134号和74号精液质量几乎一样,活力也是4等,这样可以确保母猪的受胎率。

5、实验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Excel统计功能进行统计,统计重复3次。

3.4结果

3.4.1受胎率与窝产活仔数

在同样的饲养管理、同样品种的猪群条件下比较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受胎率和窝产活仔数。

结果表明:

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效果并不比比自然交配效果差。

具体内容见表1.

表1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对母猪受胎率和活仔数的影响比较

配种方式

受胎率(%)

窝产活仔数(头)

1两次都为自然交配

88.5

10.2

2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各一次

93.2

10.3

3两次自然交配和一次人工授精

89.4

10.4

4两次都采用人工授精

91.5

成功运用任何工具的第一步是要明白在给定条件下什么能做或什么不能做。

如果你正确地实施人工授精,就会获得与自然交配一样的繁殖性能。

本实验中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为91.5%,平均产窝活仔数10.4;

而自然交配的受胎率为88.5%,平均产全仔数10.2;

说明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和窝活仔数决不会低于自然交配的。

3.4.2成本

以1年配1000头母猪为例:

自然交配一头公猪每年可承担25头母猪的配种负荷,而采用人工授精理论上1年可配250头以上母猪。

自然交配需40头种公猪,而人工授精仅需4头,以每头公猪全年耗料750kg,饲料成本大约1500元,人工授精共节约饲料费用5.4万元。

以每年淘汰1/3公猪计算,自然交配淘汰13头,人工授精淘汰2头,每头种公猪按4000元计算,人工授精省去购买公猪费用4.4万元。

使用人工授精技术每头母猪输精每年大约需要成本费33元(包括一次性输精瓶、输精管、稀释液、电费等费用)。

配种1000头母猪需花费3.3万元,综合计算使用人工授精配种1000头母猪可节约费用6.5万元,另节省建造公猪栏费用、劳工等费用,使用人工授精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因而,在提高受胎率、稳定产仔数的前提下,人工授精技术值得推广。

4讨论

4.1猪人工受精风险防范措施

建立严格合理的人工受精操作规范是有效预防人工受精给猪群带来风险的基础和关键,公猪站引入血清阴性公猪是预防精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前提。

(1)公猪站管理和人员培训:

公猪站合理有序的生产管理和员工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所采精液的质量。

(2)确保公猪免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对公猪进行免疫。

(3)公猪病原微生物和抗体水平监测:

公猪每月血检一次,对于带毒或血检不合格的公猪再次进行血样检测,确诊后作淘汰处理。

对于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下的公猪实行再次免疫,以确保公猪有高效价的抗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4)输精过程中的规范操作:

在人工受精过程中母猪输精前外阴未清洗消毒干净或输精员操作不规范,输精管也会将病原微生物带入母猪子宫内,从而造成病原微生物在子宫内的肆掠感染。

规范的输精操作是确保母猪免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保证。

4.2精液品质检查对受胎率的影响

每一个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时,必须选择几头优良的公猪进行采精。

首先可以去掉公猪射精前的那部分尿液、副性液,这些液体对精子有杀伤作用,因此,人工授精能提高精子的保护力;

其次,从外观上可以观察到精液中是否有血液,血液对精液有很强的杀伤力。

人工授精能及时发现公猪精液好坏和公猪生殖道疾病,使其得到及时的治疗。

再次,采的精液要经过显微镜的检查,能检查出精子的活力及畸形率。

活力低于2等,畸形率高于30%不能使用;

第四,液中有抗生素等药物,样能杀死精液中的病菌及对子宫有消炎作用,从而降低疾病的传播。

第五,在输精前检验,如精液不合格则弃掉,就可以输入质量比较好的精液,从而提高其受胎率。

4.3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

(1)不按正确的科学方法完成各个操作过程

有些人员按照他们自己主观的想法以及一些错误的操作去做而导致了人工授精的失败。

(2)设备过于简陋

一些单位为了节省投资利用一些误差比较大的设备,从而导致了人工授精的失败。

如使用了不带加热板的显微镜,从而不能准确地测出精子的实际活力,影响其效果。

过去没有严格标准的恒温箱精液贮存箱,尤其17℃的精液贮存箱,如低于15℃,精子就会死亡,高于18℃~20℃,精子就会活动起来,而很快用完稀释液中的营养导致死亡。

过去没有光密度仪,也就不能准确测出精子的密度,结果密度太大,稀释液营养不够而导致饿死,或密度太小没有受精能力。

还有重复使用一些常与精液接触的器材,如手套、集精怀、盛液袋、分装袋、输精管,这一系列器材严重地污染了精液。

而现在使用法国IMV卡苏公司的设备以及一次性器材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污染。

(3)不注意各个环节中的细节与卫生

采精时不洗公猪的下身和用卫生纸擦公猪的外阴部及阴茎,从而污染了精液。

稀释粉稀释时不注意其稀释剂的质量,而用一些过期低质的蒸馏水,未用新鲜的双蒸水稀释,从而影响了精液的生存。

有时不注意稀释粉的稀释时间,在稀释液pH值不稳定时稀释精液,影响了精子的生存。

输精时不擦洗发情母猪的外阴部而导致精液的污染,从而影响了受胎率和产仔数。

(4)发情鉴定不准确

有些人对发情鉴定不了解,或急于求成。

从而在发情早期或晚期授精,导致了人工授精的失败。

(5)工作人员的满足感

当猪场最初采用人工授精时效果很好,然后逐渐地,常常会出现下降。

开始时,工作人员非常仔细地按照人工授精的操作规程进行,当人工授精技能更为熟练时,工作人员反而会走捷径,即减少设备消毒的时间和次数或粗心地处理精液和进行发情鉴定,通常这种满足感会降低受胎率、产仔数。

参考文献

[1]杨利国.家畜繁殖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郑行义,田庆芳,张长春.浅谈猪的人工授精技术[J].四川畜牧兽医,2006(10):

43. 

[3]张守全,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4(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