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968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docx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标内容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能力

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知识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

全面小康的蓝图

奔向全面小康

教材分析及处理

导语

导语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

中国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情景再现

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

《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

引言通过“小康”一词的广泛使用,引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着重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含两个◎。

第一个◎用数据和事实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个◎通过数据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定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过程性。

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含两个◎。

第一个◎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与“全面小康”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二个◎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种种困难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际性、可行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明确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

阅读与活动

阅览人生

通过阅读《畅想全面小康》一文,告诉学生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中,感悟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深化本课主题。

感悟名言

通过第一段名言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第二段名言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艰苦奋斗。

活动体验

通过《我为家乡绘蓝图》的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给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前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

点睛之笔

点明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帮助学生把握本课的主题:

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但总体小康还不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确定该内容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的原因:

第一,该内容是本课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应重点掌握;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社会当前及今后几十年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应着重了解;第三,学生是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要引导学生将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突出该重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通过活动强化目标意识;其次,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小康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全面小康目标的感召力,激发学生努力为之奋斗的内驱力。

(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确定该内容为本课教学难点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在内容上很难从宏观上把握,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上,也易产生片面性。

突破该教学难点教师应该注意:

既要客观地分析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艰巨性,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要让学生了解全面目标是一个分阶段、有步骤地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化,树立为小康目标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设计建议

建议用四课时完成本课。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用两课时完成;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用两课时完成。

四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上)——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的重要性,树立自豪感。

第二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下)——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内涵,关心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

第三、四课时:

“奔向全面小康”——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奋斗,树立责任感。

学情分析

 

第1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上)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总体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

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知识要点:

  

1.“小康”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提出。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  

2.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伟大跨越。

    

3.小康社会的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

搜集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统计数据资料以及体现本地区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放歌曲〈〈好日子〉〉后,请学生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教师:

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振奋,但其实我们这儿的变化只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小小缩影。

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人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入本课课题:

全面小康的蓝图(上)

展开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

(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明确:

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4)教师小结:

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二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的第二个◆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提问:

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怎样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

明确:

恩格尔系数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和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中设定的恩格尔系数为50%是个怎样的水平呢?

明确:

这个值代表的是虽不富裕,但生活比较宽裕。

3.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小康指标做了量上的界定,制定了这个包括16项指标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我们来概括一下《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

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4.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经过艰辛地努力,使数以亿计的确良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大家认为这一重大变化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明确: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

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人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执行,就一定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品味小康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圈的第二个◆第二个◇有关浙江省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容,并按要求对照“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浙江省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需求情况进行简要评价,可分组合作进行评价。

提问:

1.如果要让同学们给浙江省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需求情况下一个结论,那这个结论应该是什么?

明确:

2001年浙江省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总体小康水平,并且部分指标超过的辐度较大。

2.那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说明浙江省的发展较快也较好,他们正在向着更加富裕的方向发展。

3.教师小结:

在比较中我们得出,浙江省所列指标皆高于全国基本标准,这说明浙江省已完全达到小康水平。

其中,有些指标高出全国标准达几倍之多,这说明浙江省经济发水平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快。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个别指标只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如:

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这说明浙江省还应引导居民不断调整消费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小结

通过学习与回顾,我们知道了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国家统计局根据科学的测算,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辉煌业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欣赏并演唱歌曲《走进新时代》结束本课。

附:

板书设计

               全面小康的蓝图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二)总体上小康的意义  

(三)品味小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下)

教学目标

1.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2.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知识要点:

1.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

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做到6个更加:

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届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位:

这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起下发展阶段。

  

5.本世纪中叶的蓝图(目标):

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将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

1.教师搜集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小康目标体系的相关资料

2.学生搜集家乡全面小康的发展规划和反映家庭生活将发生的巨大变化的资料和图片。

3.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小调查——“你想住在哪儿”

1.教师给出问题:

“假设你可以选择生活区的城市,在可供选择的城市——上海、北京、丽江、拉萨这四个城市中,你会选择哪里?

请说明理由。

2.教师小结:

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小康生活水平综合性较高的城市(上海名列全国小康生活水平第一,北京名列全国第二),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环境污染少,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说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综合的,又是多层次的。

但从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希望我们的家乡也能拥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小康生活水平,希望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幸福。

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它的实现就将使我们梦想成真。

引入本课课题:

全面落实小康的蓝图(下)

展开

一全面小康

1.学生阅读教材阅览人生中的文章——《畅想全面小康》。

提问:

每全人心中都不得有自己对全面小康的理解,全面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同学们,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并思考:

(1)全面小康的具体规定性是什么?

明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全面建设小康是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其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

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呢?

明确: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这个最关键目标的实现对老百姓有何意义呢?

明确: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后2020年将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超过4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到那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教师补充:

也就是说,通过我们国家和全体人民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搞建设,我们将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水平社会——这将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历史功绩。

3.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一个◇的内容。

4.教师过渡:

不同的地区自身的基础和发展的特点不同,因而不同的地区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社会的构想。

下面我们去看看广东省的全面小康构想是如何的。

二解析构想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

1.按要求将《广东省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中的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按内容归类。

2.教师归纳:

从以上的归类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全面小康目标在总体小康水平目标的基础上内容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区的改变也将更加显著。

3.教师过渡: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我们国家走过的每一小,我们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感受将更加深刻。

三历史地位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的内容。

提问:

1、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处于怎样的地位?

明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发展阶段。

2.我们应当如何来理解这一点呢?

明确:

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总体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已经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我们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这种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是积极而又稳妥的,它完全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新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二十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

3.教师过渡: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无数人备感振奋,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给我们国家、我们的家乡,还有我们的小家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到底会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畅想2020。

四畅想2020

1.教师: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鼓舞下,各地都不得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张庄村民中的全面落实小康是什么样子。

2.学生齐声朗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三个◆张庄村村民对家乡全面小康的描述

提问:

从张庄村村民的描述中,我们可了解到村民们盼望通过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给家乡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明确:

村民们希望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村民们还希望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村民们还希望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环境优美……总之,从张庄村村民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而朴实的期盼,而这些朴素的词句却又通俗地诠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内容。

3.教师过渡:

2006年2月,根据江苏省统计局的测评报告,到去年底,苏州市和无锡市已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二十五条指标,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六个县级市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

下面我们到昆山市去看看他们的全面小康水平现实版。

五体会全面小康

1.教师介绍昆山市的全面小康情况(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略)

提问:

同学们听了教师的介绍后,对昆山市的“全面小康”有何感想?

教师归纳:

尽管昆山通过的是江苏省自定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考核,但昆山还是给了我们快乐与振奋,仅说昆山的人均GDP135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人民币和农民人均纯收入8450元人民币就足够让我们感慨许久了,此外,昆山的经验有很多是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借鉴的。

小康的核心是一个“富”字,其最终目的的富民,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即使各项指标都是满分,具体小康的标准还是要落实到老百姓头上,看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是否认可。

昆山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全面小康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意味着无论是发展的结果还是发展的措施,都要给人民群众还来实惠,使人民群众分享增长的成果。

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利益关系的和谐。

全面小康就是要通过构建公正的社会分配体系,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大多数人,这自然就达到了社会和谐。

许多专家认为,昆山的“全面小康”,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样本和一只可供解剖的麻雀。

这可能是它最大的历史作用和价值所在。

2.教师:

我们来设想一下2020年,或许不用那么久,全面小康水平实现后我们自己的家会是怎样的生活情景呢?

教师请学生按照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三个◆下◇的要求完成相应内容。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全面小康水平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经的、不可逾越的民展阶段,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民展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体现了科学和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这一目标必将推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附板书设计:

全面小康的蓝图(下)

                  全   

含义

                  面

                  小  历史地位

                  康    

2020年的奋斗目标

 

                     最关键的目标

 

 

教学反思:

 

第3、4课时  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目标

1.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客观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难。

3.了解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需要艰苦奋斗。

教学重点:

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教学难点:

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

知识要点:

1.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低水平的小康。

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

  

(2).不全面的小康。

偏重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3).发展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

  

(1)全面小康实现的意义:

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2).全面小康实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a.有利条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巨大的时常潜力,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

B.不利条件——全面贫困人口数量很多,许多脱贫的人口有返贫的可能。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人均资源不足;教育、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分三组分别查找搜集资料

2.分组调查分析本地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了解家乡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社会的规划和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全组同学共同为家乡人发展献计献策,提出1——2个有针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并将本组的观点撰写成建议书,以备课堂交流时用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

1.上述材料主要表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从《2004年分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序》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

上海、北京、天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高,但新疆、宁夏、甘肃、贵州、青海、西藏等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还是负值。

2.学生看到这些材料后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

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需求程度在地区上很不平衡。

且从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

少数省(区)的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我们还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前达到的小康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3.教师过渡:

我国已实现需求了总体的小康,但我们在为奋斗的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必须对当前的小康进行客观全面落实地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

只有认识清楚了,我们才能真正奔向全面小康,将蓝图在我们的手中变为现实。

引入本课课题:

奔向全面小康

展开

一分析差距

1.提问:

我们都不得知道,小康水平应该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水平,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

那么,这个差距到底是怎样的呢?

明确:

①我国现有小康总体水平是低水平的小康;②我国现有小康水平的不全面性;③我国现有小康水平的不平衡性。

2.教师小结: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可能我们只是在心里问:

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多远?

但通过我们的分析讨论,我们讲事实谈数据,这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与全面小康目标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也就是说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而全面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到2000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