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427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持续相邻且相等两个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X:

持续且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

a: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T:

时间)

如上图中,(T=t0-1=t1-2)

注意:

在计算中一定要单位换算

(6)☆☆☆☆☆位移时间图像(x—t)和速度时间图像(x—t)

在甲图中,直线1代表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代表静止,3代表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乙图中直线1代表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代表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3代表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甲图中,直线斜率(倾斜限度)能反映速度大小和方向;

在乙图中,直线斜率能反映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代表位移。

如丙图所示三角形面积代表质点在0—t1时间段内位移。

位移时间图像中,面积无意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为抛物线(因

,位移是时间二次函数)

二、互相作用: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合用于地球表面及附近,可看做万有引力一种分力)

2、弹力:

☆☆☆☆

(1)胡克定律: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

k为劲度系数,由弹簧自

身决定,大小与弹簧原长、粗细和材料关于)

(2)产生弹力条件:

两物体接触、且有形变;

产生弹力因素:

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3)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处在同

一条直线并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4)方向:

压力和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轻绳弹力沿绳子收缩方向,轻杆弹力

可沿任意方向。

3、摩擦力公式:

☆☆☆☆

(1)滑动摩擦力:

阐明:

a、FN为接触面间弹力,即压力,可以不不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不大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材料、粗糙限度等关于,与接触面积大小、

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

(2)静摩擦力:

由物体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只要不动,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大小范畴:

O≤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关于)

a、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似,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d、静止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

e、求摩擦力产生热量时,Q=fs(s指相对路程)

4、求

两个共点力合力:

☆☆☆☆

(1)力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两个力合力范畴:

⎥F1-F2⎥≤F≤F1+F2

(3)合力可以不不大于分力、也可以不大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求三个力合力办法,先求出两个力合力范畴,看第三个力在不在这个范畴内,

如果在,则最小值可以取到0,最大值是三个力和

5、☆☆☆☆力分解:

(1)按力作用效果分解

(2)正交分解法

6、☆☆☆☆☆实验:

互成角度两个共点力合成

(1)用一种力F拉橡皮筋至O点,记下力F大小和方向。

(2)用两个力F1、F2同步拉橡皮筋至O点,记下F1、F2大小和方向。

(3)做力图示,研究合力F与分力F1、F2之间关系(三者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5、☆☆☆☆平衡状态:

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处在平衡状态条件:

所受合外力为零。

6、☆☆☆力图示

注意选用适当标度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变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变化为止。

理解:

(1)惯性:

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变直线运动状态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维持物体

运动状态因素

☆☆☆☆

(2)一切物体均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由物体质量决定,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因素(力是产生加速度因素)。

2、☆☆☆☆☆牛顿第二定律:

☆☆

(1)力是产生加速度因素。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力、质量共同决定。

加速度方向由合外力方向决定

☆☆☆☆☆

(2)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两种类型:

①依照物体受力状况找出加速度a,再依照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体运动状况②依照物体运动状况找出加速度a,再依照力学知识判断物体受力状况

注意: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知识核心,应用非常广泛,如在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场、磁场中均有涉及,需深刻理解、悉心体会,做到举一反三。

3、☆☆☆☆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

(1)实验时要将木板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影响。

(在未加砝码盘时,保障小车匀速运动)

(2)控制变量法:

保持拉力(砝码盘及砝码质量)不变,变化小车质量,研究质量与加速度关系;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变化拉力(砝码盘及砝码质量)大小,研究拉力与加速度关系。

(3)结论:

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与质量成反比(

4、☆☆☆☆牛顿第三定律:

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注意:

分别作用在不同两个物体上)

☆注意:

互相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关系(平衡力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只但是作用在同一种物体上)

5、☆☆☆超重现象:

(物体对接触面压力不不大于自身重力现象)

失重现象:

(物体对接触面压力不大于自身重力现象)

注意:

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都保持不变

(1)电梯:

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压力不不大于重力,属超重

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压力不不大于重力,属失重

(2)过拱桥:

汽车过凸形桥时(向心加速度向下),压力不大于重力,属失重

汽车过凹形桥时(向心加速度向上),压力不不大于重力,属超重

(3)人造地球卫星或加速度向下大小为g时:

属完全失重,对接触面压力为零,但重力并

没有消失,重力作用效果为提供了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变化了物体运动状态)。

6、力学单位制:

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构成一系列完整单位体制。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

时间(t)s,长度(l)m,质量(m)kg

四、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功:

力与物体沿力方向发生位移乘积

公式:

(合用于恒力功计算){W:

功(J),F:

恒力(N),S:

位移(m),

:

F、S间夹角}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含义

力对物体做正功就是力增进物体运动,此时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不大于9O;

负功正好相反,阻碍物体运动,此时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不不大于9O度不大于180度;

当夹角等于90度时,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做零功。

此时力只变化速度方向,不变化速度大小。

(如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提供向心力,做圆周运动,只变化速度方向但不变化速度大小,故不做功)。

(2)功是能量转化量度:

①合外力功-----量度-----动能变化(动能定理)

②重力功------量度------重力势能变化

③电场力功-----量度------电势能变化

2、☆☆☆

(1)功率:

反映做功快慢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1s内力对物体所做功。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平均功率)

为平均速度)

☆☆☆

(2)瞬时功率:

3、动能和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

{Ek:

动能(J),m:

物体质量(kg),v:

物体瞬时速度(m/s)}

☆☆☆重力势能:

{大小与零势能面选取关于,h:

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重力做功:

Wab=mghab 

(重力做功与途径无关,只看初末位置高度差)

{m:

物体质量,g=9.8m/s2≈10m/s2,hab:

a与b高度差(hab=ha-hb)}

重力如果做正功,重力势能会减小;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会增长

☆☆☆摩擦力做功:

W=fS(摩擦力做功与途径关于,S代表路程)

4、☆☆☆动能定理:

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量。

☆☆☆{W合:

外力对物体做总功,也是各力做功代数和。

Ek2-Ek1:

末状态与出状态动能差}(合力如果做正功,动能将增长;

合力如果做负功,动能将减小)

5、☆☆☆☆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条件下,物体动能和势能发生

互相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条件:

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或者

6、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Ep∣=∣△Ek∣即

(减少重力势能等于增长动能)

实验不需要天平也不需要秒表

实验时,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再释放纸带

需要测量物理量:

下落高度

需要计算物理量:

初、末速度大小

理论上∣△Ep∣=∣△Ek∣,但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

器之间摩擦阻力以及空气阻力影响,实验成果会发生偏差(重力势能变化量要不不大于动能变化量,即∣△Ep∣>

∣△Ek∣)。

五:

曲线运动☆☆☆☆☆

1、☆质点作曲线运动条件:

质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曲线运动特点:

曲线运动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在时刻变化,

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切线方向。

2、平抛运动☆☆☆☆

(1)条件:

①水平方向有初速度;

②只受重力作用

☆☆☆☆

(2)解题思路:

一分为二(①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

(取决于下落高度h,与初速度无关)

水平射程:

(取决于初速度Vo和下落高度h)

☆(3)其他重要推论t秒末速度(合速度):

t秒末位移(总位移)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

合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注意:

tanβ=2tanα

3、☆☆☆☆

实验:

研究平抛物体运动(描迹法)

斜槽末端必要水平,坐标纸必要竖直。

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以斜槽水平末端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曲线为抛物线,各坐标点满足

关系。

在竖直方向满足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满足匀速直线运动。

4、☆☆☆☆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

角速度:

=2πf=2πn单位:

rad/s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注:

重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

):

米(m);

角度(

):

弧度(rad);

频率(f):

赫兹(Hz);

周期(T):

秒(s);

转速(n):

r/s;

半径(r):

线速度(V):

m/s;

角速度(ω):

rad/s;

m/s2。

5、☆☆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用皮带(无滑)传动皮带轮,轮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

速率、

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

6、☆☆☆☆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关于圆周运动问题

思路:

合外力=向心力

模型:

(1)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转盘、细绳等)

☆☆☆☆

(2)细绳、轻杆、过山车等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只分析最高点和最低点)

求解此类问题时,要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灵活应用。

(如:

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通过最高点临界速度;

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最低点速度)

☆☆(3)汽车过拱桥(4)圆锥摆(5)火车拐弯(6)第一宇宙速度

7、☆☆当合外力=向心力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合外力<

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

当合外力>

向心力时,做近心运动

8、☆☆运动性质: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由于加速度始终不变,为g。

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因加速度方向始终在变)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

1、☆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环绕太阳运动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一种焦点上。

开普勒第三定律:

r3/T2=K{r:

轨道半径,T:

周期,K:

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G=6.67×

10-11N•m2/kg2,m1、m2代表质量,

r代表距离。

万有引力方向在两个物体连线上,是一对互相作用力)

3、☆☆卫星(或行星)环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类型题目计算:

解题思路: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万=F向

{G代表万有引力常量,M代表中心天体质量,m代表行星质量,r代表行星圆周运动半径,v代表行星线速度,ω代表角速度,T代表行星公转周期}

应用

(1)加速度与轨道半径关系:

(2)线速度与轨道半径关系:

(3)角速度与轨道半径关系:

(4)周期与轨道半径关系:

☆☆☆☆注:

天体运营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公转半径关系.可分别由

(1)、

(2)、(3)、(4)式推导得出结论(若公转半径越大,则行星向心加速度越小,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4、☆☆变轨问题:

卫星由低轨道向高轨道运营时,须要点火加速(离心运动)。

变轨成功后,

轨道半径变大,势能变大、动能变小、速度变小、周期变大由高轨道变低轨

道时,与上面结论刚好相反

5、地球(天体)表面及附近物体有关计算:

(在地球表面及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

(1)地球(天体)表面静止物体

思路:

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该公式又叫黄金代换公式,应用广泛。

卡文迪许设计实验,测量出了G大小。

如果已知天体半径及其表面重力加速度,可运用该公式计算出地球(天体)质量){R:

地球(天体)半径(m),M:

地球(天体)质量(kg)}

(2)若物体在地球(天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此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天体)半径}

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等于向心力

{G代表万有引力常量,M代表地球(天体)质量,m代表物体质量,r代表物体做圆周运动半径,也就是地球半径,v代表物体线速度,ω代表角速度,T代表物体运营周期}

☆6、天体质量M估算:

(已知周期和运动半径时)

(已知天体半径及表面重力加速度时)

7、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地球卫星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

V2=11.2km/s(脱离地球,进入太阳系最小发射速度);

V3=16.7km/s(脱离太阳系,进入外太空最小发射速度)

8、☆地球同步卫星:

与地球相对静止。

只能运营于赤道上空,且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

周期等物理量固定不变。

运营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似T=24h。

☆9、典型力学局限性:

典型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本力学体系。

合用于宏观、低速物体运动。

微观粒子及近光速物体运动需量子力学及相对论来解释。

七、电场·

电流: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e=1.60×

10-19C);

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整数倍;

带电粒子电荷量和其质量比值叫比荷(又叫荷质比)。

电子比荷为e/me=1.758×

1011C/kg

2、☆☆☆☆库仑定律:

F=kQ1Q2/r2(合用于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F:

点电荷间作用力(N),k:

静电力常量k=9.0×

109N•m2/C2,Q1、Q2:

两点电荷电量(C),r:

两点电荷间距离(m)。

方向在它们连线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

电场基本性质为对放入其中电荷产生力作用,由电荷激发,存在于电荷周

围,是客观存在。

4、☆☆☆☆电场强度:

用来表达电场强弱和方向。

E=F/q(定义式)

{E:

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由自身决定;

q:

试探电荷电量(C)}

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电场强度大小由场源电荷决定,与试

探电荷无关。

电场强度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

5、☆☆☆☆电场线:

电场线是为形象描述电场而人为画出线,事实上并不存在。

电场线在

某点切线方向表达电场强度方向(正电荷放在该点受力方向)。

电场线疏

密反映电场强度大小,电场线密处场强大。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减小。

重点:

正点电荷

负点电荷

等量异种电荷

等量同种电荷

6、☆☆☆☆☆电场力:

F=qE{F:

电场力(N),q:

受到电场力电荷电量(C),E:

电场强度(N/C)}

7、电容:

C=Q/U(定义式){C:

电容(F),大小由电容器自身决定(电容决定式:

);

Q:

电量(C)U:

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8、电容单位换算:

1F(法拉)=106μF(微法)=1012PF(皮法)

☆9、电子伏(eV)是能量单位,1eV=1.60×

10-19J。

☆10、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I=q/t(定义式){I:

电流(A),q:

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电量(C),t:

(s)}

11、☆☆☆☆欧姆定律:

I=U/R(电流决定式)

{I:

导体电流(A),U:

导体两端电压(V),R:

导体电阻(Ω)}

12、☆☆☆☆电功率:

P电=UI

热功率:

P热=I2R{U:

电压(V),I:

电流(A),R:

导体电阻值(Ω)}

对纯电阻电路

对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

13、☆☆☆焦耳定律:

Q=I2Rt{Q:

电热(J),I:

通过导体电流(A),R:

导体电阻值(Ω),

t:

通电时间(s)}

八、磁场:

1、磁体和电流周边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具备方向性,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

2、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达磁场强弱和方向物理量,是矢量,单位:

特斯拉(T)。

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

疏密表强弱,切线表方向。

3、☆☆☆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分布及方向判断(安培右手螺旋定则)

通电直导线磁场分布环形电流磁场分布

及判断办法及判断办法及判断办法

4、☆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安培力作用;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兹力作用

5、☆☆☆☆☆安培力大小:

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力最大,F=BIL。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力

{B:

磁感应强度(T),F:

安培力(N),I:

电流(A),L:

导线长度(m)}

6、洛仑兹力大小: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qVB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力

7、☆☆☆☆☆安培力和洛仑兹力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鉴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正负)

左手定则要点:

让磁场垂直射入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与正电荷运动方向相似,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则大拇指方向就是力方向。

九、电磁感应:

☆☆

☆1、磁通量:

磁场穿过某个平面量。

用Φ表达,单位韦伯,符号Wb。

当磁场方向和平面

垂直时,磁通量最大,Φ=BS。

当磁场方向和平面平行时,磁通量最小,为零。

可用穿过平面磁感线条数来形象表达。

☆2、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

感应电流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3、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增反减同及右手定则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

感应电动势(V),n:

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

磁通量变化率}

(垂直切割磁感线时)

☆5、抱负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1P入=P出(只变交流,不变直流)

☆6、有效值是依照电流热效应定义,没有特别阐明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对于正弦式交流电,峰值是有效值

倍。

U有效U有效=U峰值/

十、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谱:

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构成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3、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c=3.00×

108m/s,λ=c/f{λ:

电磁波波长(m),f:

电磁波频率}

十一、物理学史:

1、伽利略最早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获得极大成就。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照并具备严密逻辑体系近代科学,被誉为“当代科学之父”。

2、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3、亚里士多德以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因素(错)。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基本上提出“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因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因素,而是变化物体运动状态(或产生加速度)因素”(牛顿第一定律)

4、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早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

5、富兰克林进行了知名风筝实验,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电是同样。

6、伏打于18创造了可以提供持续电流“电堆”——最早直流电源。

7、1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最早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8、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9、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存在。

10、国内沈括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

地理南北极是地磁北南极。

11、避雷针运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

电热毯等运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

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运用涡流(电磁感应)工作。

天线是发射和接受无线电波必要设备。

微波炉运用电磁波能量来加热食物。

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互相作用、强互相作用、弱互相作用。

力按照性质可分为: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