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443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PT拌合站标准化管理.ppt

拌合站标准化管理,2011年4月,总则,当前铁路建设工程量大、混凝土浇注数量多,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在客运专线工程的广泛应用,要求建立混凝土拌合站,采用集中拌合的方式生产混凝土。

为加强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客运专线拌合站建设、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设一流客运专线的目标,制定本手册。

以期指导各施工单位科学管理拌合站,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第一章组织机构体系及职责,1.1组织机构体系1.2管理职责,1.1组织机构体系1.1.1公司对拌合站及其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指挥部和监理单位对所属辖区段内的拌合站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负有直接责任;施工单位负责按合同和公司要求建设拌合站,对拌合站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管理。

公司对拌合站实行三级管理:

1公司(含指挥部)2监理单位3施工单位,1.2管理职责1.2.1公司(含指挥部)管理职责:

1监督检查拌和站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实情况,推进全线拌和站的标准化建设。

2组织监理单位和指挥部对拌和站进行验收。

3负责对拌和站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4组织对拌和站的检查评比。

1.2.2监理单位管理职责:

1参与对拌和站建设方案的审查批准。

2参与拌合站的审查验收。

3不定期审查拌合站的人员变化、设备的配备与标定,计量系统的称量偏差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拌合站提出整改要求。

4定期对拌和站的原材料进行抽查,核查施工单位所施工的工程实体质量。

5参与公司组织的拌合站的检查评比。

1.2.3施工单位管理职责:

1严格按照合同和公司要求进行拌合站建设,推进拌合站建设的标准化。

2组织拌合站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3协助、配合公司、指挥部和监理单位对拌合站的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拌合站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第二章拌合站标准化建设要求2.1拌合站选址要求2.2拌合站布局及设置要求2.3设备配置要求2.4主要管理人员及要求2.5试验站建设要求,2.1拌合站选址要求2.1.1拌合站场地应选择地势稍高,且场地不能积水。

2.1.2建厂地质状况要好。

2.1.3场地要选择交通便捷的地点。

2.1.4选址应考虑混凝土的运输距离。

2.1.5环保因素。

2.1.6建设地点用水、用电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2.1.7应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采取永久和临时建筑相结合,尽量减少征地拆迁及复垦量。

2.2拌合站布局及设置要求2.2.1拌合站的场地应要有一定的规模(线下拌合站的占地宜在20亩左右;梁场拌合站占地在40亩左右),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2.2.2拌合站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和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合理划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

2.2.3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冬季地面硬化时应考虑冻土层对地基的影响,将冻土层换填,避免地基下沉。

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0%,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

2.2.4拌合站应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合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严禁将场内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放。

2.3设备配置要求2.3.1搅拌设备选择1生产厂家选择。

在搅拌设备选型上应该注重费效比。

2型号与生产能力的选择。

根据各工区混凝土方量,生产集中程度,配备与之相配套的搅拌机组。

3计量系统软件选择。

拌合站计量系统称量偏差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

计量系统中砂、石骨料的误差范围为2%,胶凝材料的误差范围为1%。

要求系统软件不提供可以修改生产数据的功能。

2.3.2配套设备选择1混凝土搅拌车。

混凝土搅拌车的选型应适合施工地点的地形,一般平原地带应选择9m3、12m3的车型,交通不便的山区应选择6m3、7m3的车型,每个搅拌站可根据产量调整车辆数目,但一般应设5辆以上。

国内大的生产厂家主要有辽宁海诺、上海华建、利勃海尔等。

2锅炉和降温设备。

为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保证冬、夏期施工的正常进行,线下拌合站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配套的锅炉和降温设备,3泵送设备。

可根据工区混凝土总方量和工期长短、施工地点施工条件难易程度配备2台HBT90型拖式混凝土输送泵,37米、42米汽车泵各1辆。

国内大的供应厂家主要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普斯迈斯特(德国大象)等。

4备用电源。

拌合站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发电机12台,防止停电造成混凝土生产中断,酿成质量事故。

5冲洗设备。

拌合站入口设置车辆冲洗机和清洗槽,防止进场车辆将泥土带入料仓。

6清洗设备。

配备骨料清洗设备,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清洗能力应满足生产需要。

2.4主要管理人员及要求2.4.1拌合站站长资格要求:

要求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有处理突发事故的经验,要求从事5年以上管理工作。

2.4.2副站长(可兼调度)资格要求:

要求责任心强,主要负责生产和设备管理,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3年以上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经历,能完成站长交给的各项任务。

2.4.3试验站负责人资格要求:

要求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3年以上工作经验;2.4.4质检工程师资格要求:

要求技师或助工以上职称,3年以上试验工作经验。

2.4.5调度负责人资格要求:

熟悉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泵送设备的性能,有丰富的施工组织经验,熟悉工地施工进度,避免造成工地压车、断车,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4.6材料负责人资格要求:

熟悉客运专线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规范,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4.7设备负责人资格要求:

要求必须持证上岗,且精通各种机械、电器元件的原理,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4.8维修、电工资格要求:

要求持证上岗,精通机械和电子、电路知识,特别是精通计量系统中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和维修。

2.4.9搅拌机操作手资格要求:

要求高中以上文化,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必须掌握准确的误差调整方法,熟悉基本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常识。

2.4.10安全负责人资格要求:

熟悉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定。

要求持证上岗,有丰富的安全方面工作经验,从事3年以上安全管理工作。

2.4.11环保负责人资格要求:

熟悉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有丰富的环保管理经验,能合理制定和执行各项环保措施。

2.5试验站建设要求2.5.1试验站性质。

试验站是工地试验室派驻拌合站的试验检测组,仅对原材料进行初级检测,仅出具试验检测记录,未经母体试验室授权不得出具试验检测报告。

2.5.1试验站工作内容。

主要负责粗细骨料、粉煤灰、矿粉等的常规检测,出具混凝土施工配料单,控制混凝土出机、施工现场的拌和物性能,按验标要求的频率制作混凝土试件,并填写相应的试验资料,不能检测的项目应送上级试验室检测,由驻拌合站监理按频率进行见证。

2.5.2人员配备及要求1试验站站长1名,要求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3年以上工作经验;2配备专业试验工程师。

专业试验工程师要有技师或助工以上职称,从事试验工作3年以上,配备不少于3人,其中混凝土相关专业人员至少1名;3资料员1名,技师或助工以上职称,从事试验资料工作3年以上;4所有试验人员均应持证上岗,试验室总人数不得低于5人;,2.5.3试验站配备必要的检测和试验设备见表:

2.5.4辅助设施配备要求1试验站应建立满足工作需要的环境场所,有温湿度需要的所有检测工作间均应安装空调,保证现场的温、湿度达到要求。

2试验站应备有消防安全设施,试验检测及办公用品,房屋面积应不少于180平方米,养护室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

3每个试验站应配备至少1台电脑,1辆试验用车及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必须的办公用品。

所有试验室均应接通网络,便于信息交流与沟通。

第三章岗位职责3.1拌合站站长岗位职责3.2设备负责人岗位职责3.3试验负责人岗位职责3.4质检负责人岗位职责3.5材料负责人岗位职责3.6安全负责人岗位职责3.7环保负责人岗位职责3.8维修、电工岗位职责3.9混凝土拌合站操作人员岗位职责3.10装载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3.11混凝土输送泵操作人员岗位职责3.12洗石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第四章管理制度4.1生产管理制度4.2安全管理制度4.3质量管理制度4.4设备管理制度,4.1生产管理制度4.1.1生产管理规定4.1.2混凝土生产通知制度4.2安全管理制度4.2.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4.2.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4.2.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2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3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性的安全检查。

5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4.2.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4.2.5安全用电制度4.2.6应急救援预案制度4.3质量管理制度4.3.1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4.3.2混凝土检验制度,4.4设备管理制度4.4.1拌合站设备管理制度4.4.2混凝土拌合站维修保养制度4.4.3拌合站设备操作规程1混凝土拌和机操作规程2混凝土输送泵操作规程3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4洗石机安全操作规程5混凝土运输车安全操作规程4.4.4混凝土拌合站操作室管理制度4.4.5拌合站设备标定制度4.5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五章生产管理5.1原材料管理5.2原材料管理流程5.3设备管理5.4混凝土生产、运输管理,5.1原材料管理5.1.1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计相一致。

材料进场后,按材料控制程序进行进场初级检测、建立原材料的进货及试验检测台账。

5.1.2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先用,材料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分仓,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并按合格区、待检区、储料区分别堆放。

5.1.3一般情况下,细骨料应采用天然河砂,天然开采的河砂不在级配区时,应通过适量掺配、筛除多余部分粒径等措施进行调整。

5.1.4一般情况下,粗骨料应采用大尺寸的岩石破碎生产。

为减少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宜采用带曲面压板的圆锥式压石机或回转压石机生产。

5.1.5对含泥量、泥块含量不合格的碎石进行清洗。

5.1.6砂、石料仓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严禁混堆或交叉堆放,料仓应砌筑墙体隔开,高度以防止混料为原则,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地面用混凝土硬化,要高于仓外地面10cm以上,设2%的排水坡度,仓前设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5.1.7砂、石料仓储量宜在2000方以上,且合格料应满足两个生产高峰的需要;料仓数量应最大限度满足储备不同厂家的材料。

5.1.8砂石料存放场区、骨料清洗区应高于地面10cm,并依次设置单向流水坡、排水沟、沉淀池;上料通道应结合拌合站配料机设备参数进行平面和坡度设置。

5.1.9为确保砂、碎石不受二次污染,储料区采用篷布遮盖,合格区采用彩钢棚遮盖。

5.1.10为满足冬期施工的需要,合格骨料区必须采用全封闭管理,设置取暖设施对砂、碎石进行加温,为保证效果砂仓宜采用地暖。

5.1.11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每台搅拌机组设胶凝材料储存罐不少于6个,其中水泥罐2个、粉煤灰罐2个、矿粉罐2个。

外加剂储存罐采用顶部搭设遮阳棚和四周棉被包裹防晒和冬季保温。

5.1.12材料应按规定进行状态标识,标识牌要求标准、规范。

应注明材料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进场时间、检测状态、报告编号、监理见证人等。

5.1.13拌合站应配备长杆式取样器,对粉煤灰、矿粉运料车多部位取样检测,避免供应商以次充好。

5.1.14材料经检测合格后,由试验室以书面形式向物资部门提供报告,统一变更材料检测状态。

5.1.15蓄水池边沿要高于地面50cm,为防止雨水污染,顶部应加防雨棚,水质必须经过化验合格,才能用于生产。

5.1.16应在水池中隔设一个小水池,在冬季施工中可根据混凝土的生产方量对水进行加热,可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并节约能源。

5.2原材料管理流程5.2.1料源地的选择及质量监控。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以及其他行业标准要求,由物资部门和试验部门联合对料源地进行实地考查,抽样检测,确定合格的料源地。

在生产过程中物资部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地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保证有充足、合格的材料供应。

必要时派人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

5.2.2材料进场。

材料(包括钢筋、水泥、外加剂等甲控和甲供物资)进场后,材料员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索取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材料员应建立相应的物资进货台帐,注明进料的时间、品种、厂家、吨数等。

达到一个检验批时30分钟内通知拌合站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进场材料检测通知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

试验室应根据试验结果建立相应的试验检测台帐,检测结果完成后第一时间通知物资部门。

材料员应根据试验室反馈的试验结果,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清场处理。

5.2.3材料使用。

物资部门根据试验室试验反馈的试验结果,执行先进先用的原则,通知生产部门安排生产,严禁材料未检先用。

物资部门应根据每天的生产情况建立相应的物资消耗台帐,能够说明每批物资的使用情况,以备日后进行质量追溯。

5.2.4物资管理流程图:

(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5.3设备管理5.3.1设备维修、保养及管理5.3.2拌合站设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计量系统校正。

2外加剂秤的校正。

3搅拌机通气孔必须保持畅通。

4水泥、掺和料下料口要保持畅通。

5搅拌时间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6水泥、掺和料仓进料管加锁。

7搅拌机的维修和保养时的安全问题。

8混凝土拌和物的匀质性检验。

5.4混凝土生产、运输管理5.4.1工区应根据生产任务安排,填写混凝土用料申请单一式两份,提前通知拌合站和试验室,要注明混凝土的强度标号、使用部位、浇筑时间、浇筑方量、混凝土坍落度等要求。

5.4.2拌合站站长接到混凝土浇筑任务后,应及时组织各部门安排材料、车辆、生产人员。

生产前应对搅拌设备运行情况、计量系统误差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试验室应依据试验结果和理论配合比制定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测试坍落度。

5.4.3操作手在接到拌合站下达的生产任务单和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后,应严格按照施工配料通知单输入配合比,在混凝土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质检人员,严禁私自改动。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填写混凝土生产记录表。

内容包括工地名称、浇筑部位、混凝土标号、混凝土的生产时间、生产是否正常等内容,以便在施工出现问题时复查。

5.4.4质量检查人员可根据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认真填写混凝土调整记录表,并且要通知驻拌合站监理签字确认。

5.4.5试验人员应首先对首盘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泌水率、入模温度、含气量检测,并填写混凝土开盘鉴定。

根据高性能混凝土拌合性能检测频率的要求,在出机和入模前每50m3混凝土取样检验一次或每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至少2次的检测频率进行坍落度、泌水率、入模温度、含气量检测。

并且认真填写混凝土拌和性能记录表。

5.4.6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司机应详细填写混凝土运输记录表。

内容包括工地名称、浇筑部位、混凝土标号、出厂时间、到达工地时间、混凝土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能准确运送到工地,并在规定时间内浇筑完成。

5.4.7生产工艺流程图(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第六章质量保障措施6.1质量目标6.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6.3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6.4混凝土质量控制6.5冬、夏期施工措施,6.1质量目标通过科学的混凝土生产管理和严格的混凝土过程控制,使拌合站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充分满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以实现整体工程建设质量优良目标。

6.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拌和站站长,原材料输送作业班,配料、上料作业班,混凝土输送作业班,维修机电作业班,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材料工程师,操作手,安全工程师,设备工程师,6.3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6.3.1源头控制。

6.3.2进场控制。

1材料员质量责任2试验员质量责任6.4混凝土质量控制6.4.1生产质量控制6.4.2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附: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框图,同步进行,执行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调整施工配合比,加大粗细骨料含水率检测频率,雨天或含水率有明显变化时,拌合物满足要求,施工配料申请单的审核,确定粗骨料级配组的掺配比例,6.5冬、夏期施工措施6.5.1冬期施工措施1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

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影响,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对胶凝材料储罐应采用包裹保温措施。

骨料。

粗细骨料必须置于防风、防雨的棚内,保证骨料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物质,其他指标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粗细骨料拌合前必须置于暖棚内,暖棚内不低于5。

为保证效果,细骨料仓宜采用地暖。

外加剂。

在冬期施工期间,选用具有防冻性能复合减水剂,其各项品质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严禁使用含氯盐类防冻剂,严禁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自行将减水剂与防冻剂混合使用。

外加剂应存放在室内保温,储罐要包裹保温,防止液体外加剂结晶。

其他混凝土用原材料。

必须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2冬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冬期施工期间,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根据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冬期施工配合比,可选择水胶比低,单方水泥用量高,早期强度发展快的配合比,也可使用经试验满足要求的复合型防冻减水剂。

当选用具有防冻性能复合减水剂时,应控制混凝土单方总碱含量满足有关规定。

3混凝土拌合和运输混凝土搅拌必须在暖棚内进行,棚内设取暖措施,棚内温度不低于10。

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相关要求(5)。

主要措施应以加热拌合用水为主,辅以骨料、外加剂保温,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5,最低不低于10,以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相关要求(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混凝土结构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

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水,充分搅拌后再投入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

搅拌时间以最后一种材料投入搅拌机内开始计算。

搅拌时间一般较正常温度下延长50%左右。

输水管、送料带、混凝土罐车、泵车和管道采取遮蔽、包裹等保温措施,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投料顺序、搅拌工艺及原材料的加热温度,经试拌合格后方可生产。

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预制梁采用蒸汽养护方式时,混凝土含气量不得超过4%。

6.5.2夏期施工措施1各拌合站搭盖砂石遮阳棚进行围护,避免夏季曝晒造成砂石料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入模温度增高。

2水泥设2个筒仓轮流使用,避免刚运到的水泥温度太高,同样导致混凝土入模温度增高。

3每天设专人测量室外气温,混凝土出机、入模温度,发现混凝土温度超过30时,及时向水中投入冰块降温。

4在混凝土内部放置测温探头,全程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

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覆盖、蓄水养护等办法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5拌合站料斗、水池、皮带运输机、搅拌楼采取遮阳措施,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

6宜尽可能在气温较低的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7混凝土材料搅拌投料顺序为:

砂+水泥+粉煤灰+矿粉投料及搅拌水、外加剂投料及搅拌粗骨料投料及拌和拌和出料。

8当高温施工不可避免时,应通过试验撑握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不同原材料等的情况下坍落度的损失情况。

制定相应的措施,根据气温适当增加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到施工现场时符合施工要,9各拌合站设专人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当入模温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10当采用泵送施工时,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同时,泵管布置应尽量缩短,并用麻袋或草衫包裹润湿,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1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或基底喷水润湿,浇筑宜连续进行,施工中工作面不宜太大,严禁先浇筑混凝土等待时间太长,超过初凝时间形成施工缝。

12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洒水,保持潮湿状态不少于7天。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7.1拌合站安全管理方针7.2拌合站安全管理目标7.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7.4安全生产责任制7.5安全保证措施7.6拌合站消防管理规定,7.1拌合站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7.2拌合站安全管理目标因工死亡事故、重伤事故为零;工伤事故频率低于5;一般及以上责任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为零;重大机损事故为零;一般机损事故频率低于2.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生产区域隐患定人、定措施、定期限整改率100;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取证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安全教育覆盖率100。

7.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拌合站站长为组长,安全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安全小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施工,全面实现安全目标。

安全工程师,搅拌站站长,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7-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锅炉工,试验人员,操作手,维修电工,设备人员,7.4安全生产责任制7.4.1拌合站站长安全生产责任7.4.2安全负责人职责7.4.3拌合站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7.5安全保证措施7.5.1组织保证措施7.5.2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方案1混凝土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拌合站现场用电安全专项方案3防火安全专项方案4场内人身安全专项方案5蒸汽锅炉作业安全专项方案,7.6拌合站消防管理规定7.6.1总则1为加强拌合站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拌合站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7.6.2拌合站消防安全管理,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8.1目标8.2环保管理体系8.3环境保护措施,8.1目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努力把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

8.2环保管理体系8.2.1环保管理组织机构8.2.2环保管理检查制度1环保规划制度。

2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拌合站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

建立以拌合站站长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详见“图8-1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框图”。

环境保护实施小组,安全,试验,操作,搅拌站站长,电工,设备,环保工程师,锅炉,8.3环境保护措施8.3.1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

8.3.2拌合站建设时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8.3.3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8.3.4拌合站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措施8.3.5防治大气、噪声、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第九章应急预案9.1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9.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项目经理部副组长组员:

各部门负责人医疗救护小组抢险救灾小组搅拌站站长9.3应急处理程序9.4施工用电应急方案9.5拌合站危险源应急预案9.6混凝土输送应急预案9.7拌合站应急预案演习方案,应急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见9-1图,第十章拌合站验收10.1拌合站验收细则10.1.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0.1.2验收组织梁场拌合站的验收由公司指挥部、监理站工程部、监理中心试验室、监理分站进行初验,公司安全质量部最终验收。

线下拌合站由公司指挥部、监理站工程部、监理中心试验室、监理分站进行验收。

10.1.3验收程序1施工单位应首先将拌合站建设方案上报监理单位审核,监理单位按合同和公司要求审核通过后批准开工建设。

2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