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490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docx

GIS原理与应用课堂实习报告所有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课堂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开课学期:

2017—2018第二学期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语:

 

成绩:

批阅签字:

批阅日期:

实验报告一ArcGIS软件认识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学时:

2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

认识ArcMap软件,熟悉其中工具箱、菜单栏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理解图层、属性数据的含义与操作方法。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

2.认识ArcMap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两种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GIS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步骤

1.启动ArcMap

执行菜单命令:

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Map

当出现ArcMap对话框时,点击“Anewemptymap”单选按钮,然后点击OK,将出现一个空白地图操作界面。

在ArcMap中进行各种操作时,操作对象是一个地图文档。

一个地图文档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框架,根据数据集依次形成数据框架。

一个地图文档是存储在扩展名为.mxd文件中。

2.检查要素图层

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打开用于练习的文件夹,打开.max文件,在ArcMap窗口的左边区域称为图层控制面板,地图显示以图层表示的几种地理要素,一个图层表示某种专题信息。

图层控制面板右侧区域是地图显示区,显示的是图层控制面板中各图层的图形内容。

3.显示其他图层

显示图层中其他地图信息时,选中想要显示的信息的检查框,就会在地图显示区显示其内容。

若要显示其他图层,右键点击目标图层,选择“激活”,即可显示该图层。

4.查询地理要素

在ArcMap中,通过在地图显示区点击某个要素就可以查询其属性。

首先,应放大地图,这样可以更清楚地查看单个的要素,可以使用一个先前创建的书签,这个书签存储着包含某些地图信息的地理区域。

在工具栏上,点击查询按钮,在要查询的线要素上点击,即可打开其所有属性。

通过在显示区内点击,可以继续查询其他的要素,点击“查询结果窗口”右上角的“X”结束查询。

5.检查其他属性信息

在浏览显示在图层列表(TOC)中某些图层的属性信息之前,要重置ArcMap地图文档的显示区域为原来的显示区域。

地图显示区域可以通过地图书签来定义。

地图书签是为了防止地图显示变得混乱,可以通过书签恢复到原来的显示区域和显示风格。

在图层列表中,选中某个图层分项,然后右键点击,选择“打开属性表”,即可查看其属性。

6.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地图提示以文本方式显示某个要素的某一属性,当保持将鼠标放在某个要素之上时,将会显示地图提示。

使用地图提示是获取指定要素属性信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

可以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地图提示信息来自于数据表中的哪一个字段。

在图层列表中,右键点击某个图层的名字,然后点击“属性”,在出现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显示”选项,通过设置主显示字段来设定地图提示信息的对应字段。

可以指定任一个属性字段作为地图提示字段。

默认情况下,ArcGIS使用字段“Name”作为地图提示字段。

可以改变为其它的字段。

7.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有时,可能需要显示满足特定条件的哪些要素。

执行菜单命令“选择”→“通过属性选择”。

在属性选择对话框中,可以构造一个查询条件。

通过构造表达式,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出要显示的要素,选中的要素将会在属性表及地图中高亮显示。

8.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执行菜单命令“选择”→“通过位置选择”,在“位置选择”对话框中,进行一个选择操作,形成一个表达式,选中检查框“对要素进行缓冲区操作”,点“应用”按钮,再点“关闭”按钮。

可在地图显示区中高亮显示符合表达式的内容。

9.退出ArcMap

执行菜单命令File→Exit关闭ArcMap。

点击No,如果系统提示保存修改(savechanges)。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初步了解了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显示的,初步了解了ArcMap软件的界面构成,例如其工具栏、菜单栏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了解并熟悉GIS中两种基本查询操作。

ArcMap软件非常强大,功能非常多,仅仅通过一次上机实验很难理解并掌握本次实验所学功能,因此,要在课下多多上机实践操作,以加深对其理解与掌握。

 

上机前准备:

充分不充分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缺次

上机操作:

认真不认真

实验计划:

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较好差

其它:

综合评分: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实验报告二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学时:

4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了解建立地理数据库方法(GeoDataBase)、加载空间数据方法并进行浏览(ArcMap),掌握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

2.要求

●针对焦作道路信息设计一个Geodatabase数据库

●以教师提供的数据实现数据加载

●实现空间数据浏览及元数据浏览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步骤

1、启动ArcCatalog

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Catalog。

2、连接到文件夹

点击“连接到文件夹”,选择“实验二”。

3、新建数据库

右键点击连接到的文件夹,选择“新建”,点击“个人地理数据库”,新建一个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为“焦作道路”。

4、新建要素数据集

右键点击新建的数据库,选择“新建”,点击“要素数据集”,命名为“山阳区”。

按此方式新建多个要素数据集。

5、新建要素类

右键点击新建的要素数据集,选择新建,要素类。

命名为“高速公路”,选择“线要素”,点击“下一步”直至“确定”。

按此方式新建多个要素类,分别命名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6、添加数据

右键点击“一级公路”,选择“加载”,加载数据。

点击“下一步”,选中数据后,点击“添加”,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初步掌握了使用ArcCatalog查看与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使得数据库看起来简易,数据不冗余,添加或删除数据时不会发生连带错误,因此,在本学习之外,还要对数据库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总之,创建数据库操作较为简单,但若要创建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在课下,还要多多学习数据库相关知识,以此学习创建更好的个人地理数据库。

 

上机前准备:

充分不充分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缺次

上机操作:

认真不认真

实验计划:

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较好差

其它:

综合评分: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实验报告三图形矢量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学时:

2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配准(Georeferencing)、自动矢量化(ArcScan)、手动矢量化以及基本数据编辑方法。

2.要求

每位学生要掌握矢量化流程及基本数据编辑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总结,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具体要求如下:

(1)利用地理配准(Georeferencing)实现栅格图像校正;

(2)利用自动矢量化(ArcScan)完成等高线提取;

(3)利用图形编辑完成部分等高线的手动矢量化;

(4)掌握图形编辑、属性编辑、拓扑编辑的方法。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工具进行影像数据地理配准。

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二)实验步骤

1、启动ArcGIS:

开始→程序→ArcGIS→ArcMap。

2、点击ArcMap主菜单View→Toolbars→Georeferencing,添加“Georeferencing”工具栏。

3、把本次实验的数据增加到ArcMap中,将“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中的AutoAdjust前对勾取消。

4、利用Tools中的放大、缩小、Pan等工具,放大拖放地图到合适位置,读取公里网格的交点坐标。

5、在“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上,点击“AddControlPoint”。

6、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输入X、Y坐标值。

7、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上的“ViewLinkTable”按钮。

8、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总体均方差(RMS)后,在”Georeferencing”菜单下,点击“UpdateDisplay”。

9、执行菜单命令“View”-“DataFrameProperties”,设定数据框属性。

10、出现DataFrameProperties对话框后,点击“General”选项,设置图像实际单位为“Meters”和显示单位为“Meters”。

11、在DataFrameProperties对话框中,点击“CoordinateSystem”选项,设置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的实际坐标系统。

12、点击“确定”后,更新为真实的坐标。

13、在“Georeferencing”菜单下,点击“Rectify”,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

14、加载重新采样后得到的栅格文件,并将原始的栅格文件从数据框中删除。

15、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New”中,选择“shapefile”。

16、在弹出的“CreateNewShapefile”对话框中,修改文件名“Name”,设置要素类型“FeatureType”为polyline。

17、设置新建Shape文件坐标系统,在“CreateNewShapefile”对话框中点击“Edit”,在弹出的“XYCoordinateSystem”对话框中点击“Select”,选择与校正后底图一样的坐标系统。

18、切换到ArcMap中,将新建的线要素图层,加载到包含已配准地图的数据框中,保存地图文档。

19、如果工作底图为彩色图,无需改变图例,直接数字化。

20、打开“Editer”工具栏,在“Editer”下拉菜单中执行“StartEditing”。

21、选择前面创建的要编辑的“Shapefile”,设置Target图层为新创建文件。

22、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沿着线段中心跟踪一条图斑边框线,当完成段线的矢量化操作后,在图层任意一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FinishSketch”提交。

23、当需要接着编辑上一条线段时,移动数字化根据到准备连接线段的位置,点击鼠标右键,选择“SnapToFeature”。

24、配合使用Arcmap提供的编辑快捷键完成全图。

25、确定图层处在非编辑状态,在图层列表区右键点击文件名,选择“OpenAttributeTable”,打开属性表。

26、在弹出的属性表下部点击“Options”,选择“AddField”,添加相应的属性列。

27、进入编辑状态,选择目标图斑,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Attributes”,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文本栏,输入属性值。

28、输入完属性值后,点击“确定”保存,完成编辑,若要保存成果,点击“文件”→“保存”。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主要进行了地理配准,自动矢量化,手动矢量化以及基本数据编辑等操作,都是平常会经常用到的操作,因此,本次实验意义很大,平常,我们获得的地图并不是全部都会带有坐标数据,这时,就要用到地理配准的功能,在地理配准时,要适当选取多个控制点,精确选取,控制好残差的大小,如果误差较大,将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学会编辑器的使用也具有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地图处理过程中,为了使地图更加精准,更加美观。

总之,学习这些重要功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应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更要注重课下的学习,在平常勤加练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

 

上机前准备:

充分不充分未准备

上机考勤:

全到缺次

上机操作:

认真不认真

实验计划:

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好较好差

其它:

综合评分: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实验报告四选址分析与距离分析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学时:

4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ArcGIS栅格数据的欧氏距离制图、数据重分类等空间分析功能,能够解决类似选址等实际问题。

欧氏距离根据直线距离描述每个像元与一个源(分析目标)或一组源的关系。

新学校选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选择人口密集,距离现有学校较远的地址。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

ArcGIS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ARCMAP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的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1、启动地图文档\ex12\ex12.mxd,激活dataframe1。

2、鼠标双击dataframe1,在弹出的“DataFrameProperties”对话框的“General”标签中将“MapUnites”和“DisplayUnits”改为Meters,然后点击“确定”键关闭。

3、在主菜单中选用“地理处理-环境”,进行环境设置:

工作空间-当前工作空间:

\ex12\temp

工作空间-临时工作空间:

\ex12\temp

输出坐标系:

与输入相同

处理范围:

与图层道路相同

栅格分析/像元大小/如下面的指定:

50

确定返回,完成初始设置。

4、选用菜单Customize/Extension…,加载SpatialAnalyst,在菜单Customize/

Toolbars下勾选SpatialAnalyst,调出空间分析工具条。

5、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AnalystTools/Distance/欧氏距离Euclideandistance…,出现Euclidean,distance参数设置对话框:

Distanceto:

现有中学下拉选择图层名,消防站为距离的参照点

Outputraster:

school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存放路径为初始化设置

Maximumdistance:

不限定最大的计算范围,保持空白

Outputcellsize:

50默认,使用初始化设置

按OK键,产生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分布图。

6、选点击图层名school,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AnalysisTools/Reclass/重分类Reclassify…,系统出现Reclassify对话框,点击Classify…按钮,出现Classification对话框:

Method:

EqualInterval按等间距方式分类

Classes:

4共分4类

按OK键,返回Reclassify对话框,栅格数据被分为4类,还要按分析之前确定的要求修改分类的间距:

OldValues(原来值)NewValue(修改值)

0–5000

500–10001

1000–15002

1500–22003

在Outputraster中规定文件名及输出路径,这里为R_school,按OK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school

7、ArcToolbox-SpatialAnalysisTools-密度分析Density–核密度分析KernelDensity,继续设置:

Inputdata:

人口调查选择图层名,得到人口调查样本点

PopulationField:

POPU选择,该字段在“人口调查”要素属性表中

Outputraster:

\GIS\ex12\temp\popu_den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路径按初始化设置

Outputcellsize:

50已经在初始化时设定,默认

SearchRadius:

800计算密度时的搜寻半径

AreaUnits:

SQUARE_MAP_UNITS面积单位用地图单位的平方

按OK键,产生估计的人口密度分布图popu_den。

8、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AnalysisTools/Reclass

/Reclassify…,出现Reclassify对话框,在Inputraster下拉菜单中选择popu_den,点击Classify…按钮,出现Classification对话框:

Method:

EqualInterval,Classes:

4

按OK键后,返回Reclassify对话框,栅格数据被自动分为4类,再按要求修改:

OldValues(原来值)NewValue(修改值)

0–0.0050

0.005–0.011

0.01–0.022

0.02–0.033

在Outputraster中指定产生栅格数据的名称及路径,这里名称为R_popu,路径按初始设定,按OK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popu”。

9、鼠标右键打开“Attributeof土地使用”,可以看到该要素属性表有字段LANDUSE,为每个多边形地块的规划土地使用性质,按城市规划专业习惯,土地使用分类编码的意义为:

C:

商业,G:

绿地,M:

工业,R1:

一类居住,R2:

二类居住。

选用菜单ArcToolbox/转换工具ConversionTools/转为栅格ToRaster/PolygontoRaster…(矢量要素转换为栅格),系统出现PolygontoRaster参数设置对话框:

Inputfeatures:

土地使用选择图层名

ValueField:

LANDUSE选择字段名,该字段在“土地使用”要素属性表中,决定栅格单元取值

Outputraster:

/temp/ld_use输入栅格数据名称,路径按初始设置

Cellassigmenttype:

CELL_CENTER

Cellsize:

50

按OK键后,产生栅格状土地使用图层ld_use。

10、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AnalysisTools/Reclass/Reclassify…,系统出现Reclassify对话框,在Inputraster下拉菜单中选择ld_use,在Reclassfield中下拉选择landuse,表示对landuse字段进行重新赋值。

注意,这里应直接修改NewValues,具体操作如下:

OldValues(原来值)NewValue(修改值)

C(商业)1

G(绿地)0

M(工业)0

R1(一类居住)2

R2(二类居住)2

在Outputraster中指定栅格数据名为R_ld_use,按OK键,产生新的栅格图层R_ld_use。

11、选用ArcToolbox/SpatialAnalysisTools/地图代数MapAlgebra/栅格计算器RasterCalculator,双击鼠标实现以下操作:

"R_popu"*"R_ld_use"*"R_school"。

输出栅格:

/GIS/ex12/temp/calc01,确定,产生栅格数据集calc01,ArcToolbox中选用菜单SpatialAnalysisTools/Reclass/Reclassify…,继续设置:

输入栅格:

calc01

重分类字段:

Value

点击Classify…按钮,出现Classification对话框:

Method:

EqualInterval

Classes:

2

按OK键后,返回Reclassify对话框,栅格数据被自动分为2类,再按要求修改:

OldValues(原来值)NewValue(修改值)

00

1–121

在Outputraster中指定产生栅格数据的名称及路径,这里名称为r_calcu,路径按初始设定,按OK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calcu”。

12、选用菜单ArcToolbox/SpatialAnalysisTools/地图代数MapAlgebra/RasterCalculator,出现RasterCalculator对话框,可供计算的图层名列在左侧图层选择框内,双击鼠标实现如下操作:

"R_popu"+"R_ld_use"+"R_school"

输出栅格:

/GIS/ex12/temp/calc02,确定,产生综合评价栅格数据集calc02。

13、选用ArcToolbox/SpatialAnalysisTools/MapAlgebra/RasterCalculator,双击鼠标实现如下操作:

“calc02”*“r_ccalcu”

输出栅格:

/GIS/ex12/temp/calculation,确定,产生综合评价栅格calculation,调出calculation图层属性,进入Symbology,调整符号如下:

显示:

Uniquevalues

Valuefield:

value

确定,除道路、现有中学、calculation外,关闭其他图层。

14、栅格单元为整数时,自动产生栅格取值属性表,打开AttributeofCalculation,可以看到栅格单元的汇总情况,tableoptions/AddField,

名称:

SUM_AREA

类型:

长整型

精度:

8

OK,右击SUM_AREA,选择FieldCalculator,用鼠标和键盘在文本框内输入:

[COUNT]*50*50,OK返回,得到评价值的汇总结果。

15、方便下次练习使用,可以不选择保存,直接关闭退出即可。

结果如图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

本次实验主要是进行新建中学的选址分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