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95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docx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

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

①不需要任何条件;②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③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④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2.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哲学中构成物质的“五行”的是:

①水;②木;③风;④金。

3.“物是感觉的符合”的说法是:

①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③认为世界是绝对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①客观唯心论的观点;②形而上学的观点;③庸俗唯物论的观点;④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5.空间是指:

①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②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③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④意识的产物。

6.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会导致:

①唯灵论;②唯心论;③物活论;④唯意志论。

7.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①形而上学的观点;②诡辩论的观点;③折中主义的观点;④辩证法的观点。

8.矛盾的转化是:

①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②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③由坏向好转化;④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9.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①本原和派生的关系;②主要和次要的关

二、多项选择题

1.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思维辩证法;②朴素辩证法;③自然辩证法;④唯心辩证法;⑤唯物辩证法。

2.下列成语和常用语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①胸有成竹;②守株待兔;③遇到强光眨眼;④料事如神;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句话是:

①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②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③相对主义的观点;④肯定联系的条件性的正确观点;⑤否认人的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三、辨析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四、简述题

1.请说出“十七大”报告的主题。

2.什么是度?

认识度有何意义?

3.简述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4.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何历史意义?

2.从哲学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败得失。

复习题二

一、单项

1、最早指出世界的物质本原的哲学派别是()

①形而上学唯物论②古代朴素唯物论③辩证唯物论④庸俗唯物论

①不可知论②唯物论③辩证唯物论④唯心论

2、“理在事先”这是()

①客观唯心论②主观唯心论③形而上学观点④朴素唯物论

3、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的实质一样,这是因为()

①它们都认为世界是发展的;②它们都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③它们都把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④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4、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

①柏拉图②亚里士多德③巴门尼德④德莫克利特

5、哲学上两大派别是()

①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③唯物论和唯心论④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①客观唯心论②形而上学唯物论③二元论④主观唯心论

7、古诗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说明时间()

①是客观的②是主观的③是可知的④是相对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理论依据是()

①质量互变规律②矛盾及其发展力量不平衡的原理③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2、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根源是()

①剥削阶级的偏见②思维方法的片面性③私有制的存在④唯心主义正确⑤唯心主义有欺骗性

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类似于感觉的反映特性()

①葵花向阳②饥餐渴饮③雄鸡报晓④岩石风化⑤蚂蚁搬家

三、辨析题

1、真理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所以有些真理是错误的。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4、人民群众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五、论述题

1、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用哲学原理,谈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试谈谈哲学之于生活的意义。

复习题一部分答案

三、辨析题答案

1.“世界统一于存在”是错误的命题。

(一)“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德国哲学家杜林提出的,这个命题是折衷主义的,实际上仍然是唯心主义。

(二)单独提出“存在”是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既可归结为物质,也可以归结为精神。

“世界统一于存在”,没有指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这样唯心主义也可以接受它,所以是错误的。

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发展的历史”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的。

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生产力,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四、简述题答案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

(1)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度是反映特定质和特定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

(2)认识度有重要意义。

认识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认识度,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把握质量统一观;认识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原则,才能掌握政策,避免犯错误。

3.

(1)辩证否定观认为:

①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自我否定。

②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截然相反的。

它的主要错误在于:

①由于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及其转化,因为它所说的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②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肯定的东西不能有否定,否定的东西也不能有肯定。

它的公式是:

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

4.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简单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它并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存在,而社会意识一经产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其具体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既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又可以对未来有所预见;②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之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五、论述题答案

1.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来看,它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相符合,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就只能去检验主客观是否符合,这个标准既不能在主观意识范围内寻找,也不能单纯从客观事物中寻找。

只有实践才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它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看是否符合。

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和人民获得了新的思想大解放,实现了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2.不设标准答案,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复习题二部分答案

三、辨析题答案要点

1.错误。

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真理又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2.错误。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剧中人”。

历史杰出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起重大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无论有多大,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能成为社会发展决定力量。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在哲学的内容、对象和社会作用等方面都与以往的一切旧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

(一)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列宁物质定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①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征就是客观实在性。

跟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它还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可知的,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还特别强调: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论物质观的局限性。

3.

(1)辩证否定观认为:

①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②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2)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截然相反的。

它的主要错误在于:

①由于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及其转化。

②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

(3)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批判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和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4.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五、答案要点

1.三农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本题目的在于联系学生实际,捕捉学生思想观点。

可用普遍联系、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等观点分析。

2.不设标准答案,学生可结合哲学原理自由发挥。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哲学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部分

1.下列不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是:

①庄子;②黑格尔;③霍布斯;④朱熹

2.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哲学中构成物质的“五行”的是:

①水;②木;③风;④金。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①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③认为世界是绝对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①客观唯心论的观点;②形而上学的观点;③庸俗唯物论的观点;④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5.空间是指:

①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②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③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④意识的产物。

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①客观唯心论②形而上学唯物论③二元论④主观唯心论

7、古诗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说明时间()

①是客观的②是主观的③是可知的④是相对的

8、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庸俗唯物论的错误在于()

①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存在性②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③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④抹煞了意识的主观特点

9、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①人脑的形成②物质文明的发展③语言的发展④生产劳动

10、最早指出世界的物质本原的哲学派别是()

①形而上学唯物论②古代朴素唯物论③辩证唯物论④庸俗唯物论

11、“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是()

①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夸大了主观条件的作用③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④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和形式③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④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3、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①唯物论观点②唯心论观点③形而上学观点④辩证法观点

14、假象是()

①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②不存在客观事物中的现象③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④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15、矛盾的两个属性是指()

①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④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16、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7、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③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18、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指()

①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②事物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③量变过程向质变过程的过渡④事物本质属性未变,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19、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在于()

①是否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区别②是否承认肯定和否定的联系③是否承认事物的自我否定④被否定的事物是否消失

2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①直线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不断回到出发点的运动③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1、认识的客体是()

①客观存在②人化自然③客观精神④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2、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①系统论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③控制论④历史唯物主义

2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明()①谬误和真理没有确定的界限②谬误本身也会有真理的因素③真理和谬误都是具体的④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主观的

2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③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客观性的问题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5、“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①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②社会发展史不

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③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④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括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26、生产方式是()

①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②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7、国家的起源是()

①人们为解决纠纷而制定契约的产物②调和阶级矛盾,维持

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③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④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

理论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9、有人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则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是()

①历史宿命论②唯意志论③经济决定论④历史唯物论

30、“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体现的是()

①朴素唯物论的历史观②唯意志论的历史观③宿命论的历史观④历史唯物论的历史观

3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

①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②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③非决定论的观点;④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3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①质量互变规律;②对立统一规律;③普遍联系规律;④否定之否定规律。

33.假象是指:

①不表现本质的现象;②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③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④人们的胡思乱想造成的现象。

34.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①相互对立的;②直接同一的;③相互包含的;④相互转化的。

3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矛盾的观点;②一般和个别辩证统一的观点;③发展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

36.认识的主体是:

①进入实践活动的具体事物;②从事实践活动的人;③人的主观意识;④电脑。

37.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

①具体化;②理论基础;③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④理论形式。

38.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①是否承认阶级斗争;②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③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④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9.国家属于:

①经济基础;②上层建筑;③生产关系;④意识形态。

多项选择题部分

1.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①直线论②循环论③左倾冒险主义④悲观主义⑤主观主义

2.下列成语和常用语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①胸有成竹;②守株待兔;③遇到强光眨眼;④料事如神;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句话是:

①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②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③相对主义的观点;④肯定联系的条件性的正确观点;⑤否认人的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4.割裂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会导致:

①相对论;②经验论;③唯理论;④一点论;⑤均衡论。

5.对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加以割裂会导致:

①激变论;②直线论;③庸俗进化论;④均衡论;⑤循环论。

6.下列选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①清真寺;②《红楼梦》;③法院;④体育比赛;⑤自然科学。

7.社会意识是:

①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②人的头脑自生的;③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④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⑤人的一种生理机能。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①实践性;②先进性;③阶级性;④系统性;⑤合理性。

9.下列现象属于生产力要素的有:

①在校学习的学生;②工厂技术员;③正在使用的机床;④未开垦的处女地;⑤大庆油田的地下石油。

1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内涵是:

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②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③人的本质是自由;④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11、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理论依据是()

①质量互变规律②矛盾及其发展力量不平衡的原理③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12、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根源是()

①剥削阶级的偏见②思维方法的片面性③私有制的存在④唯心主义正确⑤唯心主义有欺骗性

1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类似于感觉的反映特性()

①葵花向阳②饥餐渴饮③雄鸡报晓④岩石风化⑤蚂蚁搬家

14、下列日常用语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①胸有成竹②守株待兔③料事如神④心静自然凉⑤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15、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会导致()

①唯心主义非决定论②二元论③诡辩论④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⑤宗教唯心论

辨析题部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所以有些真理是错误的。

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4.世界统一于存在。

5.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6.内容决定形式,所以形式是不重要的。

问答和分析题部分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4、人民群众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5.请说出“十七大”报告的主题。

6.什么是度?

认识度有何意义?

7.简述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8.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9.谈谈你在学习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何历史意义?

11.谈谈哲学之于生活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