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04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8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安徽省蚌埠市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广西西江中游某沿岸城市防洪堤外河滩的景观照片。

在一定时期,该河滩常被附近居民用来种植自给为主的菜心、菠菜、芫荽等蔬菜。

据此完成1-3题。

1.该景观照片的拍摄季节,可能是

A.春末C.早秋C.早秋D.冬季

2.当地居民在河滩种植蔬菜,可能是由于

A.河滩地土壤肥沃B.河滩地是荒地

C.种植蔬菜用水量大D.当地蔬菜供应紧张

3.防洪堤外河滩严繁种植玉米、香蕉等高杄农作物,其原因是种植高杆农作物

A.影响河滩景观B.带来环境污染C.影响防洪D.干扰航运

西红柿起源于秘鲁等国,秘鲁的安第斯山森林地带至今有大面积的野生西红柿分布。

图2示意秘鲁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4-6题。

4.西红柿的主要习性是

A.喜温暖B.喜湿热C.需长于17小时的日照D.需腐殖质高的黑土

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美国引进并大规模推广耐储运、产量高的西红柿品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西红柿

A.产品主要转向了美国市场B.生产更多依赖温室大棚等设施

C.生产基地到市场距离加大D.北方消费南方生产的格局形成

6.近年来,新疆的高番茄素西红柿在国内各地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大,主要原因是

①新疆高番茄素西红柿价格优势明显②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③我国交通条件和果蔬保鲜技术提高④新疆西红柿生产有日温差大的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图3示意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

据此完成7-9题。

7.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过度砍伐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

C.中游围湖造田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

8.下列产业,不宜在图中沙洲发展的是

A.旅游休闲B.生态农业C.船舶制造D.火力发电

9.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的咸潮影响。

下列应对咸潮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B.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

C.在人海口修建拦海大坝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2017年12月28日,中国和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年产350万吨联合钢铁厂试产成功。

该厂是我国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全流程综合性钢铁厂。

图4为马来西亚关丹港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丹产业园布局联合钢铁厂的优势条件是

A.原料能源充足B.科学技术先进C.消费市场广阔D.水陆交通便利

11.为了发挥联合钢铁厂的优势,关丹产业园最可能引进

A.汽车工业B.电子工业C.森林工业D.炼铜工业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营养价值丰富。

核桃喜光,耐寒,抗早、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

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平坦,夏季能够受到西风影响,是中亚人口最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州现存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核桃林。

目前,山下不少村庄正在筹建核桃果品加工厂。

贾拉拉巴德州府是核桃木家具的加工基地,以核桃木为原料的家具是高档家具。

野生核桃林现在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图8为贾拉拉巴德地区野生核桃林分布示意图。

(1)分析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核桃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2)贾拉拉巴德地区野生核桃产量大,但经济效益低。

分析原因。

(4分)

(3)简析贾拉拉巴德发展核桃家具工业的有利条件。

(6分)

(4)利用核桃木进行家具生产,发展核桃果业销售,都能为居民增加收益。

你赞同哪一种发展方式?

请说明理由。

(6分)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环境演化和农业变迁明显。

通过考古发现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进程。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

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植物。

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海拔1585米)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图9a),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千米。

图9b示意不同年代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和温度变化。

(1)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是东西方交流进程加速时期。

找出判断的证据。

(4分)

(2)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年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沿线逐渐形成“小麦/大麦粟黍-畜牧业的混合型绿洲农业”的生产模式。

分析原因。

(10分)

(3)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

推测其原因。

(8分)

(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0分)旅游地理

芬兰北部的萨利色尔卡位于北极圈内,是一块尚未遭到人为破坏的荒原地,也是地球上最北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度假村、庄园、黄金博物馆、酒店、教堂等设施。

由首都赫尔辛基搭飞机前往萨利色尔卡仅需1小时40分钟,也可乘特快列车再转乘汽车到达。

芬兰萨利色尔卡的豪华雪屋酒店为顾客提供了一睹壮丽北极光的最佳方式。

图10为雪屋示意图。

指出萨利色尔卡观赏极光的最佳季节,简述萨利色尔卡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

44.(10分)环境保护

武汉金银湖公园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1155亩,其中半岛型陆地255亩,湖面900亩,湿地面积占公园91%。

这是一座以水生植物为主的自然生态郊野型湿地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

目前公园植物品种188种,常年鸟类10余种。

这里还是武汉市园林科研所水生植物引种和栽植的试验基地。

该公园名列建设部公布的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单,是唯一入选的省会城市公园

简述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城市建湿地公园的意义。

文综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11:

DBCACCBDBDA

36.(24分)

(1)(8分)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西风带来水汽,在山区形成降水,土壤较为湿润;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较为平坦,土层较深厚肥沃。

(2)(4分)位于高海拔山区,很多野生核桃林分布区难以进入,交通不便;资金及技术条件差,加工能力弱

(3)(6分)靠近原料产地;临近中亚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位于边境且临近交通线,交通便利;州府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达度高。

(任答3点,6分)

(4)(6分)家具生产:

家具工业产业链长,增加就业机会多;家具工业附加值高,利润大;高品质家具消费市场广。

发展核桃果业销售:

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利于核桃林的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7.(22分)

(1)(4分)遗址数量增多迅速。

(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迅速。

(2)(10分)公元前2000年之前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沿线以畜牧业为主;公元2000年—公年1000年间,来自黄土高原的物种(如粟黍)、技术与来自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技术在沿线的绿洲汇合交融;该时段湿度增加,水源增多,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沿线绿洲自然条件较好,谷物生产比重增大,畜牧业比重下降,形成混合型绿洲农业;位于东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人口增多,交流的活跃度增加,市场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绿洲居住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增多。

(3)(8分)遗址较多:

巴里坤湖周边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较高,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人流、物流量大,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较多;巴里坤湖位于东天山北麓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较肥沃,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较活跃。

(答对2点得4分)

数量稳定:

巴里坤湖周边小麦、粟黍岀现的频率变化不大,种植面积稳定,食物供应稳定;有机质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环境稳定性较好;湿度较大,风沙少,侵蚀弱,当时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被风沙掩埋的可能性小;自然灾害较少,社会稳定。

(答对2点得4分)

43.(10分)

季节:

冬季。

(2分)条件:

旅游资源独特,质量高,符合人们的探奇心理;旅游基础设施较齐全;交通较为方便;接近欧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8分)

44.(10分)

净化城市水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调节城市径流,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城市提供水生植物实验基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任答5点得10分)

赠送模拟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能力押题卷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苹果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

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

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原料B.劳动力C.市场D.政策

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

A.减轻环境污染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升产品质量D.维持产业优势

【解析】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政策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

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答案】1.B2.D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

读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气温垂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

B.海拔越高,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C.纬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D.纬度越高,受冷空气影响越强

4.导致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D.距海远近

5.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A.郑州B.阜阳C.安庆D.赣州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垂直方向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总体上是气温由地面向高空降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源,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低,且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弱,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从而导致气温大致由地面向高空降低。

第4题,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说明甲处气温低,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入侵导致的。

第5题,根据逆温定义和图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可知,逆温层大致位于AA′和BB′之间(如下图所示),因此选项中四地,逆温层最厚的应是赣州。

【答案】3.A4.C5.D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1.3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368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mm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B.秦岭C.武夷山D.大别山

7.海拔1600m~2000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土壤水分D.地势起伏

8.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A.东南坡海拔1400米处B.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

C.西北坡海拔1200米处D.东南坡海拔1900米处

【解析】第6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000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

第7题,由图示可知,海拔1600m~2000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

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

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

第8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答案】6.C7.C8.B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完成9~11题。

图甲图乙

9.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10.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11.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第9题,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

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

第10题,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

第11题,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9.A10.C11.D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

油棕在种植后3年内就可产果榨油,经济寿命为25-30年。

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

棕油价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及出口国,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超过200万人。

该国东部的沙巴州(如图),油棕种植面积120多万公顷,约占国内油棕种植园总面积的30%。

沙巴州政府于2005年开始在拿笃镇打造棕油工业综合区,将棕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整合,打造集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物流运输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棕油及其加工产品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制皂业,以及精细化工工业。

(1)分析沙巴州适合油棕树生长的光照条件。

(6分)

(2)说明马来西亚棕油价格相对美国豆油十分低廉的原因。

(6分)

(3)分析沙巴州棕油主要出口中国而不出口印尼的原因。

(8分)

(4)分析沙巴州计划将棕油工业综合区建在拿笃镇的原因。

(6分)

【答案】

(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光照强;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

(6分)

(2)油棕生长在热带,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量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棕油加工成本低。

(6分)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棕油消费量大,需要大量进口;印尼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自产量大。

(8分)

(4)周边油棕种植广,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港口,便于产品运输;园区占地面积大,小镇地价更便宜。

(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世界海水平均盐度为3.5%,地下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

山东省莱州湾沿岸(如图)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且卤水浓度高、埋藏浅。

目前地下卤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通常是抽取地下卤水,直接提取溴,然后利用尾水进行晒盐,以盐为原料制纯碱等。

近年莱州湾沿岸溴素厂不断增加,部分季节卤水提取溴后直接排入海,浪费严重。

(1)分析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的形成原因。

(8分)

(2)相对海水晒盐,说明利用地下卤水晒盐的优势。

(6分)

(3)分析溴素厂不断增加可能给该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6分)

【答案】

(1)莱州湾沿岸地势低平,易受海水入侵;(2分)该地(部分季节)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沙层中的)海水经强烈的蒸发作用变浓,并下渗贮存,(泥沙沉积封盖)逐渐形成地下卤水资源。

(6分)

(2)卤水盐度较海水高,晒盐需时较短;地下卤水相对洁净,盐品质好(近海海水易受污染)。

(6分)

(3)过度抽取地下卤水,地下卤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陷;大量制溴尾水直接入海,近海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资源);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每点2分,共6分)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马匹与茶叶互换),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丽江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镇,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古道遗迹。

结合云南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夏季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可能遇到的主要危险。

【答案】

夏季多暴雨,山区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因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易被叮咬;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有限,易迷路;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10分)

43.【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10分)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污水中氮磷等物质排放过多,导致湖泊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出现的水质下降问题。

叶绿素是浮游植物的重要成分,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浮游植物门类都含有的叶绿素类型,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

巢湖蓝藻的分布受风向、外源输入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实测巢湖表层水样叶绿素a质量浓度由2013年5月份的16.615μg/L上升到6月份的238.942μg/L和7月份的311.659μg/L,可知巢湖目前仍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水平。

描述巢湖2013年5-7月湖水水质的变化特点并简述为了改善该地区湖泊水质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变化特点:

湖水水质不断下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分)措施:

加大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排放);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加强湖泊污染治理研究,提高湖泊治理能力;疏通河道,增加湖泊水的流动性,提升湖泊自身净化能力。

(任答四点,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