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531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名词解释更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另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化时代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建立统一国家的憧憬和意愿,表现了英雄人物抵御外侮、英勇善战的大无畏气概。

这类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史实为基础,先是在民间流传,大约在12、13世纪被文人整理加工成文字,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

其中《罗兰之歌》是最杰出的作品。

文艺复兴:

14世纪至17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新兴的资产阶级从古代希腊罗马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了许多可以与封建神学相抗衡的积极因素,于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形成热潮。

他们打出“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代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

“文艺复兴”由此而得名。

其实,“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

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称为“人文主义”,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它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表达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起到了冲击封建枷锁、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

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讴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巨人”式人物;

否认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享乐,蔑视天国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感情;

批判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渴望结束宗教纷争、地方割据,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

人文主义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它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表达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

十四行诗:

西方近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诗体,也称“商籁体”。

13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形成。

最早拟定这一形式的是意大利诗人雅可波·

达·

兰蒂诺,他使用了两个四行加两个三行的结构和ababababacdacd的韵式。

13世纪后半期十四行诗从抒写爱情扩大到叙事、讽喻等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为之注入了人文主义思想和更加完美的艺术形式,使十四行诗到达了完美的境地。

随后,十四行诗传入法、英、德、西、葡、荷等国,而且产生了不同的变体。

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写过十四行诗,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雨果、缪塞、波德莱尔、马拉美、叶芝等。

流浪汉小说:

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独特模式,最早出现在16世纪中期的西班牙。

它的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作品通常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写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他们的消极反抗情绪。

在题材上,它与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有相似之处,以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并且从城市下层人民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社会。

它往往采取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结构小说,用幽默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人的生活风貌。

它较为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但主人公性格通常没有发展。

流浪汉小说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它对近代欧洲小说的发展,特别对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16世纪中期流传于西班牙的《小癞子》,其作者不详。

古典主义:

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

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的统一,拥护中央王权;

在创作上崇尚理性,并以理性为道德原则来塑造和评判作品中的人物;

在题材上,重视历史,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

在艺术上追求严格的艺术标准,对文学体裁进行了严格划分,提出了“三一律”等戏剧创作规则;

在人物塑造方面,主张类型化;

语言上主张准确、精练、华美、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布瓦洛、高乃依、拉辛、莫里哀,英国的蒲柏、约翰生,德国的高特舍特,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和苏马罗科夫等。

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200多年,后被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所取代。

“三一律”:

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艺术法规,又称“三整一律”。

它规定戏剧创作必须遵守“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

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要在一天(24小时)内完成,并自始至终在同一地点展开,情节要单纯(一个故事),严禁旁生枝节。

“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结构严谨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人物类型化的弊端,长此以往,束缚了作家的创作。

启蒙运动:

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

这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出现的更猛烈、更深刻、更全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所谓启蒙,就是要启迪蒙昧,给予知识和光明。

表现在文化领域,就是以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被封建统治麻痹的愚昧心灵,以理性的光芒照亮思想的殿堂;

在社会政治领域,力图结束封建社会千年王国的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在哲学领域,用符合自然、人性经验与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摧毁一切宗教迷信;

在经济领域,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罗网,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

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准备,也成为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哲理小说:

18世纪启蒙文学独创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的创作目的是以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说明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因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议论性和逻辑性。

它常常用传奇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虚构情节和人物。

但哲理小说往往过分注意哲理而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历史环境的描绘,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

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开了哲理小说的先河,著名的哲理小说还有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等。

启蒙戏剧:

又称严肃喜剧或正剧,是18世纪由法国剧作家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共同创建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

狄德罗的《论戏剧艺术》、莱辛的《汉堡剧评》和博马舍的《〈欧也妮〉序言》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启蒙戏剧的理论主张。

其主要论点是:

打破悲喜剧的严格界限,建立悲喜剧结合的正剧;

戏剧应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到达“教化观众”的目的;

戏剧要描写现实的日常生活,情节要真实、自然;

戏剧应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语言要通俗。

代表作品有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莱辛的《爱米丽亚·

迦洛蒂》。

启蒙戏剧的理论和成就为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

哥特式小说:

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

“哥特式”原指欧洲盛行于12—16世纪之间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教堂和城堡的建造。

它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

在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风格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因此“哥特式”也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等多种含义。

哥特式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描写因恋情或因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渲染暴力与恐怖,充满了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

因此,有人把哥特式小说当作恐怖和侦探小说的滥觞。

代表作是贺拉斯·

瓦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堡》和拉德克力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狂飙突进”运动:

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场启蒙运动,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

“狂飙突进”的名称来源于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运动的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

他们重视学习中世纪留传下来的民歌和民谣;

他们接受卢梭“返归自然”的口号,把现实社会的文明视为假文明,要建立合乎“自然人性”的理想社会,歌颂大自然、儿童和淳朴的普通人民;

他们受英国感伤主义和卢梭的影响,强调感情,有时歌颂放纵本能的狂热的人。

狂飚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的觉醒,同时也把德国的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赫尔德尔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领袖,青年歌德和席勒是主要代表。

维特热:

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在德国乃至欧洲兴起的一股效仿维特的热潮。

小说的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

他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怀抱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纯洁的爱情。

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

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绝望中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维特是觉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

那些不满现实、渴望美好、试图寻求人生价值的青年从维特身上找到了共鸣,所以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狂热的欢送,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风行整个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

他们甚至效仿维特穿着蓝色燕尾服、黄背心,脚登皮靴,更有甚者也轻生自杀。

歌德为此心痛不已,再版时写了一首诗印在卷头: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郎哪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此后就再也没有自杀者出现。

维特热说明歌德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德国文学第一次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席勒式:

马克思在《致斐·

拉萨尔》的信中批评其历史剧《济金根》时提出的一个说法。

针对拉萨尔在剧中对观念的图解,马克思指出:

“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可以看出马克思维护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所以他认为这种“席勒式”的创作理念是一种颠倒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正确关系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是一种违背文艺创作规律的倾向。

浮士德精神:

德国作家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以艺术手段对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做出的一种提炼和概括。

浮士德一生,历经知识追求、爱情追求、政治追求、美的追求和事业的追求五个阶段。

根据赌约,浮士德输了,肉体消灭,灵魂应该归魔鬼所有,然而他一息尚存,苦求人生,努力进取,永不满足,释放生命最大限值,升腾为一种不死的“浮士德精神”。

所以结局是一群天使们护卫着浮士德的灵魂,升入天界,伴随合唱:

“但凡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表达了歌德对浮士德追求过程本身的肯定。

歌德借此暗示了人没有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类所能到达的最高成就,正在于一种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的生活本身;

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在于人自身孜孜以求、代代传承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为西方思想家对西方文明从宏观上进行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某种途径。

但歌德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于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则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尽管各有不同的倾向,但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又有其共同的特征。

它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

它反对古典主义作家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纯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它强调主观想象,善用夸张手法;

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追求创作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首先产生于德国,随后在欧洲各国都有不同的发展。

重要的代表作家和诗人有:

德国的海涅,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惠特曼等。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但作为文学主流,它于1830年后让位于现实主义文学。

拜伦式英雄:

指拜伦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他们都是一些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以挑战的姿态、不屈不挠的意志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

但在他们身上又带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只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所以均以失败而告终。

由于带有诗人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对个性解放和自由幸福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主要的人物形象有:

《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

哈洛尔德》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世纪病:

亦称时代病。

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见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种典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

夏多布里昂的勒内〔《勒内》〕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患“世纪病”的形象,此外还有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沃达夫。

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所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创作主张。

雨果在《克伦威尔·

序言》中提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雨果认为,古典主义只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这是违反自然规则的,艺术家有写丑的权利,因而力主通过美丑对照去表现艺术的真实。

《巴黎圣母院》是美丑对照原则的成功实践。

“小人物”:

指19世纪末俄国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的人物形象。

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又性格懦弱,逆来顺受;

在显赫的“大人物”面前常常是谨小慎微、忍辱负重,但仍然摆脱不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

对“小人物”的描写寄予了作家们深刻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普希金的小说《驿站长》开了描写“小人物”的先河,维林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小人物”形象。

此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作家都在作品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其中著名的分别是巴什马奇金、杰符什金和姚纳等。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欧美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和流派,也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代表近代欧美文学发展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将其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不仅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同时它还深刻地展示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它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主张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它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并使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现实主义的发展以19世纪6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中心在法、英等国,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

后期的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国,代表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

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

吐温等。

“性格和环境小说”:

托马斯·

哈代一系列小说的统称,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7部作品。

由于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阔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故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

这些作品的主题大多是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哈代认为爱情是人类最强烈的感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因素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和风俗等方面的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心灵创伤。

“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人物再现法:

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所采用的一种内在结构法。

作者让同一人物在几部作品中出现,每部作品中只表现这个人物的某一段或某一侧面的生活,几部作品合在一起就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生活史的描写,构成一个完整形象。

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有460多个人物是重复出现的,分散在75部小说中,有些重要人物重复次数达20、30次之多。

通过再现人物的足迹,把整个小说反映的生活贯穿起来,构成社会整体,也使《人间喜剧》通过这种内在的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

“多余人”形象:

19世纪前期俄国文学中的特定概念,由一组群像构成。

他们都是贵族出身,受过进步思想的熏陶,不满黑暗保守的现实,考虑社会问题,寻求人生意义。

但他们又未能够摆脱纨绔子弟的自私、利己;

既不能像十二月党人那样坚定信念揭竿而起,又不甘沉沦在声色犬马中虚度人生,性格中充满着对立的矛盾。

他们的两重性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进步青年的共同特征:

聪明,有教养,自视清高,跟周围人格格不入;

希望有所作为,但不能面对现实,深入实际,结果一事无成;

企图超越贵族社会,但最终还是回到肮脏的生活中,构成一种生命的“悖论”,最终成为“多余人”。

著名的“多余人”形象有:

普希金《叶甫盖尼·

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被“新人”形象所取代意味着俄国贵族先进性的消失,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将登上历史舞台。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指托尔斯泰于19世纪后期世界观转变后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

其主要的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上帝之爱和向上帝呼吁,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消除社会邪恶、改进社会的根本途径。

在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日益高涨、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托尔斯泰一方面对沙皇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进行最激烈的批判,表现出清醒的“现实主义”〔列宁语〕,另一方面又竭力推行他的“托尔斯泰主义”,表现出了他既伟大而又可笑的两面性。

“托尔斯泰主义”作为他发明的救世新术,不管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其消极意义。

“心灵辩证法”:

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用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童年〉和〈少年〉、〈列•尼•托尔斯泰伯爵战争故事集〉》一文中指出“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

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看法,托尔斯泰习惯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

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本身,是这个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他能描绘出一些情感和心理,展示心理的流动形态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

这就是所谓“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卡拉马佐夫性格”:

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塑造的弥漫于人物身上的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

卡拉马佐夫一家是一个典型的“偶合家庭”。

在这个人伦颠倒、私欲横流的地主之家,父亲费道尔贪婪阴险,性情暴戾,道德沦丧;

德米特里性情暴烈,生活放纵,一再扬言要杀死父亲,是一个精神上的弑父者;

伊但凡一个冷酷的、纯粹的“斗室型”思想家和疑心主义者,冷眼旁观“一条毒蛇吃掉另一条毒蛇的家中争斗”;

阿廖沙是一个梅思金式的废物,纯洁善良,谦恭温和,一心周旋于父兄之间以缓和家庭矛盾,是一个苍白的理想人物;

斯米尔加科夫卑琐、狠毒,是一个为所欲为的“恶”的化身。

这种卑鄙无耻、自私自利、野蛮残暴、骄奢淫逸、道德堕落的性格特征即是“卡拉马佐夫性格”。

它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畸形关系的集中反映。

复调小说:

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

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

主人公的“声音”是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并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够反抗他的意见,换句话说,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表达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

这样,小说叙事就在对话的关系上形成由多个独立声部组成的复调结构。

社会问题剧: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独创的一种戏剧类型,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进行讨论而著称。

这些剧本涉及当时的政治、宗教、法律、道德、家庭、婚姻、妇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笔犀利,尖锐深刻,具有较强的揭露批判精神,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进步意义。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家庭问题剧,另一类为政治问题剧。

前者如《玩偶之家》、《群鬼》等;

后者如《社会支柱》、《人民公敌》、《青年同盟》等。

自然主义:

19世纪中后期发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以文学上的科学主义著称。

它认为真实感是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否认想象;

强调客观、冷静地反映生活,认为小说家应该站在科学立场“去研究性格、感情、人类和社会现象”,反对个人情感渗入。

它不追求新鲜奇怪的故事和紧张复杂的情节,出现淡化情节的趋势。

龚古尔兄弟的《杰米妮·

拉赛朵》被视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系列小说《卢贡·

马卡尔家族》为自然主义文学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国都有自然主义的作品问世。

自然主义在审美观念、文学的功能以及艺术表现方式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偏移了传统标准,预示了20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