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49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7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有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历经夏商二代,至西周渐趋完备。

这种国家结构形式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

2.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绘有二牛一人耕地场景的汉代画像砖

B.在近代考古中,从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出土的铁犁

C.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D.《明太祖实录》记载“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

3.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

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且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A.西周的分封制B.隋唐三省六部制C.明朝的内阁制D.清朝的军机处

4.下表罗列了古代各个时期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巡抚总督都统水师提督管带

郡守中尉宗正将作少府监御史

刺史三服官盐铁官常侍司隶校尉

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知州提点刑狱司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5.宋诗云: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诗中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A.西汉耧车B.唐代筒车C.三国翻车D.东汉水排

6.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总论》中写道:

“每当人民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________,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横线处应填入的正确朝代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7.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曾出过这样一道题:

他,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江苏昆山县亭林镇人,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此人是

A.王阳明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8.《清史稿》记载: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上述材料说明军机处

①能够参与国家机密大事②初设时,主要掌管西北宗教、民族关系事务③权力范围逐渐扩大,凌驾于内阁之上④权力逐渐上升,威胁皇权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③④

9.《吕氏春秋·上农》记载: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商业发展容易招致亡国之祸B.重农抑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重视农业发展易于教化百姓D.舍本逐末易导致是非观念颠倒

10.道光时黟县徽商舒遵刚说:

“人皆读《四子书》,及长习为商贾,置不复问,有暇辄观演义说部,不惟玩物丧志,且阴坏其心,施之贸易,遂多狡诈。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B.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印刷技术的发展D.商人职业道德的败坏

11.明初,朱元璋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以下各项不属于明代海禁政策表现的是

A.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B.颁布“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的法令

C.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

D.颁布“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等法令

12.从下列两表中可以看出的本质问题是

    表1《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年平均量5000

年平均量5000

1847年

8500

22000

1853年

10122

62000

1871年

1022159

126000

    表2《1842—1860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年代

输出总额(单位:

英镑)

1842

969381

1843

1456180

1845

2394827

1860

5983257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土特产出口增加,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D.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

13.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

“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

”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的夷狄观念彻底动摇

中国人正式开始了经济近代化

C.儒家思想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14.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标志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粉碎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第14题图

15.《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第十八条第

(一)项规定:

“缔约此方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于输入缔约彼方领土时,凡有关内地税之一切事项,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缔约彼方之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待遇。

”关于该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该条款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内容

B.条约的签订使美日争夺中国市场的斗争白热化

C.条约的该项规定从形式到实际效果对双方都是平等的

D.条约的签订加速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崩溃

16.蒋介石在日记中说:

“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也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可能在

A.1924-1927年B.1928-1936年C.1937-1945年D.1946-1949年

17.1993年,国家领导人曾就民族问题谈到: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重要任务。

”“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

……要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

”这一论述表明我国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B.重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C.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高度自治D.已经消除了各地区的经济差距

18.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的情况(单位:

公斤),该表说明

主食

肉类

禽类

鲜奶

1978年

182.7

19.2

1

8.6

1987年

123.6

29.9

2.9

15.4

A.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的背景下,人民主食消费不足,只能寻找替代食品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改革开放后,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改革开放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主食消费减少,副食消费增加

19.“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的评价B.中印西藏问题谈判期间美国官员的评价

C.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官员的评价D.万隆会议期间美国官员的评价

20.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但对“九二共识”迟迟不作表态,之后又以“民意”拒绝“九二共识”,这使得两岸关系逐渐陷入僵局。

以下关于“九二共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

C.“九二共识”是海协会和海基会共同签署的文件

D.“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21.“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否定“双重代表权”方案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2.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4)联合第三国际。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

B.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认识不清

C.认识到了中国革命要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方式

D.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技领域出现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

关于这些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B.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

C.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24.柏拉图认为:

“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

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

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自然法的理念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公民的利益D.公民享受不受惩罚的权利

25.关于地理大发现,有研究者指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最先完成了“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

B.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C.“工业空前高涨”得益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展

D.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的“崩溃”

26.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写到:

“英国人一眼看回去,他们总可以视1689年为他们历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其他行动或受调整或被逆转……而光荣革命的结果永在。

”此处所说的“里程碑”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A.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B.光荣革命的完成

C.《权利法案》的颁布D.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27.下表是《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表》,该表所反映的美国政治体制是

地方权力

中央与地方重合的权力

中央权力

调控州内贸易;设立公共教育体制;制定地方性法规等

保证税收、健康及公共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等

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宣战、发行货币等

A.邦联制B.联邦制C.中央集权制D.民主共和制

28.某同学在关于罗马法评价的研究性学习中找到以下史料: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源自《西方文化史》)。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源自《民法大全》)。

根据以上材料,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态复仇,保留了一些原始、落后的习俗

B.妇女的政治权力被剥夺

C.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D.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29.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

其中“从空想到科学”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B.十月革命的胜利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

30.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其相互影响具有两重性。

以下各项中关于两者“互动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化使竞争更加激烈,迫使同一地区的国家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

C.区域内贸易、投资等方面合作加强,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

D.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伴随着保护性和排他性的加强,一定程度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31.1934年罗斯福对银行家们说:

“以往那种认为银行界与政府平起平坐、相互独立的错误看法过时了。

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政府必须是领导者,必须是包括银行界在内的社会所有集团的相互冲突的裁判者。

”由此可见,罗斯福主张

A.国家干预经济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提升银行地位        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32.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33.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

“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该国际组织是

A.关贸总协定B.华沙条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D.欧洲共同体

34.在历史上的某个国家,许多青年人离开自己的爱人和家庭,教士放弃了祈祷书,纷纷挤进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的课堂,学习古代的语言和文化。

当时流行的口号是:

“我去!

我去把死人唤醒!

”这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B.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

C.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

35.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

“(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据此判断,这位科学家的理论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天演论》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题10分,37题8分,38题12分)

36.(10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以1919年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试观此次学生运动(五四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

可知结合即强也。

——孙中山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发动,迟我国六年,而俄国经过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且自革命以后,革命政府日趋巩固……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和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

——孙中山《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收绝伦之巨果”主要有哪些?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为促使“革命成功”提出了哪些新的主张?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概括中国共产党人与孙中山先生在革命道路上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4分)

37.(8分)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一切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

——孟德斯鸠

“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

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

——卢梭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即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l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主张。

(3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有何联系。

(2分)

38.(12分)危机会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冲击,面对危机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下列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给山姆大叔看病的背景是什么?

他开出了哪些“药方”?

(7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烤百万富翁”的出发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分)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点?

(3分)

 

命题:

湖州中学舟山中学(审校)审核:

镇海中学

2016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C

C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D

A

B

D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C

D

C

B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C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36.(10分)

(1)成果:

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每点1分,共3分)

(2)主张:

新三民主义(或三大政策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国民党;以俄为师。

(同时答“联俄”和“以俄为师”只给1分,每点1分,共3分,)

(3)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分);

共同目标:

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或反帝反封建)(2分);统一中国(或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分)

37.(8分)

(1)观点:

言论自由(或自由);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不给分);社会契约论。

(每点1分,共3分)

(2)主张: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每点1分,共3分)

(3)联系:

启蒙运动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分,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思想武器,启蒙运动促进、影响、推动新文化运动,启蒙运动为新文化运动提供条件;新文化运动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等相似意思都给2分。

38.(12分)

(1)背景:

出现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大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分,经济大危机,大萧条只给1分)

药方:

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每点1分,共5分)

(2)出发点:

保障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分)。

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1分)

(3)共同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